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建设工程百科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电气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该专业是强电(电为能量载体)与弱电(电为信息载体)相结合的专业,要求掌握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基础、高电压技术、供配电与用电技术等知识领域的核心内容,培养具有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和相应的电气工程专业知识,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分析与控制问题基本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基本信息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工科基础理论知识和以电能生产、传输与利用为核心的相关专业知识,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问题和构建工程系统,具有良好的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以及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素养,可以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规划设计、电气设备制造、发电厂和电网建设、系统调试与运行、信息处理、保护与系统控制、状态监测、维护检修、环境保护、经济管理、质量保障、市场交易等领域工作,具有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组织管理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查看详情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自动化产品

  • XZSDP40D1 ASI盖板
  • 施耐德
  • 0%
  • 福州因维思工业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自动化产品

  • XPSMCTC32 弹簧端子32针
  • 施耐德
  • 0%
  • 福州因维思工业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自动化断路器支座

  • 「100×48×800
  • 腾达
  • 0%
  • 河北腾达电力器材制造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电气

  • kg
  • 0%
  • 石家庄利明电气石材料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电气

  • 800-1200
  • t
  • 0%
  • 天津市亚新伟业矿产品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地铁工程工日

  • 工日
  • 广州市2014年1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地铁工程工日

  • 工日
  • 广州市2013年3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安装工程人工

  • 工日
  • 中山市2018年12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安装工程人工

  • 工日
  • 中山市2018年8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安装工程人工

  • 工日
  • 中山市2018年6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阳春某电气工程

  • 1AL01配
  • 1台
  • 1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8-10-25
查看价格

100KVA箱变(电气工程)

  • 三高四低,配进线断路器,含调试费全绝缘,全密封
  • 1套
  • 3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9-08-13
查看价格

阳春某电气工程

  • AMX配
  • 1台
  • 1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8-10-25
查看价格

阳春某电气工程

  • 1-2AL02配
  • 4台
  • 1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8-10-25
查看价格

电气工程材料

  • 多种
  • 10根
  • 1
  • 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09-12-21
查看价格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课程体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总体框架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知识体系包括通识类知识、学科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实践性教学等。课程体系由学校根据培养目标与办学特色自主构建。构建电气类专业课程体系时,技术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必须达到对大部分核心内容的基本涵盖。课程名称不必与知识领域完全对应,可以将知识领域进一步划分并进行组合形成课程。

课程设置应能支持专业人才培养基本要求和培养目标的达成,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应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

理论课程学分不高于80%,实践课程学分不低于20%。在设置必修课保证核心内容的前提下,根据学校条件逐步加大选修课比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论课程

  • 通识类知识

(1)数学和自然科学类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15%)。数学包括微积分、常微分方程、级数、线性代数、复变函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知识领域的基本内容。物理包括牛顿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等知识领域的基本内容。根据需要可以补充普通化学的核心内容和生物学类基础知识;

(2)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15%)。通过人类社会科学教育,使学生在从事电气工程设计时能够考虑经济、环境、法律、伦理等各种制约因素。

  • 学科基础知识

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至少各占总学分的20%),应能体现数学和自然科学在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学校根据自身专业特点,在下列核心知识内容中有所侧重、取舍,通过整合,形成完整、系统的学科基础课程体系。

工程基础类课程包括工程图学基础、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电磁场、计算机技术基础、信号分析与处理、通信技术基础、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检测与传感器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电气工程材料基础等知识领域的核心内容。

专业基础类课程包括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基础、高电压技术、供配电与用电技术等知识领域的核心内容。

  • 专业知识

专业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10%),应能体现系统设计和实现能力的培养。各高校可根据自身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设置专业课,与专业基础课程相衔接,构成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

核心课程的名称、学分、学时和教学要求以及课程顺序等由各高校自主确定。以下为核心课程体系示例(括号内为建议学时数):

示例一:基本电路理论(64)、数字电子技术(48)、模拟电子技术(48)、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实验(80)、电磁场(32)、信号与系统(48)、自动控制原理(32)、通信原理(48)、电气工程基础(96)、电机学(64)、电力电子技术基础(48)、数字信号处理(32)、电机控制技术(48)、电力系统继电保护(48)、电气与电子测量技术(32)、电力系统暂态分析(32);

