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建设工程百科

防锈材料应用手册

《防锈材料应用手册》是2004年6月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康夫、萧怀斌、罗永秀、王余高。  

防锈材料应用手册基本信息

防锈材料应用手册内容简介

金属材料及其制品在储存、运输及制造过程中容易受环境大气影响而锈蚀。正确地选择和使用防锈材料是防锈技术的主要方面。本手册简要介绍了金属在大气中锈蚀的原因、类型、影响因素及防护方法,重点介绍了防锈技术中使用的各种材料(如防锈剂、清洗剂、缓蚀剂及金属加工液等)的特性、工艺以及与之相关的清洗、包装、储运及生产过程中的防锈和防锈材料试验方法。着眼于应用,注意与国际接轨,搜集了有关材料和技术的国内外标准,并将相关数据表格编入目录,以便于读者查阅。

查看详情

防锈材料应用手册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环氧防锈底漆

  • 20.7kg/套
  • 王漆化工
  • 13%
  • 惠州市维尔康王漆化工有限公司
  • 2022-12-08
查看价格

防锈

  • 品种:木刷子;
  • 骏宇
  • 13%
  • 武汉骏宇茂贸易有限公司
  • 2022-12-08
查看价格

18#AA防锈边角

  • 品种:护角;型号:18#AA;质:铁皮烤漆;规格(mm):3000
  • 腾鑫
  • 13%
  • 晋州市新鑫烤漆龙骨厂(成都办事处)
  • 2022-12-08
查看价格

18#AA防锈边角

  • 品种:护角;型号:18#AA;质:铁皮烤漆;规格(mm):3000
  • 腾鑫
  • 13%
  • 晋州市新鑫烤漆龙骨厂
  • 2022-12-08
查看价格

22#AA防锈边角

  • 品种:护角;型号:22#AA;质:铁皮烤漆;规格(mm):3000
  • 腾鑫
  • 13%
  • 晋州市新鑫烤漆龙骨厂
  • 2022-12-08
查看价格

二极带开关扁圆两用手

  • 10A250V E2015US-GA(无框)
  • 阳江市2005年9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二极带开关扁圆两用手

  • 10A250V E2015US-GA(无框)
  • 阳江市2005年8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二极带开关扁圆两用手

  • 10A250V E2015US-GA(无框)
  • 阳江市2005年4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二极带开关扁圆两用手

  • 10A250V E2015US-GA(无框)
  • 阳江市2005年1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二极带开关扁圆两用手

  • 10A250V E2015US-GA(无框)
  • 阳江市2005年12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HOLLiASMACS-K硬件手册

  • HOLLiAS MACS-K 使用手册
  • 4本
  • 3
  • 和利时
  • 中高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8-03-15
查看价格

HOLLiASMACSV6.5.2系统手册

  • HOLLiAS MACS V6.5.2用户操作手册
  • 4本
  • 3
  • 和利时
  • 中高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8-03-15
查看价格

HOLLiASMACSV6.5.2用户组态手册

  • HOLLiAS MACS V6.5.2用户组态手册
  • 2本
  • 3
  • 和利时
  • 中高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8-03-15
查看价格

HOLLiASMACSV6安装维护手册

  • HOLLiAS MACS V6安装维护手册
  • 4本
  • 3
  • 和利时
  • 中高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8-03-15
查看价格

员工手册

  • 21×29.7cm
  • 1本
  • 1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09-21
查看价格

