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当按剪跨比λ判定柱子不是短柱时,按一般框架柱的抗震要求采取构造措施即可;确定为短柱后,就应当尽量提高短柱的承载力,减小短柱的截面尺寸,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高短柱的延性,改善短柱的抗震性能。
1、使用复合螺旋箍筋。高层建筑框架柱的抗剪能力是应该满足剪压比限值和"强剪弱弯"要求的,柱端的抗弯承载力也是应该满足"强柱弱梁"要求的。对于短柱,只要符合"强剪弱弯"和"强柱弱梁"的要求,是能够做到使其不发生剪切型破坏的。
2、采用分体柱。由于短柱的抗弯承载力比抗剪承载力要大得多,在地震作用下往往是因剪切而失效,其抗弯强度不能完全发挥。因此,可人为地削弱短柱的抗弯强度,使抗弯强度相应于或略低于抗剪强度,这样,在地震作用下,柱子将首先达到抗弯强度,从而呈现出延性的破坏状态。
3、采用钢骨砼柱。钢骨砼柱由钢骨和外包砼组成。钢骨通常采用由钢板焊接拼制或直接扎制而成的工字形、口字形、十字形截面。由于钢骨砼柱充分发挥了钢与砼两种材料的特点,具有截面尺寸小、自重轻、延性好以及优越的技术经济指标等特点,如果在高层或超高层钢筋砼结构下部的若干层采用钢骨砼柱,可大大减小柱的截面尺寸,显著改善结构的抗震性能。
4、采用钢管砼柱。钢管砼是由砼填入薄壁圆形钢管内而形成的组合结构材料,是套箍砼的一种特殊形式。由于钢管内的砼受到钢管的侧向约束,使砼处于三向受压状态,从而使砼的抗压强度和极限压应变得到很大提高,砼特别是高强砼的延性得到显著改善。
当按剪跨比λ判定柱子不是短柱时,按一般框架柱的抗震要求采取构造措施即可;确定为短柱后,就应当尽量提高短柱的承载力,减小短柱的截面尺寸,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高短柱的延性,改善短柱的抗震性能。
1、使用复合螺旋箍筋。高层建筑框架柱的抗剪能力是应该满足剪压比限值和“强剪弱弯”要求的,柱端的抗弯承载力也是应该满足“强柱弱梁”要求的。对于短柱,只要符合“强剪弱弯”和“强柱弱梁”的要求,是能够做到使其不发生剪切型破坏的。
2、采用分体柱。由于短柱的抗弯承载力比抗剪承载力要大得多,在地震作用下往往是因剪切而失效,其抗弯强度不能完全发挥。因此,可人为地削弱短柱的抗弯强度,使抗弯强度相应于或略低于抗剪强度,这样,在地震作用下,柱子将首先达到抗弯强度,从而呈现出延性的破坏状态。
3、采用钢骨砼柱。钢骨砼柱由钢骨和外包砼组成。钢骨通常采用由钢板焊接拼制或直接扎制而成的工字形、口字形、十字形截面。由于钢骨砼柱充分发挥了钢与砼两种材料的特点,具有截面尺寸小、自重轻、延性好以及优越的技术经济指标等特点,如果在高层或超高层钢筋砼结构下部的若干层采用钢骨砼柱,可大大减小柱的截面尺寸,显著改善结构的抗震性能。
4、采用钢管砼柱。钢管砼是由砼填入薄壁圆形钢管内而形成的组合结构材料,是套箍砼的一种特殊形式。由于钢管内的砼受到钢管的侧向约束,使砼处于三向受压状态,从而使砼的抗压强度和极限压应变得到很大提高,砼特别是高强砼的延性得到显著改善。
规程[1]和规范[2]都规定,柱净高H与截面高度h之比H∶h≤4为短柱,工程界许多工程技术人员也都据此来判定短柱,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因为确定是否短柱的参数是柱的剪跨比λ,只有剪跨比λ=M∶Vh≤2的柱才是短柱,而柱净高与截面高度之比H∶h≤4的柱其剪跨比λ不一定小于2,亦即不一定是短柱。按H∶h≤4来判定的主要依据是:①λ=M∶Vh≤2;②考虑到框架柱反弯点大都靠近柱中点,取M=0.5VH,则 λ=M∶Vh=0.5VH∶Vh=0.5H∶h≤2,由此即得H∶h≤4.但是,对于高层建筑,梁、柱线刚度较小,特别是底部几层,由于受柱底嵌固的影响且梁对柱的约束弯矩较小,反弯点的高度会比柱高的一半高得多,甚至不出现反弯点,此时不宜按H∶h≤4来判定短柱,而应按短柱的力学定义——剪跨比 λ=M∶Vh≤2来判定才是正确的。
事实上,在柱高Hn或连续梁剪跨a的范围内,最大剪跨比出现在弯矩较大区段。钢筋砼构件的抗剪承载力是随剪跨比λ增大而降低的。所以,同样条件下,弯矩较大区段的截面抗剪承载力要比弯矩较小区段的小,在荷载作用下,如果发生剪切破坏,就只能是在弯矩较大区段上。用来判断框架柱是否属于短柱的剪跨比λ当然应是可能发生剪切破坏截面的剪跨比λ 。
高层建筑抗震设计中短柱问题的处理 摘要:建筑抗震设计对结构构件有明确的延性要求。轴压比和剪跨比是影响构件延性的最主要的两个因素,也是一对互成矛盾的因素。 关键词:高层抗震 短柱 在层高一定的情况下,为...
