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形态特征:泥质灰陶。井圈呈圆筒状,上略小。圆筒周边有九道似竹篾编卷的箍,井口有正方形的平台。井口上架有井架,架上有轱辘。台边有一陶小罐。
古陶瓷的鉴别,传统的方法是指通过眼,耳、手去观察,分析,以对瓷器的烧造年代、窑口、质量、品类年代做出准确的判断。初涉陶瓷收藏的人,要学习和了解陶瓷发展史的基础知识,以便对古陶瓷器进行鉴别。我国有几千年...
东汉陶器鉴定方法:一、真品的汉代陶器,胎土都是就地取材,烧成的是红陶胎,颜色呈浅红色,胎的质地较为粗松,露胎部分由于表层的氧化,底部成型的旋纹虽然隐约可见,但不很清楚,用硬物刻划,胎体会出现划痕。赝品...
青瓷的生产最早可追溯到距今3500年左右的商代中期,成熟于东汉,发展于三国两晋南北朝,鼎盛于唐宋,衰落于元代。在古代,青瓷纯属手工制作,出品稀少,经过数千年天灾人祸能幸存下来的更是少而又少
渝东地区东汉墓砖考释
本文根据近几年公布的重庆库区考古发掘报告,结合发掘现场的一些资料,对渝东地区东汉墓出土的墓砖,从颜色、工艺、种类、纹饰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简要论述了墓砖的基本特点、成因及意义,为探讨渝东地区东汉时期埋葬制度、丧葬习俗提供了佐证。
扬州甘泉山出土东汉刘元台买地砖券
1975年,扬州甘泉山以南、老虎墩以西的地方,发现一座汉代砖室墓,出土了一件东汉熹平五年刘元台买地砖券,一件小灰陶罐(可能是陶灶上的)和一面"长宜子孙"铜镜。砖券,外为七角柱形,内中空圆形,断成五截,可复原。券残长40、孔径1.2厘米。券有七面,每面宽约1.9厘米不等,每面刻隶体券文(填殊)各一行,一至六行为十六字,第七行为六字,总计为一百○二字(图一、
绿釉陶井模型
绿釉陶井模型,东汉中晚期,高40.3厘米,底径15厘米,口径18厘米,1972年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县张湾2号墓出土。
作者: 张延红
张延红,女,大学本科学历,1996年进入河南博物院,在信息管理处工作。
1972年,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县张湾2号墓出土的绿釉陶井模型。(图一、图二、图三),井身为圆筒形,上下直径基本相当。井台上有仿木“井”字形井口,其上立较高的井架,架顶有四阿顶屋顶,覆瓦垄。
图一 河南省灵宝县出土绿釉陶井模型俯视图
图二 河南省灵宝县出土绿釉陶井模型底面图
图三 河南省灵宝县出土绿釉陶井模型侧面图
河南博物院藏的这件绿釉陶井模型有明确的出土地,制作较为规范,再现了汉代水井形象,反映了当时社会面貌的重要部分,对研究汉代人民的生活和生产活动有一定的参考和辅助作用。
近年来随着文物考古事业的发展,先后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均发现有原始木构井或土井的遗址,为我们研究与人们生产和生活至为密切的水井起源提供了实物资料。
水井的出现,是适应人们村落定居和农业生产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以手工业生产(主要是建筑)的发展和生产工具的进步为技术基础的。最初的水井,可能主要是为解决人们的生活用水而修筑和开凿的,以后才广泛发展到用之于生产领域。据目前资料,它的产生有两种情况:一是由原来的天然蓄水池逐渐探深和修筑而成。这种情况见于南方平原沼泽区,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如河姆渡遗址所见;其二是直接向地下深挖而成。开始可能是挖地窖或沟渠渗水,以后才学会自觉地穿凿水井,这种情况如中原地区龙山文化遗址所见。