防锈材料应用手册目录信息

第1章金属腐蚀和大气腐蚀1

11金属腐蚀1

表11金属腐蚀分类1

表12防锈、防腐蚀中一般术语[摘自JIS Z 0103—1996

(2002年确认)]1

表13各种腐蚀类型举例4

表14航空产品腐蚀故障分析实例8

12大气腐蚀14

表15大气腐蚀与金属表面水膜厚度的关系15

表16露点和湿度的定义15

表17湿度的测量15

121工业大气腐蚀17

表18大气中不同成分对金属腐蚀的影响18

122海洋大气腐蚀20

表19海水的组成21

表110海平面附近清洁的干燥空气的成分22

表111离海岸距离不同时,空气中的氯离子和钠离子的含量22

表112东南沿海各地盐雾沉降量年平均值(以NaCl计)22

123大气环境腐蚀性分类22

124防止大气腐蚀的方法25

表113防止大气腐蚀的方法25

13金属材料的选择原则25

表114金属的耐蚀性26

表115易引起应力腐蚀而破裂的环境28

表116热处理影响耐蚀性能的举例28

14金属镀层及化学转换膜的选择28

141镀层及化学转换膜的分类29

表117镀覆层使用条件的分类29

142防止接触腐蚀29

表118关于连接结构的金属合金和防护方案的使用指南

(使用条件:海水、海洋大气及工业大气)30

表119推荐的保护处理方案顺序(摘自MILSTD 899B 附录A)31

表120双金属接触腐蚀的等级(摘自英BS PD 6484)33

表121不同材料和镀覆层相互接触时接触腐蚀的等级

(摘自HB 5033)34

143镀层和化学覆盖层选择和应用35

表122钢铁表面镀覆层选择原则35

表123铜及铜合金表面镀覆层选择原则35

表124铝及铝合金表面镀覆层选择原则35

表125镁合金表面两种防护层特性36

表126钛及钛合金表面镀覆层选择原则36

表127钢基体表面镀覆层的应用及特性36

表128铜及铜合金表面镀覆层的应用及特性 43

表129铝及铝合金表面镀覆层的应用及特性46

表130镁合金表面镀覆层的应用及特性49

附录有机气氛对金属的腐蚀49

附表11有机材料对锌的气氛腐蚀50

附表12高分子材料对金属在(1)密封空间和(2)接触时的腐蚀作用52

附表13一些有机高分子材料的腐蚀作用53

附表14橡胶对金属在(1)密封空间和(2)接触时的腐蚀作用53

参考文献54

第2章金属暂时性防腐蚀55

21防锈包装方法55

表21防锈包装方法种类[JIS Z 0303(2)—1985(2002年确认)]55

22清洗方法57

表22清洗方法分类[JIS Z 0303(32)]57

23干燥方法59

231干燥工艺对清洗用媒液的要求59

表23媒液对干燥要求的适应情况59

232干燥方法59

表24干燥方法(JIS Z 0303及对应的MILP116J标准)59

24防锈材料60

表25防锈材料的种类[JIS Z 0303(341)]60

241防锈油61

表26防锈油用语[摘自JIS K 2246(2)]62

表27日本、美国、中国防锈油规格对照表63

242气相防锈材料64

表28各类气相防锈材料的特点及用途65

243可剥性塑料65

表29可剥性塑料的特点及用途66

244使用防锈剂的防锈处理方法66

附录金属清洗用溶剂、清洗方法及日本防锈标准67

1金属清洗用溶剂概述67

附表21金属清洗用溶剂的一些性能67

附表22有机溶剂的KB值68

附表23溶剂的溶解度参数δ[单位:(J/dm3)12]69

附表24日本消防法规定第四类危险物品名称及限定数量69

附表25急性中毒等级与溶剂LD50值关系69

附表26金属清洗常用溶剂70

2烃类溶剂70

附表27正己烷和环己烷的性质70

附表28120#、200#溶剂油、航空洗涤汽油质量指标70

附表29清洗煤油技术标准(JB 3034—82)71

附表210松油的主要特性71

3碳、氢、氧有机化合物71

附表211一元醇的性质72

附表212低水溶性一元醇的性质72

附表213五氟丙醇的物理性质73

附表214乙二醇及其衍生醚主要性质73

附表215酮类溶剂的性质74

附表216酯类溶剂的主要性质74

附表217酚类溶剂的主要性质75

4卤代烃有机化合物(卤代烃合成溶剂)75

附表218几种常用的卤代烃溶剂主要性质75

附表219常用的卤代烃溶剂的特点及适用范围75

5水77

附表220常见溶剂的比热容[单位:J/(g·K)]77

附表221常见溶剂的汽化热(单位:J/g)77

附表222几种液体表面张力 (单位:mN/m)78

附表223各种水的电阻率(20℃)79

附表224超纯水水质标准(电子工业用)79

附表225混合溶剂的分散形式79

6碱液80

附表226常用碱液清洗材料及其特性80

附表227碱性清洗各种方法比较81

7几种清洗方法81

附表228各种媒体中声波的速度和波长83

附表229各种媒体的声阻抗率83

8与防锈相关的日本工业规格85

附表230已作废的日本工业规格目录86

参考文献87

第3章表面活性剂与金属水基清洗剂88

31表面活性剂的性质和功能88

311临界胶束浓度88

表31影响表面活性剂CMC值的因素89

表32各种羧酸盐的CMC值90

表33非离子型乳化剂疏水基对CMC值的影响90

表34各种乳化剂的A值和B值90

表35各种烷基苯磺酸钠盐CMC值 91

表36硫酸根位置对十四烷基硫酸钠CMC值的影响91

表37亲水基团对CMC值的影响91

表38氧化乙烯亲水基对CMC值的影响91

312胶束形状、大小91

表39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聚集数92

表310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聚集数94

表311氯化钠浓度对十二烷基硫酸钠聚集数和荷电分率的影响94

313增溶度94

表312影响表面活性剂增溶度的因素95

表313不同表面活性剂对各种有机液体的增溶作用95

表314各种正烷基羧酸钾对乙苯的增溶作用(25℃)96

表315各种表面活性剂对极性有机液体的增溶96

314浊点97

表316C13H27OCH2CH2OmH的浊点98

表317CH3CH2m-1——OCH2CH2O6H的浊点98

表318不同浓度OP类表面活性剂的浊点99

315三相点99

316亲油亲水平衡值100

表319表面活性剂的HLB值与其在水中的分散100

表320HLB值和浊点的关系100

表321表面活性剂HLB值的求取101

表322计算HLB值的基团常数102

表323无机性基团值102

表324商品表面活性剂的HLB值103

317钟形曲线的应用104

表325乳化各种介质所需要的HLB值105

318润湿、乳化、增溶、起泡106

表326壬基酚聚氧乙烯醚降低水的表面张力、界面张力(25℃)

