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课程负责人:徐健
授课教师:姜杉、邢元、郑惠江、李君兰
2020年11月24日,该课程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认定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2100433B
工程图中,表达视图有以下方法:基本视图,向视图、斜视图、局部视图,剖视图、断面图、局部放大视图等。基本视图: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右视图、仰视图、后视图。这六个视图称为基本视图向视图是未按投影关系配...
我有,但没电子版的。
工程图学可以分为机械类和非机械类两大类,都包括画法几何及制图两部分。机械类的工程图学即可成为是机械制图,包括画法几何和机械制图两部分。非机类的工程图学是包括土建、材料、化工乃至电气、电信等非机械专业的...
工程图学词汇
工程图学词汇 投影 projection 投影中心 center of projection 投影面 projecting plane 投影线 projecting line 中心投影法 perspective projection 平行投影法 parallel projection 斜投影 oblique projection 正投影 orthographic projection 正投影面 frontal plane of projection 侧面投影面 profile plane of projection 投影图 projection drawing 三面投影图 three-plane projection drawing 投影轴 axis of projection 投影特性 characteristic of projection 不变性 cha
《工程图学》实验指导书
《工程图学》实验指导书 工学院 制图教学组 2 《工程图学》实验指导书 编写说明 根据近几年教学的实际情况,学生往往在上机时感觉无从下手,需要教师手把手的教, 才能学会。 结合目前本科生教学水平评估的机会, 编写了本课程的上机实验指导书。 本指导 书针对本课程中需要利用计算机练习的内容、 题目进行具体的分析、 操作方面的介绍与指导, 旨在使同学掌握最基本的计算机设计、绘图的本领。 本指导书适用于机械、木工、林化、包装、交通等专业,教师根据自己的情况可以决定 取舍。 本课程需要上机练习的内容很多, 包括平面图形的分析和绘图、 尺寸标注, 基本造型方 法,组合体造型与投影、尺寸标注,读图——造型——投影练习,视图、剖视、剖面练习, 标准件标准结构、常用件练习, 零件图的绘制与尺寸标注,装配图的绘制与标注等。我们上 机的课时为 16学时,分为两个学期完成,每个学期 8 课时。要在课时内全部完成
根据《高等工业学校画法几何及制图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精神,吸收多所院校“工程图学,教材的精华,总结我们多年来“工程图学”课程的教学经验,为便于“工程图学”系列课程的教学,合肥工业大学工程图学教研室组织编写了“工程图学系列教材”,主要包括:《现代工程图学(上)、(下)册》(机械类)、《工程制图基础》(非机械类)、《工程图学应用教程》(电子及应用理科类)、《工程制图解题分析》(各类)、《计算机绘图》(各类)、《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及《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习题集》(建筑学类等)、《土木工程制图》及《土木工程制图习题集》(土建类等)等。
本书是“エ程图学系列教材”之《现代工程图学(上)》,与《现代工程图学(下)》、《工程制图解题分析》和《计算机绘图》配套,该书适用于高等学校机械类、近机类和土木类各专业的“现代工程图学”课程的教材,也可以作为读者的自学教材使用。
本书在编写时,根据编者的多年教学经验和实践,注意突出重点、语言精练、所选例题具有代表性,既方便教学,也便于读者自学。 2100433B
书 名: 工程图学 第2版作 者:鲁屏宇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7-1
ISBN: 9787111278566
开本: 16开
定价: 43.00元
本书是在2005年第1版的基础上,根据教育部工程图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制订的“普通高等院校工程图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为适应地方工科院校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特点,立足培养21世纪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而编写。
全书共分画法几何、制图基础、机械图和计算机绘图4部分。其主要特点:精练画法几何内容,加强组合体与视图表达,强化手工绘图和计算机绘图,采用最新国家标准,引入部分国外制图标准,充实零件图与装配图,介绍计算机绘图(包括三维绘图基础)。
本书配有《工程图学习题集》(第2版),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同时出版,可供读者选用。
本书可供高等学校机械类、近机类专业学生使用,亦可供高职、高专、电大、职大、函授大学、夜大相近专业学生使用,并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第2版序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绪论
第一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第一节 国家标准《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的—般规定
第二节 制图的基本技能
第三节 几何作图
第四节 平面图形画法及尺寸标注
第二章 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
