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本书是“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是根据高等教育规划教材的编写要求,以及更新教材内容、反映现代科技发展和应用的原则,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工程光学(第3版)》基础上重新修订而成。本书编写一贯坚持注重基本理论的论述,加强理论与工程实际的结合,突出现代光学与光学技术发展的指导思想。本书修订后仍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几何光学和光学设计,下篇为物理光学。全书系统地介绍了工程光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
新版网络支持功能介绍
第4版前言
第3版前言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上篇几何光学与光学设计第一章几何光学基本定律与成像
概念1
第一节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和原理1
一、光波与光线1
二、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2
三、费马原理5
四、马吕斯定律6
第二节成像的基本概念与完善成像
条件6
一、光学系统与成像概念6
二、完善成像条件6
三、物、像的虚实7
第三节光路计算与近轴光学系统7
一、基本概念与符号规则7
二、实际光线的光路计算8
三、近轴光线的光路计算9
第四节球面光学成像系统10
一、单个折射面成像10
二、球面反射镜成像11
三、共轴球面系统12
习题14
第二章理想光学系统16
第一节理想光学系统与共线成像
理论16
第二节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与基面18
一、无限远的轴上物点对应的像点F′18
二、无限远轴上像点对应的物点F19
三、物方主平面与像方主平面间的关系,
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和基面19
四、实际光学系统的基点位置和焦
距的计算20
第三节理想光学系统的物像关系21
一、图解法求像21
二、解析法求像22
三、由多个光组组成的理想光学系
统的成像24
四、理想光学系统两焦距之间的
关系25
第四节理想光学系统的放大率26
一、轴向放大率26
二、角放大率27
三、光学系统的节点27
四、用平行光管测定焦距的依据28
第五节理想光学系统的组合28
一、两个光组组合分析29
二、多光组组合计算31
三、举例32
第六节透镜35
习题37
第三章平面与平面系统39
第一节平面镜成像39
一、平面镜成像原理39
二、平面镜旋转特性40
三、双平面镜成像40
第二节平行平板41
一、平行平板的成像特性42
二、平行平板的等效光学系统42
第三节反射棱镜43
一、反射棱镜的类型43
二、棱镜系统的成像方向判断47
三、反射棱镜的等效作用与展开48
第四节折射棱镜与光楔50
一、折射棱镜的偏向角50
二、光楔及其应用52
三、棱镜色散52
第五节光学材料53
一、透射材料的光学特性53
二、反射光学材料的光学特性56
习题56
Ⅹ工程光学第4版目录
Ⅺ第四章光学系统中的光阑与
光束限制59
第一节光阑59
一、孔径光阑59
二、视场光阑62
第二节照相系统中的光阑62
第三节望远镜系统中成像光束的
选择64
第四节显微镜系统中的光束限制
与分析66
一、简单显微镜系统中的光束限制66
二、远心光路67
三、场镜的应用67
第五节光学系统的景深68
一、光学系统的空间像68
二、光学系统的景深69
第六节数码照相机镜头的景深73
习题74
第五章光度学和色度学基础77
第一节辐射量和光学量及其单位77
一、辐射量77
二、光学量78
三、光学量和辐射量间的关系79
第二节光传播过程中光学量的变化
规律80
一、点光源在与之距离为r处的表面上
形成的照度80
二、面光源在与之距离为r处的表面上
形成的照度81
三、单一介质元光管内光亮度的
传递81
四、光束经界面反射和折射后的
亮度81
五、余弦辐射体83
第三节成像系统像面的光照度84
一、轴上像点的光照度84
二、轴外像点的光照度84
三、光通过光学系统时的能量损失85
四、光学系统的总透射比87
第四节颜色的分类及颜色的表观特征87
