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多年生草本,具匍匐茎。茎直立,高30-70厘米,下部无毛或几近无毛,上部具夹生腺毛的短柔毛。叶柄长1-3厘米,近无毛;叶片卵圆形至卵圆状长圆形,长3-10厘米,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圆形、阔楔形至楔形,下延,边缘为带重齿的圆齿,有时数齿间具深刻的齿弯,两面近无毛,或被极稀的微柔毛。假穗状花序生于茎及短枝上部,在茎上者由于下部有短的花枝因而俨如圆锥花序,长3-7厘米,密被腺毛,由密集具2花的轮伞花序组成;苞片披针形,较开放的花稍短或等长;花梗短,长不及2毫米,密被腺长柔毛。花萼小,钟形,长2.8毫米,宽2.2毫米,外面密被腺长柔毛, 内面在齿下被稀疏微柔毛,齿缘具缘毛,10脉,其中5副脉不甚明显,萼齿5,直伸,近等大,长不及萼筒长的1/2,上3齿卵状三角形,先端钝,下2齿三角形,稍锐尖,果时花萼呈圆球形,直径3毫米,有时甚小。花冠白色,淡红色或淡紫色,长6.5-7.5毫米,冠筒长3毫米,稍伸出,唇片与冠筒成大角度的钝角,中裂片正圆形,侧裂片卵圆状三角形,先端钝。雄蕊伸出,前对与花冠等长。花柱与雄蕊等长。花盘盘状,浅4裂。子房圆球形,顶端被泡状毛。小坚果扁球形,长1.3毫米,黄棕色,合生面超过果长的1/2。花期长江流域为7-9月,广东、云南南部自6月至11月。
产江苏南部,浙江,福建,台湾,江西,湖南,广东,广西,云南,四川西南部及西藏东南部;生于山地林下润湿处,海拔120-1530米。日本,朝鲜,缅甸,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也有。模式标本采自印度尼西亚的爪哇。 2100433B
苦草又叫蓼萍草(湖南)、扁草 苦草又名苦玄参、苦胆草、蛇总管、四环素草,为玄参科植物,以全草入药 苦草属在我国分布广,蕴藏量大,目前已发表的种类有苦...
多年生草本,高30一90厘米。茎直立,分枝对生、斜上,茎上部的花序分枝伞房状;全部茎枝被白色或锈色短柔毛,上部及花序梗上的毛较密,中下部花期脱毛或无毛。叶对生,质地薄,卵形、三角状卵形或菱状卵形,长3...
瑞香又名瑞兰、蓬莱花、千里香、睡香、风流树。花期2~4月。花白色或带紫红色,密集簇生于枝顶,具香气。
国槐形态特征
国槐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 15-25 米,干皮暗灰色,小枝绿色,皮孔明显。羽状复叶长 15-25 厘米;叶轴有毛,基部膨大;小叶 9-15 片,卵状长圆形,长 2.5-7.5 厘 米,宽 1.5-5 厘米,顶端渐尖而有细突尖,基部阔楔形,下面灰白色,疏生短 柔毛。圆锥花序顶生;萼钟状,有 5小齿;花冠乳白色,旗瓣阔心形,有短爪, 并有紫脉,翼瓣龙骨瓣边缘稍带紫色;雄蕊 10条,不等长。荚果肉质,串珠状, 长 2.5-5 厘米,无毛,不裂;种子 1-6 颗,肾形。花果期 9-12 月。 [1] 生长习性 性耐寒,喜阳光,稍耐阴,不耐阴湿而抗旱,在低洼积水处生长不良, 深根,对土壤要求不严, 较耐瘠薄, 石灰及轻度盐碱地 (含盐量 0.15%左右) 上也能正常生长。但在湿润、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上生长最 佳。耐烟尘,能适应城市街道环境。病虫害不多。寿命长,耐烟毒能力强。 用途 中国
淀山湖沉水植物_苦草群落恢复影响因子研究
生态环境学报 2011, 20(6-7): 1097-1101 http://www.jeesci.com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E-mail: editor@jeesci.com 基金项目: 上海市科委重大项目( 08DZ1203103);上海市重点学科水生生物学建设基金项目( s30701) 作者简介: 赵风斌( 1985年生),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水域生态修复。 E-mail:shang.hai1120@163.com *通信作者:王丽卿( 1970年生),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水域环境生态。 E-mail: lqwang@shou.edu.cn 收稿日期: 2011-05-03 淀山湖沉水植物——苦草群落恢复影响因子研究
刺苦草
苦草 苦草属
密刺苦草
细锯齿苦草
细锯齿苦草,多年生无茎沉水草本,水鳖科苦草属植物。
1)苦草分配于有性繁殖部分的生物量较无性的大,分别占总生物量的25.0%±13.8%和10.1%±7.0%。雌花数与座果率平均分别为22.9±13.8朵·株-1和73.3%±17.9%。雄株可以产生11~33个佛焰苞,每个佛焰苞内平均含有364±38朵雄花,每个雄花产生的花粉为128~184粒。每个果实内种子丰富,多达150~360粒,估算太湖苦草种群立地种子量可达1.68×104~1.01×106个·m-2。但每年种群主要来自地下块茎和匍匐茎,水深、风浪等可能是种子苗难以在湖泊中定植成功的主要因素。
2)苦草的块茎数量较大,平均90~226个·m-2,是种群发展的强大物质基础。
3)温度、光照、基质及种子保存方式与时间长短对种子发芽率均有较大影响。10℃时种子发芽率较低,仅8.35%±1.89%;20℃时发芽率较高,为56.73%±6.42%;30℃时发芽率有所降低,为43.55%±4.34%。种子发芽对光照有一定要求,20℃、无光条件下,种子发芽率下降63.6%。在没有湖泥为基质的情况下,发芽率下降36.5%。此外,随干燥保存时间增加,种子发芽率下降。
4)块茎发芽对光照需求不大,但温度对块茎的发芽率有较大影响,10℃时发芽率为20.3%±5.7%,20℃时较高,达90.2%±12.6%,30℃时发芽率降低至60.4%±7.6%。5)光照对幼苗生长有一定影响。有光照的幼苗伸长生长比无光条件下慢,但生物量积累较大,有光的苗生长速度平均为0.56~0.70cm·d-1,无光的为0.86~0.96cm·d-1。试验结果还显示,苦草的块茎苗初期的伸长生长主要依赖于基部的根茎生长。6)根据研究结果认为,在湖泊中恢复苦草种群应主要利用地下块茎,种子只适用于相对静止的浅水池塘种植。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