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工程力学:静力学(第10版)(影印版)》是典型的美式教材,它具有以下一些特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叙述简明、准确、便于掌握,强调理论应用,配有大量例题和习题,多来自实际问题。
1 General Principles
Chapter Objectives
1.1 Mechanics
1.2 Fundamental Concepts
1.3 Units of Measurement
1.4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of Units
1.5 Numerical Calculations
2 Force Vectors
Chapter Objectives
2.1 Scalars and Vectors
2.2 Vector Operations
2.3 Vector Addition of Forces
2.4 Addition of a System of Coplanar Forces
2.5 Cartesian Vectors
2.6 Addition and Subtraction of Cartesian Vectors2100433B
在课本后面的附录后有答案
工程力学与 结构力学 有什么区别 结构力学是 属于 工程力学的吗??
工程力学(engineering mechanics)工程科学中,力学是研究有关物质宏观运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在理论工作上,有时要用微观的方法得出宏观的物理性质。工程给力学提出问题,力学的研究成果改...
有一本书,是专门的课后答案。工程力学习题全解(与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工程力学)配套)。下载的没有找到,可以在网上买本二手的就行。
工程力学第3章静力学平衡问题答案
1 第 3 章 静力学平衡问题 3-1 图 a、b、c 所示结构中的折杆 AB 以 3 种不同的方式支承。假设 3 种情形下,作 用在折杆 AB 上的力偶的位置和方向都相同, 力偶矩数值均为 M。试求 3 种情形下支承处的 约束力。 习题 3-1 图 F B B M A M FA A F A B F B 习题 3-1a 解图 习题 3-1b 解图 D B F 45D B F DM A F A FB D M F BD F D A F A 习题 3-1c 解 1 图 习题 3-1c 解 2 图) 解:由习题 3-1a 解图 M F A = FB = 2l 由习题 3-1b 解图 M F A = FB = l 将习题 3-1c 解 1 图改画成习题 3-1c 解 2 图,则 M F A = FBD = l 2 ∴ FB M= FBD = l , F D
工程力学-变形体静力学分析
工程力学-变形体静力学分析——再论利用力的平衡、变形几 何协调及力与变形间的关系, 分析变形体静力学问题的基本方法。 例4.9 图中BD杆直径d=25mm,CD杆为30×80mm矩 形截面,弹性模量E=200GPa,求D点的位移。
《工程力学(静力学)(第5版)》分为静力学、材料力学,以及运动学和动力学三个分册,是在第4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修订的。
《工程力学(静力学)(第5版)》初版于1979年,前四版选材恰当,侧重基础部分,内容精炼,深广度适当,难易适度,适应多层次教学要求。第5版教材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强了对有关理论和概念的研讨及对典型例题的剖析,并增加了配套的数字化教学资源,读者可扫描书上的二维码观看,或者登录配套的网站学习。
《工程力学(静力学)(第5版)》静力学分册共六章,内容包括: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受力图,平面汇交力系,力矩、平面力偶系,平面一般力系,摩擦,空间力系、重心。材料力学分册共十章,内容包括:轴向拉伸和压缩,剪切,扭转,弯曲内力,弯曲应力,弯曲变形、静不定梁,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组合变形构件的强度,压杆的稳定,材料的力学性能等。运动学和动力学分册共十一章,内容包括:点的运动,刚体的基本运动,点的合成运动,刚体的平面运动,质点的运动微分方程,刚体绕定轴的转动微分方程,动静法,动能定理,动量定理和动量矩定理,振动,虚位移法。
《工程力学(静力学)(第5版)》可作为高等学校材料、能源动力、地矿、仪器仪表、轻工纺织、食品化工、环境及各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供独立学院、高职高专、成人高校师生及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第1章 静力学导论1
1.1 引言1
1.1.1 什么是工程力学1
1.1.2 提出问题和解的精度2
1.2 牛顿力学3
1.2.1 牛顿力学的应用范围3
1.2.2 质点运动的牛顿定律3
1.2.3 惯性参考系4
1.2.4 单位和量纲4
1.2.5 质量、力和重量4
1.2.6 单位转换5
1.2.7 引力定律6
习题7
1.3 矢量的基本性质8
习题13
1.4 用正交分量表示矢量15