一、颜色及其分类87
二、颜色的表观特征87
第五节颜色混合及格拉斯曼颜色混合
定律88
一、颜色混合88
二、格拉斯曼颜色混合定律88
第六节颜色匹配89
一、颜色匹配和颜色匹配实验89
二、颜色方程式90
三、颜色匹配实验的结论90
第七节色度学中的几个概念90
一、颜色刺激90
二、三原色90
三、三刺激值90
四、光谱三刺激值或颜色匹配函数91
五、色品坐标及色品图91
六、色度学中常用的光度学概念91
第八节颜色相加原理及光源色和物体
色的三刺激值93
一、颜色相加原理93
二、光源色和物体色的三刺激值93
第九节CIE标准色度学系统94
一、 CIE1931标准色度学系统94
二、 CIE1964补充标准色度学系统100
三、 CIE标准照明体和标准光源101
四、 CIE关于照明和观察条件的规定102
五、 CIE色度学系统表示颜色的方法102
第十节均匀颜色空间及色差公式103
一、(x,y,Y)颜色空间是非均匀
颜色空间103
二、均匀颜色空间及相应的色差
公式104
第十一节颜色测量105
一、颜色测量原理105
二、颜色测量方法分类106
三、颜色测量方法106
习题107
第六章光线的光路计算及像差
理论108
第一节概述108
一、基本概念108
二、像差计算的谱线选择109
第二节光线的光路计算109
一、子午面内的光线光路计算110
二、沿轴外点主光线细光束的光路
计算112
三、计算举例113
第三节轴上点的球差114
一、球差的定义和表示方法114
二、球差的校正116
第四节正弦差和彗差118
一、正弦差118
二、彗差120
第五节场曲和像散121
一、场曲与轴外球差121
二、像散123
第六节畸变124
第七节色差126
一、位置色差、色球差和二级光谱126
二、倍率色差128
第八节像差特征曲线与分析129
一、像差特征曲线129
二、像差特征曲线分析130
第九节波像差132
习题134
第七章典型光学系统137
第一节眼睛及其光学系统137
一、眼睛的结构——成像光学系统137
二、眼睛的调节及校正137
三、眼睛——辐射接收器139
四、眼睛的分辨率139
五、眼睛的对准精度140
六、眼睛的景深140
七、双目立体视觉141
第二节放大镜142
一、视觉放大率142
二、光束限制和线视场143
第三节显微镜系统144
一、显微镜的视觉放大率144
二、显微镜的线视场145
三、显微镜的出瞳直径145
四、显微镜的分辨率和有效放大率145
五、显微镜的景深146
六、显微镜的照明方法147
七、显微镜的物镜149
第四节望远镜系统149
一、望远系统的分辨率及工作放
大率150
二、望远镜的视场151
第五节目镜152
第六节摄影系统155
一、摄影物镜的光学特性155
二、摄影物镜的景深157
三、摄影物镜的类型157
四、数码相机(digital camera)159
第七节投影系统160
一、基本参数160
二、投影物镜的结构型式161
三、照明系统162
四、基于DMD的投影光学系统162
五、DMD空间光调制器163
第八节变焦距光学系统164
一、变焦距光学系统的原理164
二、变焦距系统的变焦方程166
三、机械补偿变焦系统169
第九节光学系统的外形尺寸计算171
一、转像系统和场镜171
二、带有对称透镜转像系统的望
远镜172
习题175
第八章现代光学系统179
第一节激光光学系统179
一、高斯光束的特性179
二、高斯光束的传播179
三、高斯光束的透镜变换181
四、高斯光束的聚焦和准直183
五、高斯光束的整形184
六、LD光束特性及其整形186
第二节傅里叶(Fourier)变换光学
系统187
一、相干光学处理系统187
二、傅里叶变换物镜的光学设计要求及
结构型式188
第三节扫描光学系统189
一、扫描方程式190
二、常用光学扫描形式190
三、扫描物镜——fθ物镜191
第四节光纤光学系统193
一、阶跃型光纤的基本原理193
二、梯度折射率光纤194
三、光纤束的传光、传像特性197
四、光纤光学系统200
五、光纤面板与光锥201
第五节红外光学系统201
一、红外光学材料202
二、红外光学系统的结构型式204
三、红外光学系统的冷阑与冷阑
效率206
四、红外光学系统的无热化设计206
第六节特殊面型及特殊结构光学
系统207
一、自由曲面光学系统207
二、折/衍混合成像光学系统209
三、离轴反射式光学系统210
四、微透镜及微透镜阵列211
五、共形光学系统211
六、自适应光学系统212
习题213
Ⅻ第九章光学系统的像质评价214
第一节瑞利判断与波前图214
一、瑞利判断(Rayleigh Judgement)214