(单位:mN/m)106

表327油酸钠降低水的界面张力(25℃)(单位:mN/m)106

表328部分表面活性剂的发泡性108

32表面活性剂的分类108

表329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分类109

表330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分类110

表331两性表面活性剂分类110

表332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分类111

表333水溶性高分子分类112

33金属水基清洗剂112

331污垢113

表334金属加工用油(液)残留污垢113

332温度114

333压力115

334防锈剂、整合剂等116

335表面活性剂116

336用于清洗的行业标准117

表335金属材料和零件用水基清洗剂技术条件(HB 5226—85) 117

表336通用水基金属净洗剂(QB /T 2117—95) 117

表337HB 5226、QB/T 2117标准中清洗剂中污垢组成118

附录表面活性剂原料及部分商品表面活性剂118

1表面活性剂原料118

附表31脂肪酸的物理化学性质119

附表32常用商品脂肪酸性质119

附表33合成脂肪酸120

附表34脂肪醇的物化性能121

附表35 烷基苯(QB 960—85)121

附表36烷基二甲基叔胺121

附表37壬基酚122

附表38环氧乙烷(GB 13098—91)122

附表39环氧丙烷122

附表310山梨醇122

附表311月桂醇(GB/T 16451—1996)122

附表312植物油的几种性质122

附表313动物脂肪的几种性质123

附表314植物油的平均组成123

2部分商品表面活性剂124

参考文献170

第4章水溶性缓蚀剂和水基防锈材料171

41水溶性缓蚀剂171

表41水溶性缓蚀剂分类172

411酸性介质缓蚀剂172

表42部分黑色金属用国产盐酸酸洗缓蚀剂及其应用条件174

表43几种盐酸酸洗缓蚀剂适用条件和对碳钢的缓蚀效果175

表44几种缓蚀剂对盐酸介质中Q235钢的缓蚀性176

表45硫酸酸洗缓蚀剂种类和应用条件范围176

表46几种硫酸酸洗缓蚀剂组分和适用条件及缓蚀效率176

表47主要的国产酸洗缓蚀剂一览表177

表48几种氢氟酸缓蚀剂的使用条件和缓蚀效果178

表49柠檬酸清洗液缓蚀剂使用状况和缓蚀效果178

表410国内近10年新研制的部分酸洗缓蚀剂179

表411国外引进的部分酸洗缓蚀剂179

表412酸洗缓蚀剂的组成和应用范围之间的关系180

表413Lan826性能181

表414Lan826适用条件和缓蚀效果181

表415氧化性酸及非氧化性酸溶液中铜腐蚀情况(15℃,24h)182

表416几种非氧化性酸中铜的腐蚀182

表417铜及其合金在硝酸、盐酸、硫酸中腐蚀情况182

表41825%磷酸溶液中铜及其合金腐蚀情况182

表419氢氟酸的浓度、温度与70Ni30Cu合金腐蚀速度的关系183

表420铜及铜合金在酸性介质中的缓蚀剂183

表421苯并三唑在各种酸性介质中对铜的缓蚀结果(缓蚀率/%)183

表422铝和铝合金在酸性介质中的缓蚀剂184

表423锌在酸、碱溶液中的腐蚀速度184

表424酸性介质中锌的缓蚀剂184

412碱性介质缓蚀剂185

表425通用金属在碱溶液中的腐蚀情况(17~20℃)185

表426碱性介质中铝的缓蚀剂186

413中性介质缓蚀剂186

表427中性介质缓蚀剂按作用方式分类187

表428常用的几种中性介质缓蚀剂187

表429硼系、钼系、缓蚀剂等189

表430表面活性剂的缓蚀性能按CMC分类189

42水基防锈材料189

表431GB 76316中四种水基防锈材料190

421RB类水溶性防锈剂190

表432Gastrol水溶性防锈剂191

422RH类水基防锈材料191

表433 乳化型防锈油191

表434 蜡乳化液(防锈用)(摘自MILW3688B)192

423RM类水基防锈材料193

表435 KATS 5080 汽车保护涂层特性193

表436 KATS 5080 喷涂要求和喷涂方法194

表437 KATS 8075 喷涂去除剂特性194

表438 KATS 8075 去除剂的使用195

附录水处理剂196

附表41阻垢剂分类196

附表42影响聚合磷酸盐缓蚀效果的因素197

附表43聚合磷酸盐的P2O5含量及pH值197

附表44聚合磷酸盐对金属离子的螯合能力[单位:g·(100g)-1]197

附表45在25℃时磷酸盐和氨基羧酸盐螯合钙离子的能力198

附表46有机多元膦酸分类198

附表47聚羧酸阻垢剂分类198

参考文献199

第5章油溶性缓蚀剂和防锈油脂200

51油溶性缓蚀剂200

511磺酸盐及其他含硫化合物201

表51石油磺酸钡(SH 0391—1995)202

表52石油磺酸钠 (Q/HG 171—86)202

表53石油磺酸钙 (SH 0042—91)203

表54二壬基萘磺酸钡(SH 0554—93)204

表55重烷基苯磺酸钡(Q/SH 004)205

表56非钡型重烷基苯磺酸盐(企业标准)205

512胺类及其他含氮化合物205

表57N油酰肌氨酸(企业标准)206

表58N油酰肌氨酸十八胺206

表59苯并三氮唑(SH 0397—94)207

表510苯并三氮唑衍生物208

表511咪唑啉衍生物209

表512辛酸三丁胺、癸酸三丁胺209

513酯类化合物210

表513工业羊毛脂(企业标准)210

表514羊毛脂镁皂(企业标准)211

表515羊毛脂铝皂211

表516斯盘80(GB 13482—92)212

表517十二烯基丁二酸半甲酯(企业标准)213

514羧酸及其金属皂类213

表518十二烯基丁二酸(SH 0043)214

表519环烷酸锌(SH/T 0390—92)215

表520硬脂酸铝(企业标准)215

表521氧化石油脂216

表522氧化石油脂钡皂(企业标准)216