1.4.1 正交分量与方向余弦15
1.4.2 用正交分量进行矢量相加16
1.4.3 位置、相对位置矢量及其单位矢量17
1.4.4 用正交坐标表示矢量的方法18
习题21
1.5 矢量的乘法24
1.5.1 点乘(标量)积24
1.5.2 叉乘(矢量)积25
1.5.3 矢量的三重积27
习题28
目 录目 录第2章 力系的基本运算31
2.1 引言31
2.2 矢量等效31
2.3 力32
2.4 汇交力系的简化33
习题37
2.5 力对点之矩42
2.5.1 定义42
2.5.2 几何意义42
2.5.3 合力矩定理44
2.5.4 矢量法与标量法44
习题47
2.6 力对轴之矩51
2.6.1 定义51
2.6.2 几何解释53
2.6.3 矢量法和标量法54
习题57
2.7 力偶62
2.7.1 定义62
2.7.2 力偶对点之矩62
2.7.3 力偶的等效63
2.7.4 力偶的表示与术语64
2.7.5 力偶的合成(相加)65
习题70
2.8 力线平移定理75
习题78
复习题81
第3章 力系的合成85
3.1 引言85
3.2 把力系简化为一个力和一个力偶85
习题90
3.3 力系合成的定义94
3.4 平面力系的合成94
3.4.1 平面一般力系95
3.4.2 平面汇交力系95
3.4.3 平面平行力系96
习题100
3.5 空间力系的合成104
3.5.1 空间汇交力系104
3.5.2 空间平行力系104
3.5.3 空间一般力系: 力螺旋105
习题111
3.6 法向分布载荷的合成114
3.6.1 面载荷115
3.6.2 线载荷116
3.6.3 合力计算118
习题121
复习题123
第4章 平面力系的平衡分析127
4.1 引言127
4.2 平衡的定义127
A: 单个物体的平衡分析128
4.3 物体的受力图128
习题134
4.4 平面力系的平衡方程136
4.4.1 平面一般力系136
4.4.2 汇交力系138
4.4.3 平行力系139
4.5 建立、求解平衡方程139
习题144
4.6 对单个物体的平衡分析148
习题153
B: 物系的平衡分析161
4.7 包含内力的受力图161
4.7.1 构件的内力161
4.7.2 构件连接点的内力162
习题169
4.8 物系的平衡分析172
习题176
4.9 特殊受力情况: 二力构件和三力构件182
4.9.1 二力构件182
4.9.2 三力构件184
习题187
C: 平面桁架的分析194
4.10 桁架的概述194
4.11 节点法195
4.11.1 支座反力195
4.11.2 节点的平衡分析196
4.11.3 销子的平衡分析198
4.11.4 零力杆198
习题201
4.12 截面法203
习题208
复习题211
第5章 空间力系的平衡分析216
5.1 引言216
5.2 平衡的定义216
5.3 受力图217
习题225
5.4 独立平衡方程228
5.4.1 空间一般力系228
5.4.2 空间汇交力系230
5.4.3 空间平行力系230
5.4.4 各力作用线与某轴相交的力系230
5.5 不合理约束231
5.6 建立、求解平衡方程232
习题238
5.7 平衡分析241
习题247
复习题252
第6章 梁和索257
"para" label-module="para">
A: 梁257
"para" label-module="para">
习题263
"para" label-module="para">
6.3.1 载荷与支座266
6.3.2 符号规定267
6.3.3 剪力方程、弯矩方程、剪力图、弯矩图269
习题274
"para" label-module="para">
6.4.1 分布载荷278
6.4.2 集中力和集中力偶281
6.4.3 小结281
习题286
B: 柔索289
"para" label-module="para">
6.5.1 总论289
6.5.2 抛物线形状的柔索290
6.5.3 悬链式柔索291
6.5.4 求解柔索问题的注意点292
习题296
"para" label-module="para">
6.6.1 总论299
6.6.2 载荷的水平间距已知300
6.6.3 各段长度已知300
习题303
第7章 干摩擦306
7.1 引言306
7.2 库仑定律306
7.2.1 静止状态307
7.2.2 临界滑动状态308
7.2.3 滑动状态308
7.2.4 库仑摩擦的进一步研究308
7.2.5 局限性309
7.3 摩擦问题的分类及其分析310
习题319
7.4 临界倾倒325
习题328
7.5 摩擦角、劈尖和螺旋332
7.5.1 摩擦角332
7.5.2 劈尖333
7.5.3 方螺旋334
习题337
"para" label-module="para">
习题345
"para" label-module="para">
习题351
复习题353
第8章 形心和分布载荷356
8.1 引言356
8.2 平面图形和平面曲线的形心356
8.2.1 定义356
8.2.2 积分技术358
8.2.3 组合图形359
习题368
8.3 曲面、体积和空间曲线的形心373
习题387
8.4 Pappus-Guldinus理论392
习题394
8.5 重心与质心396
8.5.1 重心397
8.5.2 质心398
8.5.3 组合体法398
习题400
8.6 法向分布载荷404
8.6.1 一般法向载荷情况404
8.6.2 作用在平面上的法向分布载荷405
8.6.3 线分布载荷406
8.6.4 曲面上均匀分布的压力407
8.6.5 液体的压力408