示例二:电路理论(96)、工程电磁场(56)、模拟电子技术基础(56)、数字电子技术基础(48)、电机学(96)、电力电子技术(48)、信号分析与处理(48)、自动控制理论(48)、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64)、电力系统分析基础(64)、电力系统暂态分析(32)、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48)、高电压技术(40);

示例三:电路原理(64)、模拟电子技术基础(64)、数字电子技术基础(56)、自动控制理论(62)、电机与电力拖动基础(62)、电力电子技术(48)、供电工程(48)、电器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48)、单片机原理及应用(40)、电气测量技术(48)。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实践教学

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论文)至少占总学分的20%。应设置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与企业合作,开展实习、实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环节应包括:金工实习、电子工艺实习、各类课程设计与综合实验、工程认识实习、专业实习(实践)等。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应结合电气工程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协作精神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和考核应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

查看详情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培养规格

  • 学制与学位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参考总学时或学分:建议参考总学分为140~190学分。

  • 基本业务要求

(1)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有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

(2)具有从事电气类专业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以及经济和管理知识;

(3)掌握电气工程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系统的工程实践学习经历;了解电气类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

(4)具备设计和实施工程实验的能力,并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处理;

(5)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创新意识,具有综合运用理论与技术手段设计系统和过程的能力,设计过程中能够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制约因素;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7)了解与电气类专业相关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能正确认识工程对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

(8)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

(9)对终身学习有正确认识,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10)基本掌握1门外语,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查看详情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发展历程

1908年,时任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现交通大学)的唐文治校长,对系科设置进行了调整。先后增设了铁路专科、电机专科,学制三年,中国的电气工程高等教育由此发端,这是最早的电机专业。随着电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需要,交通大学1913年将电机科改为电气机械科,1917年电气机械科开始设无线电门,1928年改为电机工程学院,1937年又改学院为系,分“电力门”和“电讯门”,即“强电”和“弱电”。

1912年,同济医工学堂(现同济大学)设立电机科,现发展为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电气工程系;1920年,公立工业专门学校(现浙江大学)设立电机科,现发展为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1923年,中央大学(现东南大学)设立电机工程系;1932年,清华大学设立电机工程系,现发展为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1933年,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设立电机工程系,现已发展为天津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1952年,中国进行大规模的院系调整,出现了一批以工科为主的多科性大学,也出现了一批机电类学院,这些院校基本上都设置了电机工程系或电力工程系。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后,大部分高校的“电机工程系”或“电力工程系”陆续改为“电气工程系”。20世纪90年代后,又陆续改称“电气工程学院”。

1993年,在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工学门类中与电有关的专业被分成电工类和电子与信息类两个分支,电工类下设电机电器及其控制、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工业自动化、电气技术等5个专业。

1998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颁布)》,将电工类和电子与信息类合并为电气信息类,原来的19个专业合并为7个。其中,原电工类的电机电器及其控制、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气技术专业合并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和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电气信息工程、电力工程与管理、电气技术教育、电机电器智能化特设专业合并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2020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工学门类专业,专业代码为080601,属电气类专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查看详情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教学条件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教师队伍

  • 师资队伍数量和结构要求

专任教师数量和结构满足教学需要,生师比不高于28:1。新开办专业至少应有10名专任教师,在240名学生基础上,每增加25名学生,须增加1名专任教师。

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比例不低于50%。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比例不低于30%,年龄在55岁以下的教授和45岁以下的副教授分别占教授总数和副教授总数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中青年教师为教师队伍的主体。

有企业或行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并有相关管理制度。

  • 教师背景和水平要求

专业背景:大部分专任教师在其本科、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的学历中至少有一个阶段是电气类专业学历,其他教师也应具有相关专业学习或进修的经历。

工程背景:专任教师应了解电气工程相关企业生产和技术发展现状,学校保证教师在教学以外有精力参加学术活动、工程实践,不断提升个人专业能力。主讲教师应具有工程背景,有企业工作经历或承担过多项工程项目的教师须占有相当比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设备资源

  • 教学设施要求

具有物理实验室、电工实验室、电子技术实验室、电气类专业基础和专业实验室,实验设备完好、充足,能满足各类课程教学实验和实践的需求。基础实验室满足2名学生一组实验的要求,专业实验室满足3名学生一组实验的要求,有特殊安全要求的实验除外。实验室有良好的管理、维护和更新机制,使得学生能够方便地使用。有与企业合作共建的实习和实训基地,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参与工程实践的平台。

