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作者:(日本)隈研吾 译者:朱锷
家不是用来买卖的东西,它是用来居住、用来生活的。如果自己没有要在这个家里跟房子一起老朽、死亡的意识,那就不能算是这个家里居住过。不仅仅是家,其他建筑也是如此。那是与大地紧密联系在一起,有着移都移不动的分量,不忍轻易让给他人的东西,它是与住在那里的人们的生活哲学以及人生紧密联系着的。
这才是建筑的原点。无法与大地割裂开的,才是建筑。我重视的是回到那块大地,重新审视建筑;回到那块大地,再一次将建筑与大地连接起来。《反造型:与自然连接的建筑》的目的在于颠覆欧洲建筑从希腊-罗马时代沿袭下来的割裂手法。暴露从而颠覆,实践这种颠覆,以此告诉人们我们还能够有别的选择,这就是《反造型:与自然连接的建筑》的目的。
序
第一章 连接 日向邸
第二章 流出 水/玻璃
第三章 隐去 龟老山
第四章 极少化 森林舞台
第五章 村井美术馆
第六章 莲屋
第七章 粉碎成粒子
钱觉时(JueshiQian),安徽桐城人,1962年生,现为重庆大学教授,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专业博士生导师,霍英东教育基金获得者。先后在东南大学、重庆大学、同济大学和美国宾州大学学习。1992...
徐韦华,在台湾很有影响力的著名拼布作家,从事拼布材料包设计多年,经验非常丰富。
将光标置于论文作者名字后,在“插入/引用/脚注和尾注/自定义标记”中,输入“作者简介”四字,点“插入”,在页尾输入介绍内容即可。
建筑,原本就背负着必须从环境中突显自己的可悲命运。可以说,这是一种被迫从环境割裂出来的宿命。在有些人看来,体积如此巨大的物体拔地而起,当然会被视作是一种割裂。然而,我的看法恰恰相反。我在想,这种所谓的宿命难道是不可颠覆的吗?如何才能将这个冒出来的新空间与周围的环境连接起来呢?不能让它融入到环境中去吗?不能让它和环境融为一体吗?我相信,这样的思考绝不会是徒劳的。
我跟20世纪的建筑师们的想法恰恰相反。他们想要让原本就背负着突显自我宿命的建筑体块与周围的环境形成更加鲜明的对比。他们追求的是加剧这种对比,让建筑与环境间的割裂更加明确。不少建筑家靠着这耀眼的割裂光环而一夜成名。20世纪就是这样的一个时代。其中,被称为巨匠的两位建筑师:柯布西耶与密斯·凡·德罗正是最典型的代表人物。柯布西耶为了将建筑与地面清楚地割裂开来,发明了“底层架空”的手法。所谓底层架空,就是在房屋底层采用独立支柱。其中,萨伏伊别墅[1931]就是最好的例子。采用细细的支柱将白色的房屋整体与地面割裂开来的手法,让很多人都为之惊叹。 2100433B
天津水岸廊桥:连接城市、建筑与自然
以天津水岸廊桥项目为例,通过高台林丘、城市视窗、下沉庭院、亲水湖岸、高架廊桥和溶解建筑等策略,使景观成为城市的有机组成,也使建筑成为景观的元素。探讨了如何将建筑、景观和城市融为一体的设计理念和方法。这些方法包括自然与建筑空间的穿插与延伸、竖向的设计、景观与建筑元素的细部处理、景观与建筑界面的设计。
灯具造型的自然形态设计研究
灯具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照明工具。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得到了很大提高,审美观念和生活理念发生了极大改变,对于灯具造型的设计有了更高要求。同时受环保理念的影响,具有自然形态的环保型灯具饰品逐渐成为设计者的追求目标。本文着重对自然形态的基本概念以及在现代灯具设计中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最终提出有效的设计方法,旨在为相关研究及实践提供借鉴。
自然通风能兼顾建筑节能与改善室内空气品质。建筑蓄热对自然通风与室内空气流动和热状况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拟采用理论分析、数字模拟、CFD仿真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建筑蓄热与自然通风非线形耦合关系,揭示建筑蓄热对自然通风量和室内温度波动的影响规律。研究成果将为建筑材料的选取、混合通风系统的合理设计与控制策略的确定打下理论基础。 2100433B
地梁与地梁的主筋焊接要没有交叉焊接,使地梁周圈成为环形并实现电气连通。利用梁面主筋比利用梁底主筋要好一些,因梁底钢筋与土壤接触易腐蚀,梁面钢筋在混凝土中可以得到很好的保护。箍筋要每隔6m与主筋焊接。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李晓东
从繁华的北京城区一路向北大约两小时车程,曲折的山间公路会把人们带到一片山清水秀的自然空间,这里是北京市怀柔区雁栖镇的交界河村,一个风景如画、背山面水的北方村落。65家农户,村民三百多人居住于此,盛产核桃、栗子、梨等作物,附近还有慕田峪长城、箭扣长城等旅游胜地。2010年,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李晓东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来到这里,并萌生了给这个漂亮的村落设计一栋建筑的想法;2011年,由他设计的“篱苑书屋”在这里建成。
李晓东对“篱苑书屋”的阐释是:“完成这一设计实践了我的自然可持续和社会可持续理念,让建筑消隐在与自然的对话中。”篱苑书屋所处环境景色清幽,李晓东的设计构思在于让人造的物质环境将大自然清散的景气凝聚成为一个有灵性的气场,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天人合一的境界。整栋建筑长30米、宽4.35米、高6.3米,总建筑面积约为170平方米,局部二层,建筑内设多样的围坐、讨论空间,而相互之间没有任何隔断,没有任何家具,突显空间的完整性。最具匠心的在于篱苑书屋的外墙材料是当地随处可见、漫山遍野的柴禾杆,与屋外的水边栈道、卵石、篱笆浑然一体,让这座书屋巧妙地融入了周围的自然。
走进书屋,书籍排布随意而易取,读者可以随手抽取自己感兴趣的任意书籍,可就近找到任意一个舒服的座位静心阅读,阳光透过夹在立面及屋顶玻璃当中的柴禾杆射入室内,投射出各式各样的光影,明亮而温和。在这样的环境里,村民及游客将会得到最自然惬意的阅读体验。这也是书屋取名“篱苑”的原因。
篱苑书屋建成后,不但成为村子的新的旅游景点,也成了村民和游客阅读、交流的空间,成了很多北京人周末驱车前往的文化净土;也正是“篱苑书屋”,给李晓东带来了诸多世界性的建筑设计奖项:2012年的新加坡世界建筑节年度文化建筑类优胜奖,2013年瑞典的“建筑的必要性国际宣言”国际可持续社区建筑优胜奖;2014年10月,李晓东的“篱苑书屋”又获得加拿大建筑师协会设立的首届森山奖。
实际上,一直致力于将中国传统建筑设计理念与西方文明融汇的李晓东教授,不仅在建筑理论、建筑思想、建筑教育等领域成果丰厚,其设计作品也多次获得国际性大奖,如他完成于2002-2003年的作品“云南玉湖小学”获得2004年美国环境设计与研究协会年度最佳设计奖,2005-2006年亚洲建筑师协会(ARCASIA))的亚洲建筑金奖;2008年李晓东带领清华建筑系学生完成的“桥上书屋”获得了2010年国际建筑界的重要大奖——阿卡汗建筑大奖。他也是目前唯一获此殊荣的中国建筑师。因为他在建筑和城市设计领域取得巨大成就和广泛的国际影响,李晓东于2012年被美国建筑师协会授予荣誉院士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