习题414
复习题419
第9章 平面图形的惯性矩和惯性积423
9.1 引言423
9.2 平面图形的惯性矩和极惯性矩423
9.2.1 平面图形的惯性矩423
9.2.2 极惯性矩424
9.2.3 平行移轴定理424
9.2.4 惯性半径426
9.2.5 积分方法426
9.2.6 组合图形法426
习题435
9.3 平面图形的惯性积440
9.3.1 定义440
9.3.2 平行移轴定理441
习题444
9.4 转换公式和平面图形的主惯性矩446
9.4.1 惯性矩和惯性积的转换公式447
9.4.2 主惯性矩448
习题451
"para" label-module="para">
9.5.1 莫尔圆的作法454
9.5.2 莫尔圆的性质455
9.5.3 莫尔圆的验证456
习题459
复习题460
第10章 虚功和势能464
10.1 引言464
"para" label-module="para">
10.2.1 有限位移464
10.2.2 虚位移466
"para" label-module="para">
10.3.1 力的虚功467
10.3.2 力偶的虚功467
10.3.3 刚体上平面力系的虚功468
10.3.4 刚体系统上力的虚功469
"para" label-module="para">
10.4.1 虚功原理470
10.4.2 运动约束和独立坐标470
10.4.3 虚功原理的应用471
习题478
"para" label-module="para">
习题487
"para" label-module="para">
10.6.1 势能492
10.6.2 重力势能492
10.6.3 弹性势能493
10.6.4 稳定势能和稳定性493
习题496
附录A 数值积分502
A.1 引言502
A.2 梯形法503
A.3 辛普森法503
附录B 求函数的根506
B.1 引言506
B.2 牛顿法507
B.3 割线法508
附录C 常见材料的密度510偶数号习题答案511
第8章 形心和分布载荷356
8.1 引言356
8.2 平面图形和平面曲线的形心356
8.2.1 定义356
8.2.2 积分技术358
8.2.3 组合图形359
习题368
8.3 曲面、体积和空间曲线的形心373
习题386
8.4 Pappus-Guldinus 理论391
习题394
8.5 重心与质心395
8.5.1 重心396
8.5.2 质心397
8.5.3 组合体法398
习题400
8.6 法向分布载荷403
8.6.1 一般法向载荷情况404
8.6.2 作用在平面上的法向分布载荷405
8.6.3 线分布载荷406
8.6.4 曲面上均匀分布的压力407
8.6.5 液体的压力408
习题413
复习题418
第9章 平面图形的惯性矩和惯性积422
9.1 引言422
9.2 平面图形的惯性矩和极惯性矩422
9.2.1 平面图形的惯性矩422
9.2.2 极惯性矩423
9.2.3 平行移轴定理423
9.2.4 惯性半径425
9.2.5 积分方法425
9.2.6 组合图形法425
习题434
9.3 平面图形的惯性积439
9.3.1 定义439
9.3.2 平行移轴定理440
习题443
9.4 转换公式和平面图形的主惯性矩445
9.4.1 惯性矩和惯性积的转换公式446
9.4.2 主惯性矩447
习题450
"para" label-module="para">
9.5.1 莫尔圆的作法453
9.5.2 莫尔圆的性质454
9.5.3 莫尔圆的验证455
习题458
复习题459
第10章 虚功和势能463
"para" label-module="para">
"para" label-module="para">
10.2.1 有限位移463
10.2.2 虚位移465
"para" label-module="para">
10.3.1 力的虚功466
10.3.2 力偶的虚功466
10.3.3 刚体上平面力系的虚功467
10.3.4 刚体系统上力的虚功468
"para" label-module="para">
10.4.1 虚功原理469
10.4.2 运动约束和独立坐标469
10.4.3 虚功原理的应用470
习题477
"para" label-module="para">
习题486
"para" label-module="para">
10.6.1 势能491
10.6.2 重力势能491
10.6.3 弹性势能492
10.6.4 稳定势能和稳定性492
习题495
附录A 数值积分502
A.1 引言502
A.2 梯形法503
A.3 辛普森法503
附录B 求函数的根506
B.1 引言506
B.2 牛顿法507
B.3 割线法508
附录C 常见材料的密度510偶数号习题答案511 2100433B
内容介绍
本书是美国最受欢迎的工程力学系列教材之一。讲述静力学的基本概念与力学原理,内容全面,表述简单直观,与现实生活中的现象联系紧密。本书的论述由浅入深,顺序一般为先质点后平面,最后到空间受力。主要包括力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运算、向量和共点力系的特点及其在质点平衡分析中的应用、集中力和分布力、刚体平衡、结构分析、内力、磨擦、物体的重心与质心、惯性矩和虚功原理等多方面内容。 对于学习工程力学的学生而言,这些内容都是必须掌握的,可以为进一步学习高级课程奠定基础。本书对于工程技术人员而言,也不失为一本优秀的参考书。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