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建设工程百科

低碳城市建设与碳治理创:以上海为例

《低碳城市建设与碳治理创:以上海为例》是2016年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周冯琦、陈宁、刘召峰。

低碳城市建设与碳治理创:以上海为例基本信息

低碳城市建设与碳治理创:以上海为例图书目录

第一章 低碳城市内涵及趋势

第一节 低碳城市的内涵

一、 对于低碳城市的比较研究

二、 关于上海低碳城市的研究

三、 低碳城市的内涵与外延

第二节 低碳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一、 关于国家或地区的低碳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二、 关于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三、 上海低碳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第三节 全球低碳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 发达国家碳排放的历史轨迹

二、 发达国家与金砖国家碳排放及减排目标

三、 全球城市低碳发展趋势

第二章 上海低碳城市建设的起点

第一节 上海碳排放的总量与结构

一、 上海碳排放总量仍处高位

二、 上海碳排放部门仍以工业和电力为主

第二节 上海碳排放的空间分布

一、 工业碳排放行政区域空间格局

二、 上海电力企业碳排放空间分布

三、 上海建筑碳排放空间格局

四、 上海碳汇空间格局

第三章 上海低碳城市建设目标设定

第一节 碳排放影响因素识别

一、 城市碳排放的影响因素

二、 城市能源需求部门结构

第二节 上海碳排放情景分析建模

一、 情景分析建模思路

二、 模型方法学

三、 情景设定

四、 情景参数设定

第三节 情景分析结果

一、 上海能源消费总量峰值

二、 上海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消费峰值

三、 上海碳排放峰值

四、 上海碳排放结构预测

五、 协同减排效应

第四节 上海低碳城市发展目标设定

一、 上海低碳城市建设总体目标

二、 上海低碳城市建设分领域目标

第四章 上海低碳城市建设面临的挑战

第一节 发展战略偏差、城市基础、空间布局所导致的发展路径锁定

一、 发展战略偏差

二、 城市规模扩张

三、 高碳基资源禀赋

四、 长距离交通依赖型的城市空间格局

第二节 产业、建筑、技术等细分领域面临的挑战

一、 重化工业高比重的产业发展格局

二、 城市建筑的低能效与碳减排压力

三、 低碳技术水平及创新能力的差距

四、 传统消费模式阻碍可持续生产方式的变革

五、 生态空间难以扩大,碳汇增加的空间有限

第三节 综合管理能力滞后

一、 低碳城市的管理能力滞后

二、 缺少社会监督保障机制

第五章 上海低碳城市建设路径

第一节 上海低碳城市建设的总体思路

一、 以紧凑型城市为规划导向

二、 持续的需求侧能效管理

三、 交通新技术的应用

四、 倡导低碳生活

五、 推进工业园区差别化管理

六、 探索低碳治理创新

第二节 不同情景下上海低碳城市建设的路径

一、 节能情景下低碳城市建设路径

二、 低碳情景下低碳城市建设路径

三、 强化低碳情景下低碳城市建设路径

第三节 上海低碳城市建设的细分领域

一、 城市发展战略转型、城市基础设施和空间布局

二、 低碳城市建设细分行业领域

三、 提升低碳城市综合管理能力

第六章 上海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回顾与评价

第一节 上海碳排放权交易的总体框架

一、 总量控制

二、 配额分配

三、 报告核查

四、 交易规则

五、 监督管理

第二节 上海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运行分析

一、 上海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主要交易品种

二、 上海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交易主体

三、 上海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清缴履约

第三节 上海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绩效评价

一、 上海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体系评价

二、 国外及上海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减排效果评价

第七章 碳排放权分配方式的比较及完善

第一节 初始碳排放权分配方式比较及建议

一、 初始碳排放权分配方式的理论比较

二、 不同初始碳排放权分配方式下企业碳减排负担实证分析

三、 完善初始配额分配方式的建议

第二节 增量碳排放权分配方式比较及完善

一、 增量碳排放权交易方式的理论分析

二、 国外增量碳排放权交易方式的比较

三、 增量碳排放权分配方式的完善建议

第八章 上海碳排放权拍卖方式设计

第一节 碳排放权拍卖的功能及特征

一、 拍卖是一种市场状态

二、 拍卖区别于其他交易方式的特征

三、 拍卖的经济功能

四、 上海碳排放权分配引入拍卖机制的可行性