  • 信息资源要求

计算机网络以及图书资料等资源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以及教师的日常教学和科研所需。资源管理规范、共享程度高。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教学经费

教学经费有保证,人均教学运行经费达到教育部的相关要求,经费总量能满足教学需要,专业生均年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不低于教育部的相关要求。

学校能够提供实现专业培养目标所必需的基础设施,为学生的实践活动、创新活动提供有效支持。学校的教学管理与服务规范,能有效地支持专业培养目标的达成。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质量保障

  • 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要求

各高校应对主要教学环节(包括理论课程、实验课程等)建立质量监控机制,使主要教学环节的实施过程处于有效监控状态;各主要教学环节应有明确的质量要求;应建立对课程体系设置和主要教学环节教学质量的定期评价机制,评价时应重视学生和校内外专家的意见。

  • 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要求

各高校应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时掌握毕业生就业去向和就业质量、毕业生职业满意度和工作成就感、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等;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毕业生跟踪反馈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并形成分析报告,作为质量改进的主要依据。

  • 专业的持续改进机制要求

各高校应建立持续改进机制,针对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采取有效的纠正与预防措施,进行持续改进,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查看详情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发展前景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人才需求

电能是最便于利用的能源形式之一,电力及相关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信息化并存的快速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仍在不断增长,电力及相关工业发展潜力巨大。在可以预见的将来,电力及相关工业人才需求旺盛。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考研方向

可报考电气工程及相关学科的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能够从事电力、电气设备制造行业内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相关的工程设计、生产制造、系统运行、系统分析、技术开发、教育科研、经济管理等方面工作,亦可从事其他行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相关工作。就业范畴举例如下:

(1)从事电力系统的设计、研发和运行管理等工作,可从事单位主要有: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两大电网公司下属的各级电力公司和国家五大发电集团及中核集团、中广核集团等下属的各类发电厂;各级电力设计院、电力规划院;电力建设公司;各类电力技术专业公司;新能源发电企业;能源、航空、航天、冶金、有色、石化、船舶、电子、医药、机械、建筑等大中型企业的供电部门或自备电厂;

(2)在电气设备制造企业、电力自动化设备公司、电力电子、通信等高新技术企业从事技术研发、管理和运营工作;

(3)在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

查看详情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培养模式

  • “双合”人才培养模式

在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过程中,要凸显校企耦合和产教融合的“双合”培养模式,把适应社会作为立足点,把理论学习切实融入到社会实践中。

第一,明确校企耦合的培养定位。定期派出学生到实践基地实习,重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在项目建设、项目开发、系统研发中的能力,提高学生未来融入就业岗位的社会契合度。

第二,进一步明确产教融合的培养定位。在具体的课程教学环节中,把未来发展标准和课程内容融合、对接起来,把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融合起来,实行专业方向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新理念和新模式。

第三,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定位。凸显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转变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逐步向以师生互动、学生为中心转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激发创造力。

  • “应用工程师、研发工程师”培养模式

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将专业教育定位为“应用工程师、研发工程师”的培养模式,并进行教学计划调整,突出验证、工程应用和创新实践的实践教学环节一条线的设计。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核心,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尽快适应未来工作能力为目标,实现学生专业知识面的拓展、实践能力的增长、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首先,结合课程和教师的情况选择部分课程开始进行与工程相结合的实验教学,积累经验总结教训,然后,逐步推广到全部课程;其次,提供一套合适的进行研究性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实施办法和评价体系;最后进行研究性的学习创新实验的实践活动,在实验室条件的最大限度下,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拓展校外实习基地,保证社会实践、生产实习的顺利进行,形成校际合作、校企合作的新机制。

  • 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以学生综合素质、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主线,建立课程关联图、课程与毕业能力要求的关系矩阵图。邀请企业行业专家全过程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构建面向应用、能力为重、理论和实践深度融合的课程体系。为不同来源、不同兴趣取向、不同发展规划的学生制定多样化的培养方案。

