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齿形链应用领域及应用前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3 齿形链啮合设计技术
第2章 齿形链分类
2.1 齿形链特点
2.2 齿形链分类
2.2.1 外啮合圆销式齿形链
2.2.2 内啮合圆销式齿形链
2.2.3 内-外复合啮合圆销式齿形链
2.2.4 外啮合 内-外复合啮台圆销式齿形链
2.2.5 内-外复合啮合 内啮合圆销式齿形链
2.2.6 外啮合Hy-Vo齿形链
2.2.7 外啮合 内-外复合啮合Hy-Vo齿形链
2.2.8 内-外复合啮合Hy-Vo齿形链
2.3 齿形链产品系列
2.3.1 圆销式齿形链
2.3.2 Hy-Vo齿形链
第3章 齿形链啮合原理
3.1 渐开线方程与坐标变换
3.1.1 渐开线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方程及坐标变换
3.1.2 渐开线的极坐标方程
3.2 链轮渐开线齿廓方程
3.3 外啮合圆销式齿形链与渐开线链轮的啮合方程
3.3.1 啮合定位时链板与链轮的位置方程
3.3.2 未定位时链板与链轮的啮人位置方程
3.4 内-外复合啮合圆销式齿形链与渐开线链轮的啮合方程
3.4.1 新型内-外复合啮合齿形链啮合原理
3.4.2 由内啮合转为外啮合时的交变位置
3.4.3 新型内-外复合啮合齿形链与链轮的初始啮人位置
3.4.4 新型内-外复合啮合齿形链与链轮的啮合线
3.5 新型内-外复合啮合齿形链的多边形效应
3.6 圆销式齿形链与渐开线链轮的啮人冲击
3.6.1 外啮合齿形链与渐开线链轮的啮人冲击
3.6.2 内-外复合啮合齿形链与渐开线链轮的啮人冲击
3.7 Hy-Vo齿形链的多元化变异及其耦合效应
3.8 新型复合啮合Hy-Vo齿形链啮合原理
3.8.1 新型Hy-Vo齿形链啮合原理
3.8.2 新型Hy-Vo齿形链变节距特性
3.8.3 新型Hy-Vo齿形链当量边心距
3.9 新型Hy-Vo齿形链传动中的松边上凸现象
第4章 齿形链啮合设计
4.1 齿形链啮合设计体系
4.2 新型内-外复合啮合齿形链和外啮合齿形链啮合设计
4.2.1 新型齿形链、链轮、链轮滚刀的啮合设计
4.2.2 新型齿形链节距p和边心距f的求解
4.2.3 实例计算
4.2.4 新型齿形链与直线齿链轮的啮合设计
4.2.5 实例计算
4.3 内啮合齿形链啮合设计
4.3.1 内啮合齿形链啮合设计方法
4.3.2 实例计算
4.4 新型Hy-Vo齿形链啮合设计
4.4.1 Hy-Vo齿形链与链轮的正确啮合条件
4.4.2 新型Hy-Vo齿形链、链轮、链轮滚刀的啮合设计
4.4.3 实例计算
4.5 外啮合Hy-Vo齿形链啮合设计
第5章 齿形链和链轮参数设计
5.1 齿形链参数设计
5.1.1 外啮合圆销式齿形链参数设计
5.1.2 新型内一外复合啮合圆销式齿形链参数设计
5.1.3 外啮合Hy-Vo齿形链参数设计
5.1.4 新型复合啮合Hy-Vo齿形链参数设计
5.2 齿形链链轮参数设计
5.2.1 齿数z
5.2.2 节距P1
5.2.3 分度圆直径d
5.2.4 齿顶圆直径da和齿根圆直径dr
5.2.5 量柱测量距Mg和量柱直径dn
5.2.6 齿楔半角觥⒊莶劢氢和齿形角"para" label-module="para">
5.2.7 模数m1
5.2.8 压力角
5.2.9 变位系数x和公法线长度w
5.2.10 齿根过渡曲线
第6章 齿形链的运动学啮合分析
6.1 引言
6.2 ADAMS仿真软件概述
6.3 分析与计算方法
6.3.1 广义坐标的选择
6.3.2 动力学方程的建立
6.3.3 运动学和静力学分析及初始条件分析
6.4 新型圊销式齿形链啮合仿真分析
6.4.1 啮合仿真模型
6.4.2 链条节距p对r的影响
6.4.3 链轮齿数和齿形对r的影响
6.5 新型Hy-Vo齿形链啮合仿真分析
6.5.1 啮合仿真模型
6.5.2 链条横向波动分析
第7章 齿形链与链轮的接触动态响应
7.1 引言
7.2 新型齿形链传动的多体动力学模型
7.2.1 链轮
7.2.2 新型齿形链链节
7.2.3 运动和积分方程
7.3 接触力分析
7.3.1 接触搜索策略
7.3.2 直线-圆弧接触
7.3.3 圆弧-点接触
7.3.4 圆弧-圆弧接触
7.3.5 直线-点接触
7.3.6 接触力模型
7.4 新型齿形链传动系统的接触冲击分析
7.4.1 新型齿形链系统的接触分析
7.4.2 某汽车发动机正时齿形链系统的数值求解
7.5 新型Hy-Vo齿形链传动系统的接触分析
第8章 齿形链的磨损试验研究
8.1 引言
8.2 磨损理论概述
8.2.1 磨损的分类
8.2.2 磨损过程的一般规律
8.2.3 材料磨损原理
8.2.4 磨损的转换
8.3 新型齿形链磨损功能分解
8.4 台架磨损对比试验
8.4.1 试验规范
8.4.2 试验结果及分析
8.5 量柱测量距与变位系数对新型齿形链啮合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8.5.1 渐开线链轮量柱测量距和变位系数
8.5.2 试验及其结果分析
8.6 新型Hy-Vo齿形链耐磨特性
8.7 新型Hy-Vo齿形链台架磨损试验
8.7.1 试验规范
8.7.2 磨损曲线