第一节 投影法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 点的投影
第三节 直线的投影
第四节 平面的投影
第三章 直线与平面及两平面的相对位置
第一节 平行问题
第二节 相交问题
第三节 垂直问题
第四节 综合应用
第四章 投影变换
第一节 换面法
第二节 旋转法
第五章 曲线和曲面
第一节 曲线
第二节 曲面
第六章 基本立体的投影
第一节 平面立体的投影及其表面取点、线
第二节 曲面立体的投影及其表面取点、线
第三节 平面与立体表面相交
第四节 两曲面立体表面相交
第七章 轴测投影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正等轴测图
第三节 斜二轴测图
第四节 轴测图的尺寸注法
第五节 轴测剖视图的画法
第八章 组合体的视图及尺寸注法
第一节 组合体的视图
第二节 组合体及其形体分析法
第三节 组合体的三视图的画法
第四节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第五节 看组合体视图
第九章 机件的表达方法
第一节 视图
第二节 剖视图
第三节 断面图
第四节 其他表达方法
第五节 综合应用举例
第六节 第三角投影法简介
第十章 标准件和常用件
第一节 螺纹及螺纹紧固件
第二节 键联接和销联接
第三节 齿轮
第四节 滚动轴承
第五节 弹簧
第十一章 零件图
第一节 零件图的作用与内容
第二节 零件的构形分析
第三节 零件的表达及尺寸标注
第四节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第五节 看零件图
第六节 零件测绘
第十二章 装配图
第一节 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
第二节 装配图的表达方法
第三节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
第四节 装配图中的零、部件序号及明细栏
第五节 装配工艺结构的合理性
第六节 部件测绘和装配图的画法
第七节 看装配图和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第十三章 表面展开图和焊接图
第一节 立体表面的展开
第二节 可展曲面的展开
第三节 不可展曲面的近似展开
第四节 展开图应用举例
第五节 焊接图
第十四章 AutoCAD 2008计算机绘图软件应用
第一节 AutoCAD 2008基础知识
第二节 AutoCAD 2008常用绘图命令
第三节 精确绘图方法
第四节 AutoCAD 2008常用编辑命令
第五节 AutoCAD 2008常用尺寸标注命令
第六节 文字输入和编辑
第七节 图块和块属性
第八节 零件图与装配图绘制
第九节 三维实体造型基础
附录
附录A 国外制图标准简介
附录B 常用的机械加工一般规范和零件结构要素
附录C 极限与配合
附录D 螺纹
附录E 常用的标准件
附录F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参考文献
读者信息反馈表
书 名: 工程图学
作 者:阮五洲合肥工业大学工程图学系
出版社: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6月
ISBN: 9787810939829
开本: 16开
定价: 32元
《工程图学》是按照高等工科院校《工程制图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并总结近年来教学改革的经验编写而成。《工程图学》共11章。主要内容有:点、线、平面的投影,立体,工程制图的基本知识,组合体,轴测图,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标准件和常用件,零件图,装配图,展开图与焊接图.计算机绘图基础。编者依据课程教学要求对所有内容进行了精选和精编,书中所采用的标准也均为最新国家标准。
《工程图学》可为高等院校机械类、近机械类以及非机械类各专业学生的工程制图课程的教材,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绪论
第1章 点、线、平面的投影
1.1 投影法的基本知识
1.2 点的投影
1.3 直线的投影
1.4 平面的投影
1.5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
1.6 换面法
第2章 立体
2.1 平面立体
2.2 回转体
2.3 平面与回转体表面相交
2.4 两回转体表面相交
第3章 工程制图的基本知识
3.1 国家标准关于制图的一般规定
3.2 绘图工具和仪器的使用方法
3.3 几何作图
3.4 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及画图步骤
3.5 绘图的方法与步骤
第4章 组合体
4.1 组合体的三视图
4.2 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
4.3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4.4 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
和步骤
……
《工程图学基础》有配套的习题集——《工程图学基础习题集》。
书名 |
作者 |
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ISBN |
---|---|---|---|---|
《工程图学基础习题集》 |
方志梅、黄海波、柳丽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21年8月16日 |
978-7-04-056025-1 |
《工程图学基础》的数字课程与纸质教材一体化设计,数字课程资源包括重难点授课视频、典型例题讲解视频等。
作品名称 |
工程图学基础数字课程 |
---|---|
作者 |
方志梅、黄海波、柳丽 |
出版发行 |
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2021年5月 |
策划编辑 |
李文婷 |
责任编辑 |
|
技术编辑 |
李翠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