打造电气专业实验教学体系,使学生从入校到离校进行四个层次训练:第一层次为电气工程强弱电设计、施工的基础训练,完成电工基础,电子技术能力的设计、制作培训;第二层次为以设计、施工和验收规范为导向建立专业课程设计训练,熟悉专业课程的实际应用,同时采用PLC控制的软硬件或嵌入式控制系统设计实现工程应用;第三层次为以大学生全国竞赛为龙头的智能制造创新训练,打破专业年级概念,依托电气专业科协等学生团体实现创新机制的落实;第四层次为在准工程师技能培养体系中的毕业设计、毕业实习等环节邀请企业专家作为指导老师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从学校学习到企业工程设计和应用做到无缝连接。

  • 双创背景下民办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1)创新教育理念,实现以创新创业为引导的专业教育。在“双创”价值理念的引导下,民办院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须转变理念,建立以“双创”为引导的教育。

(2)创新教育方法,完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其一,转变教学方式,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传授方法,逐步向以师生互动、学生为中心转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激发创造力;其二,凸显实践教学方法。有效整合校内、校外实践基地,多层面、多角度提高学生在电气工程专业方面的实践水平,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其三,实现课程设置的优化和创新。提高实践教学在课程教学中的比例,让学生具备从设计、制作、调试直到测试过程的能力。

(3)在“双创”战略的引导下,优化教师队伍,强化“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

查看详情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开设院校

地区

院校名录

北京

清华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建筑大学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北方工业大学

北京联合大学

北京工商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华北电力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天津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天津农学院

天津理工大学

天津科技大学

天津工业大学

中国民航大学

天津城建大学

天津大学

上海

复旦大学

上海海洋大学

上海海事大学

上海电机学院

上海理工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电力大学

上海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同济大学

东华大学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重庆

重庆文理学院

重庆三峡学院

重庆理工大学

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邮电大学

重庆交通大学

西南大学

重庆大学

重庆移通学院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

河北

防灾科技学院

华北理工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

邯郸学院

唐山学院

石家庄学院

廊坊师范学院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石家庄铁道大学

华北科技学院

河北师范大学

河北农业大学

河北工程大学

燕山大学

河北大学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沧州师范学院

河北科技大学

河北科技学院

河北农业大学现代科技学院

燕山大学里仁学院

华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

河南

安阳师范学院

河南工学院

郑州大学

新乡学院

许昌学院

洛阳理工学院

河南工程学院

平顶山学院

河南科技学院

洛阳师范学院

周口师范学院

商丘师范学院

郑州轻工业大学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

河南工业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

河南科技大学

河南城建学院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南阳理工学院

安阳工学院

中原工学院

黄河交通学院

商丘学院

商丘工学院

郑州工商学院

郑州商学院

郑州科技学院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黄河科技学院

郑州经贸学院

山东

临沂大学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

济宁学院

枣庄学院

滨州学院

菏泽学院

山东工商学院

德州学院

山东交通学院

齐鲁工业大学

山东建筑大学

青岛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青岛农业大学

鲁东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

济南大学

青岛理工大学

青岛科技大学

山东理工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

山东大学

泰山科技学院

山东华宇工学院

青岛工学院

青岛黄海学院

山东协和学院

齐鲁理工学院

青岛城市学院

山东英才学院

潍坊科技学院

烟台南山学院

青岛滨海学院

青岛恒星科技学院

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

山西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

运城学院

太原工业学院

山西大同大学

山西农业大学

太原科技大学

中北大学

山西大学

山西能源学院

太原理工大学

安徽

安徽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工业大学

安徽农业大学

池州学院

蚌埠学院

合肥学院

铜陵学院

滁州学院

皖西学院

宿州学院

巢湖学院

淮南师范学院

安徽科技学院

阜阳师范大学

合肥师范学院

安徽建筑大学

安徽工程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

皖江工学院

合肥经济学院

马鞍山学院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安徽新华学院

安徽三联学院

江西

赣南科技学院

新余学院

井冈山大学

赣南师范大学

南昌工程学院

南昌航空大学

华东交通大学

江西理工大学

南昌大学

江西工程学院

南昌理工学院

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江苏

东南大学

河海大学

西交利物浦大学

苏州城市学院

泰州学院

无锡学院

常熟理工学院

苏州科技大学

淮阴师范学院

江苏理工学院

南京工程学院

金陵科技学院

徐州工程学院

淮阴工学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常州大学

南通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江苏科技大学

南京邮电大学

江苏大学

扬州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苏州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江南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盐城工学院

常州工学院

江苏海洋大学

三江学院

南通理工学院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

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

浙江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嘉兴南湖学院

衢州学院

台州学院

浙江海洋大学

宁波工程学院

浙江科技学院

中国计量大学

嘉兴学院

温州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宁波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绍兴文理学院

