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建设工程百科

负极材料

负极指电源中电位(电势)较低的一端。在原电池中,是指起氧化作用的电极,电池反应中写在左边。

负极材料烧结设备

全自动气氛保护隧道式电阻炉用于石墨负极材料的烧成。工艺简述在99.99%的氮气氛保护下对石墨进行烧结。产品中含有沥青等挥发物,不含有洗油,洗油己由定作方先期处理。烧成周期:约22小时各温区划分、进气管路、烟囱位置详见工艺曲线图。

查看详情

负极材料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硅PU球场材料

  • 8mm硅PU球场材料;包含施工现场综合价
  • 绣林康体
  • 13%
  • 广州市绣林康体设备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反光材料

  • (玻璃珠)
  • t
  • 13%
  • 江油市明瑞反光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反光材料

  • (玻璃珠)
  • kg
  • 13%
  • 东莞市纵横交通设施工程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强粘宝防水材料

  • 通用型
  • kg
  • 桂湖
  • 13%
  • 新都区任大姐防水材料经营部
  • 2022-12-06
查看价格

强粘宝防水材料

  • 渗透型
  • kg
  • 桂湖
  • 13%
  • 四川新桂防水保温工程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探伤材料

  • 广东2019年全年信息价
  • 水利工程
查看价格

探伤材料

  • 广东2018年全年信息价
  • 水利工程
查看价格

抗裂材料

  • t
  • 珠海市2016年5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抗裂材料

  • t
  • 珠海市2016年3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抗裂材料

  • t
  • 珠海市2016年2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封堵材料

  • 封堵材料
  • 1200kg
  • 1
  • 3M
  • 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9-07-30
查看价格

嵌缝材料

  • 成品勾缝材料
  • 1000kg
  • 3
  • 德高、西卡、伟伯、马贝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03-19
查看价格

材料运费

  • 材料运费城市中心内
  • 1项
  • 1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6-09-06
查看价格

安装材料

  • 安装材料、耗材
  • 1套
  • 1
  • 艾信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1-10-22
查看价格

其它采暖材料

  • 材料检测费
  • 1个
  • 1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3-10-25
查看价格

负极材料基本简介

负极指电源中电位(电势)较低的一端。在原电池中,是指起氧化作用的电极,电池反应中写在左边。从物理角度来看,是电路中电子流出的一极。而负极材料,则是指电池中构成负极的原料,目前常见的负极材料有碳负极材料、锡基负极材料、含锂过渡金属氮化物负极材料、合金类负极材料和纳米级负极材料。

查看详情

负极材料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负极材料文献

日本日立化成工业增加车用LIB碳负极材料产能 日本日立化成工业增加车用LIB碳负极材料产能

日本日立化成工业增加车用LIB碳负极材料产能

格式:pdf

大小:69KB

页数: 未知

随着混合动力车(HEV),电动汽车(EV)、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EV)市场的扩大,锂离子电池用碳负极材料(车用负极材料)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日本日立化成工业公司决定投资35亿日元,在其山崎事业所增设第3及第4条生产线,预计2012年9月投产。

改性天然鳞片石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_吴其修 改性天然鳞片石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_吴其修

改性天然鳞片石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_吴其修

格式:pdf

大小:69KB

页数: 3页

第 42 卷第 17期 2014 年 9月 广 州 化 工 GuangzhouChemical Industry Vol. 42 No.17 Sep.2014 改性天然鳞片石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 吴其修 1,2 ,李佳坤 1,2 ,刘明东 1,2 ,陈 平 1,2 ,赵 娟 3 ( 1 湛江市聚鑫新 能源有限公司 ,广东 湛江 524024; 2 广东东岛新 能源有限公司 , 广东 湛江 524024; 3 广东海洋大学,广东 湛江 524088) 摘 要:对粒径为 12 μm的天然鳞片石墨进行表面碳包覆改性 ,并对包覆前后样品的微观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 。 结果表明 :包覆改性提高了天然石墨的振实密度 、表面形貌和电化学性能 ,在 0. 1 C、0. 2 C、0. 5 C、1 C、2 C、5 C和 10 C倍率 下,对 应 的 可 逆 容 量 分 别 为 368. 6 mAh

首届硅基负极材料研讨会将举行

  “第一届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创新研究与发展研讨会”将于今年12月5~6日在江苏省溧阳市召开。

硅具有最高的理论嵌锂容量,脱锂电位低,凭借丰富的资源、较好的倍率特性、环境友好等优势,受到了广泛关注。而高容量硅基负极材料能否显著提升锂离子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和质量能量密度,满足各类应用的综合技术指标,则是实现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以及多个应用领域技术腾飞的关键。

