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地质钻孔(井)基本数据文件格式(DZ/T、0122-1994)(DZ/T 0122-1994)》由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2100433B
要看钻机的性能、钻孔所处的地层类型、钻机操作人员素质、天气情况、钻孔所处地方的民风等等。钻孔施工是一个比较专业的工程。现在钻机公司比较多,选择是,要选择具有钻探资质的单位。施工单位与资质单位名称要一致...
有规定,一般性规定总结如下:(一)大口径钻进工程地质勘探钻孔的孔径,大多数是168MM开孔,91MM终孔,这样的孔身结构能够满足一般的勘探、试验要求。但是在特殊情况下,譬如为了探查坝基软弱夹层和强透水...
你好:是指钻孔机钻混凝土墙厚度【就是汇总钻孔总进深】
钻孔原始地质编录
钻孔原始地质编录 一、目的任务 钻探是矿产勘查的重要手段之一,所施工的钻孔主要用于追索和圈定矿体,了解矿体与围 岩的埋藏条件及矿石质量等。 钻孔原始地质编录是对取自钻孔内的岩矿心(包括岩屑、岩粉)进行观察,并对观察过程 及所提示的地质现象进行真实、准确、完善的记录。 二、钻孔编录的准备工作 ㈠业务准备:地质编录人员应了解熟悉矿区的基本地质特征,如地层及分布、各地层内的 岩性特征及组合、矿产种类及矿层(体)赋存、褶皱、断裂、矿带分布及特征、矿区岩矿 层划分单元等;了解和熟练掌握原始编录的有关规定、程序、要求、方法等;了解钻孔施 工设计。 编录人员一般一台钻机 1-2 人。 ㈡物资准备:编录工作开始前需要准备的物资包括工具、材料、表格及标签。 1、工具:地质锤、罗盘、放大镜、计算器、三角板、量角器、钢卷尺、文具盒(内装铅 笔、橡皮擦、铅笔刀、防水墨笔等)、图包、讲义夹、照相机,必要时带录像机、
钻孔原始地质编录 (3)
钻孔原始地质编录 黄与能 二○○八年四月 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之二 钻孔原始编录重点提示 1.注意开孔及终孔验收。 2.编录前检查钻探班报表,整理岩矿心并照相。 3.残留岩心处理。 (1)认定:回次岩心长>回次进尺。 (2)处理:该回次采取率按 100%计,超出部分岩心依次上推,并重新计算影响到的 回次采取率。 (3)砂、粉状及不同岩性的反循环岩心不准上推。 4.观察分层:每一分层界线处都应放入分层隔板。 5.换层井深计算: (1)回次内换层:孔深 =上回次孔深 +本回次进尺(岩心长÷采取率)。 (2)两回次间换层:孔深 =上回次止孔深。 (3)空回次换层:孔深 =上回次止孔深 +空回次进尺的一半。 6.分层采取率分层井深是重要计算、记录数据。 7.布样原则:遵守“五不”原则,即同一件样不跨孔径、不跨不同的矿种、矿层,不跨 矿石类型及品级、样品厚度不超过可采厚度,不跨采取率相差大的回次
为水文地质的调查与勘探而钻成的孔眼。
按其任务,水文地质钻孔大致分有:区域水文地质调查钻孔,水资源水文地质勘探孔,大型建筑物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钻孔,农田地下,地热水资源钻孔等。所有以探查为目的的钻孔,其孔径为91~ll0毫米,下入89~108毫米的套管进行抽水试验。抽水资料取得之后,可将套管起拔出来。为了套管能起拔方便,含水层的隔离都采取临时止水措施。如果钻孔不再利用转化为生产井,钻孔就要认真地完全用水泥封孔。如果钻孔改为生产供水的水井,钻孔再自上而下地扩孔。扩大的井径尺寸按出水量的要求决定。
在雷达反射探测方式中,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都放置于同一钻孔中,且间距固定,用于传输信号触发和数据采集的光缆可以消除普通电缆对收发天线的附加干扰,钻孔雷达常用天线为偶极子天线,它能辐射和接收来自360°空间的信号。和地面地质雷达一样,钻孔雷达的解译是在数据处理后所得的地质雷达图像剖面中,根据反射波组的波形与强度特征,通过同相轴的追踪,确定反射波组的地质特征。当岩体中存在不良地质体(如裂隙、层理、断裂、破碎带、岩溶和地下水等)时,不良地质体与周围岩体的电性差异较大,容易形成强烈的反射波,同时,还可能由于岩性的差异产生绕射波,并在时间剖面上形成双曲线特征。钻孔雷达解译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对空间的解释,对于地面地质雷达来说,所有的反射都来自半空间,而对于钻孔雷达来说,反射来自360°的径向范围。一般情况下,利用单孔雷达反射数据很难确定反射体的方位,而只能确定反射体的距离。当反射体为平面时,平面和钻孔的夹角也可确定下来。对于点目标来说,反射信号的特征为双曲线,对于未穿过钻孔的裂缝来说,反射特征为一条斜线。斜线和钻孔的夹角由裂缝与钻孔的夹角决定。当裂缝穿过钻孔时,反射特征像张开的剪刀,利用这些特征可以推断裂缝的形态。
参考文献
[1] 李大心, 探地雷达方法与应用, 地质出版社, 1994.
[2] 曾昭发, 刘四新, 王者江等编, 探地雷达方法原理及应用,科学出版社,2006.
[3] 钟声, 王川婴, 吴立新等. 钻孔雷达与数字摄像技术在地质勘探中的综合应用[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1.26(1):335-341.2100433B
钻孔地质雷达
钻孔雷达方法是一种确定地下介质分布的广谱电磁技术,它能在岩土介质中穿透一定的距离,使用的频率通常在50~250MHz。钻孔雷达与地面使用的地质雷达原理相同,它利用一个天线发射高频宽带电磁波,另一个天线接收来自地下岩土介质的发射波。雷达波的传播受到岩土电磁性质及几何形态的影响,接收端电磁波强度和波形将随之发生变化。据此,根据接收端电磁波的双程走时(Travel Time)、振幅(Amplitude)和波形(Waveform)资料,可以推测出地下岩土介质的结构特征。另外,如果地下岩土介质电导率超过某一数值,雷达单孔反射测量(Single-hole Radar)将失去效用。由于在高导介质中电磁波不能以波的形式进行传播,此时只能进行跨孔测量(Crosshole Radar)或孔中-地面测量(Vertical Radar Profiling, VPR),这两种探测方法主要根据首波振幅和到达时间来获取重要的地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