515含磷化合物及其他216

表523十二烷基酸性磷酸酯(企业标准)217

表524聚氧乙烯烷基醚酸性磷酸酯(企业标准)217

表525T8MC防锈润滑添加剂(企业暂行标准)217

表526T83防锈添加剂(企业暂行标准)218

表527T83A防锈添加剂(企业暂行标准)219

表528T9油溶性缓蚀剂(企业暂行标准)219

52基础油219

521LAN全损耗系统用油220

表529LAN全损耗系统用油(GB 443—89)220

522锭子油220

表530锭子油222

523变压器油222

表531变压器油(GB 2536—90)222

524汽轮机油222

表532汽轮机油(GB 11120—89)223

525蒸汽汽缸油223

表533蒸汽汽缸油(GB/T 447—94)226

526溶剂油226

表534溶剂汽油(GB 1922—88)227

表535煤油(GB 253—89)227

表536金属清洗油 (企业标准)228

527合成润滑油229

表537合成润滑油分类229

表538合成油的温度特性230

表539各种合成油与矿物油的性能对比230

表540合成油的用途230

表541一些合成润滑油标准231

53辅助材料231

531凡士林231

表542工业凡士林(SH 0039—90)232

表543普通凡士林(GB/T 6732—86)232

表544电容器凡士林(GB/T 6732—86)233

表545医用凡士林(GB 1790—94)233

532石蜡233

表546粗石蜡(GB 1202—87)234

表547半精炼石蜡(GB 446—87)235

表548全精炼石蜡(GB 446—87)235

表549微晶蜡(SH 0013—90)236

533沥青236

表550管道防腐沥青(SH 0098—91)237

表551油漆石油沥青(SH/T 0523—92)237

表552防水防潮石油沥青(SH/T 0002—90)238

534树脂238

表5532402酚醛树脂(沪Q/HG 14—624—79)238

表554松香(GB 8149—87)239

表555萜烯树脂239

表556改性醇酸树脂240

表557乙基纤维素240

表558E44 环氧树脂(HG 2—741—72)241

表559聚苯乙烯 (GB 12671—90)241

表560高密度聚乙烯树脂(GB 11116—90)242

表561聚氯乙烯树脂(HG 2—883—76)243

表562过氯乙烯树脂(HG 2—344—66)243

表563聚丙烯树脂244

表564聚异丁烯树脂(SH 0392—92)245

表565二元乙丙橡胶245

表566石油树脂246

535抗氧剂246

表5672,6二叔丁基对甲酚(SH 0015—90)246

表568二苯胺 (SH 0015—90)247

表569丁基辛基二硫代磷酸锌(SH 0394—92)247

536其他248

54防锈油248

表570暂时保护防腐蚀产品的分类(GB/T 76316—89)248

表571SH/T 0692—2000与JIS K 2246—1994防锈油分类对照表250

541除指纹型防锈油250

表572除指纹型防锈油的技术指标(摘自SH/T 0692,JIS K 2246)251

542溶剂稀释型防锈油251

表573溶剂稀释型防锈油的技术指标( 摘自SH/T 0692,

JIS K 2246)252

543脂型防锈油252

表574脂型防锈油的技术指标(摘自SH/T 0692,JIS K 2246)252

544润滑油型防锈油252

表575润滑油型防锈油的技术指标 (摘自SH/T 0692,JIS K 2246)253

545气相防锈油254

表576气相防锈油的技术指标(摘自 SH/T 0692,JIS K 2246)254

546其他255

附录部分添加剂及防锈油脂配方255

附表51部分石油产品添加剂分组、命名及代号对照表255

附表52部分油溶性缓蚀剂的分子结构256

附表53除指纹型防锈油举例259

附表54溶剂稀释型防锈油(硬膜)举例260

附表55溶剂稀释型防锈油(软膜)举例262

附表56脂型防锈油举例263

附表57润滑油型防锈油(封存防锈油)举例265

附表58润滑油型防锈油(防锈润滑两用油)举例266

附表59气相防锈油267

附表510其他268

参考文献269

第6章金属加工液270

61摩擦与润滑270

611摩擦、磨损270

表61摩擦的基本类型270

表62磨损的基本类型270

612 润滑271

表63润滑类型271

表64润滑剂的分类273

表65四类润滑剂的性能比较273

表66GB 76311—87润滑剂和有关产品(L类)的分类

根据应用场合划分274

62金属加工液分类274

621GB 76315中金属加工液274

表67金属加工润滑剂的分类(摘自GB 76315)275

表68按使用范围的M组产品品种分类表(GB 76315附录A)276

表69按性质和特性M组产品品种分类表第1部分:纯油

(GB 76315附录B)276

表610按性质和特性的M组产品品种分类表第2部分:水溶液

(GB 76315附录B)277

表611各类切削液的特性比较277

622日本JIS K 2241中金属加工液277

表612金属加工液相关名词定义(摘自JIS K 2241)278

表613非水溶性切削油的种类和性状(JIS K 2241)278

表614水溶性切削液的种类和性状(JIS K 2241)279

表615水不溶性切削油剂试验项目(摘自JIS K 2241)280

表616铜板腐蚀分类表280

表617水溶性切削油剂试验项目(摘自 JIS K 2241)281

表618JIS K 2241以外的相关试验项目281

63金属加工液组成及性能282

631油基切削液282

表619GB 76315(M组)中油基切削液组成、使用282

表620油基切削液的成分举例283

632水基切削液283

表621GB 76315(M组)中水基切削液组成、使用284

表622水基切削液原液的成分举例284