我国的原始水井,最早见于长江下游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第二文化层(距今约5000多年),河南汤阴白营、河北邯郸涧沟龙山文化遗址也都发现了原始水井遗迹。水井的发明使用,使人类不再依赖地面的水源,扩大了定居与活动的范围,水井的存在也意味着有相当人口的人群聚落的形成。田野考古发现最早的古代水井是那种临近地面水源的渗水井,如浙江余姚河姆渡的水井,就是一种以圆木搭成井字形井干支护的渗水井。夏商周时期的古井也多为土坑井,而战国秦汉以后的古井,则分别出现了井甃和榫卯砖、楔形砖及普通砖支护的井壁。
井甃(zhòu)虽多见于汉代遗址中,但却以河南新郑郑韩故城内外发现战国陶井圈(图四)为最早。新郑郑韩故城已发现的10余口水井井圈,少则六七节,多则十余节。井甃一般上下口径相等,这种井圈要求周边质地均匀,可以将周边的侧压力均匀地分散传递。(图五)
图四 2003年新郑郑国祭祀遗址出土的陶井圈
图五 南阳北关瓦房庄汉代冶铁遗址发掘的水井遗迹
进入汉代,由于相继采取了鼓励农业发展的政策,与农业密不可分的灌溉技术也有了极大的发展。1951年,在河南省泌阳县板桥村发现了11个东汉晚期水井[1]。就井的结构看,种类多,券法简单又坚固,说明当时的农业灌溉规模和券井技术已有一定的发展。 河南博物院藏的这件绿釉陶井,是当时社会生产和生活面貌的生动写照。
汉代水井设施被广泛地使用,考古发现的汉代居住、农业及手工业遗址中出土有大量的水井遗迹。两汉时期儒家以“孝”治国,提倡厚葬,“事死如事生”的丧葬观念导致在两汉墓葬中多随葬陶井模型明器,是模仿现实中的水井设施,将之做成模型埋入墓中供逝者享用。各地汉墓常见为每墓一井配置,少数合葬墓出现2-3井。
各种形状的汉代陶制水井模型,均为随葬明器。常与陶仓、陶灶等成组出土。陶井模型始见于河南等地区的西汉武帝时期的墓中,此时的陶井模型形制简单,无陶质井架,井身仅作筒形,平底,井身上部约三分之一处有井栏,栏口呈圆形或椭圆形,并印有各种各样图案。西汉晚期,井身逐渐变矮,有的仅有井栏而不见井身,井栏呈方形或长方形。
2004年,河南省洛阳市春都路出土的陶井模型[2](图六),西汉晚期,1组包括井筒、水槽、水斗、滑轮、井架。井筒轮制,口部椭圆,长筒形腹内凹,平底。口沿上有对称的二长方形孔。口沿下及腹上部饰菱形纹。高46.3厘米,口径10.8×225厘米。水槽平面呈凸字形,前窄后宽,较窄的一端有穿孔。长22厘米,宽3.2-6.7厘米。水斗2件,为侈口、弧腹、尖地。高7.2厘米、宽4.5厘米。滑轮为圆形,中有穿孔,背有凹槽。直径7厘米、厚1.2厘米。井架中部有对称的方孔。长15.6厘米,宽3.8厘米。
图六 洛阳春都花园小区西汉墓出土的陶井模型
1953年,洛阳市烧沟45号墓出土的陶井模型[3](图七),西汉晚期,井身为长筒形,平底,口大于底。井栏椭圆形,模印有菱形、圆圈等图案花纹,置于井筒上部。井栏口较井口为粗,高度约占井身模型的三分之一,井栏与井筒连在一起。井栏口沿左右对称有二长方形孔,用以安装井架(此为后配木质井架)。与井同出的还有带绳槽的滑轮一、水槽一、卷口沿小罐二,可缚绳汲水。
图七 洛阳烧沟汉墓出土的陶井模型
1987年,河南省安阳市梯家口村出土的陶井模型[4](图八),通高21.4厘米,王莽时期或其以后。井身为圆筒形,口小底大。井口为平折沿,上置小井亭。口微方唇,口沿及井身均饰重环纹及三角纹划纹,井身上部饰一周阴线弦纹。井内有1件陶滑轮,一件尖底水斗及少量碎陶块。
图八 安阳梯家口村汉墓出土的陶井模型
东汉时期,开始出现带有陶质井架、井亭形制的陶井。陶井质地多为灰陶和红褐釉陶,少数质地为夹砂红陶。到东汉中晚期,又复出现井栏与井身合二为一体的陶井模型,井身作筒形带束腰,井身上有模制井架及模印滑轮。