湖州师范学院

浙江万里学院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

湖北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荆楚理工学院

湖北科技学院

湖北理工学院

湖北民族大学

湖北工程学院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武汉轻工大学

武汉纺织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湖北工业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

三峡大学

长江大学

汉江师范学院

湖北师范大学

黄冈师范学院

武汉晴川学院

湖北商贸学院

文华学院

武昌理工学院

武汉东湖学院

汉口学院

武昌工学院

武昌首义学院

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

湖南

湖南大学

中南大学

湖南工学院

邵阳学院

怀化学院

湘南学院

湖南理工学院

湖南工程学院

湖南城市学院

长沙学院

湖南工业大学

南华大学

吉首大学

湖南科技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

湖南交通工程学院

广东

东莞理工学院

暨南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岭南师范学院

广州航海学院

广州大学

广东海洋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五邑大学

中山大学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韩山师范学院

惠州学院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肇庆学院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广州新华学院

广州南方学院

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

广东理工学院

广东白云学院

广东科技学院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广西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

贺州学院

百色学院

广西科技大学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广西大学

河池学院

南宁学院

柳州工学院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

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

云南

昆明理工大学

昭通学院

文山学院

大理大学

云南民族大学

云南农业大学

玉溪师范学院

楚雄师范学院

红河学院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

云南工商学院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

贵州

贵州理工学院

六盘水师范学院

遵义师范学院

贵州师范大学

贵州大学

贵州大学明德学院

四川

成都工业学院

四川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西昌学院

成都大学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四川轻化工大学

西南石油大学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四川师范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攀枝花学院

绵阳师范学院

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

陕西

长安大学

陕西科技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航空学院

空军工程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商洛学院

西安工业大学

西安工程大学

西安石油大学

西安科技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

宝鸡文理学院

咸阳师范学院

陕西理工大学

榆林学院

渭南师范学院

西安邮电大学

西安工商学院

西安明德理工学院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

西安思源学院

西安外事学院

西京学院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

青海

青海大学

青海大学昆仑学院

宁夏

宁夏师范学院

北方民族大学

宁夏大学

宁夏理工学院

银川能源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黑龙江大学

黑龙江工业学院

绥化学院

牡丹江师范学院

黑龙江科技大学

黑龙江工程学院

东北石油大学

东北农业大学

哈尔滨理工大学

齐齐哈尔大学

佳木斯大学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黑龙江工商学院

哈尔滨剑桥学院

哈尔滨华德学院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

哈尔滨石油学院

黑龙江东方学院

哈尔滨广厦学院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

吉林

吉林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北华大学

长春电子科技学院

长春工业大学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吉林化工学院

吉林建筑大学

长春工程学院

东北电力大学

长春理工大学

长春大学

长春人文学院

长春建筑学院

长春光华学院

吉林建筑科技学院

辽宁

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渤海大学

营口理工学院

沈阳化工大学

沈阳农业大学

辽宁工业大学

辽宁科技大学

大连交通大学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沈阳建筑大学

沈阳工业大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沈阳理工大学

辽宁大学

东北大学

辽宁科技学院

沈阳工程学院

沈阳工学院

大连科技学院

沈阳科技学院

西藏

西藏农牧学院

新疆

伊犁师范大学

喀什大学

塔里木大学

新疆农业大学

新疆大学

石河子大学

新疆理工学院

新疆工程学院

内蒙

河套学院

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

呼伦贝尔学院

内蒙古农业大学

内蒙古工业大学

内蒙古科技大学

海南

海南大学

海口经济学院

福建

厦门大学

福州大学

福建农林大学

宁德师范学院

武夷学院

闽江学院

莆田学院

龙岩学院

闽南师范大学

福建工程学院

厦门理工学院

集美大学

华侨大学

厦门工学院

泉州信息工程学院

闽南理工学院

仰恩大学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

甘肃

西北民族大学

兰州理工大学

兰州交通大学

兰州工业学院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

河西学院

天水师范学院

陇东学院

西北师范大学

甘肃农业大学

(表格内容参考资料来源:中国高校之窗;摘录时间:2021年6月3日

查看详情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文献

浅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浅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浅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格式:pdf