表623水基切削液的原液组成285

633各种切削液的性能比较285

表624油基切削液的性能比较286

表625水基切削液的性能比较286

表626油基切削液与水基切削液的性能比较287

64金属加工液的选择、使用287

641GB 76315(M)组(与ISO 6743/7等效

采用)选择、使用288

表627金属塑性加工用加工液选用表288

表628金属板材成形用加工液选用表289

表629变薄拉伸、强力旋压工艺用加工液选用表289

表630拉伸工艺用加工液选用表289

表631锻压工艺用加工液选用表289

表632金属切削加工用加工液选用表290

表633M组(金属加工)润滑剂各品种组成、特性和应用场合的比较

(GB 76315—89标准的附录)292

642JIS K 2241的选择、使用293

表634油基切削液的选择原则293

表635切削液的适用加工举例(根据JIS解说)294

表636磨削液的适用加工举例(根据JIS解说)298

643切削、磨削加工液使用中的故障排除299

表637切削加工方面的问题299

表638磨削加工方面的问题301

表639切削液管理方面的问题302

644金属非切削(塑性)加工用润滑剂303

表640石墨和非石墨两类润滑剂性能比较304

表641锻造润滑剂应用中的名词304

表642锻造润滑剂组分304

表643冷挤压常用润滑剂组成及毛坯表面处理方法306

表644有色金属冷挤压润滑剂306

表645热挤压用的润滑剂307

表646热轧液组分和用量308

表647各种轧制润滑剂用油的耐热温度308

表648不同组分的油膜强度309

表649不同组分的摩擦系数309

表650润滑组分对轧制压下率的影响309

表651拉拔润滑剂的分类和应用311

表652油性润滑剂的组成及性能312

表653铜拉丝油(Q/SH 03902007—86)312

表654高速铜拉丝油(Q/JH 4009—92)312

表655铜拉拔用乳液浓度313

表656冲压加工润滑剂构成组分314

表657常用冲压润滑剂组成314

645水基切削液的防腐败与净化315

表658水质对水基切削液中细菌繁殖的影响316

65切削液的安全与环保318

651切削液的安全性318

表659油基切削液毒性试验(鼷鼠)319

表660水基切削液的口服毒性试验(LD50)319

652皮肤疾患及呼吸器官损伤319

表661水基磨削液的皮肤刺激性试验320

653切削液的废液处理320

表662水基切削液的更液原因(汽车制造厂的场合)321

表663用凝聚法处理为主的五个实验用试样数据323

表664用活性炭二次处理后的数据323

66国内水基切削液标准324

表665合成切削液 (GB/T 6144—85)325

表666乳化油(SH 0365—92)326

表667微乳化油 (企业标准)326

附录金属加工液部分商品信息327

1瑞士科莱恩(Clariant)公司产品327

附表61腐蚀抑制剂327

附表62乳化剂/防腐蚀剂329

附表63润滑剂330

附表64杀菌剂331

附表65聚醚类润滑剂332

2德国舒美(Schülke & Mayr)公司金属加工液用杀菌剂333

附表66德国舒美 (Schülke & Mayr) 金属切削液专用杀菌剂337

参考文献338

第7章气相防锈材料339

71气相防锈剂339

表71气相防锈剂的用语定义 (摘自JIS Z 1519,JIS Z 0320)339

表72几种气相缓蚀剂在不同温度下的蒸气压340

表73几种气相缓蚀剂在25℃溶剂中的溶解度(g/100mL)340

表74气相缓蚀剂技术条件(JB/T 6071—92)341

表75气相防锈剂[摘自JIS Z 1519—1994(2002年确认)]343

表76铜及铜合金用气相腐蚀抑制剂[摘自JIS Z 0320—1997

(2002年确认)]343

72气相防锈纸343

表77气相防锈纸的用语定义(摘自JIS Z 1535,JIS Z 0321)343

表78亚硝酸二环己胺气相防锈纸技术要求(摘自WJ 1597)344

表79气相防锈纸技术条件(摘自QB 1319—91)345

表710气相防锈纸[摘自JIS Z 1535—94(2002年确认)]346

表711铜及铜合金用气相腐蚀抑制纸[摘自JIS Z 0321—1997

(2002年确认)]347

表712气相缓蚀剂处理的不透明包装材料(VCIP)分类

(摘自GJB 2726—1996)347

表713气相缓蚀剂处理的不透明包装材料性能(摘自

GJB 2726—1996)347

表714常用的气相防锈纸的配方348

73气相防锈薄膜350

表715气相防锈塑料薄膜技术条件 (摘自JB/T 6067—1999)351

表716JF120气相防锈薄膜技术要求 (摘自GJB 145A—93表A13)351

表717气相缓蚀剂处理的柔韧性可封合透明的阻隔材料

规范(摘自GJB 2748—1996)352

74气相防锈材料的选用通则352

741气相防锈包装材料及其包装制品的贮存保管352

742气相防锈材料的使用限制352

表718气相防锈包装材料的贮存保管(摘自GB/T 14188—93)353

743气相防锈包装材料的应用353

参考文献354

第8章可剥性塑料355

81热浸型可剥性塑料356

811热浸型可剥性塑料的分类356

表81热浸型可剥性塑料种类(摘自JIS Z 1704:1981)356

812热浸型可剥性塑料的质量指标356

表82热浸型可剥性塑料的质量指标356

813热浸型可剥性塑料的特点357

814热浸型可剥性塑料的主要成分358

815热浸型可剥性塑料的配方及配制359

表83乙基纤维素可剥性塑料配方359

表84国外醋酸丁酸纤维素可剥性塑料配方360

表85醋酸丁酸纤维素可剥性塑料配方360

816热浸型可剥性塑料的涂覆方法360

表86热浸型可剥性塑料技术条件(国内外标准对照表)361

82溶剂型可剥性塑料363

821溶剂型可剥性塑料的分类和质量指标363

表87溶剂型(涂装型)可剥性塑料的分类及用途(摘自JIS Z 1708:

