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根皮和根可作黄色染料。也可入药。
根(三颗针):清热解毒。用于痢疾。
产于甘肃、青海、四川。模式标本采自甘肃岷县。
生于河滩地或山坡灌丛中。海拔2200-3850米。
落叶灌木,高0.5-1.5米。老枝暗灰色,细弱,具条棱,无毛,散生黑色疣点,幼枝常带紫红色;茎刺粗壮,单生,淡黄色,长1-3厘米。叶纸质,倒披针形或匙状倒披针形,长1-5厘米,宽0.3-1厘米,先端圆钝,基部渐狭,上面亮暗绿色,中脉扁平,侧脉微显,背面淡绿色,中脉和侧脉微隆起,两面网脉显著,无毛,不被白粉,也无乳突,叶缘平展,全缘,偶具1-3刺齿;叶柄长2-6毫米,无毛。穗状总状花序具15-35朵花,长2-4厘米,包括总梗长5-10毫米,无毛;花梗长1.5-4毫米,无毛;苞片披针形,短于花梗,长约1.3毫米;花黄色;小苞片披针形,长约1毫米,常红色;萼片2轮,外萼片卵形,长约1.5-2.1毫米,宽约1毫米,先端急尖,内萼片倒卵形,长2.5-3毫米,宽1. 5-2毫米;花瓣倒卵状椭圆形,长1.8-2毫米,宽约1 .2毫米,先端近急尖,全缘,基部部缩略呈爪,具2枚分离腺体;雄蕊长约1 .5毫米,药隔先端不延伸,平截;胚珠1-2枚,近无柄。浆果长圆形,淡红色,长4-5毫米,顶端不具宿存花柱,不被白粉。花期5-6月,果期8-9月。
匙叶小蘖 哈拉巴干-希日-毛都 黄檗 三颗针 西北小檗 匙形小檗 娥氏小檗 娥氏小蘖 蛾氏小檗 三棵针 沙柳 婉那黄檗
紫叶小檗绿枝扦插效应的研究
对紫叶小檗的绿枝分别用不同浓度的吲哚丁酸(IBA)、生根粉(ABT)、吲哚乙酸(IAA)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各药剂处理对紫叶小檗绿枝扦插的成活率、平均根数、平均根长的影响与清水(CK)处理间差异达0.01极显著水平,其中以IBA处理的效果为最好,促进作用最大,生根率最高,其他各项指标也较好。
维药小檗叶中小檗碱的HPLC测定法
目的建立HPLC测定小檗叶中小檗碱的含量。方法 Shimadzu C18色谱柱(250mm×4.6mm);流动相:乙腈-0.1%磷酸(50:50)(每100ml加十二烷基硫酸钠0.1g);体积流量:1.0ml/min;检测波长:265nm;柱温:30℃;进样量:10μl。结果小檗碱在1.00~16.00μg/ml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98.2%,RSD为0.97%。结论通过方法考察发现HPLC法简便、可靠,结果稳定,可对药材小檗叶进行质量控制。
紫叶小檗(cv.Atropurpurea):叶常年紫红。矮紫叶小檗(cv.AtropurpureaNana):植株低矮不足0.5米,叶片常年紫红。金叶小檗(cv.Aurea):叶片常年金黄色。
形态特征:落叶小灌木,小枝多红褐色,有沟槽,具短小针刺,刺不分叉,单叶互生, 叶片小型,倒卵形或匙形,先端钝,基部急狭,全缘叶,叶表暗绿,光滑无毛,背面灰绿,有白粉,两面叶脉不显,入秋叶色变红,腋生伞形花序或数花簇生(2-12朵),花两性,萼、瓣各6枚,花淡黄色,浆果长椭圆形,长约1厘米,熟时亮红色,具宿存花柱,有种子1-2粒。
花叶小檗:原产日本,中国秦岭地区也有分布。中国各大城市有栽培。喜凉爽湿润环境,耐寒也耐旱,不耐水涝,喜阳也能耐阴,萌蘖性强,耐修剪,对各种土壤都能适应,在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更佳。
小檗繁殖主要采用扦插法,也可用分株、播种法。因其植 小檗适应性强,长势强健,管理也很粗放,盆栽通常在春季分盆或移植上盆,如能带土球移植,则更有利于恢复。
小檗适应性强,耐寒、耐旱。喜光线充足及凉爽湿润的环境,亦耐半阴。宜栽植在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中,对水分要求不严.苗期土壤过湿会烂根。盛夏季节宜放在半阴处养护,其他季节应让它多接受光用;浇水应掌握问干间湿的原则,不于不浇。
此植物虽较耐旱,但经常干旱对其生长不利,高温干燥时,如能喷水降温增湿,对其生长发育大有好处。移栽可在春季2-2月份或秋季10-11月份进行,裸根或带土坨均可。生长期间,每月应施一次20%的饼肥水等液肥。
小檗萌蘖性强,耐修剪定植时可行强修剪,以促发新枝。入冬前或早春前疏剪过密枝或截短长枝,花后控制生长高度,使株形圆满。施肥可隔年,秋季落叶后,在根际周围开沟施腐熟厩肥或堆肥1次,然后埋土并浇足冻水。
由于它的萌蘖力强,在早春或生长季节,应对茂密的株丛进行必要的疏剪和短执,剪去老枝、弱枝等,使之萌发枝新叶后,有更的观赏效果。
与错那小檗的不同
紫叶小檗,拉丁名:Berberisthunbergiicv.atropurpurea,别名:红叶小檗,小檗科、小檗属。
长刺小檗近似珠峰小檗但长刺小檗枝紫红色;刺远较叶长,腹面明显具槽;花瓣先端缺裂;浆果球形,易于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