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建筑物的规模不断扩大,其内各种电气设备的使用日趋增多,尤其是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建筑物越来越多采用各种信息化的电气设备。每年因雷击破坏建筑物内电气设备的事件时有发生,所造成的损失非常巨大。因此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就显得尤为重要。
电子信息系统防雷设计
1 电子信息系统防雷设计 计算机信息网络( MIS系统)防雷 MIS机房有 6台 24口网络交换机, UPS电源一台,电源进线 AC220V,公司总 部 380V配电室 3个,网络终端计算机 150-200 台。 由于计算机广泛分布在公司本部的每个办公室, 其间又无接地线, 为了保护所 有网络综端计算机,就必须每个房间引入接地线。铺设接地钢或铜排。 信息机房( MIS)防雷点设置: 1.在公司本部三个配电室加装 SPD-I 型 60KA交流 380V电源避雷器 3套。 2。 UPS供电设备在 UPS前加装 SPD-II 型 20KA交流 220V电源避雷器 1套 3.网络交换机机柜加装 SPD-II 型 20KA交流 220V电源避雷器 1套。 4.网络交换机端加装 XWW-I型网络避雷器( 24口 /台)6台共 144口。 5.每台网络综端加装 XWW-II型单口网络避雷器 200台
防雷接地分为两个概念,一是防雷,防止因雷击而造成损害;二是接地,保证用电设备的正常工作和人身安全而采取的一种用电措施。
接地装置是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总称,其作用是将闪电电流导入地下,防雷系统的保护在很大程度上与此有关。接地工程本身的特点就决定了周围环境对工程效果的影响,脱离了工程所在地的具体情况来设计接地工程是不可行的。实践要求要有系统的接地理论来对工程实际进行指导。而设计的优劣取决于对当地土壤环境的诸多因数的综合考虑。土壤电阻率、土层结构、含水情况以及可施工面积等因数决定了接地网形状、大小、工艺材料的选择。因此在对人工接地体进行设计时,应根据地网所在地的土壤电阻率、土层分布等地质情况,尽量进行准确设计。
接地体:又称接地极,是与土壤直接接触的金属导体或导体群。分为人工接地体与自然接体。 接地体做为与大地土壤密切接触并提供与大地之间电气连接的导体,安全散流雷能量使其泄入大地。
接地设计中,利用与地有可靠连接的各种金属结构、管道和设备作为接地体,称为自然接地体。如果自然接地体的电阻能满足要求并不对自然接地体产生安全隐患,在没有强制规范时就可以用来做接地体。
而人为埋入地下用作接地装置的导体,称为人工接地体。一般将符合接地要求截面的金属物体埋入适合深度的地下,电阻符合规定要求,则做为接地体。具体参考接地规范,防雷接地、设备接地、静电接地等需区分开。
接地是防雷工程的最重要环节,不论是直击雷防护还是雷电的静电感应、电磁感应和雷电波入侵的防护技术,最终都是把雷电流送入大地。因此没有良好的接地技术,就不可能有合格的防雷过程。保护接地的作用就是将电气设备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接地体之间作良好的金属连接,降低接点的对地电压,避免人体触电危险。
埋入土壤中或混凝土中直接与大地接触的起散流作用的金属导体成为接地体。接地体主要分为自然接地体和人工接地体两类:各类直接与大地接触的金属构件、金属井管、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的基础、金属管道和设备等用来兼作接地的金属导体称为自然接地体。埋入地中专门用作接地金属导体称为人工接地体,它包括铜包钢接地棒、铜包钢接地极、铜包扁钢、电解离子接地极、接地模块、“高导模块”。
本标准适用于电子及微电子信息系统用隔离式防雷与接地保护系统及装置的产品研发、测试检验、工程设计、施工验收、使用维护等。其它类似雷电防护系统及装置可参考使用。
《防雷、接地及电气安全技术》是反映现代防雷技术的新编教材,共分七章,从内容体系上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绍雷电基础知识,包括雷电的成因与雷击形式,雷击电磁脉冲的波形、参数与频谱,雷电参数计算及现代防雷体系概念等。第二部分介绍直击雷和雷击电磁脉冲的防护问题,主要讨论建筑物防雷、低压配电系统防雷和信息系统防雷。第三部分介绍各种防雷的共同问题:接地与等电位连接。接地装置的设计与施工、接地电阻的测量。第四部分介绍电气安全基础知识、电气安全保护装置及措施。
《防雷、接地及电气安全技术》是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建筑电气专业编写的系列教材之一,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的辅助教材。对于从事防雷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维护的技术人员,本书也是一部很适用的参考书。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