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本书是由国内带式输送机生产规模最大的北方重工输送设备分公司组织编写的工业技术类专著。全书由3大部分组成。第1部分是带式输送机各组成部件——输送带、托辊组、滚筒组、驱动装置、拉紧装置、清扫器和附属装置等的结构原理、种类及设计方法;第2部分是带式输送机的重要技术参数计算、竖向曲线段和加卸料轨迹的计算;第3部分是带式输送机的布置设计、机架选型、安装调试、操作使用与维修保养等知识。书可供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带式输送机系统设计、制造与应用时参考,也可供高等学校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
第1篇 带式输送机的部件
1 带式输送机系统概述
1.1 带式输送机系统的组成
1.2 带式输送机的种类和特点
1.2.1带式输送机的种类
1.2.2 带式输送机的特点
1.3 设计依据、与布置形式与装卸载方式
1.3.1 设计依据
1.3.2 带式输送机的布置形式
1.3.3 装卸载方式
1.3.4 带式输送机外围空间
2 散状物料的特性和可输送性
2.1 颗粒性质
2.1.1 颗粒的尺寸
2.1.2 散装物料的密度
2.1.3 物料的堆积角
2.1.4 物料的其他特性
2.2 散状物料参数
3 输送带
3.1 输送带的结构与种类
3.1.1 输送带的结构
3.1.2 输送带的种类
3.1.3 输送带型号的表示
3.2 输送带的性能与选择
3.2.1 刚度/负载支承
3.2.2 抗冲击性能
3.2.3 成槽性
3.2.4 环境因素对输送带性能的影响
3.2.5 输送带覆盖层厚度
3.2.6 输送带的安全系数
3.2.7 输送带的选择依据
3.2.8输送带的选择过程
3.2.9 输送带的寿命估算
3.3 输送带的接头方法
4 托辊组
4.1 托辊组的结构和种类
4.1.1 托辊组的作用和结构
4.1.2 托辊组的种类
4.1.3 前倾托辊组的防跑偏原理
4.1.4 与带宽对应的辊长
4.1.5 托辊的回转部分质量
4.2 托辊的布置设计
4.2.1 垂度
4.2.2 托辊组间输送带垂度的计算
4.2.3 托辊间距的推荐值
4.2.4 按轴承承载能力计算托辊间距
4.2.5 按等垂度原则计算托辊组间距
4.2.6 头尾过渡段托辊间距确定
4.2.7 多托辊组过渡段的计算
4.2.8 其他几种过渡段计算方法
4.3 托辊的选择计算
5 滚筒组
5.1 滚筒组的结构和尺寸
5.2 滚筒组直径确定
5.2.1 滚筒组直径确定原则:
5.2.2 最小推荐滚筒直径确定
5.2.3 输送带面压要求的最小滚筒直径
5.3 滚筒组的材料与制造工艺
5.3.1材质及许用应力和工艺要求
5.3.2 载荷条件确定
5.3.3 滚筒组刚度与强度条件
5.3.4 滚筒覆盖胶
5.4 轴的刚度和强度的计算
5.4.1 滚筒组轴承座中心支距
5.4.2 轴的挠度、转角和应力
5.5 筒皮与辐板的计算
5.5.1 筒皮
5.5.2 辐板
5.6 轮毂的尺寸和强度计算
5.7 胀套联接的计算
5.7.1 胀套联接最小螺栓拧紧力矩计算
5.7.2 胀套额定负荷
5.8 轴承寿命计算及轴承型号确定
5.8.1 轴承寿命计算
5.8.2 轴承型号确定
5.9全焊类型传动滚筒组的结构尺寸设计
5.9.1 原始计算参数
5.9.2 结构设计参数确定
6 驱动装置、制动器与逆止器
6.1 驱动装置概述
6.2 电动机、减速器和联轴器
6.2.1电动机
6.2.2 减速器
6.2.3 联轴器
6.3 液力偶合器
6.3.1 限矩型液力偶合器
6.3.2 勺斗型液力偶合器
6.3.3 阀控充液式液力偶合器
6.4 逆止器
6.4.1 逆止器的种类
6.4.2 逆止器的安装
6.4.3 逆止器的选用计算
7 拉紧装置
7.1 拉紧装置的作用
7.2 拉紧装置的种类
7.2.1 螺旋拉紧装置
7.2.2垂直重锤拉紧装置
7.2.3 车式重锤拉紧装置
7.2.4 绞车拉紧装置(拉紧滚筒固定型)
7.2.5 绞车自动拉紧
7.3 拉紧行程与拉紧力
7.3.1 拉紧行程的确定
7.3.2 拉紧力的计算
8 清扫器和附属装置
8.1 清扫器
8.1.1 输送带清扫器的形式
8.1.2 输送带清扫器的位置
8.1.3 滚筒清扫器
8.1.4 空载段输送带的清扫装置
8.1.5 新型输送带清扫器
8.2 带式输送机的附属装置
8.2.1 气候防护装置
8.2.2 撒料防护装置
8.2.3 输送带称量装置
8.2.4 取样装置
8.3 保护装置
8.3.1 跑偏保护装置
8.3.2 带速检测保护装置
8.3.3 输送带纵向撕裂保护装置
8.3.4 溜槽赌塞检测装置
8.3.5 紧急停车装置
8.3.6 物料检测装置
8.3.7 自动喷雾洒水系统
8.3.8金属杂物检测装置
第2篇 带式输送机的设计计算
9 带宽、带速和输送量
9.1 带宽与带速
9.1.1 确定带宽需要考虑的因素
9.1.2 带速
9.1.3 带速与带宽之间的关系
9.2 带式输送机输送能力的计算
9.2.1 带式输送机的输送能力
