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项目一绪论
任务一测量学的任务和作用
任务二测量学的发展
项目二测量基础知识
任务一地球形状的大小
任务二测量坐标系
任务三高程系统
任务四地球曲率对测量工作的影响
任务五测量误差基本知识
任务六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工作程序
项目三水准测量
任务一水准测量原理和方法
任务二水准测量的仪器设备及其使用
任务三水准测量的外业
任务四图根水准路线的内业计算
任务五水准测量的误差分析
任务六水准仪的检验校正
项目四角度测量
任务一角度测量原理
任务二光学经纬仪
任务三水平角观测
任务四垂直角观测
任务五仪器的检验校正
任务六角度测量的误差分析
任务七全站仪测量
任务八三角高程测量
项目五距离测量
任务一钢尺量距
任务二视距测量
任务三光电测距仪简介
任务四直线定向
项目六小地区控制测量
任务一概述
任务二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
任务三导线测量的内业工作
任务四交会测量
任务五高程控制测量
任务六GPS全球定位系统测量简介
项目七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及测绘
任务一地形图的比例尺
任务二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
任务三地物符号
任务四地貌符号
任务五地形测图的准备工作
任务六测定地形特征点的方法
任务七地形测图
任务八地物测绘
任务九地貌测绘
任务十地形测图的结束工作
项目八地形图的应用
任务一地形图的识读
任务二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
任务三地形图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2100433B
本教材是测绘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初学者的入门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着重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学习测绘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础。其主要内容包括测量基础知识、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小地区控制测量、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地形图的应用。
ISBN:978-7-5625-4318-3
作者:陈敬宇、田杰慧
责任编辑:王欢 喻蕾 印次:1-1
开本:16k 字数:295千字
出版日期:2018-12-01 定价:29.00
第2版前言第1版前言第1章 土方工程1.1 土的分类与工程性质1.2 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与土方调配1.3 基坑土方开挖准备与降排水1.4 基坑边坡与坑壁支护1.5 土方工程的机械化施工复习思考题第2...
第一篇 综合篇第一章 绿色建筑的理念与实践第二章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总体情况第三章 发挥“资源”优势,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第四章 绿色建筑委员会国际合作情况第五章 上海世博会园区生态规划设计的研究与实践第六...
前言第一章 现代设计和现代设计教育现代设计的发展现代设计教育第二章 现代设计的萌芽与“工艺美术”运动工业革命初期的设计发展状况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第三章 “新艺术”运动“新艺术”运动的背景法国的“新艺...
电厂图书目录
柜号 序号 G1 1 G1 2 G1 3 G2 4 G2 5 G2 6 G2 7 G2 8 G2 9 G1 10 G2 11 G2 12 G2 13 G2 14 G1 15 G1 16 G1 17 G2 18 G2 19 G2 20 G1 21 G3 22 G3 23 G3 24 G3 25 G3 26 G3 27 G1 28 G1 29 G3 30 G3 31 G2 32 G2 33 G2 34 G2 35 G2 36 G2 37 G2 38 下右 39 下右 40 下右 41 下右 42 下右 43 下右 44 下右 45 下右 46 下右 47 下右 48 下右 49 下右 50 下右 51 下右 52 下右 53 下左 54 下左 55 下左 56 下左 57 下左 58 下左 59 下左 60 下左 61 下左 62 下左 63 下左 64 下左 65 下左 66 下左 67 下