二、波前图(Wavefront Map)215
第二节中心点亮度与能量包容图215
一、中心点亮度(Brightness
of Center Disk)215
二、能量包容图(Encircled
Energy)215
第三节分辨率与点扩散函数216
一、分辨率(Resolving Power)216
二、点扩散函数(Point Spread
Function)218
第四节星点检测法与点列图218
一、星点检测法(Star Test)218
二、点列图(Spot Diagram)219
第五节光学传递函数评价成像质量220
一、利用MTF曲线来评价成像质量221
二、利用MTF曲线的积分值来评价
成像质量221
第六节其他像质评价方法222
一、方均根(RootMeanSquare,RMS)
统计评价222
二、光程差曲线与光线差曲线223
三、照度分析与光谱分析224
四、杂散光分析225
第七节光学系统的像差公差226
一、望远物镜和显微物镜的像差
公差226
二、望远目镜和显微目镜的像差
公差227
三、照相物镜的像差公差228
习题228
第十章光学设计229
第一节PW形式的初级像差系数229
一、 PW的定义及PW形式的初级
像差系数229
......
《大设计》无所不在。在会议室和战场上;在工厂车间中也在超市货架上;在自家的汽车和厨房中;在广告牌和食品包装上;甚至还出现在电影道具和电脑图标中。然而,设计却并非只是我们日常生活环境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它...
本书分为上篇“平面构成”和下篇“色彩构成”两个部分,每一部分的最后章节选编了一些本校历年来学生的优秀作品作为参考,图文并茂、深入浅出。此外,本书最后部分附有构成运用范例及题型练习,可供自考学生参考。本...
本书从招贴的起源、发展到现代招贴设计的运用,阐述了招贴的分类、功能及设计形式等基本知识。全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了如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招贴设计中。全文内容基础,表述深度恰当,以简单的理论知识引领...
《摄影测量学》内容简介
<正>本书主编王双亭,河南理工大学教授,毕业于解放军测绘学院航空摄影测量专业,主要从事数字摄影测量和遥感信息提取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技术和最新成果。全书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介绍摄影测量的基本概念、发展过程及所面临的问题;第二章介绍了摄影像片的获取原理与技术;第三章介绍了中心
《摄影测量学》内容简介
<正>本书主编王双亭,河南理工大学教授,毕业于解放军测绘学院航空摄影测量专业,主要从事数字摄影测量和遥感信息提取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技术和最新成果。全书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介绍摄影测量的基本概念、发展过程及所面临的问题;第二章介绍了摄影像片的获取原理与技术;第三章介绍了中心投影的概念与特性。第四章介绍了立体观察的原理和方法;第五章介绍了摄影像片的系统误差来源和改正方法;第六章简要介绍了数字影像的获取方法,特征提取、特征定位、影像匹配的
《工程光学(第3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是根据高等教育规划教材的编写要求,以及更新教材内容、反映现代科技发展和应用的原则,在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工程光学(第2版)》基础上重新修订而成的。
《工程光学(第3版)》编写一贯坚持注重基本理论的论述,加强理论与工程实际的结合,突出现代光学与光学技术发展的指导思想。《工程光学(第3版)》修订后仍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几何光学与光学设计,下篇为物理光学。全书系统地介绍了工程光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工程光学(第3版)》可作为高等学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仪器仪表类及其相近专业的教材,亦可作为物理和光学类专业的选修课教材或参考书,也是从事光电信息科学与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等相关领域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工程光学(第3版)》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之一。
