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地下水动力学是地下水文学与资源、环境工程、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等专业的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近二三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而得到很大的发展。就其研究内容来说,地下水动力学涉及饱和的与非饱和的地下水运动规律的研究;依解决问题的方法,可分为解析法、数值模拟法和物理模拟法。
本书的特色,在内容上十分讲究其系统性、科学性和严密性,概念上力求准确性。我国50年代地下水动力学主要以苏联卡明斯基(L.H.KaMeHckHH)《地下水动力学原理》为主要参考书。
本教材把重点放在基本概念、原理的阐明,模型和基本条件的准确描述和应用上。在分析的方法上尽力深入浅出,便于读者自学。
本教材附有复习思考题,以帮助读者深入理解有关原理和方法,初步学会灵活应用。
目录
绪言
第一章地下水运动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
1.1地下水运动的基本概念
1.2渗流基本定律
1.3地下水通过非均质岩层突变界面的折射现象
1.4流网
复习思考题
第二章地下水运动的基本微分方程及定解条件
2.1渗流连续性方程
2.2水和多孔介质的压缩性
2.3渗流基本微分方程
2.4潜水流动的布西涅斯克微分方程
2.5定解条件及数学模型
复习思考题
第三章地下水向河渠的运动
3.1均质含水层中地下水向河渠的运动
3.2非均质含水层中地下水向河渠的运动
复习思考题
第四章裘布依稳定井流
4.1裘布依靠定井流的基本方程
4.2齐姆模型与裘布依模型的区别
复习思考题
第五章无越流含水层中的完整井流
5.1无限含水层中单个定流量井流
5.2井群干扰
5.3直线边界附近的井流——反映法
5.4变流量井流
5.5无限含水层中单个定降深井流
5.6无限含水层中地下水承压-无压井流
复习思考题
第六章无越流含水层中完整井的井流试验
6.1定流量抽(注)水试验
6.2水位恢复试验
6.3边界附过定流量井流试验
6.4多主井和阶梯流量井流度验
6.5定降空井流试验
6.6瞬时抽(注)水法
6.7确定井损系数和井孔有效半径的井流试验
复习思考题
第七章无越流潜水含水层中的完整井流
7.1概述
7.2考虑滞后给水的分析方法——博尔顿法
7.3二元结构的含水系统
7.4考虑流速垂直分量和弹性储量的分析方法——纽曼法
第八章越流系统中的承压完整井流
8.1第一类越流系统中的定流量井流
8.2第二类越流系统中的定流量井流
8.3第一类越流系统中的定降深井流
8.4第二类越流系统中的定降深井流
复习思考题
第九章均质各向异性含水层中的完整井流
9.1概述
9.2基本方程
9.3井流试验
复习思考题
第十章承压非完整井流及源汇理论的应用
10.1基本方程
10.2源汇理论的应用
10.3井流试验确定含水层参数
复习思考题
第十一章研究地下水运动的物理模拟方法
11.1砂槽(渗流槽)模拟方法
11.2连续型电模拟方法
11.3流网计算渗流区的运动要素及渗流量
附录Ⅰ泰斯公式的博尔兹门变换解法
附录Ⅱ主要符号一览表
1、1856年法国工程师达西(Henry Darcy)提出的水在多孔介质中的渗透定律,即著名的达西定律,这个定律是定量研究地下水运动的开始。
2、1863年,J.Dupuit(裘布依)以达西定律为基础研究了一维稳定运动和向水井的二维稳定运动。
3、进入20世纪,随着地下水开采量的迅速增加,人们开始注意地下水运动的不稳定性和承压含水层的贮水性质。1935年,C.V.Theis(泰斯)提出地下水向承压水井的非稳定流公式(Theis 公式),泰斯公式开创了现代地下水运动研究的新纪元。
4、随着地下水开采规模的继续扩大,非稳定流的解析法遇到了求解繁琐甚至无法求解的瓶颈,在20实际五、六十年代,很多研究人员转向电阻网络模拟为代表的物理模拟技术上来,这种方法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成为解决大范围含水层系统的有力工具。
5、六十年代后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人们将计算机数值模拟运用到地下水动力学的计算中来,同电网络模拟相比,它迅速显示出了处理问题的极大的优越性。随着近几十年来计算技术的高度发展,人们在研究问题的能力上也有了大的进展。 2100433B
地下水动力学问题的研究是建立在水文地质条件基础之上,所以它与地质学的有关学科有密切联系。地下水是水圈的组成部分,又参与整个水文循环。水文因素在地下水运动中起积极主导作用,故离不开气候学、水文学的有关知识。研究地下水运动需要应用水力学、流体力学的一些概念和方法。数学是量化和优化的手段。水量与水质的定量评价还涉及物理、化学领域中许多知识。
地下水动力学对于裂隙水、岩溶水的研究较晚。污染物和温度在地下水中运移的机制和计算方法的研究,已引起广泛的重视,将成为地下水动力学的新的课题。非饱和带(包气带)土壤水运动规律、粘性土的结合水运动规律,可望在研究过程中得到新的发展。
因为重力是不变的,弹力是与位移X有关,当这两个力同时取微分后,重力的微分为零,导致公式中就没有重力了。能量对时间的导数是能量随时间的变化,能量对距离的导数是能量随距离的变化。可以用能量法和牛顿二定律。...
