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园林百科

大叶樟形态特征

大叶樟形态特征

乔木,高5-8(16)米,胸径可达40厘米;树皮灰褐色。一年生枝条圆柱形,粗约3毫米,黑褐色,具纵向细条纹,被微柔毛,当年生枝条多少压扁,略具棱角,具纵向条纹及沟槽,被贴伏而短的灰褐色微柔毛。顶芽小,卵珠形,长3-4毫米,芽鳞紧密,极密被贴伏而短的灰褐微柔毛,叶近对生或互生,椭圆形,一年生枝上的老叶长14-16厘米,宽6-7.5(8)厘米,当年生枝上的新叶长6.5-8.5(12)厘米,宽3-4(5)厘米,先端急尖,尖头长5-10(15)毫米,基部钝,薄革质或革质,边缘软骨质,内卷,上面绿色,晦暗或略光泽,新叶上面被灰褐色微柔毛,老叶上面变无毛,下面色较淡,晦暗,新叶与老叶下面均密被贴伏而短的灰褐色微柔毛,三出脉或近离基三出脉,侧脉自叶基0-5毫米处生出,稍弯向上伸至叶端之下方消失,与中脉在上面稍凸起下面十分凸起,向叶缘一侧常发出8-10条支脉,支脉在上面不明显下面多少明显,靠近叶缘互相拱形连结,横脉波状,近平行,相距2一3毫米,上面不明显,下面凸起,叶柄长1-1.5毫米,腹平背凸,密被贴伏而短的灰褐色微柔毛。圆锥花序生于当年生枝条的叶腋内,长9-13厘米,宽5-7厘米,三次分枝,分枝最末端通常为3花的聚伞花序,总梗长(3-4.5) 6-7.5厘米,与各级序轴略压扁,密被贴伏而短的灰褐色微柔毛。花黄绿色,长约4.5毫米;花梗长约2毫米,密被灰褐色微柔毛。花被内外两面密被灰褐微柔毛,花被筒倒锥形,长约2毫米,花被裂片卵圆形,长约2.5毫米,外轮宽约1.5毫米,内轮略狭,先端急尖。能育雄蕊9,花丝全长及花药背面被柔毛,第一、二轮雄蕊花丝无腺体,药室4,内向,第三轮雄蕊花丝中部有一对无柄的近圆形腺体,药室4,外向。退化雄蕊3,位于最内轮,长约1毫米,三角形,具柄,被柔毛。子房圆球形,长约1毫米,无毛,花柱长约1.5毫米,柱头盘状。果椭圆形,长约1厘米,宽达9毫米,果托浅杯状,高约2.5毫米,直径达5毫米,边缘具浅齿,齿先端截平。花期6一8月,果期8-10月。

查看详情

大叶樟(学名:华南桂)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大叶樟

  • 品种:大叶樟;胸径/米径Ф(cm):13-14;
  • 吉安田野
  • 9%
  • 吉安田野花卉苗木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大叶樟

  • 品种:大叶樟;胸径/米径Ф(cm):12;
  • 吉安田野
  • 9%
  • 吉安田野花卉苗木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大叶樟

  • 品种:大叶樟;胸径/米径Ф(cm):7;
  • 吉安田野
  • 9%
  • 吉安田野花卉苗木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大叶樟

  • 品种:大叶樟;胸径/米径Ф(cm):19-20;
  • 吉安田野
  • 9%
  • 吉安田野花卉苗木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大叶樟

  • 品种:大叶樟;胸径/米径Ф(cm):5;
  • 吉安田野
  • 9%
  • 吉安田野花卉苗木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大叶樟

  • 假植苗:胸径(cm)9-10;苗高(m)3.5-4.0;冠幅(m)1.0-2.0
  • 清远市2022年3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大叶樟

  • 地苗:胸径(cm)7-8;苗高(m)3.0-3.5;冠幅(m)1.0-1.5
  • 清远市2022年3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大叶樟

  • 地苗:胸径(cm)9-10;苗高(m)3.5-4.0;冠幅(m)1.0-2.0
  • 清远市2022年3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大叶樟

  • 地苗:胸径(cm)11-12;苗高(m)3.5-4.0;冠幅(m)1.0-2.0
  • 清远市2022年3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大叶樟

  • 胸径5—6cm、苗高3.1—3.5m
  • 佛山市2022年9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大叶樟

  • Ф16-18cm 地径(胸径)2.47m高度1m冠幅
  • 1株
  • 1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1-10-27
查看价格

