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毕业设计对于建筑工程专业的学生而言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学生通过毕业设计,可以将以往所学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课程进行综合性应用,同时也是毕业走向工作前的一次演习。
为了使建筑工程专业的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时有一本较为详细的书可以参考,同时也为了使学生对于不同类型房屋的设计有所了解,特编写此书。本书的特点是:
1、全书包括多层和高层框架结构房屋设计、高层剪力墙住宅设计、高层框架一剪力墙结构房屋设计、钢网架屋盖结构体育馆设计和轻钢结构单层房屋(厂房)设计。其内容丰富,涉及面广,与大多数高校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内容相吻合。
2、书中不但有这些房屋的建筑、结构、施工组织设计方法的理论叙述,而且有相应的设计实例与之相配合,使学生在学习完本书后,既能掌握这些房屋的设计方法,又能参照设计实例进行同类型房屋的设计。
3、有的章节中,除了介绍我国常用的设计计算方法以外,还对国际上广为采用的设计计算方法作了介绍。有的章节中,除了介绍上部结构和基础的设计方法以外,还对基坑支护的设计方法作了介绍。
4、书中提供有进行这些房屋设计计算的常用图表,可以减少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时查找资料的数量。
本书第一章由湖南大学沈蒲生、陈文琪、罗国强、邓铁军、邓广编写,第二章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苏三庆、杜高潮、李晓文、王士川编写,第三章由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孙伟民、胡朝斌、刘子彤、钱文军、黄颖、朱晓明、张务平、陈国兴、胡庆兴编写,第四章由哈尔滨建筑大学屠永清编写,第五章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苏三庆、杜高潮、郭成喜、王士川编写。全书由沈蒲生和苏三庆主编。
本书可作为高校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用书,也可作为建筑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由于我们的水平有限,加之编辑出版本书的时间仓促,书中一定有许多不足之处,热忱欢迎批评指正,以便再版时补充和完善。
插图:
框架结构要承受多种荷载的作用。位于地震区的框架结构,除了要承受荷载的作用外,还要承受地震的作用。在进行框架内力计算之前,先要计算荷载及地震作用的大小。
一、荷载计算
作用在框架结构上的荷载通常为恒载和活荷载。恒载包括结构自重、结构表面的粉灰重、土压力、预加应力等。活荷载包括楼面和屋面活荷载、风荷载、雪荷载、安装荷载等。
下面介绍几种主要荷载的计算方法:
(一)恒载
恒载的标准值可按设计尺寸与材料自重标准值计算。对于某些重量变异较大的材料或结构构件(如现场制作的保温材料、混凝土薄壁构件等),自重的标准值应根据对结构的不利状态通过结构可靠度分析,取其概率分布的某一分位数确定。
材料自重标准值见附表2.1。
(二)楼面和屋面活荷载
1、民用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
(1)民用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的标准值及其准永久值系数,应按附表2.2的规定采用。《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GJ3-91)补充的民用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取值见附表2.3。
1 多层和高层框架结构房屋设计
1.1 建筑设计方法
1.1.1 绪论
1.1.2 住宅设计基本内容
1.1.3 高层住宅的类型
1.1.4 高层住宅的安全疏散
1.1.5 高层住宅的其它设施
1.1.6 框架结构高层住宅的体型设计示例
1.1.7 多层框架在住宅设计中的应用
1.1.8 设计实例
1.2 结构设计方法
1.2.1 概述
1.2.2 结构布置
1.2.3 截面尺寸估算
1.2.4 计算简图的确定
1.2.5 荷载及地震作用计算
1.2.6 内力计算
1.2.7 内力组合
1.2.8 配筋计算及构造要求
1.2.9 柱下独立基础设计
1.2.10 变形验算
1.2.11 稳定与倾覆验算
1.2.12 结构施工图内容
1.2.13 计实例
1.3 施工组织设计方法
1.3.1 概述
1.3.2 施工方案
1.3.3 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
1.3.4 施王现场平面布置
1.3.5 施工措施安排
1.3.6 施工图预算
1.3.7 施工组织设计实例
2 高层剪力墙住宅设计
2.1 建筑设计方法
2.1.1 绪论
2.1.2 高层住宅楼平面设计
2.1.3 高层住宅楼剖面设计
2.1.4 高层住宅楼体型和立面设计
2.1.5 高层住宅楼相关技术设计
2.1.6 高层剪力墙结构住宅楼的构造设计
2.2 结构设计方法
2.2.1 结构选型与布置
2.2.2 剪力墙类型判别及刚度计算
2.2.3 荷载及地震作用计算
2.2.4 水平荷载作用下结构位移验算
2.2.5 水平荷载作用下结构内力计算
2.2.6 竖向荷载作用下结构内力计算
2.2.7 内力组合
2.2.8 剪力墙截面设计及抗震构造措施
2.2.9 筏形基础和箱形基础设计
2.3 施工组织设计方法
2.3.1 高层剪力墙结构房屋施工特点
2.3.2 施工方案
2.3.3 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
2.3.4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2.3.5 施工措施安排
2.3.6 施工预算
2.4 高层剪力墙结构住宅楼设计实例
2.4.1 设计任务书
2.4.2 建筑设计
2.4.3 结构设计
2.4.4 施工组织设计
2.4.5 例图
