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祁有红,中国极具影响力的安全专家。现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MBA企业导师,曾受聘担任北京大学精细化管理研究中心、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等多家机构研究员,在石油、铁路、制造等多个行业的大型企业担任顾问。中华企管培训网、培训在线、淘课网等网站合作培训师,其经典课程《安全永远第1》和《本质安全管理》已授课数百场次。
祁有金,在中国较大海外投资项目负责安全工作,长期与埃克森美孚、壳牌、BP等世界500强企业进行安全管理合作,足迹遍及亚洲、非洲、欧洲和大洋洲等海外施工现场。 2100433B
本书根据天津港瑞海公司“8·12”爆炸事故发生后习总书记对强化安全生产第1意识的指示,深入剖析了如何贯彻“第1意识”,让挂在墙上的规则变成各级干部和普通员工的行动,讲道理,教方法,给“第1意识”真正落地找到了现实路径。本书考察了很多企业执行力现状,论述了安全生产的直线责任和属地管理,还在传统中吸取营养,阐明在安全生产中,也需要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抓给一级看,层层抓落实。围绕落实安全管理制度,介绍了各类跨国企业行之有效的个人安全行动计划、工作安全分析、安全检查规范、团队安全文化实践等方式、方法,对于培育各级干部的管理素养,提升企业安全管理科学化水平会有切实、有效的作用。
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教育制度 1、在各作业班组进入工地后正式上岗作业前,项目部必须对班组职工进行“三级”安全教育(班组教育、项目部教育、企业安全管理教育),并建立教育记录挡卡;如果由...
目 录三、监理工作范围和目标 1、监理工作范围和目标 安全监理工作范围:施工准备阶段和施工阶段现场安全工作和安全防护工作的监督管理。安全监理工作目标:杜绝安全事故发生,杜绝疫情发生。四、施工安...
安全员主要的日常工作是:检查安全生产制度的建立及落实情况,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并做出处理,进行安全技术监督检查,进行安全教育等内容。 (一)建立并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1、综合管理方面,安全生产...
成金公司安全管理红线规定
成金公司安全生产管理红线规定 (讨论稿) 安全是企业生产永恒的主题。为认真贯彻落实总公司关 于加强安全生产的工作部署,严肃安全生产工作纪律,健全 约束控制长效机制,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成金公司各 级管理人员及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风险意识和管理意识, 经公司经理办公会议研究决定,安全红线规定如下: 一、公司各级管理人员实行值岗带班工作制度并进行安 全生产巡查写实。公司和车间两级领导当值带班期间不在工 作区域带班或漏岗、空岗的,第一次给予直接责任人黄牌警 告并罚款 500 元,漏岗、空岗累计二次,给予除名处分。 二、各生产车间、班组要认真执行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 度、条例及操作规程,班中要进行安全检查工作写实并严格 执行主任、班组长交接班制度和班前会制度。对违反规定班 中漏检、不执行制度、造假作弊的车间主任及班组长,第一 次给予黄牌警告并罚款 200 元,累计二次给予除名处分。 三、公司各重
安全生产 警钟长鸣
渠口镇对大爱城项目进行安全生产专项检查
为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提高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意识,近日,渠口镇联合安监站工作人员对爱晚大爱城项目建设进行了安全生产专项检查。
此次安全生产专项检查重点检查了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施工现场必须配备防护网、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绳等必要的防护措施,工人宿舍要注意用火用电安全,保证工人餐饮卫生,并为工人准备藿香正气水等防暑用品。