我国在“十三五”新能源汽车试点专项的共性关键技术类研究项目“高比能量锂离子电池技术”中提出,到 2020年,电池单体能量密度300 ,循环寿命1500 次,成本0.8 元/瓦时,安全性能达到国标要求。工信部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中要求,2020年动力锂离子电池电芯能量密度期望达到350瓦时/千克。

鉴于硅基负极材料的发展对推动我国下一代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技术进步,提升相关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的重要意义,石墨邦和天目湖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组织本次会议,讨论和交流内容包括——硅基负极材料中的基础科学问题,纳米硅、氧化亚硅及其它形式的硅前躯体,不同微观结构和组成的硅基负极材料,前躯体及复合材料的高水平制造技术与制造装备,硅负极应用匹配的电解液、导电添加剂、粘接剂、复合石墨负极材料、各类正极材料,高能量密度电芯的设计、制造、化成工艺、电化学性能、安全性能,硅负极材料及电芯的测试方法和测试标准,以及目前采用硅负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的各项技术指标达到的水平和未来可能的极限等问题。

据主办方介绍,本次研讨会将邀请硅基负极材料上下游的重点企业、院校专家等共聚一堂、集思广益、相互切磋,为促进我国硅负极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提供技术和思路的支撑。

作者:王琼杰

查看详情

多级纳米结构钛酸锂负极材料!

高性能锂离子电池需要具有精确设计的微纳米结构,通过减少晶粒尺寸和操纵结构和形貌确保有效的离子和电子传输,增强电化学性能。

有鉴于此,我们发明了一种可批量化制备多级纳米结构Li4Ti5O12(LTO)负极材料的醇热法。

图1. LTO多级纳米结构

图2. LTO照片与XRD表征

研究发现,这种多级结构纳米材料是由4-8 nm的晶粒组装形成的多孔二次结构。XPS表明材料中仅有Ti4+存在,化学分析表明Li缺失,这样就导致氧非化学计量比。

半电池循环测试表明容量可达到170 mAh g-1,循环1000次后几乎不发生容量衰退(50C, 72s完成充电)。这种纳米结构、微米结构和非化学计量比的有机结合,使这种LTO负极材料高效电化学性能。

图3. 电化学性能表征

查看详情

硅碳负极材料革新及其未来潜力

特斯拉作为一款风靡全球的纯电动汽车生产商,其对于动力电池和关键材料的开发及应用,也一直备受市场关注。在特斯拉Model 3上市的同步,也有媒体披露特斯拉采用了电池新材料,“特斯拉采用的松下18650电池此次在传统石墨负极材料中加入了10%的硅,其能量密度至少在550mAh/g以上”。也就是特斯拉,已经开始使用硅碳负极!

硅碳负极是什么,值得我们重点研究一下!另外,先入为主的说明一下受益标的:重点推荐杉杉股份,其他关注国轩高科、中国宝安(贝特瑞)、中科电气(星城石墨)等。

1.为什么要用硅碳负极

众所周知,不断的提高电池能量密度,是锂电产业技术研革所孜孜不倦的方向。在当前的锂电材料体系中,负极材料多为采用石墨材料(以人造石墨和天然石墨为主),在电池理论设计过程中,基本上已经非常充分发挥了其可实现的能量密度,所当前的石墨负极材料在提升电池能量密度方面已经遇到明显的瓶颈。

与石墨负极材料相比,硅基负极材料的能量密度优势明显。石墨的理论能量密度是372 mAh/g,而硅负极的理论能量密度超其10倍,高达4200mAh/g。所以硅碳负极的应用,可以提升电池中活性物质含量,所以能大大提升单体电芯的容量,这也是硅碳负极材料越来越多被锂电领域所关注的重要原因。

2.什么是硅碳负极

由于硅是半导体结构材料,为了提供锂离子在硅电极材料中的扩散速度,就需要提高硅材料的导电性能,目前产业中所选择的就是成熟的碳材料。利用不同形态的碳材料来复合硅进行改性处理,使其构成均匀的导电网络结构,形成导电性好、附着性好、化学稳定性高的硅碳负极材料。

3.硅碳负极为什么还没实现产业化应用

硅碳负极材料是一种使用起来非常困难的材料。1)、在充放电过程中会引起硅体积膨胀100%~300%,而石墨材料只有10%左右,所以硅碳负极的膨胀收缩会导致负极材料的粉末化,从而严重影响电池使用寿命;2)、硅为半导体,导电性比石墨差很多,导致锂离子脱嵌过程中不可逆程度大,从而降低了其首次库伦效率,也就是说会过多电解液和Li+源,其直接效应也是使电池循环寿命变差。所以硅碳负极的开发和应用需要较高的技术壁垒。

