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杨竹莘,女,现为华东政法大学商学院教师,副教授,博士。1965年10月生于湖南湘西,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第一章 导言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视角
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四、研究意义
第二章 水域景观治理进展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二、国际经验借鉴
第三章 水域景观治理理论基础
一、环境经济学
二、城市经济学
三、生态伦理学
四、景观生态学
五、旅游规划学
六、可持续发展
显示全部信息2100433B
城市水域景观治理的核心问题是黑臭水域的生态恢复。针对2010年上海世博会,提出了上海市水域景观的重要性空间分异及其治理的时空结构。作者比较了现有水域景观治理技术,逐条分析了现行有关上海水域景观的条例或规定,发现政策治理比技术治理更为重要,构建了合理区划-科学规划-适用技术组合-维护政策配套的综合机制。
河流水域,就是河道和湖泊啊。能怎么用,就是将来开河呗。
没有明确的规范规定,不过要设计滨水景观的水域面积一般都是比较大的,水岸线也要较长才行!
野钓和自然水域是有关联的,野钓是指在自然水域钓野生的鱼,水域分自然水域和人工水域,人工水域是指人工开挖的运河,水库,人工湖等。自然水域是指天然形成的河流,湖泊,长江大海等。
生态涵养技术与城市景观水域建设
从生态需求的角度对城市景观建设的水域环境保护进行简要的论述,对水体的生态涵养作用和涵养功能紧密联系水质保障相关的环保处理方法进行重点分析。
基于演化博弈分析的流域水资源治理研究
采用演化博弈方法分析流域水生态系统动态演化过程。通过理论假设和模型分析发现:在水质一定条件下,参与人的策略选择由不同行为的支付水平决定;当参与人策略为外生变量时,水质与参与人混合策略之间存在稳定的演化均衡。对流域水资源系统进行动态分析,发现在水资源具备再生条件下,政府可以根据不同的水质状况选择不同的税收和补贴政策,改变参与者的策略选择,系统才能演化到最优的均衡水平。
《城市水体环境及其治理:案例分析》以作者课题组15年来的工作为主线,重点介绍和分析我国长三角地区六条城市河道、两个城市湖泊水体环境及其治理的研究与实践成果。《城市水体环境及其治理:案例分析》主要突出方法和经验两方面的内容。
《城市水体环境及其治理:案例分析》可作为高校建筑、环境、生态、水利、疾控等相关学科的研究生教学参考书,对从事城市水体环境治理规划、设计、建设和项目管理人员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城市发展与治理理论研究
本方向从理论层面对城市发展与治理进行研究,将城市治理纳入城市发展视野,探索以城市治理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在“城市有机更新”理论指引下,按照“总结经验—谋划战略—创新体制”的思路,重点研究城市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经验、战略规划设想和治理体制机制。
本方向依托新世纪以来杭州城市发展与治理特别是“城市有机更新”的成功实践,以各级城市管理者深度参与的问题导向研究为基础,积极为浙江新型城市化健康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先后完成了《城市论》、《城市怎么办》、《城市学总论》等多部城市治理重要著作,在国内城市管理者和研究者中产生了广泛影响。
2、“城市病”形成机理与综合治理研究
本方向从新型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的视角出发,关注城市发展的危机和挑战,追踪城市化进程中的各种“城市病”,探寻城市发展的内在规律和预防、治理“城市病”的科学路径。
本方向在户籍制度改革与农民工市民化、征地拆迁与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城市交通拥堵治理、教育公平与优质教育等领域,已形成一批有影响的成果以及推进中的研究项目,成果转化和社会贡献突出。同时,每年围绕“城市病”开展优秀研究成果征集评选活动,奠定了在国内“城市病”治理研究领域的重要地位,为今后广泛的科研合作奠定了基础。
3、城市历史文脉与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本方向以多学科视角研究城市历史文化,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历史城市景观(Historic Urban Landscape)”方法在中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实践为重点,探索新型城市化进程中保护文化遗产、延续历史文脉的路径和方法。
本方向在国内及亚太地区均具有开拓性。近年来已从杭州入手,编纂出版《杭州全书》近300种。与UNESCO共建世界遗产保护杭州研究中心(以HUL为特色方向),组建历史城市景观保护联盟(成员已达52家),发表《HUL保护杭州宣言》,发布年度《中国HUL保护发展报告》,举办年度文化遗产国际会议,提供培训、咨询服务,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文化遗产研究平台和“智库”。 2100433B
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整合省内外城市治理研究力量,已经形成了一支实力雄厚、结构合理的研究队伍,专职及核心研究人员共45人(专职研究人员30名,占67%;兼职研究人15名,占33%),其中:教授、副教授27名,占60%;30-39岁青年研究人员21名,占46%;博士20名,占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