大小:9KB

页数: 1页

当今时代,国家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只有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才能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而对于一个快速发展转型的社会,要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必须要倡导以工业为主导的科学技术社会,而要实现社会工业化,就必须实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文将主要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现状分析探讨、以及对相应应用领域和困境的分析,最终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和对策。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验编辑推荐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验》是一本实验课教材,介绍了自动控制原理、微型计算机原理、单片机原理、电器控制与PLC、电力电子技术、电机学、电力拖动、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实验的基本方法、测试手段和实验内容,基本上涵盖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基础及专业课所有最常用的实验。

实验的内容与理论教学联系紧密,有利于学生增加对相关课程的学习兴趣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特别设置了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综合设计型实验,注重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题的能力。

本书可作力高等院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类本、专科专业课程的配套实验课教材,也可以作为自动化技术方面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书中带*内容为选做内客。

查看详情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规范专业概述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规范专业的学科内涵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主要是研究电能的产生、传输、转换、控制、储存和利用的专业。近几十年来,有关电能的转换、控制在该专业所占的地位日益重要,专业名称中的“及其自动化”就反映了科学技术的这种发展和变化。

电气工程是从人们对电磁现象的研究开始,电磁理论是电气工程的理论基础,而电磁理论是从物理学中的电学和磁学逐步发展而形成。 人类社会发展到任何时候也离不开能源,能源是人类永恒的研究对象,而电能是利用最为方便的能源形式。因此,以电能为研究对象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有着十分强大的生命力。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一个工程性很强的专业,正是因为电气工程的发展,才能有庞大的电力工业,人类才不可逆转地进入伟大的电气化时代。

迄今为止,通信和计算机都主要以电作为信息的载体。因此,这些专业也都属于电类专业,电气工程实际上是其母体。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研究对象是电能,而电信息的检测、处理、控制等技术在电能从产生到利用的各个环节中都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关电信息的研究也成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名称中也就有了的“及其自动化”。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基础性也决定了其具有很强的学科交叉能力。电气工程和生命科学的交叉已经产生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对生命中电磁现象的研究产生了一门生物电磁学。电气工程和材料科学的交叉形成了超导电工技术和纳米电工技术。电气工程和电子科学以及控制科学的交叉产生了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不但给电气工程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活力,同时电力电子技术也成为电气工程的重要分支。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范围主要包括电工基础理论、电气装备制造和应用、电力系统运行和控制三个部分。电工理论是电气工程的基础,主要包括电路理论和电磁场理论。这些理论是物理学中电学和磁学的发展和延伸。而电子技术、计算机硬件技术等可以看成是由电工理论的不断发展而诞生,电工理论是它们的重要基础。电气装备制造主要包括发电机、电动机、变压器等电机设备的制造,也包括开关、用电设备等电器与电气设备的制造,还包括电力电子设备的制造、各种电气控制装置、电子控制装置的制造以及电工材料、电气绝缘等内容。电气装备的应用则是指上述设备和装置的应用。电力系统主要指电力网的运行和控制、电气自动化等内容。当然,制造和运行不可能截然分开,电气设备在制造时必须考虑其运行,如电力系统由各种电气设备组成,其良好的运行必然要依靠良好的设备。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规范专业的方法论介绍

本专业学科的科学方法与其他工程技术学科类同,理论分析是其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在诸多的工科专业中,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使用的数学工具较多,理论分析在其中的地位也更为重要。作为工科专业,实验研究是最主要和最基本的手段,没有基本的实验条件,学生就难以掌握本专业的知识。随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仿真模拟也已是本专业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在使用上述理论分析、实验研究和仿真模拟中,等效与类比都是本专业重要的科学方法。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规范专业的相关学科

电气工程专业是一个基础性强、派生能力活的专业。如今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通信工程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自动化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乃至生物医学工程专业都是从电气工程专业派生或再派生而形成。这些专业统称为电子与信息类专业,而它们和电气工程专业又被统称为电类专业。电气工程专业是电子与信息类专业的母体,而这些专业的产生和发展又大大推动了电气工程专业的发展。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和电子与信息类专业同属电类专业,因此具有共同的专业基础。传统的电气工程专业被认为是强电专业,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已经成为强弱电相结合的专业。电子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本专业学生应加强这方面知识的学习。

