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磁透镜
第二章 高斯光学(旁轴光学)
第三章 电子光学的象差
第四章 电子枪
第五章 照明系统
第六章 成象系统和成象机制
第七章 电子显微镜的分辨本领
第八章 扫描电子显微镜(Ⅰ)
第九章 扫描电子显微镜(Ⅱ)
第十章 电子显微镜的发展
附录Ⅰ 旋转对称场和电子轨迹方程
附录Ⅱ 典型磁透镜的分析研究和数据表格
附录Ⅲ 计算典型磁透镜的球差和色差系数
参考文献
后记 2100433B
本书介绍电子显微镜的电子光学基本原理,包括磁透镜、高斯光学、象差和分辨本领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各部分的电子光学设计原则.书中着重阐明电镜的基本原理和设计原则,同时也涉及研制和使用电镜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并介绍了国内外关于电镜方面的新发展.
本书可供从事电子显微镜方面工作的科技人员,高等学校有关专业的教师、研究生和高年级学生阅读参考.
顾名思义,所谓电子显微镜是以电子束为照明光源的显微镜。由于电子束在外部磁场或电场的作用下可以发生弯曲,形成类似于可见光通过玻璃时的折射现象,所以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一物理效应制造出电子束的“透镜”,从而开...
电子显微镜是根据电子光学原理,用电子束和电子透镜代替光束和光学透镜,使物质的细微结构在非常高的放大倍数下成像的仪器。 电子显微镜的分辨能力以它所能分辨的相邻两点的最小间距来表示。20世纪70年代,透射...
电子显微镜的分类 1、透射电镜 (TEM) 样品必须制成电子能穿透的,厚度为100~2000 Å的薄膜。成像方式与光学生物显微镜相似,只是以电子透镜代替玻璃透镜。放大后的电子像在荧光屏上显示出来,TE...
扫描电子显微镜在PS版铝板基砂目形貌观察中的应用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PS版铝板基上的砂目形貌进行了观察分析,比较了不同砂目形貌对PS版性能的影响。实践证明,SEM可以方便直观地观察铝板基上砂目的细密程度、平台和深度,为砂目的处理提供客观可靠的依据。
原子水平的表面特征传感器—扫描式隧道电子显微镜(STM)
原子水平的表面特征传感器—扫描式隧道电子显微镜(STM)
现代通信设备已开始广泛地采用开关式基础电源系统。这种电源系统是开关式稳压电源的一种,它的设计具有特殊的内容和方法。本书内容力求少讲原理,多讲设计方法,所讲的基本知识和原理也都是设计时所必需的。书中主要介绍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现代通信开关电源的发展现状、系统结构和配电设计;现代通信设备对开关电源系统的要求和设计指标;开关电源整流模块的主电路设计;主电路所用器件和材料的性能和应用;通信开关电源整流模块的
电子显微镜按结构和用途可分为透射式电子显微镜、扫描式电子显微镜、反射式电子显微镜和发射式电子显微镜等。
透射式电子显微镜常用于观察那些用普通显微镜所不能分辨的细微物质结构;扫描式电子显微镜主要用于观察固体表面的形貌,也能与X射线衍射仪或电子能谱仪相结合,构成电子微探针,用于物质成分分析;发射式电子显微镜用于自发射电子表面的研究。
因电子束穿透样品后,再用电子透镜成像放大而得名。它的光路与光学显微镜相仿,可以直接获得一个样本的投影。通过改变物镜的透镜系统人们可以直接放大物镜的焦点的像。由此人们可以获得电子衍射像。使用这个像可以分析样本的晶体结构。在这种电子显微镜中,图像细节的对比度是由样品的原子对电子束的散射形成的。由于电子需要穿过样本,因此样本必须非常薄。组成样本的原子的原子量、加速电子的电压和所希望获得的分辨率决定样本的厚度。样本的厚度可以从数纳米到数微米不等。原子量越高、电压越低,样本就必须越薄。样品较薄或密度较低的部分,电子束散射较少,这样就有较多的电子通过物镜光栏,参与成像,在图像中显得较亮。反之,样品中较厚或较密的部分,在图像中则显得较暗。如果样品太厚或过密,则像的对比度就会恶化,甚至会因吸收电子束的能量而被损伤或破坏。