研究水和其他液体的运动规律及其与边界相互作用的学科。又称液体动力学。液体动力学和气体动力学组成流体动力学。液体动力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①理想液体运动。可忽略粘性的液体称为理想液体,边界层外的液体可视...
飞行动力学(AIRCRAFT DYNAMICS ) 是研究飞行器在空中的运动规律及总体性能的科学。所有穿过流体介质或者是真空的运动体,统称为飞行器。主要包括航天器、航空器、弹箭、水下兵器等。研究弹...
主要有3个方面:①物理模拟,利用同调的物理模型,如渗流槽(砂槽)、窄缝槽、电解液、网络模型等模拟地下水的运动,研究地下水的运动机制或水文地质原型的各物理量之间的定量关系。②数学模拟,对于确立性问题,采用解析法、数值法(有限差分法、有限单元法、边界元法),在一定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下求解地下水运动的数学物理方程。对于随机性问题,采用随机微分方程或统计方程来研究地下水运动,以获得一定保证率下的地下水的预报值。③数学规划法。在地下水模拟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它来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环境、技术等因素求解最优决策。
地下水动力学问题的研究是建立在水文地质条件基础之上,所以它与地质学的有关学科有密切联系。地下水是水圈的组成部分,又参与整个水文循环。水文因素在地下水运动中起积极主导作用,故离不开气候学、水文学的有关知识。研究地下水运动需要应用水力学、流体力学的一些概念和方法。数学是量化和优化的手段。水量与水质的定量评价还涉及物理、化学领域中许多知识。
地下水动力学对于裂隙水、岩溶水的研究较晚。污染物和温度在地下水中运移的机制和计算方法的研究,已引起广泛的重视,将成为地下水动力学的新的课题。非饱和带中土壤水的运动规律、粘性土中的结合水运动规律,可望在研究过程中得到新的发展。
地下水动力学中主要运用解析法、物理模拟法与数值模拟法来进行问题的研究。
解析法是指用解析方法求解由地下水动力学问题转化成的数学表达式或方程(包括常、偏微分方程等)。这种方法较为清晰明了,实施起来较为简便,但解析法只能解决简单的渗流问题(受到方程解析法求解的限制),较为复杂的地下水动力学问题必须采用后两种方法解决。
对于实际的、较为复杂的地下水动力学问题,可采用物理模拟法研究。物理模拟法是指用相似模型再现地下水流动动态和过程的试验方法,它不仅能够模拟解析法难以求解的复杂问题,而且在检验基本理论和需要观察流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物理现象(如管涌现象与弥散现象)时,更离不开物理模拟法。但由于物理模拟法所固有的一些局限性,目前解决实际的水文地质问题中,物理模拟法已经基本被数值模拟法所取代。
对于一个描述实际地下水系统的数学模型来说,一般其解析解是难以被找到的。数值法是指用数值方法求得解析法一般不能或不易求解的方程的解,这种求解方法一般需要借助于计算机,求得的是精度可变的近似解。
解地下水问题的数值方法有很多种,但最通用的方法为有限差分法(FDM)与有限元法(FEM)。
虽然人类对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可追溯到远古时代,但由于地下水运动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和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人类对地下水运动规律的科学认识是较晚的。
1839年和1846年,G.哈根与J.L.M.泊肃叶分别观测到毛管中水流的层流流速与水力坡度成线性关系。
1856年,法国水力工程师H.P.G.Darcy(达西)通过砂的渗透试验获得渗透流速与水力坡度之间的线性关系,提出线性渗透定律,即达西定律,标志地下水动力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诞生。
1863年,J.Dupuit(裘布依)对水力坡度很小的潜水缓变流作出假设,把达西定律用于实际。20世纪初法国J.V.博西内斯克和E.马耶通过城市水源地泉水动态观测,建立了地下水非稳定流的概念,并作出数学描述。
1935年,美国C.V.Theis(泰斯)总结了L.K.文策尔等人的实践经验和认识,考虑承压含水层的弹性可压缩,利用热传导方程的相似性导出了著名的非稳定井流公式(Theis 公式),泰斯公式的出现开创了现代地下水运动理论的新纪元。
1931年,L.A.理查兹将线性渗透定律推广到包气带,获得类似的表达式。
1937年,美国M.马斯克特的《均匀流体通过多孔介质的流动》一书,对地下水的运动作了系统的论述。20世纪40~80年代,生产的需求推动理论进一步发展。
1940年,M.K.哈伯特提出了流动势的概念。流网得以广泛用于分析水文地质条件。叠加原理与映射法的引入,为多井系统及有界含水层中的井流计算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1946~1955年间,C.E.雅可布与M.S.汉图什导出了越流条件下井流计算公式。此后还发展成三大越流系统。继N.S.博尔顿1954年发现潜水含水层延迟给水现象后,完善了流向潜水井的非稳定流的计算。