电工基础以及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些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需要较多和较深的数学工具。电磁理论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最重要的基础理论,而电磁理论源于物理中的电学和磁学。因此,本专业需要较扎实的数学物理基础。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规范专业的培养目标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装备制造、系统运行、自动控制、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计算机应用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管理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理论、电子技术、信息技术、控制理论、计算机技术等方 面较宽广 的科学技术基础和相应的专业知识。本专业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⑴具有较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和经济管理科学基础,具有外语综合应用能力。

⑵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工理论、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控制理论、电力电子技术、电机学、计算机软硬件基本原理与应用等。

⑶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好的综合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⑷具有较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⑸具有本专业领域内至少 1 个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技能与理论,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

⑹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等实际工作能力。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规范专业的培养规格

学制:一般为 4 年,逐步过渡到学分制。

学位:工学学士。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规范专业的教育内容

(1)遵循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

(2)贯彻终身教育、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理念。

(3)符合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统一的原则。

(4)符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

(5)符合基础厚、知识新、专业宽,增强发展潜力和适应性的原则。

(6)符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科专业的自身内涵。

(7)符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1998年颁布)》的相关要求。教育内容及知识结构应保证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科学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规范知识结构总体框架

人文社会科学: 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了解中国和世界历史文化。

自然科学与工程: 牢固掌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知识所涉及到的先修基础理论。掌握工程制图的基本知识。

经济与管理: 掌握经济与管理科学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有较强经济管理意识。

外语:熟练掌握基本语法、基本词汇;能较好地阅读和翻译本专业的文献资料,有一定的听说与写作能力。

计算机信息技术: 熟练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一种以上的计算机高级语言,掌握一种先进的计算机工具软件。

体育: 认识体育锻炼的重要意义,掌握适合自身的锻炼方法;达到国家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要求。

实践训练 :通过基本的工程实践训练掌握基本实践技能;参加并通过国家要求的军事训练;具有较强的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能力。

专业类基础: 掌握电工理论、电磁场理论、电子技术、计算机网络、控制理论、信号分析与处理等专业类的基础理论与技术知识。

专业教育 、专业基础: 掌握电机理论、电力电子技术和电力系统基础专业知识与相关理论。

专业方向教育: 掌握以下专业方向之一的相关知识内容与理论: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电器及其控制;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其他。

专业实践训练: 掌握本专业的实验和实践技能;掌握简单电气系统实验的设计与调试方法;具备设计、调试复杂电气系统实验的初步能力。

综合教育: 思想教育 达到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品德素质培养要求;掌握政治思想领域的基本理论。

学术与科技活动: 广泛参加各类学术活动,尤其是跨学科跨专业的学术活动;掌握技术创新的基本概念、方法、技能。

文艺、体育和其他自选活动: 根据自身特长和爱好,选择参加学校(含学生社团)提供的文艺体育和其他活动。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规范知识体系

知识体系一览

通识教育 人文社会科学 l 政治思想理论 l 思想道德修养l 法律基础 l 军事理论 l 科技写作 l 中国传统文化 l 文学艺术 l 其他人文社科知识

自然科学与工程 l 高等数学(微积分、级数、微分方程) l 工程数学(线性代数、复变函数、概率与数理统计) l 大学物理 l 工程制图 l 场论 l 积分变换 l 数学建模 l 计算方法 l 大学化学 l 生物与生命科学知识 l 天文与地理科学知识 l 其他

经济与管理 l 管理科学基础 l 工程经济学 l 管理信息系统l 其他

外语 l 大学英语 l 专业英语 l 第二外语

计算机基础 l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l 多媒体技术应用l 其他

体育 l 大学体育 l 体育专项

实践训练 l 军事训练 l 金工实习 l 社会调查与实践

专业教育 专业类基础知识 l 电工理论(电路、电磁场) l 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 l 信号分析与处理 l 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设计、微机原理与应用) l 自动控制原理l 软件工程 l 数据库 l 网络原理 l 信息论基础 l 现代测试技术l 现代控制理论l 计算机控制技术l 其他

(续)专业教育 专业基础知识 l 电机学 l 电力电子技术 l 电力系统基础 l 工程力学 l 机械设计基础l 电磁兼容 l 其他

专业方向知识 以下专业方向之一: l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l 电机、电器及其控制 l 高电压与绝缘材料技术 l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l 其他 l 专业方向前沿技术 l 各学校可根据自身专业特色和专业方向设置相关的选修知识单元