工程常用图书目录
1 工程常用图书目录(电气、给排水、暖通、结构、建筑) 序号 图书编号 图书名称 价格(元) 备注 JTJ-工程 -24 2009JSCS-5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 128 JTJ-工程 -25 2009JSCS-3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水排水 136 JTJ-工程 -26 2009JSCS-4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 ?动力 98 JTJ-工程 -27 2009JSCS-2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结构体系) 48 JTJ-工程 -28 2007JSCS-KR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节能专篇-暖通空调 ?动力 54 JTJ-工程 -29 11G101-1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 -剪力墙、框 支剪力墙结构、现浇混凝土楼面与屋面板) 69 代替 00G101
在《测量学》或《数字测图原理和方法》课程中主要讲述用地面测绘方法特别是用电子全站仪进行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航空摄影测量学》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中、小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生产4D 产品: 数字栅格地图( DRG)、数字线划地图(DLC)、数字高程模型(DEM)和数字正射影像图(DOM),最常测绘的是1: 2000、1: 5000、1: 10000和1: 2 5000比例尺的地形图,低空摄影测量也可测绘和生产1: 500和1: 1000 比例尺的地形图; 地面摄影测量适合测绘山地1:500 到1:2 000 比例尺地形图; 航天遥感可生产1: 1万到1:5 万比例尺的专题遥感解译地形图,地面遥感则可生产1:10000 到1:1000比例尺的专题遥感解译地形图。《地图制图学》课程则主要讲述小比例尺地形图如1:10万、1:25万、1:50万、1: 100万的编绘与制作。
随着测绘高新技术的发展,地形图测绘的方法更多,例如采用遥感技术可以测绘制作各种中小比例尺地形图和专题图; 用机载激光雷达(LDAR)测量可以测绘大、中比例尺地形图和专题图,制作数字地面模型; 机载和地面激光扫描技术可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用合成孔径雷达测量也可测绘制作各种比例尺地形图; 无人小飞机摄影测量可灵活地用于许多情况下的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带相机的全站仪(如徕卡的新型全站仪TS11/15)能更快更方便地测绘困难地区的大比例尺地形图。GNSS 定位技术中的单点定位(PP)、差分定位(DGPS)和实时动态定位(GNSS RTK)技术都可以用于地形图测绘。 2100433B
地形测量包括控制测量和碎部测量。
控制测量
①控制测量是测定一定数量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点,为地形测图的依据。平板仪测图的控制测量通常分首级控制测量和图根控制测量。首级控制以大地控制点为基础,用三角测量或导线测量方法在整个测区内测定一些精度较高、分布均匀的控制点。图根控制测量是在首级控制下,用小三角测量、交会定点方法等加密满足测图需要的控制点。图根控制点的高程通常用三角高程测量或水准测量方法测定。
碎部测量
②碎部测量是测绘地物地形的作业。地物特征点、地形特征点统称为碎部点。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常用极坐标法测定,碎部点的高程通常用视距测量法测定。按所用仪器不同,有平板仪测图法、经纬仪和小平板仪联合测图法、经纬仪(配合轻便展点工具)测图法等。它们的作业过程基本相同。测图前将绘图纸或聚酯薄膜固定在测图板上,在图纸上绘出坐标格网,展绘出图廓点和所有控制点,经检核确认点位正确后进行测图。测图时,用测图板上已展绘的控制点或临时测定的点作为测站,在测站上安置整平平板仪并定向,通过测站点的直尺边即为指向碎部点的方向线,再用视距测量方法测定测站至碎部点的水平距离和高程,按测图比例尺沿直尺边沿自测站截取相应长,即碎部点在图上的平面位置,并在点旁注记高程。这样逐站边测边绘,即可测绘出地形图。