3 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房屋设计
3.1 建筑设计方法
3.1.1 建筑平面设计
3.1.2 建筑立面及剖面设计
3.1.3 建筑防火设计
3.1.4 地下室及车道设计
3.1.5 楼梯及电梯间设计
3.2 结构设计方法
3.2.1 结构体系与结构布置
3.2.2 基本假定和计算简图
3.2.3 荷载计算
3.2.4 侧移计算及控制
3.2.5 框架一剪力墙内力计算
3.2.6 内力组合
3.2.7 框架剪力墙截面设计
3.2.8 楼面结构设计
3.2.9 箱形基础设计
3.2.1 0框剪结构常用结构设计程序介绍
3.3 基坑支护设计
3.3.1 设计原则
3.3.2 设计依据
3.3.3 基坑围护工程设计的基本内容
3.3.4 基坑围护墙体的设计
3.4 设计实例
3.4.1 设计任务书
3.4.2 结构计算书
3.4.3 样图
4 钢网架屋盖结构体育馆设计
4.1 建筑设计方法
4.1.1 体育馆的分类及总平面设计
4.1.2 体育馆的房间组成和人流组织
4.1.3 观众厅场地的设计
4.1.4 观众厅观众席的设计
4.1.5 辅助用房的设计
4.2 结构设计方法
4.2.1 大跨度屋盖结构的种类和特点
4.2.2 xF板网架结构的形式和选用
4.2.3 网架结构的特殊问题
4.2.4 冷弯薄壁型钢檩条的设计
4.2.5 网架高度和网格尺寸的确定
4.2.6 网架荷载的计算
4.2.7 网架内力的计算
4.2.8 温度和地震作用下网架内力的计算
4.2.9 网架杆件的设计
4.2.10 架节点的设计
4.2.11 台钢筋混凝土框架的设计
4.3 施工组织设计方法
4.3.1 网架的制作
4.3.2 网架的拼装
4.3.3 网架的安装
4.4 设计实例
4.4.1 设计任务书
4.4.2 建筑设计
4.4.3 结构设计
4.4.4 施工组织设计
4.4.5 施工图绘制
5 轻钢结构单层房屋(厂房)设计
5.1 建筑设计方法
5.1.1 绪论
5.1.2 单层厂房的平面设计
5.1.3 单层厂房的剖面设计
5.1.4 单层房屋(厂房)的立面设计
5.1.5 单层房屋(厂房)的构造设计
5.2 结构设计方法
5.2.1 结构选型与布置
5.2.2 刚架荷载计算
5.2.3 刚架截面选择
5.2.4 刚架内力计算
5.2.5 刚架内力组合
5.2.6 构件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校核
5.2.7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校核
5.2.8 压型钢板与檩条的设计
5.2.9 节点设计
5.2.10 车梁设计
5.2.11 础设计
5.2.12 构施工图绘制
5.3 施工组织设计方法
5.3.1 轻型钢结构单层房屋施工特点
5.3.2 施工方案
5.3.3 控制性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
5.3.4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5.3.5 施工措施安排
5.3.6 施工图预算
5.4 轻钢结构单层房屋建筑设计实例
5.4.1 设计题目
5.4.2 建筑设计
5.4.3 结构设计
5.4.4 施工组织设计
附录
附录1:用构件代号
附录2:载计算用表
附表2.1 常用材料和构件的自重表
附表2.2 民用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及其准永久值系数
附表2.3 规程JCJ3叫1补充的民用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
附表2.4 活荷载按楼层数的折减系数
附表2.5 屋面均布活荷载
附表2.6 屋面积雪分布系数
附表2.7 高层建筑体型及体型系数
附表2.8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附表2.9 脉动增大系数
附表2.10 高层建筑的脉动影响系数0
附表2.11 振型系数
附录3 内力计算用表
附表3.1 等效均布荷载
附表3.2 均布水平荷载下各层柱标准反弯点高度比
附表3.3 上下梁相对刚度变化时修正值
附表3.4 上下层柱高度变化时的修正值y2和y3
附录4 混凝土结构设计用表
附表4.1 混凝土强度标准值
附表4.2 混凝土强度设计值
附表4.3 混凝土弹性模量
附表4.4 钢筋强度标准值
附表4.5 钢丝、钢绞线强度标准值
附表4.6 钢筋抗拉、抗压强度设计值
附表4.7 钢丝、钢绞线抗拉、抗压强度设计值
附表4.8 钢筋弹性模量
附表4.9 受弯构件的允许挠度
附表4.10 裂缝控制等级、混凝土拉应力限制系数及最大裂缝宽度允许值
附表4.11 截面抵抗矩塑性系数
附表4.12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配筋计算用的表
附表4.13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配筋计算用的y表
附表4.14 受弯及偏心受压构件满足裂缝要求的有效受拉区配筋率尸
附表4.15 Wmax0.3 mm受弯及偏心受压构件满足裂缝要求的有效受拉区配筋率尸
附表4.16 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
附表4.17 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
附表4.18 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la
附表4.19 钢筋的计算截面面积及公称质量
附表4.20 钢绞线的公称截面面积及公称质量
附表4.21 每米板宽各种钢筋间距时的钢筋截面面积
附表4.22 钢筋排成一行时梁的最小宽度
附表4.23 钢筋两个弯钩的长度
附表4.24 钢筋末端两个弯钩的长度
附录5 抗震设计用表
附表5.1 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
附表5.2 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主要参考文献
毕业设计过程包括设计准备、正式设计、毕业答辩三个阶段。设计准备阶段主要是根据设计任务书要求,明确工程特点和设计要求,收集有关资料,拟定设计计划;正式设计阶段需完成设计、结构手算和电算及对比分析等。这一...