8.7.3 磨损形态
8.7.4 磨损表面形貌
8.7.5 循环特性
8.7.6 新型Hy-Vo齿形链温度场特性的研究
第9章 齿形链噪声分析
9.1 引言
9.2 噪声分析基础理论
9.2.1 噪声的主要参数及意义
9.2.2 噪声的测量方法
9.2.3 噪声信号的处理分析
9.3 新型Hy-Vo齿形链的噪声测试试验
9.4 新型Hy-Vo齿形链的噪声分析
9.4.1 噪声分析仪器及软件
9.4.2 噪声测试结果及分析
第10章 齿形链产品中心距计算方法与测量技术
10.1 新型Hy-Voo齿形链中心距的计算方法
10.1.1 模型简化假设
10.1.2 外啮合Hy-Vo齿形链中心距波动量的数学模型
10.1.3 外啮合中心距波动量的计算
10.1.4 内-外复合啮合Hy-Vo齿形链中心距波动量的分析与估算
10.2 齿形链中心距测量技术
参考文献
《齿形链啮合原理》作为200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项目,是作者在已完成的和正在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275062、50575089)以及省部级基金项目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台多年来生产、教学、科研过程中的工程应用实例、科学研究总结和技术经验积累撰写而成的。
《齿形链啮合原理》阐述了圆销式齿形链和滚销式(Hy-Vo)齿形链的啮台原理及其设计方法。全书共分10章,内容包括齿形链分类、齿形链啮合原理、齿形链啮合设计、齿形链和链轮参数设计、齿形链传动系统运动学与动力学分析、齿形链与链轮的接触动态响应、齿形链磨损特性与噪声分析、齿形链中心距计算方法与测量技术等。
内啮合齿轮泵工作原理是:当齿轮泵主动齿轮转动,吸油腔齿轮脱开啮合,齿轮的轮齿退出齿间,使密封容积增大,形成局部真空,油箱中的油液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经吸油管路、吸油腔进入齿间。随着齿轮转动,吸入齿间...
泵主要由主、从动齿轮,驱动轴,泵体及侧板等主要零件构成。希望对你有帮助
内啮合齿轮泵工作原理 ①、液体进入转子之间的吸气口(外部大齿轮)和惰轮(室内小齿轮)齿。 ②、液体通过齿轮泵的齿之间的一个齿轮内齿轮的原则行进。的月牙形...
齿形无声链链板孔设计加工
介绍了齿形无声链链板孔有关的设计,对链板孔进行了工艺分析,根据齿形无声链设计的链板孔设计了在普通压力机上进行冲孔、推孔的模具,并对模具结构和模具零件加工进行了介绍。
齿形无声链链板复合冲裁
对齿形无声链链板外形加工的工艺方法进行分析,介绍一种用冲裁拉削模、可在普通压力机上对链板进行复合冲裁的工艺方法,对冲裁拉削复合模拉削凹模的设计制造进行阐述,实验验证采用这种加工方法所获得的工件质量高、成本低。
新型的齿形链是一种内外复合啮合的输送链,主要是由齿形链板、导板和销轴组成。在传统齿形链的基础上改善了性能,新型的齿形链适合高速运行、变速运行和变载的工作,降低了运行的噪音,也减小了齿形链多边形的效应,提高传动的效率。
新型齿形链兼容了内外复合啮合齿形链的优点,在内外啮合的过程中,链片内外侧齿轮廓和销轴两侧的母线、与链片销轴孔两侧交替承载,从而降低了齿形链销轴和链片的磨损,也减轻了齿形链链轮轮齿的磨耗。
新型齿形链性能在提高,磨损在降低,但是齿形链的磨耗还是比较严重的。在降低的方式上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提高销轴表面的硬度,降低销轴表面的粗糙度,可以有效提高齿形链的耐磨性。
二是新型齿形链在含有介质的润滑条件下,齿形链磨损主要是以磨粒为主但是会有轻度的磨损和疲劳;选用下贝氏体含量比较高的链板,在70%-80%为宜,这样齿形链具有较强的抗疲劳磨损和抗磨粒磨损。
文章由齿形链http://www.rouxinglian.com 整理发布,欢迎转载。
批准号 |
50275062 |
项目名称 |
新型高速齿形链啮合原理及其设计方法 |
项目类别 |
面上项目 |
申请代码 |
E0502 |
项目负责人 |
孟繁忠 |
负责人职称 |
教授 |
依托单位 |
吉林大学 |
研究期限 |
2003-01-01 至 2003-12-31 |
支持经费 |
8(万元) |
本项目主要研究双相传动Hy-Vo齿形链系统的多元变异及其啮合机理。重点研究双相传动Hy-Vo齿形链系统的双相叠加原理及其谐应关系、不同啮合机制链节有序排列规律及其变异啮合机制的设计准则、链及链轮的新齿形设计方法、链与链轮的接触动态响应和噪声频谱;通过研究揭示双相传动Hy-Vo齿形链多元变异的耦合效应及其对系统多边形效应和中心距变动量的影响规律,构建双相传动Hy-Vo齿形链啮合设计体系,并建立相关啮合方程,提出双相传动Hy-Vo齿形链-双相链轮-刀具系统的正确啮合条件,形成适用于双相传动的新型多元变异Hy-Vo齿形链系统的啮合设计理论与方法。 本项目的研究成果是对传动领域的一种理论创新,可派生出一族新型传动,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目前尚未发现国内外文献有这方面研究成果和研究进展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