高层建筑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结构体系,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具有必要的承载能力、刚度和变形能力; 2)应避免因部分结构或构件的破坏而导致整个结构丧失承受重力荷载、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的能力;应避免...
高层建筑抗震结构设计的要点: 1、悬挑部位应采取降低结构自重的措施; 2、悬挑部位结构宜采用冗余度较高的结构形式; &nb...
规程[1]和规范[2]都规定,柱净高H与截面高度h之比H∶h≤4为短柱,工程界许多工程技术人员也都据此来判定短柱,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因为确定是否短柱的参数是柱的剪跨比λ,只有剪跨比λ=M∶Vh≤2的柱才是短柱,而柱净高与截面高度之比H∶h≤4的柱其剪跨比λ不一定小于2,亦即不一定是短柱。按H∶h≤4来判定的主要依据是:①λ=M∶Vh≤2;②考虑到框架柱反弯点大都靠近柱中点,取M=0.5VH,则 λ=M∶Vh=0.5VH∶Vh=0.5H∶h≤2,由此即得H∶h≤4.但是,对于高层建筑,梁、柱线刚度较小,特别是底部几层,由于受柱底嵌固的影响且梁对柱的约束弯矩较小,反弯点的高度会比柱高的一半高得多,甚至不出现反弯点,此时不宜按H∶h≤4来判定短柱,而应按短柱的力学定义--剪跨比 λ=M∶Vh≤2来判定才是正确的。
事实上,在柱高Hn或连续梁剪跨a的范围内,最大剪跨比出现在弯矩较大区段。钢筋砼构件的抗剪承载力是随剪跨比λ增大而降低的。所以,同样条件下,弯矩较大区段的截面抗剪承载力要比弯矩较小区段的小,在荷载作用下,如果发生剪切破坏,就只能是在弯矩较大区段上。用来判断框架柱是否属于短柱的剪跨比λ当然应是可能发生剪切破坏截面的剪跨比λ 。
另外,诸如图书馆的书库、层高较低的储藏室、高层建筑的地下车库等由于使用荷载大、层高较低,在设计中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短柱。众所周知,短柱的延性很差,尤其是超短柱几乎没有延性,在建筑遭受本地区设防烈度或高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很容易发生剪切破坏而造成结构破坏甚至倒塌,无法满足“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设计准则。为了避免短柱脆性破坏问题在高层建筑中发生,首先要正确判定短柱,然后对短柱采取一些构造措施或处理,提高短柱的延性和抗震性能。
在层高一定的情况下,为提高延性而降低轴压比则会导致柱截面增大,且轴压比越小截面越大;而截面增大导致剪跨比减小,又降低了构件的延性。因此,在高层特别是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为满足规程[1]对轴压比限值的要求,柱子的截面往往较大,在结构底部常常形成短柱甚至超短柱。
1、确定是否短柱不宜按H∶h≤4来判别,而应按剪跨比λ=M∶Vh≤2来判别。
2、当按剪跨比λ判定柱子不是短柱时,按一般框架柱的抗震要求采取构造措施即可;确为短柱,就应当尽量提高短柱的承载力,减小短柱的截面尺寸,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高短柱的延性,改善短柱的抗震性能。2100433B
高层建筑抗震设计短柱的问题