五、 主要拍卖方式

第二节 上海碳排放权拍卖的关键环节设定

一、 拍卖比例确定

二、 碳排放权拍卖的管理

第三节 拍卖规则设计

一、 拍卖频率设定

二、 拍卖清算制度

三、 拍卖时机

四、 拍卖参与限制

五、 拍卖模式

六、 过渡期拍卖服务

第九章 碳交易制度与现行管理制度间的衔接

第一节 碳交易制度的相关法律基础

一、 与碳排放权交易相关的现有法律基础

二、 现有法律基础的不足

第二节 上海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体系

一、 上海碳排放权交易规章制度构成

二、 上海碳排放权交易规章制度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上海碳交易制度与现有节能管理制度的衔接

一、 上海节能管理的制度基础

二、 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与现行节能政策间的矛盾

三、 上海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与现行节能政策的衔接

第十章 国内外排污权交易对上海碳排放权交易的启示

第一节 国外排污权交易进展分析

一、 国外排污权交易的缘起

二、 美国排污权交易市场

第二节 国内主要省市排污权交易的框架体系

一、 国内排污权交易试点的历程

二、 沪苏浙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的制度框架

三、 长三角地区排污权有偿交易的机制

第三节 国内排污权交易存在的问题

一、 缺乏法律保障

二、 配额总量设定不合理

三、 初始排污权的核定与定价缺乏技术规范

四、 二级市场发育不成熟

五、 实际排放量难以核查,超额排污处罚模糊

第四节 几点启示

一、 定价机制

二、 总量核算与管理

三、 排污权基础管理

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

低碳城市建设与碳治理创:以上海为例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超细酸钙6000目超白轻质酸钙4000目

  • 超细酸钙
  • t
  • 缘江牌
  • 13%
  • 上海缘江化工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工业级酸锰

  • 工业级酸锰
  • t
  • 缘江牌
  • 13%
  • 上海缘江化工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面漆

  • 22.4kg/套
  • 王漆化工
  • 13%
  • 惠州市维尔康王漆化工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中间漆

  • 20kg/桶
  • kg
  • 立广水漆*丽竹漆
  • 13%
  • 南宁市立广装饰材料厂
  • 2022-12-07
查看价格

专用底漆

  • 20kg/桶
  • kg
  • 立广水漆*丽竹漆
  • 13%
  • 南宁市立广装饰材料厂
  • 2022-12-07
查看价格

塔式起重机

  • QTZ80 臂长60m、安装高度标准高度
  • 台·月
  • 深圳市2022年11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塔式起重机

  • QTZ100 臂长60/65m、安装高度标准高度
  • 台·月
  • 深圳市2022年11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塔式起重机

  • QTZ125 臂长50m、安装高度标准高度
  • 台·月
  • 深圳市2022年11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塔式起重机

  • QTZ125 臂长55m、安装高度标准高度
  • 台·月
  • 深圳市2022年11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塔式起重机

  • QTZ160 臂长65m、安装高度标准高度
  • 台·月
  • 深圳市2022年11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活性

  • 椰壳
  • 2t
  • 1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0-02-25
查看价格

气象

  • 形式:通过艺术动感灯箱、定制卡通风格背景画、物理沙盘装置等,展示气象(中和、达峰)的科普内容.材质&尺寸:异形图案(30mm厚亚克力UV):H800×1000mm×1个、H300×
  • 1项
  • 1
  • 中高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06-27
查看价格

达峰中和

  • 900×200×1200
  • 1项
  • 3
  • 中档
  • 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22-09-21
查看价格

高强度Q235金属立杆

  • 高强度Q235金属立杆(H=3米)
  • 8套
  • 2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7-03-22
查看价格