透射电镜的分辨率为0.1~0.2nm,放大倍数为几万~几十万倍。由于电子易散射或被物体吸收,故穿透力低,必须制备更薄的超薄切片(通常为50~100nm)。
透射式电子显微镜镜筒的顶部是电子枪,电子由钨丝热阴极发射出、通过第一,第二两个聚光镜使电子束聚焦。电子束通过样品后由物镜成像于中间镜上,再通过中间镜和投影镜逐级放大,成像于荧光屏或照相干版上。中间镜主要通过对励磁电流的调节,放大倍数可从几十倍连续地变化到几十万倍;改变中间镜的焦距,即可在同一样品的微小部位上得到电子显微像和电子衍射图像。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电子束不穿过样品,仅以电子束尽量聚焦在样本的一小块地方,然后一行一行地扫描样本。入射的电子导致样本表面被激发出次级电子。显微镜观察的是这些每个点散射出来的电子,放在样品旁的闪烁晶体接收这些次级电子,通过放大后调制显像管的电子束强度,从而改变显像管荧光屏上的亮度。图像为立体形象,反映了标本的表面结构。显像管的偏转线圈与样品表面上的电子束保持同步扫描,这样显像管的荧光屏就显示出样品表面的形貌图像,这与工业电视机的工作原理相类似。由于这样的显微镜中电子不必透射样本,因此其电子加速的电压不必非常高。
扫描式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主要决定于样品表面上电子束的直径。放大倍数是显像管上扫描幅度与样品上扫描幅度之比,可从几十倍连续地变化到几十万倍。扫描式电子显微镜不需要很薄的样品;图像有很强的立体感;能利用电子束与物质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次级电子、吸收电子和X射线等信息分析物质成分。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制造是依据电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当一束高能的入射电子轰击物质表面时,被激发的区域将产生二次电子、俄歇电子、特征x射线和连续谱X射线、背散射电子、透射电子,以及在可见、紫外、红外光区域产生的电磁辐射。同时,也可产生电子-空穴对、晶格振动(声子)、电子振荡(等离子体)。
1926年汉斯·布什研制了第一个磁力电子透镜。
1931年厄恩斯特·卢斯卡和马克斯·克诺尔研制了第一台透视电子显微镜。展示这台显微镜时使用的还不是透视的样本,而是一个金属格。1986年卢斯卡为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1934年锇酸被提议用来加强图像的对比度。
1937年第一台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推出。一开始研制电子显微镜最主要的目的是显示在光学显微镜中无法分辨的病原体如病毒等。
1938年他在西门子公司研制了第一台商业电子显微镜。
1949年可透射的金属薄片出现后材料学对电子显微镜的兴趣大增。
1960年代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加速电压越来越高来透视越来越厚的物质。这个时期电子显微镜达到了可以分辨原子的能力。
1980年代人们能够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湿样本。
1990年代中电脑越来越多地用来分析电子显微镜的图像,同时使用电脑也可以控制越来越复杂的透镜系统,同时电子显微镜的操作越来越简单。
★日本知名设计大师倾囊相授!日本平面设计界列为新手必备的设计工具书!日本年度畅销的设计原理书籍!
诚品书店年度选书!
★联名推荐:著名设计师靳埭强、李永铨、王敏、何见平、吴勇、肖勇、陈碧如等联名推荐!
★超级简单的设计入门书!常常看设计,却几乎不能察觉设计的痕迹,想超越业余水平的设计,从看懂设计,到欣赏设计,继而自己动手做“好”设计!
★那些学校里和设计前辈没有教过你的实战技巧,不管想从事设计、刚从事设计、设计遇到瓶颈,或是身为设计的指导者或决策者本书都超级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