1976,2002年确认)363

表88溶剂型(涂装型)可剥性塑料的质量指标

(摘自JIS Z 1708:1976)364

822溶剂型可剥性塑料的特点364

823溶剂型可剥性塑料的主要成分365

824溶剂型可剥性塑料的配方及配制365

表89美军规格MILB12121C(1956)中推荐配方366

表810国内溶剂型可剥性塑料配方366

825溶剂型可剥性塑料的涂覆工艺及应用367

表811溶剂型可剥性塑料技术条件(国内外标准对照表)368

参考文献369

第9章包装与包装材料370

91包装370

911防水包装370

表91防水包装等级(摘自GB/T 7350—1999)370

912防潮包装371

表92防潮包装等级(GB/T 5048—1999)371

表93防潮包装用材料的水蒸气透过量和容器的透湿度372

913防霉包装373

表94防霉包装等级(GB/T 4768—1995)374

914缓冲包装376

915防锈包装377

表95防锈包装等级(GB/T 4879—1999)377

92内包装材料380

921耐油性内包装材料380

表96耐油性内包装材料实例及用途(摘自GB 12339—90)380

表97耐油性内包装材料技术要求(摘自GB 12339—90)380

表98耐油性内包装材料技术要求[摘自JIS Z 1705—78

(2003年确认)]380

922非耐油性内包装材料380

表99非耐油性内包装材料实例及用途(摘自GB 12339—90)380

表910非耐油性内包装材料技术要求(摘自GB 12339—90)380

923特种用途的内包装材料380

表911特种用途的内包装材料(摘自GB 12339—90)380

924国内相关的内包装材料标准384

表912国内现有的内包装材料标准385

93包装用塑料薄膜及缓冲材料386

931塑料薄膜387

表913塑料薄膜的气体透过性[mL·(m2·24h·atm)-1]387

表914各种塑料薄膜特性(摘自GB 5048中A1)387

表915复合薄膜一览表388

表916铝塑布挤出复合材料(摘自GJB 756—89)389

表917柔韧性防水耐油阻隔材料(摘自GJB 2492—1995)389

表918各种包装薄膜的热封合性能390

表919各种薄膜的热封方法390

表920纸胶粘带的性能(摘自GJB 3841—1999)391

表921塑料胶粘带的性能(摘自GJB 3840—1999)391

表922纤维胶粘带的性能(摘自GJB 3379—1998)391

932缓冲材料392

表923缓冲材料的种类和品种392

表924缓冲材料的种类、特性和使用方法392

表925包装用缓冲材料特性比较394

附录干燥空气封存与干燥剂395

1干燥空气封存395

2干燥剂397

附表91包装用硅胶干燥剂(摘自GB 10455—89)398

附表92细孔硅胶(摘自HG/T 27651—1996)399

附表93粗孔硅胶(摘自HG/T 27652—1996)400

附表94蓝胶指示剂和变色硅胶(摘自HG/T 27654—1996)400

附表95包装用硅胶干燥剂[摘自JIS Z 0701—1997(2001确认)]401

附表96硅胶规格标准402

附表97铝胶规格(沪Q/HG 12560)403

附表98分子筛按分子大小吸附分类表403

附表99X型和Y型分子筛规格403

附表910A型分子筛规格404

附表911有关干燥剂的干燥条件405

附表912常用干燥剂的性能405

附表913几种干燥剂在相对湿度5%时的吸附能力405

附表914几种干燥剂在25℃时平衡水蒸气压405

附表915常用干燥剂的特性和适用范围406

附表916硅胶指示剂及湿度指示纸的特性及适用范围407

附表917包装用静态吸湿袋装活性干燥剂分类

(摘自GJB 2714—1996)407

参考文献407

第10章生产过程中的防锈409

101产品设计中的腐蚀控制409

1011环境条件409

表101军用产品寿命期一般历程410

表102主要的环境因素411

表103各种环境因素的破坏效应411

表104各环境因素对产品在不同环境下影响的重要程度413

表105常用环境试验方法414

1012结构设计416

表106航空结构件材料的极限最小厚度416

1013材料选择418

表107不同类别铝合金的耐腐蚀性418

表108不同铝合金及时效状态短横向的抗应力腐蚀断裂性能419

表109不锈钢的腐蚀特性422

表1010美军通信设备、电子设备和辅助电气设备用抗霉材料423

表1011美国军用电子设备抗霉材料424

表1012塑料的吸潮性424

表1013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耐光氧化性能425

表1014白蚁侵蚀425

表1015能作为腐蚀蒸气源的有机材料425

表1016部分不能共用材料426

表1017塑料对化学侵蚀的抵御性426

1014金属腐蚀与预防426

1015表面防护427

1016采用有效的防护包装428

表1018封存包装方法429

102工序间防锈430

1021工序间产生锈蚀的基本原因430

1022预防工序间锈蚀的主要方法430

1023工序间防锈一般要求430

表1019各工序的防锈技术要求431

1024防锈处理的工艺要点431

表1020清洗方法选定原则432

表1021各种清洗方法及其特征432

表1022一般干燥方法与程序434

表1023防锈油的选用基准434

1025防锈材料的技术要求434

103机械制品防锈包装工艺技术条件举例435

1031轴承防锈、包装工艺概要435

表1024轴承清洗方法(摘自JB/T 3034—93)436

表1025用于轴承的防锈材料(摘自JB/T 3034—93)436

表1026油膜防锈油(摘自JB/T 3034—93)436

表1027脂膜防锈油(摘自JB/T 3034—93)437

表1028防锈剂 (摘自JIS B 1517—84)438

1032重型机械防锈、包装工艺概要438

表1029重型机械除锈质量要求(摘自JB/ZQ 4001—83)438

表1030重型机械清洗质量要求(摘自JB/ZQ 4001—83)439

表1031减速器清洗等级规定(摘自JB/ZQ 4001—83)439

表1032重型机械防锈剂使用质量要求(摘自JB/ZQ 4001—83)439

表1033重型机械防锈包装质量要求(摘自JB/ZQ 4001—83)440

表1034重型机械除锈方法及使用工具、材料(摘自