1987年,河南省安阳市梯家口村出土的东汉中期的陶井模型[5](图九),通高38.4厘米。井身为亚腰形,井架为直筒形,上置较高的小井亭。井亭为四阿顶,有瓦垄。
图九 安阳梯家口村汉墓出土的陶井模型
2005年,河南省新乡市凤泉区老道井汉墓出土的东汉中晚期之交陶井模型[6](图十),井筒口径18厘米,底径13厘米,高10.5厘米,通高27.6厘米。该井由井筒和井栏两部分组成。井筒为圆形,束腰,平底,井栏作“井”字形置于井筒上,井架两端下折呈兽首状,井亭为四阿式,内有滑轮装置。
图十 河南省新乡市凤泉区老道井汉墓出土的陶井模型
1972年,河南省灵宝县张湾3号墓出土的绿釉陶井模型[7](图十一),东汉中晚期,通高41厘米,底径17.4厘米。井身近似圆筒形,但下大,上稍小。井台呈井字形,较井口大,坐于其上,四面出沿。两个方柱形井架呈梯形,对称立于井口两侧。井架上部有井亭,四阿顶,覆瓦垄。亭内中贯滑轮,其周缘有绳槽,另有两耳通孔小罐,可穿绳汲水。
图十一 河南省三门峡灵宝张湾汉墓出土陶井模型
1955年,河南省陕县刘家渠汉墓出土的灰陶井模型[8](图十二),东汉中晚期,通高24厘米,底径12.5厘米。井身圆筒形,口沿较厚,向外凸起。井架呈梯形立于井口沿两侧,架顶有一连接的横梁,中部建井亭,四阿顶,覆瓦垄,亭内无滑轮。
图十二 河南省陕县刘家渠汉墓出土的陶井模型
1955年,河南省陕县刘家渠汉墓出土的陶井模型[9](图十三),东汉晚期,通高40厘米,底径15.8厘米。井身与井架井亭分离。井身圆筒形,上小下大。井架井亭立于“井”字形井栏上。井亭四阿顶,无辘轳。附有两个活动的汲瓶,汲瓶上隐作编织的粗荆条纹。
图十三 河南省陕县刘家渠汉墓出土的陶井模型
1955年,河南省陕县刘家渠汉墓出土的陶井模型[10](图十四),东汉晚期,井身圆筒形,在平折口沿上立井架井亭,井亭作四阿式或人字坡顶,井亭中或模印辘轳。井架两侧饰龙首。井沿上往往附立一汲瓶。
图十四 河南省陕县刘家渠汉墓出土的陶井模型
1955年,河南省陕县刘家渠汉墓出土的绿釉陶井模型[11](图十五),东汉晚期,通高26.4厘米,底径12.6厘米。井身圆形,底部微向外张,呈小喇叭状。井台呈“井”字形,作出仿木十字交搭的接头,坐于井口上。两侧立井架,呈长方形,井架中部上立二方柱,承四阿顶井亭,顶作瓦垄。
图十五 河南省陕县刘家渠汉墓出土的陶井模型
1984年,河南省禹县梁北乡东十里村出土的陶井模型[12](图十六),东汉晚期,井座径24.4厘米,通高46厘米。井座呈喇叭状,腹部饰有两周凹弦纹。井台呈“井”字形,台上两侧竖立井架,架上建有井亭。亭作两面坡,坡上饰有瓦陇,亭内设有滑轮,上下凿孔,以通绳索。滑轮两侧分别饰以龙头龙尾,头、尾皆下垂,造像生动。
图十六 河南省禹县梁北乡东十里村出土的陶井模型
通过以上两汉墓葬出土陶井模型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随葬陶井明器在中原地区汉墓中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各地区虽然流行随葬陶井模型的时间早晚与器物的形制有所不同,但其演变规律为从无陶质井架向有陶质井架和井亭转变,从最初的形制简单逐渐到结构复杂。随葬陶井模型地区范围逐步扩大,发展到西汉晚期已流行于中原地区,和仓、灶、磨、厕组成一套模型明器,逐渐代替传统仿铜陶礼器鼎、罐、壶等随葬。随葬明器大多模仿现实生活中的实物,可能存在一定的夸张或艺术加工,但还是可以反映现实生活中水井形态的变化情况和社会生活习俗,甚至从某些方面能映射出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猜想一:为什么有的汉代墓葬出土一件陶井模型,而有的却出土两三件呢?