1956年,C.S.斯利希特观测到水质运移的弥散现象,此后,对于地下水中溶质和温度的运移的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70年代,地下水管理问题提到了日程,有限差法、有限元法和边界元法日益广泛地应用于水文地质计算中。
40多年来,随着计算机和计算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在分析地下水问题的能力上有了突破性的进展。预计今后地下水动力学将着重研究地下水在裂隙介质、岩溶介质中运动机制和基本运动规律的研究,非饱和带水、盐运动理论的研究,水中溶质运动机制和运移理论的研究,热量在地下水中运移的研究,地下水最优管理问题的研究和介质非均质性研究等。除了继续加强解析法的研究外,对有效地解决各种实际渗流问题的数值模拟方法进行研究将是一个主要的方面,随机理论也将进一步引入到水流和溶质运移的研究中来。
(1)多孔介质、渗流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基本方程、定解条件及数学模型的建立和解法,为基础理论和重点内容。
(2)地下水向河渠的运动(分为河渠间地下水的稳定运动与河渠间潜水的非稳定运动);排灌区地下水运动的规律(水平方向运动规律)。
(3)地下水向井的运动和求参方法,重点是地下水向完整井的稳定运动和非稳定运动;水井区地下水运动的规律即垂直运动规律。
(4)地下水向非完整井和边界井的运动。
(5)非饱和带地下水运动理论(入渗与潜水蒸发等)。
(6)水动力弥散理论,主要包括水动力弥散现象及机理,以及对流——弥散方程及其解的研究。
(7)地下水运动中的若干问题(地下水中溶质运移规律、包气带中水的运移规律等)和实验室方法。
地下水动力学(绪论)
地下水动力学(绪论)——地下水动力学 地下水水力学(Hydraulics of Groundwater) 多孔介质流体动力学 (Dynamics of Fluids in Porous Media) 研究对象 渗流-多孔介质中流体的运动 流体-水、油、气 多孔介质-由骨架和空隙构成...
地下水动力学试题
地下水动力学 《邹力芝》部分试题 姜太公编 一、 名词解释 1. 渗透 重力地下水在岩石空隙中的运动 2. 渗流 不考虑骨架的存在, 整个渗流区都被水充满, 不考虑单个孔隙的地下水的运动状 况,考虑地下水的整体运动方向,这是一个假想的水流。 3. 渗流量 单位时间通过的过水断面(空隙、骨架)的地下水的体积。 4. 渗流速度 单位通过过水断面(空隙、骨架)的渗流量。 5. 稳定流 非稳定流 渗流要素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渗流要素随时间而变化。 6. 均匀流 非均匀流 渗流速度不随空间而变化。 非均匀流分为 缓变流和急变流 缓变流:过水断面近似平面满足静水压强方程。 急变流:流线弯曲程度大,流线不能近似看成直线过水断面不能近似平面。 7.渗透系数 表征含水量的能力的参数。数值上等于水力梯度为 1的流速的大小 8.导水系数 水力梯度为 1时,通过整个含水层厚度的单宽流量。 9.弹性释水理论 含
本书按《地下水动力学》教学内容的要求,以章节为单位,提供了多种类型的思考练习题,内容涉及地下水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地下水动力学方法是研究地下水在岩石孔隙、裂隙和溶洞中运动规律的方法,始于19世纪中叶。1856年法国达西(N.Darcy)在总结前人实践基础上,通过试验提出水在孔隙介质中渗透的线性渗透定律,即达西定律。稍后杜普特(J.Dupuit)以达西定律为基础,研究了单向和平面径向运动,奠定了地下水稳定流基础。20世纪中期相继提出和建立了地下水非稳定流理论,使本法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它是以数学、物理学、水利学为基础,应用数值计算、模拟试验等一系列手段实验的,将为地下水定量评价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地下水是在天然地质体中运动的,因此研究时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作出正确的抽象和简化,据此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这种模型既要反映天然环境主要特点,又要考虑计算的需要和可能。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和广泛应用,60年代中期以来,数值计算方法在水文地质计算中得到推广,它的迅速发展和应用,不仅可以解决生产实践中提出的许多复杂问题,而且必将推动地下水动力学方法向新的高度发展。 2100433B
地下水动力学法(ground water dynamics)是矿井开采预测涌水量的一种方法。只要搞清汁算地段确切的地质、水文地质和开采条件,据此选择或推导出适合这种条件的计算公式。
精确地确定出计算参数,一般都能得到比较接近实际的涌水量预测值。它通常适启于任一条件的涌水量预测。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