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建设工程百科

电子组装级

根据采用刚性印制线路或其他互连基板而进行互连的层次和部件结构。电子设备的组装可分为若干级或层次。①第一级组装,也称元件级。第一代为电子管、电阻、电容、电感、变压器等;第二代用晶体管、二极管代替电子管;第三代初期,由组合电路、厚膜电路代替晶体管,后期主要是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组件;第四代为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组件,现已发展为极复杂的电气、机械和热设计密切结合的部件。器件工艺的发展对第一级组装影响最大。②第二级组装,一般称为插件级。用于组装和互连第一级元件和器件(见插件、印制电路板部件)。③第三级组装,一般称底板级或插箱级。用于安装和互连第二级插件(见插箱)。底板也称母板,一般常用一块多层印制线路板制成。④更高层次的组装级,有插箱级(几块底板)、机柜-分机级和系统级。主要是将各大部件(包括电子部件、电源部件、微波器件、发射大功率部件、天线部件、控制部件以及机电部件)通过电缆、光缆和连接器进行互连,以及由电源馈电。

电子组装级基本信息

电子组装级简介

介绍

组装级随着技术的发展变化很大。过去,级数不变,但内容变化较大(如第一级组装)。后出现改变组装级数的趋势,即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组装技术(见微电子组装)的发展,第一级组装规模迅速扩大,为了缩短互连长度,减少组装延迟(即由于导线传输所需的时间),而直接组装在第三级底板上。

查看详情

电子组装级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电子电源线

  • RV 0.12mm2 (7/0.15)
  • km
  • 利路通
  • 13%
  • 深圳利路通科技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电子电源线

  • RV 0.3mm2 (16/0.15)
  • km
  • 利路通
  • 13%
  • 深圳利路通科技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电子电源线

  • RV 0.5mm2 (16/0.2)
  • km
  • 利路通
  • 13%
  • 深圳利路通科技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电子电源线

  • RV 0.75mm2 (24/0.2)
  • km
  • 利路通
  • 13%
  • 深圳利路通科技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电子电源线

  • RVS 2×0.5mm2 (2×16/0.2)双绞
  • km
  • 利路通
  • 13%
  • 深圳利路通科技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电动管子胀接机

  • D2-B
  • 台班
  • 汕头市2012年4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电动管子胀接机

  • D2-B
  • 台班
  • 汕头市2012年2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电动管子胀接机

  • D2-B
  • 台班
  • 广州市2010年4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电动管子胀接机

  • D2-B
  • 台班
  • 汕头市2010年2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电动管子胀接机

  • D2-B
  • 台班
  • 广州市2010年2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电子发票

  • 电子发票
  • 1年
  • 3
  • 国产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0-09-09
查看价格

组装

  • 组装
  • 1台
  • 1
  • 组装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07-05
查看价格

电子脚扣

  • 1、电子脚扣具备超距报警、断带报警等功能,报警提示音不低于80 分贝.2电子脚扣应支持GPS、WIFI、LBS 等多重定位技术.3、电子脚扣应支持不小于70h连续工作,并具备低压报警提醒功能.4
  • 3套
  • 1
  • 中档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20-03-26
查看价格

电子名牌

  • E-ink电子名牌(无线WIFI,黑色)
  • 30台
  • 1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9-04-26
查看价格

电子签章

  • 电子印章客户端支持PDF文档盖章以及签名应用,
  • 5个
  • 1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12-06
查看价格

电子组装级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电子组装级文献

标准电子组装设计中采用的强制空冷线路板的热性能试验 标准电子组装设计中采用的强制空冷线路板的热性能试验

标准电子组装设计中采用的强制空冷线路板的热性能试验

格式:pdf

大小:3.1MB

页数: 13页

1.绪言 电子设备设计最近取得的进展,即采用了集成电路(IC)元件和大规模集成(LCI)器件,导致了电子线路的超小型化。由于这些新线路的功率密度较高,因此,要有足够冷却的重要

电子电路的焊接,组装与调试 电子电路的焊接,组装与调试

电子电路的焊接,组装与调试

格式:pdf

大小:3.1MB

页数: 78页

电子电路的焊接,组装与调试

微电子组装分类

微电子组装高集成度的芯片

采用集成度高的芯片,如集成电路芯片、晶体管芯片、电阻芯片、电容芯片以及其他微型元件、器件(如小型封装集成电路、晶体管),以取代常规的元件、器件等。改进芯片安装方法是缩小体积、提高组装互连密度、提高可靠性的一项重要技

① 倒装片法和线焊法:属直接安装法,安装面积小,但芯片不能预测(老化筛选),影响混合电路或微电子组装组件的合格率和可靠性。

② 芯片载体法:这是一种可预测的微小型芯片封装型式,四边和底部都引出焊区(或引线),最多达300多个。载体有多种结构型式(图1)。带有塔状散热器的有引线密封的载体和 4芯片的载体。密封陶瓷载体的可靠性高,应用广,其面积约为双列直插式外壳的1/4~1/20(图2)。

③ 载带法:一种供芯片安装、互连、预测的特殊软性印制线路,外形像电影胶卷。其特点是自动化生产程度高。现代采用的技术有载带自动焊接技术和凸点载带自动焊接技术。

微电子组装微小型高密度互连

包括厚膜混合电路、薄膜混合电路、微波集成电路。

① 密封载体-多层细线基板组件是采用高密度互连和组装技术的一种组件。这种组件的优点是:可使用各种基板(如陶瓷基板、被釉钢基板、印制线路板和酚醛纸板等);敏感的芯片可封装在密封载体中,组件不需要大封装外壳,体积重量远小于混合电路;工艺性、可调试性、可维修性好;散热性好;用气相重熔焊技术可以在基板两面都安装载体,提高组装密度。