大叶樟

  • Ф15.3 地径(胸径)高度冠幅
  • 1株
  • 1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1-10-27
查看价格

大叶樟

  • Ф16-18cm 地径(胸径)6.2m高度2.15m冠幅
  • 1株
  • 1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1-10-27
查看价格

大叶樟

  • Ф16-18cm 地径(胸径)6.3m高度2.88m冠幅
  • 1株
  • 1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1-10-27
查看价格

大叶樟

  • Ф16-18cm 地径(胸径)6.5-7m高度3.05m冠幅
  • 1株
  • 1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1-10-27
查看价格

大叶樟分布范围

产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浙江等省区。生于山坡或溪边的常绿阔叶林中或灌丛中,海拔630-700米。

查看详情

大叶樟栽培技术

大叶樟适时栽植

栽植大叶樟的季节宜选择在春季3月中旬至4月初较好,此时气温回升,但温度又不太高,且未到霉雨季节,雨水适中,最适于移植。3月前栽植,会遭遇倒春寒危害,而在4月中旬后栽植,则气温太高,易使苗木失水失重,影响成活。也可选择在冬季11月至翌年2月栽植,但需采取防寒措施。近几年全球升温,冬季栽植的成活率大有提高。

大叶樟带冠科学移植

栽植大叶樟时大都采取重截冠或不带冠方法。初植时,只见一排排杆子,不见树冠,严重影响景观,且在短期内难以发挥观赏和遮阴的功能,降低了绿化质量。因此,应采用带冠移植的方法,使行道树当年成荫。

大叶樟行道树用苗,选择胸径8~10cm、长势健壮、树皮青绿色、无病虫害的最好。此种苗木正值生长旺盛时期,易恢复、生长快,成型迅速。如选材太大,移植成本高,成活率低;太小,不利于成型,均不可取。

移植前先行修剪,干高3m截干,上部留3~5个主枝,每个主枝带若干侧枝,去除全部叶片。主干用草绳细密缠绕,不可过紧(草绳卷杆可起保湿、防晒的作用)。土球直径60~70cm,高度40cm左右,用草绳包扎成桔子形,保护土球不散坨,以最短的时间运至工地。运输之前,对苗木全面喷洒少量的水保湿,并盖好苫布。

树穴需在苗木运来之前准备妥当,否则误工误时,做好这道工序至关重要。土穴规格为1m×1m×0.8m(长×宽×深),除去穴内的大石块、砼石、瓦砾和其它杂物,土质太差的要全部更换种植土。

栽植的深度以树干基部的土印与地平面相平为准。定植前,测好土球的高度,穴底填入粗砂土,再依次填入种植土,离土球底部10cm时,均匀洒入2.5kg左右的枯饼作为基肥,然后覆土,剪断土球草绳(尤其是根颈部),舒展根系,按原生长朝向,立在穴中央,边填土边踩实、保持树干垂直地面,做好围堰。

注意:不可使枯饼肥直接接触树根,树干上的草绳不能除,尽量保证树干挺直。如果苗木有损坏情况,定植前应剪除裂枝、断根,必要时可在每株树根上喷洒生根粉。新植的大叶樟,已施了底肥,不用再追肥,生长两年以上,有明显缺肥症状的树木,则需追肥。

水分管理

大叶樟定植后要立即浇定根水,水要浇足浇透,但不能过多,以不漫过围堰为度,防止苗木受涝。同时,全面喷洒树干,使草绳湿透,起到保湿的作用。浇完水后要扶正树干,防止歪斜,土球完好、被截干的大叶樟重心较稳,一般不用支撑物,如有必要,可用木棍支撑。如果天气干燥,1周后再浇水1次,同时喷湿草绳,以后依天气状况而定。

栽植的第1年是成活的关键时期,最大的考验是高温干旱的季节,因此,做好炎热季节的抗旱浇水工作尤为重要。浇水宜在清晨或傍晚进行,浇水时同样不能忽略给树干和叶片喷水保湿。

多次浇水后,树盘内种植土有明显下陷的,应及时加土填平,防止树根裸露,同时,及时清除杂草。行道树盘一般用预制的树圈覆盖,透水透气,也可在树盘内栽植麦冬草覆盖,用来保水保湿,夏季抗旱的效果不错。