我有详细资料 怎么联系 签名:微小的幸福就在身边,容易满足就是天堂。
建议自己做做吧,这么多东西是很需要花时间的,我们在百度知道上也最多帮你解答一些疑难问题,不可能有那么多时间去帮你做这做那,因为毕竟大家的时间都宝贵。大学毕业设计自己做了才会学到东西的,不要一味只顾贪耍...
《高等学校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沈蒲生,性别:男,出生年月:1939年5月。民族:汉。政治面貌:中共党员。职称职务:教授。最后学历:1965年研究生毕业。
从事研究的学科专业领域及主要研究方向:
一级学科:土木工程
二级学科:结构工程
研究方向: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高层建筑分析与设计方法。
主要工作经历及业绩(含评为博导时间、社会兼职等):
1961年湖南大学土木系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五年制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
1962年考取湖南大学结构工程研究生,1965年研究生毕业后仍然留校任教;
1981年9月-1983年9月为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访问学者;
1985年晋升为副教授;
1987年晋升为教授;
1983年12月-1987年1月任湖南大学土木系副主任;
1987年2月-1997年4月任湖南大学土木系主任,并兼任湖南大学结构工程研究所所长、湖南大学建设监理中心主任等职务;
1990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博士生指导教师;
1990年8月-1991年2月为丹麦奥尔堡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1991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现任: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全国土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
全国土木工程专业评估委员会委员
《工程力学》杂志编委
湖南省土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
湖南大学学位委员会副主席
湖南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湖南大学教学评估委员会副主任
湖南大学土木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
目前主持的主要科研项目:
博士点点基金项目:有限层法及其在超高层筒体结构分析与设计中的应用(课题编号:200205320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层混合结构基本受力特性的研究(批准号:50378035);
横向科研课题多项。
已完成的主要科研成果目录(含论文、著作、课题、专利及科研获奖):
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译著、教材20余本,多项科研和教改成果获奖。
高等职业学校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浅探
高等职业学校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浅探
浅谈高等职业教育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改革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这是对职业教育的定位。也就是说我们的教育目的是为了建筑施工企业培养懂技术、会管理、组织能力强、动手能力强,并有实践经验的基层管理人才。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教学中,教师们采用了各种各样
作 者:杜翠霞 主编
出 版 社:湖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12-1
版 次:1页 数:267字 数:405000 印刷时间:2009-12-1开 本:16开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I S B N:9787811137057包 装:平装
本资料主要适用于相关专业大学生,也可为广大工程设计、施工、监理人员提供参考。
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一节 图线一般规定
一、图线
二、比例
第二节 常用图例
一、水、汽管道
二、风道
三、暖通空调设备
四、调控装置及仪表
第三节 图样画法
一、一般规定
二、管道和设备布置平面图、剖面图及详图
三、管道系统图、原理图
四、系统编号
五、管道标高、管径(压力)、尺寸标注
六、管道转向、分支、重叠及密集处的画法
第二章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
第一节 建筑给水系统
一、给水设备
二、给水管网水力计算
三、用水定额
第二节 建筑排水系统
一、排水系统水力计算
二、卫生器具
第三节 建筑热水和饮用水供应
一、建筑热水供应
二、饮用水供应
第四节 建筑小区给排水
一、建筑小区给水
二、建筑小区排水
三、水景工程
四、小区游泳池给排水
第五节 建筑中水
一、中水系统设计
二、中水水源及水质标准
第六节 建筑雨水排水
一、雨水量计算
二、建筑雨水系统设计
第七节 消防给水工程
一、防水设计要求
二、消防给水灭火系统
三、自动啧水灭火系统
第三章 建筑采暖工程
第一节 采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
一、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
二、围护结构计算
三、养护加热
第二节 采暖系统的散热设备
第三节 热源及热力网
一、室内热水供暖系统
二、集中供热
第四章 通风工程
第一节 通风量的确定
一、全面通风
二、空气平衡和热平衡
第二节 自然通风
一、自然通风系统
二、自然通风设计
第三节 通风工程参数
一、通风管道阻力计算
二、通风工程中的空气设计参数
三、排烟量
第五章 空调工程
第六章 建筑电气工程
第七章 智能建筑
参考文献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