② 多层陶瓷基板是现代用得最多的一种基板,丝网印刷厚膜导体线宽一般为0.1~0.2毫米,布线网格间距 0.25~0.5毫米。其制造方法有干法和湿法两种。干法布线层数一般不超过10层,湿法布线层数可做到33层,但其制造工艺比干法复杂。在一块基板上可组装多达一百多个芯片(载体、载带),其功能相当于常规电子组装的一个分机、分系统乃至整机。这样,组装层次和外互连接点数就大为减少。数字电路或模拟电路的印制电路板部件可用芯片(载体、载带)-基板组件实现微电子组装,其体积、重量可缩小为原来的五分之一至几十分之一。

细线印制板表面安装技术也是一种新的微电子组装方法。

③ 有机聚合物厚膜电路是在酚醛纸板、环氧玻璃纤维布板等基板上印刷的有机聚合物厚膜电路。它可与芯片、载体、载带组装和焊接,其特点是固化温度低、价廉。

④ 有机薄膜多层薄膜电路的互连布线密度比厚膜电路的高,布线网格可达0.1毫米,甚至更小。

⑤ 微波组件包括单芯片微波集成电路和微波功放组件。前者是将微波晶体管和微波集成电路做在一片很小的砷化镓基片上;后者是将微波晶体管-载体组装在氧化铝基板微波集成电路上。L波段输出功率100瓦,可使发射机固态化、小型化,已用于相控阵雷达。

IBM3081处理机热传导组件是一种新型的微电子组件。它采用湿法28~33层布线,在90×90毫米陶瓷基板上安装 118个大规模集成高速双极型逻辑电路芯片和门阵列芯片。每个芯片有120多个焊区,按0.25×0.25毫米网格矩阵排列。组件共含35万个通孔,厚膜导体最细0.08毫米,其生产、检测、调试过程全由计算机控制。输入和输出为1800个针阵列引线,通过零插拔力插座与大型20层细线印制板(600×700毫米)互连。由于功耗达300瓦,采取活塞顶住芯片导热、水冷、充氦等散热措施,使所有芯片的结温保持。后来日本和美国又研制成功微间隙导热、风冷散热组件,使组件结构更为简单、轻巧。

微电子组装更高级微电子

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机载、弹载、舰载电子设备采用密度更高的微电子组装产品。例如,有一种机载计算机由 8块108×150毫米的密封载体-多层陶瓷基板构成,体积仅有30×160×230毫米。IBM公司的4381计算机采用22个微间隙导热风冷组件(每个组件尺寸为64×64毫米,含31~36个大规模集成芯片)装在一块600×700毫米22层细线印制板上。只用一块印制电路板完成常规电子组装的一个机柜才能完成的中央处理器功能。日本电气公司的SX-2超级计算机采用先进的高速大规模集成芯片和高速高密度微电子组装技术实现了6纳秒机器周期,每秒 13亿次浮点运算速度。

散热冷却技术

微电子组装的关键技术之一。由于体积小、电路密度高和功率密度大,新型单芯片功率最大达12瓦,组件功率密度达4瓦/厘米2。因此,必须采用高效的冷却方法。除一般加散热器风冷外,还有冷板、液冷、热管、沸腾冷却等方式

微小型连接器

它尺寸小,插脚多,接触可靠,具有零插拔力或低插拔力。

微电子组装设计

在设计中必须考虑电路划分、组装结构、布线设计、信号传输延迟、分布参数的影响、阻抗匹配、串扰抑制、电源、地系统的压降、共耦、去耦、屏蔽、散热等问题。

微电子组装工艺

主要包括精细基板制造、芯片安装、焊接、老化测试、密封、电路调试等工艺技术。

用大规模、超大规模、超高速集成电路需要结合先进的组装技术,方能做出先进的电子设备。现代电子设备,对微电子组装的要求越来越高。正在研究中的新的微电子组装技术,还有多基板高密度叠装组件、新的多层细线基板技术、散热技术、不需焊接的微互连技术以及声、光、电结合的微电子组装技术等。

查看详情

微电子组装区别

微电子组装与常规的电子组装的主要区别在于所用的元件、器件、组装结构和互连手段不同。前者以芯片(载体、载带、小型封装器件等)多层细线基板(陶瓷基板、表面安装的细线印制线路板、被釉钢基板等)为基础;后者以常规的元件、器件-印制线路板为基础。微电子组装的组装密度可比常规电子组装高5倍以上,互连密度高6~25倍,乃至100倍(薄膜布线技术),因此能减小电子设备的体积、减轻重量、加快运算速度(信号传输延迟时间减小)、提高可靠性、减少组装级。

查看详情

微电子组装简介

根据电原理图或逻辑图,运用微电子技术和高密度组装技术,将微电子器件和微小型元件组装成适用的、可生产的电子硬件的技术过程。

微电子组装是新一代电子组装技术。它是一门新型的电路、工艺、结构、元件、器件紧密结合的综合性技术,涉及到集成电路固态技术、厚膜技术、薄膜技术、电路技术、互连技术、微电子焊接技术、高密度组装技术、散热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生产、计算机辅助测试技术和可靠性技术等领域。

微电子组装一方面尽可能减小芯片和元件、器件的安装面积、互连线尺寸和长度,以提高组装密度和互连密度;另一方面则尽可能扩大基板尺寸和布线层数,以容纳尽可能多的电路器件,完成更多、更重要的功能,从而减少组装层次和外连接点数。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