猜想二:同样是汉代墓葬出土的陶井模型,缘何有的有底,有的无底呢?
战国—西汉时期陶井的建造方法
战国时期,农业生产比较发达,人们对水的需求量有很大增长,同时铁制工具在生产中的广泛使用也使凿井取水变得越来越普遍。考古人员在北京城西南角一带发掘的60余口陶井绝大多数是战国时期建造的,最深的达10米,井壁由16节陶制井圈叠接而成。陶井的建造方法非常巧妙。造井时,先挖一个土井,当挖至一定深度时,将预先烧制好的每节高约半米的井圈放入井中,再从井圈内挖去沙土。井圈不断下沉,而井口的人则不断在上部叠压井圈,一直挖到见水为至。这种建造水井的方法与现代修建桥墩时采用的沉井法相类似。
西汉时期,制砖已比较普遍了,于是砖井也应时出现。河南洛阳发现的一口汉代家用水井,其井壁全部用砖衬砌,口小肚大,采取错缝斗角叠砌,井口设有井台,井台上安有井盖,并建有井亭。目前,类似的砖井在农村还在普遍使用,较容易见到。
注释
[1]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南泌阳板桥古墓葬及古井的发掘.考古学报,1958(4).
[2]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洛阳春都花园小区西汉墓(IM2354)发掘简报.文物,2006(11).
[3]河南博物院.河南出土汉代建筑明器.郑州:大象出版社.2002:103.
[4][5]安阳市文物工作队.安阳梯家口村汉墓的发掘.华夏考古,1993(1).
[6]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河南省文物局南水北调文物保护办公室.河南新乡老道井墓地金灯寺墓区汉墓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2008(5).
[7]河南省博物馆.灵宝张湾汉墓.文物,1975(11).
[8][9][10][11]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河南陕县刘家渠汉墓.考古学报,1965(1).
[12]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禹县东十里村东汉画像石墓发掘简报.中原文物,1985(3).
hbvolunteer
东汉地毯珍品。新疆民丰尼雅东汉遗址中出土。现藏新疆博物馆。残长30厘米、宽10厘米。细经粗纬的平纹组织。经密约19根/厘米,纬密约15根/厘米。用黄、红、蓝、藏青等彩色纬纱分段分区换色,织成多彩厚实的彩条地毯。
东汉橱柜每一个设计都是为了体现最佳功能及美学观念,人性化的产品归于一系列人体工学研究以及新材料的研发,将大自然、科技、实用等元素与设计制造完美融合,并与世界同步,追求时尚风格与传统文化、靓丽的外观与完善的内在品质相结合,确保制造出的产品更加优秀。
多年来,东汉橱柜一直坚持以人为本,以科技改善生活,为人类倡导绿色健康的新生活,东汉橱柜的产品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面向未来,我们将一如既往地秉承“求品质树品牌、重服务”的精神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