按所用仪器的不同,碎部测量主要有平板仪测图法、小平板仪和经纬仪联合测图法、经纬仪测绘法等。
平板仪测图法
平板仪由平板和照准仪组成。平板又由测图板、基座和三脚架组成;照准仪由望远镜、竖直度盘、支柱和直尺构成。其作用同经纬仪的照准部相似,所不同的是沿直尺边在测图板上画方向线,以代替经纬仪的水平度盘读数。平板仪还有对中用的对点器,用以整平的水准器和定向用的长盒罗盘等附件。测图时,应用测图板上已展绘出的相应于地面控制点A、B的ɑ、b(图2),在B点安置平板仪,以b为极点,按BA方向将平板仪定向,然后用望远镜照准碎部点C,通过b点的直尺边即为指向C点的方向线。再用视距测量的方法测定B点到C点的水平距离和C点的高程,按测图比例尺沿直尺边自b点截取相应长度,即得C点在图上的平面位置c,并在点旁记其高程,随后逐点逐站边测边绘,即可测绘出地形图。
经纬仪测绘法
将经纬仪安置在控制点上,选一已知方向作为零方向,测定零方向至碎部点方向之间的水平角,同时用视距测量的方法测定水平距离和高程。在经纬仪旁安置测图板,用量角器和比例尺按极坐标法在测图板上定出碎部点的位置并注记高程。在现场边测边绘。如将观测数据带回室内绘图则称为经纬仪测记法。
在碎部测量过程中,控制点的密度一般不能完全满足施测碎部的需要,因此还要增设一定数量的测站点以施测碎部。
小平板仪与经纬仪联合测图法
小平板仪与平板仪不同之处,主要在于照准设备。小平板仪的照准器由直尺和前、后觇板构成,直尺上附有水准器。测图时,将小平板仪安置在控制点上以确定控制点至碎部点的方向。在旁边安置经纬仪,用视距测量的方法测定至碎部点的水平距离和碎部点的高程,定出碎部点在图上的位置,并注记高程,边测边绘。若在平坦地区,可用水准仪代替经纬仪,碎部点的高程用水准测量的方法测定。
一、地形测量工作主要步骤
1、制定工作计划,确定实施方案;
2、收集测区已有资料,并根据实际情况编制地形测量技术设计书;
3、组织人员,成立项目部,设立技术组及质量检查组;
4、准备各类测绘仪器及器材,制作测量标志等;
5、进行控制测量;
6、进行地形图野外数据采集,包括各地物点、地形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数据;
7、内业计算机数据处理,成图及各种资料整理;
8、质量检查及验收工作。
二、人员设备配置
为按期保质保量完成本次地形测量任务,根据工作量、作业难度、作业时间要求,分以下几个主要阶段给出应投入的人员设备数量:
1、控制网选点埋石阶段:8人分成2组选埋一级导线点。
2、控制网测量阶段:8人分成2组,一组用4台GPS接收机进行一级导线GPS测量。
3、图根控制测量与外业数据采集阶段:40人分成10个测图小组,用10台全站仪进行数据采集。
4、数据处理、图形编辑阶段:共计用10台计算机,采用同一图形数据处理、图形编辑软件,按《图式》、《规范》、《制图规范》、《设计书》的要求进行数据处理图形编辑。
5、图形输出、外业巡查阶段:40人分成10组,对绘出的纸图进行外业巡视检查,同时,用全站仪实测地形地物检查点。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这一阶段还应在项目部组织下进行自查、复查。这一阶段结束后,结束整个外业测量阶段。
6、资料整理阶段:数据处理中心投入5人,用5台计算机依据《数字化规范》进行图幅数据加工;项目经理与技术负责人将控制点点之记、控制点成果表、技术总结、检查报告等材料整理完善,对图面进行100%检查,最终提交图件资料、文字资料及数据光盘。
整个工程项目从头至尾,项目经理和技术负责人都应担负起组织领导责任,加强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经常向主管领导汇报工程进展情况,根据作业进度计划和实际作业进度及时调整人员及设备配置,确保最终工程质量优良。
本教材对传统地形测量学教学内容进行了合理的精减和梳理,围绕数字地形图测绘,保留了基础知识,秉承了经典理论,紧密结合现代测绘新仪器、新技术、新方法,优化了数字测图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在注重测量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同时,以现代数字地形图的生产实际为导向,体现了现代测绘技术(尤其是“3S”技术)在数字测图中的应用特色。在阐述地形测量学经典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删除陈旧的测量手段、测图方法,紧密结合现代测量新仪器、新技术和新方法,保证教材的科学性和优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