JB/ZQ 4001—83)441

表1035重型机械清洗方法(摘自JB/2Q 4001—83)442

表1036重型机械防锈中的干燥方法 (摘自JB/ZQ 4001—83)442

表1037防锈油使用方法(摘自JB/ZQ 4001—83)442

表1038重型机械包装方法(摘自JB/ZQ 4001—83)443

表1039零部件防锈包装方法规定(摘自JB/ZQ 4001—83)445

表1040重型机械储运中锈蚀等级(摘自JB/ZQ 4001—83)446

表1041重型机械防锈质量分类与适用范围(摘自JB/ZQ 4001—83)446

1033光学仪器防霉、防雾、防锈技术要求446

表1042光学仪器及附件三防等级(摘自ZBY 251—84)447

表1043零部件长霉、结雾、锈蚀等级(摘自ZB Y 251—84)447

1034有关行业防锈技术条件及工艺规范447

表1044量具、刃具常用防锈材料类别(摘自JB/Z 132—85)448

表1045有关行业防锈工艺规程、技术条件448

104仓库防锈449

1041露天库防锈工艺449

表1046露天存放材料的防锈工艺449

表1047金属材料的防锈保管449

1042仓库防锈450

1043洞库的防潮及防锈453

附录锈蚀的鉴别与除锈453

1锈蚀的鉴别453

附表101各种金属的锈蚀特征453

附表102鉴别锈蚀时用的工具及适用范围455

附表103常用鉴别金属锈蚀用试剂455

附表104外观与锈蚀相似的表面缺陷与损伤举例455

附表105钢材表面锈蚀程度等级(GB/T 8923—88)457

2除锈457

附表106钢材表面除锈质量等级(GB/T 8923—88)457

附表107机械方法除锈458

附表108磨料的种类及用途460

附表109滚筒及振动精整用工作介质460

附表1010除锈常用的主要酸类461

附表1011黑色金属化学除锈法462

附表1012铝、镁合金化学除锈法464

附表1013铜合金、锌、镉镀层等除锈法465

附表1014有关除锈膏的配方467

附表1015金属锻、铸、轧皮的化学除锈方法示例467

参考文献468

第11章防锈材料试验方法470

111防锈油脂主要实验方法470

1111防锈油脂种类实验项目470

表111防锈油脂种类试验规定项目一览表(中、日对照)471

1112防锈油脂试验试片制备法473

表112金属试片规格474

1113防锈油脂试验试片锈蚀度试验法476

表113锈蚀分级(SH/T 0217)477

1114防锈油脂防锈试验试片锈蚀评定方法 478

表114锈蚀分级(SH/T 0533)478

1115防锈油脂湿热试验法478

1116防锈油盐水浸渍试验法480

1117防锈油脂蒸发量测定法481

1118防锈油水置换性试验法483

1119防锈脂吸氧测定法484

11110防锈油干燥性试验法484

11111防锈油脂腐蚀性试验法485

表115部分试片的材质规格486

11112防锈油脂盐雾试验法487

11113防锈油脂流下点试验法490

11114防锈油耐候试验法491

11115溶剂稀释型防锈油油膜厚度测定法493

11116防锈油人汗防蚀性试验法496

11117防锈油人汗洗净性试验法 497

11118防锈油脂低温附着性试验法499

11119防锈油脂除膜性试验法500

11120防锈油脂分离安定性试验法500

11121防锈油脂沉淀值和磨损性测定法501

表116离心管刻度允许误差502

11122防锈油喷雾性试验法503

11123防锈油脂包装贮存试验法(百叶箱法)504

11124气相防锈油试验方法506

表117沉淀用溶剂规格506

11125防锈油脂加速凝露腐蚀试验方法511

11126防锈油膜抗热流失性试验方法514

112气相防锈材料试验方法515

表118气相防锈材料性能试验项目(中国、日本、美国)一览表516

1121气相防锈纸试验方法517

1122气相防锈(粉、片)剂试验方法522

1123气相防锈塑料薄膜试验方法525

1124防锈材料百叶箱试验方法527

表119试片材质528

表1110试片锈蚀的评定530

1125气相缓蚀剂主要试验方法530

表1111气相缓蚀剂主要试验方法531

1126有关气相缓蚀剂的纯度和腐蚀性杂质含量的分析536

表1112有关气相缓蚀剂的纯度和腐蚀性杂质含量的分析536

1127压敏胶粘带和纸张性能测试方法537

表1113压敏胶粘带性能测试方法(摘自GB 4850~4852—84)537

表1114纸张的试验方法及其标准号538

113金属清洗剂试验方法539

1131通用水基金属净洗剂试验方法539

表1115批量及样品大小545

1132清净度检验方法546

表1116金属清净度的检验方法546

114切削油(液)试验方法547

1141金属加工油(液)的理化性能试验547

表1117切削油(液)试验项目(中、日对照表)548

1142金属切削油(液)模拟台架评定试验558

参考文献561

部分防锈材料企业简介56 2100433B

查看详情

防锈材料应用手册基本信息

防锈材料应用手册

作者:张康夫、萧怀斌、罗永秀、王余高 编

出版日期:2004年6月

书号:7-5025-5402-5

开本:16

装帧:平膜

版次:1版1次

查看详情

防锈材料应用手册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防锈材料应用手册文献

金属材料选用手册 金属材料选用手册

金属材料选用手册

格式:pdf

大小:589KB

页数: 31页

1 目 次 前言 ⋯⋯⋯⋯⋯⋯⋯⋯⋯⋯⋯⋯⋯⋯⋯⋯⋯⋯⋯⋯⋯⋯⋯⋯⋯⋯⋯⋯⋯⋯⋯⋯ Ⅱ 1 范围 ⋯⋯⋯⋯⋯⋯⋯⋯⋯⋯⋯⋯⋯⋯⋯⋯⋯⋯⋯⋯⋯⋯⋯⋯⋯⋯⋯⋯⋯⋯ 1 2 选用的基本要求 ⋯⋯⋯⋯⋯⋯⋯⋯⋯⋯⋯⋯⋯⋯⋯⋯⋯⋯⋯⋯⋯⋯⋯⋯⋯ 1 3 常用金属材料的选用 ⋯⋯⋯⋯⋯⋯⋯⋯⋯⋯⋯⋯⋯⋯⋯⋯⋯⋯⋯⋯⋯⋯⋯ 1 3.1 热轧等边角钢( GB/T 9787) ⋯⋯⋯⋯⋯⋯⋯⋯⋯⋯⋯⋯⋯⋯⋯⋯⋯⋯ 1 3.2 热轧不等边角钢( GB/T 9788) ⋯⋯⋯⋯⋯⋯⋯⋯⋯⋯⋯⋯⋯⋯⋯⋯⋯ 2 3.3 碳钢无缝钢管( GB/T 5312) ⋯⋯⋯⋯⋯⋯⋯⋯⋯⋯⋯⋯⋯⋯⋯⋯⋯⋯ 4 3.4 镀锌焊接钢管( GB/T 3091) ⋯⋯⋯⋯⋯⋯⋯⋯⋯⋯⋯⋯⋯⋯⋯⋯⋯⋯ 7 3.5 热轧扁钢( GB/T 704) ⋯⋯⋯⋯⋯⋯⋯⋯⋯⋯⋯⋯⋯⋯⋯

全国性材料物资使用手册及材料标准(建筑) 全国性材料物资使用手册及材料标准(建筑)

全国性材料物资使用手册及材料标准(建筑)