第3版前言
第2版前言
第重版前言
上篇 几何光学与光学设计
第一章 几何光学基本定律与成像概念
第一节 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和原理
一、光波与光线
二、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
三、费马原理
四、马吕斯定律
第二节 成像的基本概念与完善成像条件
一、光学系统与成像概念
二、完善成像条件
三、物、像的虚实
第三节 光路计算与近轴光学系统
一、基本概念与符号规则
二、实际光线的光路计算
三、近轴光线的光路计算
第四节 球面光学成像系统
一、单个折射面成像
二、球面反射镜成像
三、共轴球面系统
习题
第二章 理想光学系统
第一节 理想光学系统与共线成像理论
第二节 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与基面
一、无限远的轴上物点对应的像点F
二、无限远轴上像点对应的物点F
三、物方主平面与像方主平面间的关系
四、实际光学系统的基点位置和焦距的计算
第三节 理想光学系统的物像关系
一、图解法求像
二、解析法求像
三、由多个光组组成的理想光学系统的成像
四、理想光学系统两焦距之间的关系
第四节 理想光学系统的放大率
一、轴向放大率
二、角放大率
三、光学系统的节点
四、用平行光管测定焦距的依据
第五节 理想光学系统的组合
一、两个光组组合分析
二、多光组组合计算
三、举例
第六节 透镜
习题
第三章 平面与平面系统
第一节 平面镜成像
一、平面镜成像原理
二、平面镜旋转特性
三、双平面镜成像
第二节 平行平板
一、平行平板的成像特性
二、平行平板的等效光学系统
第三节 反射棱镜
一、反射棱镜的类型
二、棱镜系统的成像方向判断
三、反射棱镜的等效作用与展开
第四节 折射棱镜与光楔
一、折射棱镜的偏向角
二、光楔及其应用
三、棱镜色散
第五节 光学材料
一、透射材料的光学特性
二、反射光学材料的光学特性
习题
第四章 光学系统中的光阑与光束限制
第一节 光阑
一、孔径光阑
二、视场光阑
第二节 照相系统中的光阑
第三节 望远镜系统中成像光束的选择
第四节 显微镜系统中的光束限制与分析
一、简单显微镜系统中的光束限制
二、远心光路
三、场镜的应用
第五节 光学系统的景深
一、光学系统的空间像
二、光学系统景深的含义
第六节 数码照相机镜头的景深
习题
第五章 光度学和色度学基础,
第一节 辐射量和光学量及其单位
一、辐射量,
二、光学量
三、光学量和辐射量间的关系
第二节 光传播过程中光学量的变化规律
一、点光源在与之距离为r处的表面上形成的照度
二、面光源在与之距离为r处的表面上形成的照度
三、单一介质元光管内光亮度的传递
四、光束经界面反射和折射后的亮度
五、余弦辐射体
第三节 成像系统像面的光照度
一、轴上像点的光照度
二、轴外像点的光照度
三、光通过光学系统时的能量损失
四、光学系统的总透射比
第四节 颜色的分类及颜色的表观特征
一、颜色及其分类
二、颜色的表观特征
第五节 颜色混合及格拉斯曼颜色混合定律
一、颜色混合
二、格拉斯曼颜色混合定律
第六节 颜色匹配
一、颜色匹配和颜色匹配实验
二、颜色方程式
三、颜色匹配实验的结论
第七节 色度学中的几个概念
一、颜色刺激
二、三原色
三、三刺激值
四、光谱三刺激值或颜色匹配函数
五、色品坐标及色品图
六、色度学中常用的光度学概念
第八节 颜色相加原理及光源色和物体色的三刺激值
一、颜色相加原理
二、光源色和物体色的三刺激值
第九节 CIE标准色度学系统
一、CIE1931标准色度学系统
二、CIE1964补充标准色度学系统
三、CIE标准照明体和标准光源
四、CIE关于照明和观察条件的规定
五、CIE色度学系统表示颜色的方法
第十节 均匀颜色空间及色差公式
一、(x,y,r)颜色空间是非均匀颜色空间
二、均匀颜色空间及相应的色差公式
习题
第六章 光线的光路计算及像差理论
第一节 概述
一、基本概念
……
下篇 物理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