4.硅碳负极的开发和应用,海外已初步实现产业化

日本松下2012年发布的最新NCR18650C型号电池,容量高达4000mah,并于2013年实现量产。当前国内主流的18650圆柱电池容量主要在2800mah以内(大部分为2600mah及以下,国内只有部分企业实现2800mah的18650电池的量产),但是松下之所以能够做到4000mah,主要是其在负极中使用了硅的混合材料。据松下介绍,该NCR18650C型号电池可以在循环500次以后,依然保持80%以上的电池储电能力。

特斯拉加速硅碳负极在车用动力电池领域的规模化应用。在特斯拉向市场发布最新车型Model 3的同时,行业媒体也同期披露,特斯拉将在Model 3中采用了电池新材料,“特斯拉采用的松下18650电池此次在传统石墨负极材料中加入了10%的硅,其能量密度至少在550mAh/g以上”。

5.硅碳负极的开发和应用-国内也已经开始早期的探索

贝特瑞凭借在负极材料领域技术领先地位,其硅碳负极的研发和生产一直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公司硅碳负极材料在2013年通过三星认证之后,2014年~2016年产量处于攀升阶段,其产品市场认可度也在逐步提升。

如前文所述,硅碳负极由于需要对电池负极材料、碳材料等有深入的研究,而国内负极材料市场集中度非常高,所以行业中存在的产业化壁垒、技术壁垒等,使得国内具备硅碳负极生产能力、应用能力的企业屈指可数。当然,目前已有部分企业涉足到硅碳负极相关的研发。

此外,非上市企业中,江西紫宸、湖北创亚等负极材料生产企业硅碳负极的研发和生产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电池企业方面,ATL/CATL、天津力神、万向A123、微宏动力等企业也已经就硅碳负极应用进行了数年的研发。

6.硅碳负极市场空间预测

目前,行业中硅碳负极尚未形成广泛推广的成熟方案,主流的电池生产企业对于硅碳负极的使用,也主要是以掺杂到石墨负极材料中使用,各个企业掺杂的比例也存在一定差异。参考当前硅碳负极材料市场售价水平,我们按照负极材料中掺杂10%左右的硅碳负极,预测未来3~5年随着渗透率提升,硅碳负极可拥有的市场空间大约为50亿左右。但需要强调的是,该市场有较高的技术门槛,所以行业集中度将非常高。

7.硅碳负极相关受益标的

杉杉股份

杉杉股份负极材料子公司上海杉杉科技,是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强的人造石墨生产商,同时在全球也处于领先地位。2016年实现超过2万吨的负极材料销售规模,其中人造石墨材料近一半应用于动力电池领域。众所周知,当前动力锂电池对快速充放电性能的要求,使得人造石墨在动力电池领域有广泛应用,这对于杉杉股份销量规模的攀升和技术迭代有非常直接的推动作用。

根据杉杉股份官方媒体介绍,杉杉股份硅碳负极研发始于2009年,目前已经具备每月吨级的出货规模。参照公司建设规划,公司2017年有望完成4000吨/年的硅碳负极生产规模。

当前杉杉股份负极材料业务在上市公司利润占比已超过20%,且具有世界级竞争力,所以随着公司负极材料业务的发展,将为杉杉股份带来显著的边际贡献。

国轩高科

国轩高科作为国内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从事于锂电动力电池制造的上市公司,公司一直持之以恒的加强对技术的投入。自上市以来,国轩高科的研发人员配置和投资金额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国家对于动力电池包能量密度要求,使国轩高科加快了pack轻量、高容量三元动力电池开发和应用等的研发。持续不断的技术进步是国轩高科保持市场竞争力的核心驱动力。

与此同时,国轩高科近期启动了上市以来首次融资方案,36亿的总融资规模中,将投入5亿元用于高镍三元材料和硅碳负极的研发和产业化生产。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落地,对于企业经营效率和竞争力提升,将会产生显著效用。

贝特瑞

据公开信息,深圳贝特瑞在2014年通过了三星的硅碳负极材料认证,早已具备产业化生产能力,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此外,贝特瑞作为国内最大的负极材料生产企业,现阶段负极材料的产能达到4万吨/年,产品包括天然石墨、人造石墨、中间相碳微球、碳酸锂等负极产品。在公司强化石墨材料市场影响力的同时,布局磷酸铁锂、多元复合三元材料已经NCA正极材料等,公司凭借优异的产品品质和高效的客户服务成为三星、松下、LG、天津力神、比亚迪等锂电池行业内高端客户的供应商。

来源:新浪汽车

本文转自《石墨盟》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