整形修剪

适时修剪非常重要。新植带冠苗木应及时抹芽去萌,集中养分,促使主枝粗壮,尽快成型。已形成一定树冠的,每年都要进行整形修剪,时间宜选择初春或冬季。修剪方法:一是培养骨干枝,选取5~8个较粗壮的枝条(注意枝条的发展方向,应东南西北均匀分布),作为主枝培养,每个主枝留3~5个侧枝,如此形成骨干枝,去除其余枝叶。二是疏剪枝叶,对过密的树冠疏剪部分枝叶,使其通风透光,增强抗病能力。三是加强巡查,随时剪去枯枝、病枝、断枝,提高树木的观赏性和树下行走的安全性。

大叶樟病虫害防治

随着城市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物多样性贫乏,天敌减少,加上道路环境特殊,大叶樟作为行道树栽植,其生境质量较之野外明显下降,致使病虫侵害频繁。本地大叶樟较少发生病害,但虫害严重;新栽树木螟类幼虫危害较多,老树则蚧壳虫、叶螨等危害严重。

病虫害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基本方针,以防为主,喷药为辅。从进行合理的肥水养护和修剪入手,使大叶樟生长旺盛,通风透光,以增强其抗病虫能力,再辅以物理、化学防治。

樟丛螟(樟巢螟)

若虫多发生于春季,约4月中旬至5月下旬。幼虫吐丝缀叶结巢,在巢内咀食叶和嫩梢,严重时将樟叶吃光,特别是对春季萌发的新鲜枝叶危害严重,并在树冠上结鸟巢状的虫苞,影响大叶樟的生长与观赏。

防治方法:加强管理,冬季清理枯枝落叶及树围内杂草;及时摘除虫苞并集中烧毁。

黑蜕白轮蚧

成虫和若虫固定在枝干、叶片上吮吸树液危害,严重时密集成片,布满整株枝叶,白花花的一片,导致树体长势衰弱,在通风透光不佳的树体上尤为明显。本地若虫孵化盛期为6月下旬至7月下旬。

防治方法:结合冬季修剪,剪除被蚧壳虫侵害的枝条,刮除树干上成虫;在若虫孵化活动期用速能蚧、新蚧达或强触杀剂喷洒,每隔7天喷1次,连续喷3次;注意保护和利用草铃、瓢虫等天敌。

桔刺粉虱

成、若虫群集于叶背吸食汁液,并诱发煤烟病,致使大叶樟枝叶发黑、枯死。第1代若虫孵化活动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下旬。

防治方法:冬、春季剪除徒长枝、病虫枝及内膛枝,使通风透光;抓好第1代若虫防治,可选用25%亚胺硫磷或40%氧化乐果1000倍液喷洒。5.4樟叶螨成、若虫主要在叶面刺吸汁液,造成大叶樟叶片发黄、焦落,致使整株树体叶片灰暗,严重失绿。若虫孵化活动期为4月下旬至6月下旬。