活性吸附塔

  • 活性吸附塔
  • 5台
  • 1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1-10-09
查看价格

低碳城市建设与碳治理创:以上海为例作者简介

周冯琦,上海社会科学院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上海市生态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上海资源环境发展报告》(年度报告)主编。主要从事低碳绿色经济、环境保护政策等领域的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我国环境绩效管理体系研究》首席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主要国家能源战略以及我国新能源产业制度研究》首席专家。主持项目成果曾获上海市决策咨询二等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等奖,中国优秀皮书一等奖等。

陈宁,经济学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绿色经济研究室副主任;《生态经济学理论前沿》副主编,《上海新能源产业生存环境》副主编。曾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我国省级层面环境绩效管理体系》研究专项,担任子课题负责人。主持过上海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特别委托项目《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经济政策研究》。

刘召峰,华东师范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硕士研究生,上海社会科学院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博士研究生,现为上海社会科学院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政策建模分析。曾在《上海蓝皮书·上海资源环境发展报告》等报告以及相关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2100433B

查看详情

低碳城市建设与碳治理创:以上海为例内容简介

2016年9月,中国批准加入《巴黎协定》,根据国家自主贡献文件,中国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这对低碳城市建设提出了全新要求。建设低碳城市的关键在于制订高站位、可实现的碳排放目标及顶层设计,并通过创新的机制推进低碳城市建设的各项工作。

本书以上海为例,从测算碳足迹入手,建立低碳城市核算架构和基准线。在识别上海碳排放主要影响因素及其未来变动趋势的基础上,建立碳排放情景分析模型,预判上海未来30年可能的碳排放格局;提出城市碳排放峰值目标,并分解为详细可操作的低碳城市指标体系;剖析上海低碳城市建设的主要路径及创新机制,其中以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为重点。

此外,本书还回顾并评估了上海碳排放权交易的进展,对碳交易机制的关键环节——碳排放权分配及交易方式进行了国际比较与实证分析,提出了完善上海碳排放权分配与交易方式的对策建议及备选路径,对如何运用规章制度规范碳交易机制方面进行了研究探索。

查看详情

低碳城市建设与碳治理创:以上海为例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低碳城市建设与碳治理创:以上海为例文献

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建设 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建设

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建设

格式:pdf

大小:9KB

页数: 1页

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建设 【摘 要】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中期和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随着能源消 耗的逐渐增多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 使得未来我国将面临着更大的环境压力以 及如何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挑战。 尤其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 改变当前的经 济增长模式势在必行。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它强调以较少的温 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的经济产出, 进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而城市作为人类 经济活动的中心,构建低碳城市应当成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最重要途径。 【关键词】气候变暖 低碳经济 低碳城市 工业革命带来了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上的蓬勃发展, 但工厂生产所排放的废 气以及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对化石能源需求增多所产生温室气体是导致 全球气候变暖的最主要原因。 温度的微小变化就会对世界产生巨大影响, 但世界 上各国家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当中并没有充分意识到气候变化带来的巨大挑 战。而且,世

低碳城市建设理念与实践图书目录

前言

摘要

Executive Summary

第一章 低碳城市建设理念

1.1 低碳城市概念的提出

1.2 关于低碳经济和低碳城市的观点

1.3 低碳城市的内涵和本质

1.4 城市低碳化发展战略

第二章 国内外低碳发展历程与相关政策

2.1 英国低碳发展历程与相关政策

2.2 欧盟低碳发展历程与相关政策

2.3 美国低碳发展历程与相关政策

2.4 日本低碳发展历程与相关政策

2.5 中国低碳发展历程与相关政策

2.6 城市低碳发展历程

2.7 国内外低碳发展历程与相关政策比较

第三章 中国典型区域低碳发展现状

3.1 广东省和江苏省碳排放历史与现状

3.2 广东省和江苏省城市低碳发展状况

3.3 广东省和江苏省低碳发展现状小结

3.4 城市低碳发展必要性思考

第四章 低碳城市规划与管理:方法和工具

4.1 碳核算方法

4.2 碳排放预测与目标设定

4.3 低碳方案识别——快速评估框架

4.4 低碳城市指标体系

4.5 地理信息系统(GIS)