高层建筑抗震设计短柱 在层高一定的情况下,为提高延性而降低轴压比则会导致柱截面增 大,且轴压比越小截面越大;而截面增大导致剪跨比减小,又降低了构件 的延性。因此,在高层特别是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为满足规程 [1] 对 轴压比限值的要求,柱子的截面往往较大,在结构底部常常形成短柱甚至 超短柱。另外,诸如图书馆的书库、层高较低的储藏室、高层建筑的地下 车库等由于使用荷载大、层高较低,在设计中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短柱。 众所周知,短柱的延性很差,尤其是超短柱几乎没有延性,在建筑遭受本 地区设防烈度或高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很容易发生剪切破坏 而造成结构破坏甚至倒塌, 无法满足“中震可修, 大震不倒”的设计准则。 为了避免短柱脆性破坏问题在高层建筑中发生,首先要正确判定短柱,然 后对短柱采取一些构造措施或处理,提高短柱的延性和抗震性能。 短柱的正确判定 规程 [1] 和规范 [2] 都规定
高层建筑抗震设计中短柱及改善措施探讨
高层建筑抗震设计中短柱及改善措施探讨——目前许多高层建筑设计中,因建筑物功能及外观要求,常遇到短柱的情况。本文就其短柱的确定以及所有采取的改善抗震性能措施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1.结构错层部位由于错层标高差较小容易产生短柱。
2.层高较小的设备层由于层高限制,容易产生短柱。
3.高层建筑的底层由于轴压比限制,柱截面尺寸比较大,容易产生短柱。
4.与框架结构刚性连接的填充墙设有洞口时,如果填充墙刚度影响到框架柱的受力状态,框架柱净高应去除填充墙高度,因此容易产生短柱。
5.框架结构楼梯间的中间休息平台梁,将框架柱分为上下两段,应分别考虑,也容易产生短柱。
6.采用柱下独立基础或柱下条形基础,基础顶到基础梁这一段,容易产生短柱。2100433B
避免短柱效应可于柱墙相接处以伸缩缝预留空隙隔离,即分体柱,使柱子维持原正常设计高度,以符合原设计考虑。
短柱效应则是在设计时易被忽视的一个问题。以窗台为例,发生短柱效应的原因是在设计之初,窗台为非结构墙,在应力分析时未将其考虑在内,把被窗台围束的柱当作一般柱作应力分析而忽略掉该柱真正的高度(短柱刚度大、韧性差),因此每逢地震发生后常造成严重的剪力破坏情形,其破坏形态多为剪切破坏,无明显征兆,一般而言以多层建筑中设置构造柱的楼梯间、宽度较大的窗台等部位最为典型。如同鞭梢效应一样,这也是一种与地震效应密切相关的效应。
short column
短柱的概念对短柱进行设计之前,首先要判别哪些柱是短柱或哪种受力状态易形成短柱。在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框架、框剪设计中,普遍采用PKPM等设计软件进行设计,但软件设计还不完善,在进行电算时,对短柱不能进行自动判别,因此短柱需要设计人员利用电算结果另行设计。
短柱出现时,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提高短柱的承载力或变形能力,使短柱的抗震性能获得提高,从而避免发生脆性破坏,保证结构安全。
房屋建筑中的短柱一般是指,净高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大于4的柱,包括因嵌砌粘土砖填充墙形成的柱,就是短柱。另一种说法是柱净高和截面高度之比不大于3的柱是短柱。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1.4.11中要求柱的剪跨比宜大于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6.3.6、6.3.7及6.3.9中规定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应采取的加强措施。
剪跨比=M/Vh0
M--柱上、下端考虑地震组合的弯矩设计值的较大值;
V--与M对应的剪力设计值;
h0--柱截面的有效高度。
实际工程中,应注意由于实心粘土砖填充墙对框架柱的约束,如:框架柱间砌筑不到顶的隔墙、窗间墙以及楼梯间休息平台使框架柱变成短柱。还应注意计算的方向,柱子的截面高度应选取沿填充墙平面内的柱子截面尺寸,而不是选取柱子截面尺寸最大值(尽管这二者有时可能会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