专业实践训练 l 综合实验 l 课程设计 l 专业实习 l 毕业论文 l 科技创新活动 l 专题实验

注:核心知识单元提供的是知识体系的最小集合,是该专业在本科教学中最基本的知识单元。选修知识单元是指不在核心知识单元内的那些知识单元,各学校可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进行制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规范课程参考体系

本专业课程体系由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组成,核心课程覆盖知识体系中的全部核心知识单元及部分选修知识单元。课程教学包括理论课程教学和实验课程教学。

课程参考体系(科学技术型)

知识 门类 知识 领域 科学技术型 备注 核心课程 选修课程

人文社会科学 l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l 马克思主义哲学 l 毛泽东思想概论l 邓小平理论概论l 法律基础 l 思想道德修养 l 军事理论 l 中国传统文化 l 西方文明史 l 社会心理学 l 国防教育 l 科技写作 l 文学名著欣赏 l 音乐欣赏 l 其他 在教学组织上可采用多种形式

自然科学与工程l 高等数学 l 大学物理 l 大学物理实验l 线性代数 l 复变函数 l 概率与数理统计 l 工程制图 l 场论 l 积分变换 l 数学建模 l 计算方法 l 大学化学 l 生命科学导论l 环境保护 l 其他

经济与管理 l 现代企业管理l 工程经济学 l 管理信息系统 l 证券与投资 l 其他

计算机基础 l 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基础l 多媒体技术应用 l 其他

体育 l 大学体育 l 体育专项

专业教育、专业类基础l 电路理论 l 工程电磁场 l 模拟电子技术 l 数字电子技术 l 微机原理与应用 l 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设计 l 信号分析与处理 l 自动控制原理 l 软件工程 l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l 数据库及应用 l 现代测试技术 l 现代控制理论 l 计算机控制技术 l 电磁场数值计算 l DSP技术与应用 l 网络安全 l 其他 选修课可按单门或模块设置,供学生选择

专业基础l 电气工程导论l 电机学 l 电力电子技术 l 电力系统基础 l 工程力学 l 机械设计基础 l 电磁兼容 l 其他

专业方向课程l 电力系统分析l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l 电机设计 l 电机控制 l 电器学 l 高电压工程 l 电气绝缘 l 电力托动 l 其他 l 发电厂电气设备 l 电站自动化技术 l 电力大系统安全技术 l 电力市场 l 电能质量控制技术基础 l 现场总线工业控制技术 l 电器CAD基础 l 控制电机与特种电机 l 楼宇自动化 l 电力电子器件l 开关电源技术 l 机器人概论 l 其他 各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特点,专业方向的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可以按知识点要求自行设置

实践教育

军事训练

金工实习教学实验

课程设计 综合实验

专业实习毕业论文科技创新与学术活动

注(1)各学校可根据自己确定的选修知识单元,提出相应选修课程(也可以将一部分放入核心课程中)。反映学科前沿和学校特色的知识单元都可设置相应选修课程。(2)考虑到不同的教学形式,如面授、自学、网上教学等,各教学环节,即课程与实践教学,各校应根据自身特点,确定出符合实际条件的教学时数和实验时间。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规范实践教学内容及体系

重视并加强实践性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一项重要工作。实践教学包括课程实验教学和专业实践教学两部分,涉及实验课程、毕业设计、教学实习、社会实践、科技训练等多种形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验、工程设计、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等能力。

实践教学体系(科学技术型)

实践教学环节 科学技术型 备注 内容 学时

课程实验教学 l 基础课实验 满足教学要求 有条件的学校可设置独立实验课

l 专业类基础课实验 不少于课程总学时数的10%

l 专业基础和专业方向课实验 不少于课程总学时数的10%

专业实践教学 综合实践 l 课程设计 l 综合实验 l 计算机综合仿真训练 l 专题性自主实验 l 其他 综合实践不少于左边所列出的3种类型

毕业实践 毕业论文 不少于15周

其他 专业实习 不少于4周

金工实习 不少于2周

社会调查 至少1次

注:以上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必备的实践环节,所列时数和周数要求是基本的要求,各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增加。

查看详情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综合改革成果集内容简介

本书是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教育部 CDIO 及卓越计划试点项目的直接研究成果。本书介绍了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发展历程和近年来取得的教育教学改革成果,汇编了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师近年来在专业综合改革与实践过程中发表的论文。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