格式:pdf

大小:589KB

页数: 80页

뺣훝쫐쟧뒨붨훾짨볆풺폐쿞릫쮾 맣훝뫣듳닄쇏짨놸폐쿞릫쮾 좫맺탔닄쇏컯 쪹폃쫖닡벰닄쇏뇪ힼ뇭 ꎨ 2011쓪2 퓂ꎩ 붨훾샠 뫣듳뗘닺벯췅폐쿞릫쮾 뫣듳뗘닺벯췅폐쿞릫쮾 뇠훆쮵쏷 ꆾ뇠훆쒿뗄ꆿ 캪랽뇣벯췅쿠맘늿쏅뛔좫맺탔닄쇏컯뗄닺욷톡탍벰쪹폃뇪ힼ뗄쇋뷢ꎬ쳘훆뚨놾 쫩ꆣ ꆾ훷튪뇠훆틀뻝ꆿ 1ꆢꆶ붨훾짨볆풺맜샭훆뛈믣뇠ꆷꎻ 2 ꆢꆶ좫맺탔닄쇏컯 닉릺릩펦맜샭훆뛈ꆷꎻ 3 ꆢ 볗릩닄쇏볆뮮쒣냥 ꎻ ꆢ릩펦짌릩믵뫏춬훐뗄닺욷엤훃쟥떥ꆣ ꆾ쪹폃쮵쏷ꆿ 1ꆢ ꆢ놾쫩뇠훆뗄쿠맘짨볆튪쟳벰닄쇏릩펦욷없뗈쓚죝ꎬ룼탂쪱볤캪 2 0 쓪 퓂ꎻ ꆢ쯦ퟅ벯췅쿠맘늿쏅뛔짨볆튪쟳뗄뗷헻벰릩펦짌닺욷뇤룼ꎬ컒쏇붫믡벰쪱뛔놾 쫖닡ퟶ돶탞뚩ꆣ 뺣훝쫐쟧뒨붨훾짨볆풺폐쿞릫쮾 맣훝뫣듳닄쇏짨놸폐쿞릫쮾 20 쓪 퓂 4 4

暂时防锈手册编辑推荐

《暂时防锈手册》:金属制件在加工、储运过程中的防锈称为"暂时防锈",其中"暂时"并不是指其防锈期限的长短,而是指在使用前,可方便地去除。暂时防锈是金属产品生产和运输的重要环节。

《暂时防锈手册》由防锈专家张康夫先生领衔编写,对金属腐蚀的基本原理、暂时防锈的基本概念进行了简明的阐述,重点对防锈包装的工艺过程、暂时防锈用的各种材料和应用工艺进行了系统介绍;书中结合最新标准和最新数据,全面展示当前国内外防锈新成果,是目前国内最全面的防锈专业手册。

读者对象:涉及机械加工、包装的机械工程技术人员;涉及防锈材料的研制、生产和销售的化工技术人员;防腐蚀和表面技术的科研和开发人员。

查看详情

暂时防锈手册目录

第1章 大气腐蚀与防护

1.2.3 大气环境腐蚀性分类

1.3 有机气氛对金属的腐蚀

1.4 防止大气腐蚀的方法

1.4.1 金属材料的合理选用

1.4.2 防止接触腐蚀

1.4.3 镀层和化学覆盖层的选择和应用

1.4.4 涂料防腐蚀

1.5 暂时防锈技术

附录1各类金属材料简介

参考文献

第2章 防锈包装概要

2.1 防锈包装标准

2.2 防锈包装术语

2.3 包装方法的种类

2.4 防锈包装方法

2.4.1 概述

2.4.2 清洁方法

2.4.3 清洁度的确认

2.4.4 干燥方法

2.4.5 防锈材料的选用

2.4.6 使用防锈处理材料后必要的包装材料

2.4.7 包装方法

2.5 清洁度等有关的试验方法

2.6 防锈包装杯不及兵他

2.7 国内外有关防锈标准的使用说明

2.7.1 与防锈包装相关的部分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

2.7.2 与防锈包装相关的日本工业规格

2.7.3 防锈包装标准综述

附录2-1GB/T4879-1999防锈包装

附录2-2JISB1517-1984:滚动轴承包装(2005确认)

附录2-3MIL-STI)_2073-1D:1999美国国防部军用包装标准(部分)

参考文献

第3章 表面活性剂

3.1 概述

3.1.1 表面活性剂的概念及其在暂时防锈中的应用

3.1.2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3.2 表面活性剂的性质和功能

3.2.1 临界胶束浓度

3.2.2 胶束形状、大小

3.2.3 增溶度

3.2.4 浊点

3.2.5 三相点

3.2.6 亲水亲油平衡值

3.2.7 钟形曲线的应用

3.2.8 润湿、乳化、增溶、起泡

3.3 Pluronic聚醚表面活性剂

3.3.1 Pluronic聚醚的基本性能

3.3.2 全嵌段Pluronic聚醚

3.3.3 杂嵌段Pluronic聚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3.3.4 全杂嵌段Pluronic聚醚

附录3-1表面活性剂部分名词术语(摘自GB5327-85)

附录3-2部分表面活性剂产品

附录3-3部分相关的无机、有机化工原料

参考文献

第4章 清洗与干燥

4.1 金属表面的污物

4.1.1 油脂类污物

4.1.2 矿物油类污物

4.1.3 水溶性污物

4.1.4 固体微粒污染物

4.2 清洗用介质

4.2.1 有机溶剂清洗

……

第5章 中性介质缓蚀剂防锈剂

第6章 金属加工油、液

第7章 油溶性缓蚀剂与防锈油

第8章 气相防锈材料

第9章 可剥性塑料

第10章 内包装用材料和干燥剂

第11章 防锈材料试验方法

第12章 暂时防锈工艺应用

第13章 清洁生产与环境友好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光固化材料性能及应用手册内容简介

《光固化材料性能应用手册》是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