第五章低碳城市规划与实践

5.1 美国城市

5.2 中国城市

5.3 国内外低碳城市建设实践的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本书收集典型案例汇总表

附录2 地方行动方案列表

查看详情

北京低碳城市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简介

  • 书名北京低碳城市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

  • 书号978-7-118-08845-8

  • 作者李慧凤、杨艳芳

  • 出版时间2013年9月

  • 译者

  • 版次1版1次

  • 开本16

  • 装帧平装

  • 出版基金

  • 页数180

  • 字数208

  • 中图分类X321.21

  • 丛书名

  • 定价36.00

本书吸收国内外低碳城市研究最新成果,构建北京一次能源消费碳排放因素分解模型,实证分析北京一次能源消费碳排放关键因素贡献度,并对北京能源消费碳排放的两大领域,即交通碳排放及建筑碳排放进行计量分析,

探讨北京低碳城市发展现状和制约因素,从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角度,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北京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面,构建了北京低碳城市发展路径,为北京温室气体减排及低碳城市建设提供了基础数据及决策依据。本书可供政府环境管理及规划部门、大专院校及科研院所参考使用。

目录

第1 章导论 1

1. 1选题背景 1

1. 1. 1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1

1. 1. 2碳排放与城市化过程相交织 3

1. 1. 3中国发展低碳城市具有迫切性 4

1. 2低碳城市国内外研究及实践动态 6

1. 2. 1国外研究及实践动态 6

1. 2. 2国内低碳城市理论研究及实践动态 13

1. 3低碳城市研究的实际意义和理论意义 20

1. 4本书的创新点 21

1. 4. 1北京碳排放计量研究 22

1. 4. 2北京发展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2

1. 4. 3北京低碳城市发展路径研究 23

1. 4. 4对数平均权重分解法在分析中的引入应用 23

1. 5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23

1. 5. 1研究方法 23

1. 5. 2研究技术路线 24

第2 章北京碳排放源分析 25

2. 1碳排放源 25

2. 1. 1工业领域碳源 26

2. 1. 2交通运输领域碳源 27

2. 1. 3农林业领域碳源 27

2. 1. 4环境工程领域碳排放 28

2. 2北京碳源分析 29

第3 章北京一次能源消费的碳排放计量及因素分解实证研究 30

3. 1北京能源消费状况 30

3. 1. 1北京市能源消费现状 30

3. 1. 2北京市能源消费特点 33

3. 2北京一次能源消费碳排放计量及因素分解实证研究 36

3. 2. 1研究方法和分析模型 36

3. 2. 2北京市碳排放的因素分解 38

3. 2. 3北京市一次能源消费碳排放的特点 43

第4 章北京市交通碳排放计量研究 45

4. 1北京市城市交通的发展概况 46

4. 1. 1公共交通 46

4. 1. 2城市对外交通 47

4. 1. 3民用交通 49

4. 2北京城市交通的特点 50

4. 2. 1机动车增长速度迅猛 50

4. 2. 2机动车使用强度过高 51

4. 2. 3机动车运行速度较低 52

4. 2. 4机动车出行时间较长 52

4. 3北京城市交通碳排放计量及因素分解实证研究 53

4. 3. 1研究方法和分析模型 53

4. 3. 2数据来源与处理 54

4. 3. 3北京城市交通碳排放实证结果 55

4. 3. 4北京市交通碳排放结果分析 62

第5 章北京市建筑碳排放计量及影响因素分解实证分析 68

5. 1北京市建筑业发展现状 69

5. 1. 1行业发展概况 69

5. 1. 2建筑节能 71

5. 2建筑碳排放评估方法综述 72

5. 2. 1生命周期评价方法 72

5. 2. 2研究角度 73

5. 2. 3主要评估体系 74

5. 2. 4主要计算方法 74

5. 3宏观建筑物全寿命周期碳排放评价方法 75

5. 3. 1建筑物全寿命周期 75

5. 3. 2建筑物寿命周期碳排放的估算 76

5. 4北京市建筑物碳排放量估算 77