防治方法:勤除杂草、病枝、枯枝、落叶;化学防治可用洗衣粉加柴油乳剂200倍液或73%克螨特1500倍液喷洒。

其它预防病虫害的方法,11月初可采取树干涂白,冬季、初春全面喷洒1次石硫合剂或波尔多液(2种药液不可混用)等。

查看详情

大叶樟形态特征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大叶樟主要价值

树皮作桂皮收购入药,功效同肉桂皮;果实入药治虚寒胃痛。枝、叶、果及花梗可蒸取桂油,桂油可作轻化工业及食品工业原料。叶研粉,作熏香原料。

其生长速度快、冠形好、叶大光亮、病虫害少、深受人们的喜爱,为湖南广泛推广应用的园林绿化新树种。

查看详情

大叶樟形态特征文献

叶子形态特征调研报告材料 叶子形态特征调研报告材料

叶子形态特征调研报告材料

格式:pdf

大小:18.7MB

页数: 33页

뇪ힼ 컄낸 튶ퟓ탎첬쳘헷뗷닩놨룦 쯞짡ꎺ 5-1533 ꎨ믆틐쇡ꆢ헅럯솬ꆢ헅쏎뇳ꆢ쇵쫧틇ꎩ 1 짶ﺧ 튶탎ꎺ 쿟ힴ엻헫탎믲쿁엻헫탎 튶풵ꎺ폐쫨잳뗄뛛뻢돝 튶믹ꎺ 믹늿탄퓠탎ꎬ 춨뎣늻뛔 돆ꎬ쿂닠캪풲킨탎믲풲탎 튶볢ꎺ뛛풲믲폐쪱캪벱볢춷 튶탲ꎺ듘짺 뢴튶ꎺ튻믘폰ힴꎬ폰ힴ뛠쫽 뫬뮨馋쒾 튶탎ꎺ싑풲탎믲췖풲탎 튶풵ꎺ좫풵 튶믹ꎺ뛛풲뛸욫킱 튶볢ꎺ죱볢 PS ꎺ 짏쏦싔폐듖쎫믲춺뺻ꎬ 룉뫳낵싌즫ꎬ 컞맢퓳ꎬ 쿂쏦놻 탇쎫ꎬ짔듸믒냗즫 2 릹쫷ꎺ 튶탎ꎺ싑풲훁삫싑탎 튶풵ꎺ폐듖돝 튶믹ꎺ풲탎믲뷼탄탎 튶볢ꎺ붥볢 튶탲ꎺ떥튶뮥짺ꎬ폐쪱뷼뛔짺 튶쇑ꎺ 3-5 짮쇑 룟즽暈ꎺ 튶탎ꎺ 싑탎믲맣싑탎ꎬ 짙쫽싑ힴ 엻헫탎 튶풵ꎺ좫풵 튶믹ꎺ 풲탎믲뛛ꎬ 짙쫽싔캪뇢킱 튶볢ꎺ뛛벱볢믲짔뛛 튶탲ꎺ떥튶뮥짺 3 뛔튶暈ꎺ 튶탎ꎺ싑ힴ뎤췖풲탎믲떹 싑ힴ뻘풲탎 튶풵ꎺ좫풵믲폐뛛돝 튶믹ꎺ풲탎믲뷼킨탎 튶볢ꎺ벱볢믲뛌볢

国槐形态特征 国槐形态特征

国槐形态特征

格式:pdf

大小:18.7MB

页数: 1页

国槐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 15-25 米,干皮暗灰色,小枝绿色,皮孔明显。羽状复叶长 15-25 厘米;叶轴有毛,基部膨大;小叶 9-15 片,卵状长圆形,长 2.5-7.5 厘 米,宽 1.5-5 厘米,顶端渐尖而有细突尖,基部阔楔形,下面灰白色,疏生短 柔毛。圆锥花序顶生;萼钟状,有 5小齿;花冠乳白色,旗瓣阔心形,有短爪, 并有紫脉,翼瓣龙骨瓣边缘稍带紫色;雄蕊 10条,不等长。荚果肉质,串珠状, 长 2.5-5 厘米,无毛,不裂;种子 1-6 颗,肾形。花果期 9-12 月。 [1] 生长习性 性耐寒,喜阳光,稍耐阴,不耐阴湿而抗旱,在低洼积水处生长不良, 深根,对土壤要求不严, 较耐瘠薄, 石灰及轻度盐碱地 (含盐量 0.15%左右) 上也能正常生长。但在湿润、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上生长最 佳。耐烟尘,能适应城市街道环境。病虫害不多。寿命长,耐烟毒能力强。 用途 中国

大叶樟物种区别

大叶香樟和小叶香樟的最大区别:

小叶香樟的叶片上有腺点,而大叶的没有。

大叶樟比小叶香樟叶子大,生长快,树干要直,树皮比较清绿。香樟树皮比较深黑红,比大叶樟耐寒。

查看详情

大叶樟贮藏

大叶樟种子从成熟到发芽都要求保持较高的含水量,贮藏采用湿藏法。这类种子一般寿命较短,只能短期贮藏或越冬贮藏。贮藏一般采用混湿沙贮藏,沙子含水量在30%左右,湿度不宜过大,以免其发芽,沙量以种子容积的2-3倍为宜,由于潮湿的种子不耐低温,过高的温度又容易发霉、腐烂,因此,湿藏温度应控制在0℃-5℃,而且要经常检查,发现温度不适宜的种子,要及时采取措施。

贮藏地点可以露天,也可以在室内。可以堆藏,也可以埋藏。露天贮藏要注意防水浸、日晒,并注意保湿。越冬时可用树枝、秸秆\和其它材料覆盖,保持适宜温度.

查看详情

大叶樟内容简介

大叶樟,全称大叶香樟树,正名为鸭公树(Cinnamomum parthenoxylon(Jack) Nees),产于云南,是中国南方珍贵用材和特用经济树种,因其寿命长、冠幅大、树姿雄伟、四季常青,自古以来就深受广大人民喜爱;早在200多年前,中国古代人民就有栽培樟树记载:唐宋年代在寺庙、庭院、村落、溪畔广于种植。生于海拔1000m以下的山地混交林中,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