二是定期对工人进行安全生产培训,定期组织应急演练,保证工人会使用灭火器、消防栓等消防设备,定期对消防设施进行检测维护。
三是入住小区要保障消防设施完好,保持消防通道畅通,安排专人进行日常巡查,严禁电动车在楼内充电,禁止私接电线。在检查过程中,镇相关领导强调,安全无小事,管理人员一定要压实安全管理责任,不折不扣执行安全规范标准,科学规划,统一要求,执行到位,确保不出现安全生产事故。
渠口镇将以“安全生产月”为契机,通过天网广播、粉刷标语、发放宣传单、安全知识答题等方式加大对安全生产工作宣传力度,同时在辖区内重点企业开展消防演练活动,使企业员工“知安全、懂安全、重安全”,努力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
编 辑 | 孙平平
校 对 | 勾 铁
审 核 | 孙志坚 张文静
环境意识,作为一种思想和观念,古已有之,但环境意识的概念却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它是人类对人与环境关系诸多问题的全面、深刻的思考与反映,是人类的觉醒。从环境意识概念产生的过程来看,它是由于人类社会实践的迫切需要而产生的,是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对人与环境关系反映的内容体系。
现代环境意识首先倡导于西方,中文译文来自“Environmental Awareness”一词。从国际上看,“环境意识”术语的产生以及它所表示的现代环境意识的内涵大体上出现于本世纪六十年代。
1968年,美国学者Roth首先提出环境素养(Environmental literacy)的概念,其含义与环境意识的含义极为接近。实际上,环境素养可以认为是环境意识的同义词。当时媒体认为环境污染是那些环境盲(Environmental illiterates)造成的,Roth便提出如何辨认有环境素养的公民,由此提出环境素养的概念。
1970年,美国总统尼克松(Nixon, 1970)曾以“环境素养”为题,在美国环境质量委员会(Councilof Environmental Quality)的年度报告中揭示环境素养的重要性。他认为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美国全社会进行改革,以获得新的知识、概念和态度,并认为美国全社会必须对人与其环境的关系发展有新的了解和认识,也就是说要发展环境素养。而环境素养的培养必须依赖教育过程的每个阶段。
1970年美国新泽西州环境教育委员会制订新泽西州环境教育整体规划(New Jersey Master Plan for Environmental Education)。其目的在于采用迅速而有效的方法培养具有环境素养的公民(environmentally literate citizen-ry)。该计划认为具有环境素养的公民应了解整个环境间的互依关系和责任,并且具有解决现存环境问题及防止将来问题发生的知识和技能。
Rillo(1974)认为环境教育的目标在于事实或个人价值观评价环境问题。培养具有环境素养的公民。他们能够主动、合理地使用环境,以发展人类高品质的生活;能问题。了解人类无法与其他生物分离而完全独立,而与环境的其他成分互相关联。
1978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前苏联的第比利斯召开政府间环境教育会议,认为有环境素养的人具有下列特征:( Roth 1992 )
1.对整体环境的感知与敏感性。
2.对环境问题了解并具有经验。
3.具有价值观及关心环境的情感。
4具有辨认和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
5.参与各阶层解决环境问题的工作。
Volk等(1985)调查美国环境教育学者对环境教育课程的看法,结果认福为当时学校的环境教育注重知识的培养,以及环境问题的了解,而忽视环境行动技能的教学,这种环境教育不易达到培养具有环境素养公民的教育目标,并认为具有环境素养的公民有能力而且愿意对重要环境问题采取行动。
联合国将1990年订为环境素养年(EnvironmentalLiteracy Year),在其出版的环境教育通讯《联结》( Connect)中以全人类环境素养(Environmental literacy for all)为题,对环境素养曾作下列描述:全人类环境素养为全人类基本的功能性教育,它提供基础的知识、技能和动机,以配合环境的需要,并有助于可持续的发展。
Marcinkowski(1990)综合文献中许多学者对环境素养的研究,认为环境素养应包含下列含义:
1,对环境的感知与敏感性。
2.尊敬自然环境的态度,关心人类对自然的影响。