5. 4. 1建筑材料准备阶段能耗分析 77

5. 4. 2金属材料能耗计算方法 78

5. 4. 3非金属材料能耗计算方法 80

5. 4. 4新建建筑能耗 82

5. 4. 5建筑运行能耗 82

5. 4. 6总能耗 86

5. 5北京市建筑碳排放计算 87

5. 6北京市建筑物碳排放比较分析 89

5. 6. 1北京市建筑物碳排放的国际比较 89

5. 6. 2北京市建筑物碳排放的国内比较 91

5. 7影响北京市建筑碳排放的主要因素分析 95

5. 7. 1定性分析 95

5. 7. 2STIPRA 模型 97

5. 8北京市建筑碳排放的预测与分析 102

5. 9分析的不足之处 103

第6 章北京低碳城市建设现状及制约因素分析 104

6. 1北京建设低碳城市的实践 104

6. 1. 1大力发展低碳产业,从源头减少碳排放 104

6. 1. 2科学规划城市产业结构,减少环境污染 107

6. 1. 3推广节能减排的低碳技术,为节能减排加力 108

6. 1. 4优化城市能源结构,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 109

6. 1. 5严格治理城市环境,倡导低碳生活 110

6. 1. 6勇于探索厉行实践,打造低碳社区 113

6. 1. 7完善政策体系和保障措施,依法推进节能减排 115

6. 2北京低碳城市发展的制约因素 117

6. 2. 1低碳城市建设缺乏长期综合规划 117

6. 2. 2管理体制不顺掣肘低碳城市建设 118

6. 2. 3低碳城市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有待加强 119

6. 2. 4绿色低碳行为尚需政策支持 119

6. 2. 5低碳城市建设的标准界定尚处在探索阶段 120

第7 章北京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22

7. 1低碳城市内涵界定 122

7. 2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23

7. 2. 1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 123

7. 2. 2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127

7. 2. 3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思路 128

7. 2. 4低碳城市评价体系框架 129

7. 2. 5低碳城市评价体系评价方法 131

7. 2. 6北京市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134

第8 章北京低碳城市发展路径研究 151

8. 1总体目标和原则 151

8. 1. 1北京低碳城市发展总体目标 151

8. 1. 2指导思想及原则 152

8. 2构建三个主体、三个层面、三位一体的低碳城市发展路径 153

8. 2. 1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企业和个人三个主体的职责 154

8. 2. 2政府、市场和民间社会3 个方面的作用方式 154

8. 2. 3宏观、中观、微观3 个层面的主要内容 155

8. 3北京低碳城市发展的重点工作及措施 156

8. 3. 1宏观方面 156

8. 3. 2中观方面 163

8. 3. 3微观方面 174

结束语 176

参考文献 177" 2100433B

查看详情

碳交易市场设计与构建 ——以重庆为例目录

第一章碳交易模式与碳交易市场体系

第一节碳交易简介

第二节全球主要碳交易体系

第三节主要碳交易市场的对比

第四节国内碳交易试点进展

第二章碳排放总量分配方式设计

第一节基于公平性的区域碳排放总量分配方式

第二节基于多目标决策的企业CO2排放权初始分配方法

第三章重庆市工业碳排放资源利用效率分析

第一节重庆市工业耗能相关碳排放驱动因素研究

第二节重庆市工业行业碳排放资源利用效率研究

第三节重庆市工业碳强度分布差异与收敛性研究

第四章重庆市碳交易体系设计与信息化平台开发

第一节重庆市基于项目的碳交易经验

第二节重庆市基于配额的碳交易管理体系设计

第三节重庆市碳交易信息化平台开发

第五章中国建设碳交易市场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重庆市构建碳交易市场、实施碳交易的问题与对策

第二节中国构建统一碳交易市场的难点与对策

参考文献 2100433B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