9.2.2 物料截面积计算
9.2.3 输送量计算
10 带式输送机的功率与张力计算
10.1 概述
10.2 带式输送机的传动理论
10.2.1 摩擦传动原理
10.2.2 单滚筒传动装置的牵引力
10.2.3 双滚筒传动牵引力的分配
10.3 运行阻力的计算
10.3.1 主要阻力
10.3.2 模拟摩擦系数f的确定
10.3.3 附加阻力
10.3.4 提升阻力
10.3.5 特种阻力
10.4 驱动电动机的功率计算与驱动装置的位置确定
10.4.1 驱动功率
10.4.2 驱动装置的特点与配置
10.4.3 启动、制动和逆止
10.5 输送带张力和拉紧力
10.5.1 传递滚筒圆周力所需的最小输送带张力
10.5.2 限制输送带垂度的最小输送带张力
11 竖向曲线段
11.1 竖向凹弧曲线段
11.1.1 凹弧段曲率半径的确定
11.1.2 曲线段稳定运行阻力计算
11.2 竖向凸弧曲线段
11.2.1 凸弧段曲率半径计算
11.2.2 凸弧段部分的托辊距
11.2.3 凸弧段运行阻力计算
11.3 输送带翻转
12 带式输送机的加料和卸料
12.1输送带加料
12.2 转载、加料溜槽和导料槽
12.2.1 物料的转载
12.2.2 加料溜槽
12.2.3 导料槽
12.2.4 加料溜槽和导料槽的结构设计
12.3 输送机卸料轨迹求解
12.3.1正常物料轨迹的计算及作图
12.3.2 轨迹作图
第3篇 带式输送机的应用
13 带式输送机的布置设计
13.1 滚筒布置的尺寸关系
13.1.1 头部驱动滚筒包角布置计算
13.1.2 地面驱动滚筒支架的设计
13.1.3 头部探头滚筒机增面滚筒的中心高与倾角关系
13.2带式输送机最高几何尺寸
13.3 吊挂托辊组吊挂中心距及槽角计算
14 机架
14.1 固定输送机机架
14.1.1 头部机架
14.1.2 尾部机架
14.1.3 改向滚筒支撑架
14.1.4 中间架
14.1.5 支腿
14.1.6 分层板
14.1.7 挡风板
14.1.8 输送带护罩
14.2可移动式输送机机架
14.2.1 可移动式输送机机架的组成
14.2.2输送机前端传动机头
14.2.3 返回站/尾站
14.2.4中间部分模块
14.2.5 引桥
14.2.6 中间给料站
14. 3机架的计算
14.3.1 计算的基本内容
14.3.2 中间架梁架计算实例
15 输送机的安装与调试
15.1 安装
15.1.1 安装准备
15.1.2 整机安装
15.1.3 部件安装
15.1.4 安装后的检查
15.2 输送机的调试
15.3 吊运及保管
15.3.1 货物到达现场后的装卸和运输
15.3.2 现场的存放和保管
15.3.3 安装期间的存放和保管
15.3.4 安装后至验收前期间的维护
16 输送机的操作、使用与调整
16.1 安全操作的要求
16.2 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6.3 设备安全检查
16.4 维修、润滑与清扫
16.4.1 维修
16.4.2 润滑
16.4.3 油液性能测定
16.4.4 清扫
16.5 输送机调整
16.5.1 导料槽的调整
16.5.2 拉紧滚筒的调整
16.5.3 裙板的调整
16.5.4 输送带清扫器的调整
参考文献
需要什么型号的?联系我
带式输送机跑偏开关选型原则: 1、尽量选择二级或多级跑偏开关,可以检测皮带不同的跑偏程度。 2、优先选择开关本体带动作记忆及动作状态指示的产品。
井下胶带输送机距离轨道的距离是多少属于皮带输送机专业知识,建议参考原厂机械附带的使用说明书,常见的皮带输送机知识,建议参考http://www.guntongxian.com/news/938.htm...
带式输送机功率自动计算
带宽 650 mm 500-1400mm 修正长度 10 m ≤300m 输送量 10 t/h ≤1500t/h 物料提升高度 1 m ≤50m 输送机理论总功率 电机标准功率 kw 带式输送机功率简易计算 0.804 1.1 0.49 0.09 0.09匹配功率
带式输送机完好标准
带式输送机完好标准 一、紧固件完好标准 1、螺纹连接件和锁紧件必须齐全,牢固可靠。螺栓头部和螺母不得 有铲伤或棱角严重变形。 2、螺栓不得弯曲,螺纹损伤不得超过螺纹工作高度的一半,且连续 不得超过一周;螺孔乱扣、秃扣时,在不影响机体强度的前提下,允 许扩孔,增大螺栓直径。 3、螺母必须拧紧。 螺栓的螺纹应露出螺母 13个螺距,不得在螺母下 加多余的垫圈来减少螺栓露出长度。 4、螺纹表面必须光洁,不得用粗制螺纹代替精制螺纹。 5、同一部位的紧固件规格必须一致,主要连接部位或受冲击载荷容 易松动部位的螺母,必须使用防松螺母或其它防松装置。 6、使用花螺母时,开口销必须符合要求。螺母止动垫圈的包角应稳 固,铁丝锁紧螺母时,其拉紧方向应和螺纹旋力方向一致,接头应向 里弯曲。 7、弹簧垫圈应有足够的弹性(自由状态开口重叠部分不得大于垫圈 厚度的一半)。 8、螺栓头部或螺母必须和相接触的部件紧贴。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