3.了解自然系统如何运行的知识,以及社会系统如何干扰自然系统。
4.了解各种(地方的、地区的、国家的、国际的和全球的)环境相关问题。
5.能使用第一手或第二手的信息来源,通过分析、合成和评价环境问题信息,并根据事实或个人价值观评价环境问题。
6.全力投人,主动地、负责地去解决环境问题。
7.具有补救环境问题的策略知识。
8.具有技能,发展实施相关策略和制定计划以补救环境问题。
9.主动参与各阶层的工作以解决环境问题。
1978年,美国学者Dunlap&Van Liere提出“新环境典范”的概念,它提倡一种人与自然之间互动关系的新思维,其信念是了解人是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相信各种极限的存在,确认地球的负荷能力不是无限的,认识整个生态系统平稳的重要性。“新环境典范”是相对于传统的以人类发展为中心的思维模式,即“主流社会典范”而提出的。这个概念与环境意识是相似的。
可以说,环境意识是关于人地关系的各种先进思想观念的集合。“它是一种新的独立的意识形态”。就中国而言,“环境意识”的提法在正式场合的出现,始自1983年召开的第二届全国环境保护会议(见1983年12月31日廖汉生同志在第二次全国环保会议上的书面发言)。
环境意识已逐渐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在一些发达国家,环境意识已成为一种潮流,已逐渐成为人们思想意识的一部分,它不仅要求规范个人的生活方式,还要求规范社区与整个社会的生活方式和经济活动方式。而且,它还日益在国内和国际的政治、经济事务中发挥重要影响。前者如绿色和平运动和组织已成为欧盟国家中重要的议会势力,后者如由世界贸易组织(WTO)协调的国际贸易活动正受到愈来愈多、愈来愈严格的环境规则的约束。在我国,环境意识一词也在大众传媒中频繁出现,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环境意识所反映的思想观念,也引起学术界的认真研究以及政治家的广泛关注。
但是人们对环境意识的概念似乎还没有达到共识,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根据统计,有关环境意识的定义仅在国内公开发表的书刊上就有30多个,而且还不断有新的定义出现。对于一个概念,出现众多的定义和解释,可以看出人们对此的关注程度和广泛探讨。也表明环境意识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特别是在我国,有关环境意识的研究开始于八十年代末,至今只有十几年的时间。
由于环境意识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存在着多种理解和定义。以至于在《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1985),《中国大百科全书》等权威的工具书中,没有收入“环境意识”作辞条。在近期出版的一些较专业的大辞典中,如日本出版的《地球环境手册》(不破敬一郎主编,1995)、JOHN WILEY &SONS公司出版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辞典》( Alan Gilpin主编,1996)中也没有“环境意识”辞条。仅在国内出版的《环境科学大辞典》中有解释。
对待出现的众多环境意识的定义,较为合适的方式是考察人们是如何使用“环境意识”这个概念的,它的出发角度和结构框架,以及这些概念的实际含义。这将有助于拓展我们对环境意识的理解,也有助于我们做进一步的研究。
它可与道路红线重合,也可退于道路红线之后,但绝不许超越道路红线,在道路红线内不允许建任何建筑物。
种植行道树所需的宽度。任何建筑物、构筑物不得越过道路红线。根据城市景观的要求,沿街建筑物可以从道路红线外侧退后建设。
城市道路两侧控制沿街建筑物或构筑物(如外墙、台阶等)靠临街面的界线。又称建筑控制线。建筑红线是指建筑物的外立面所不能超出的界线。建筑红线可与道路红线重合,一般在新城市中常使建筑红线退于道路红线之后,以便腾出用地,改善或美化环境,取得良好的效果用地红线是围起某个地块的一些坐标点连成的线,红线内土地面积就是取得使用权的用地范围。开发建设这个地块的建筑小区时候,还需要退红线2米左右,这个数字各地不一,要看当地规划局的规定。小区的建筑必须在退红线范围内,退出的这块地不准占用。也就是说,尽管你已经为退出的这块地付出了土地出让金,但就是不准占用。用地红线只是标注在红线图上,现场是看不到的。不过退界线就一目了然:小区的围墙就是退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