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第1章 光伏发电概述 1
1.1 太阳辐照 1
1.1.1 太阳光谱 1
1.1.2 直射与散射 2
1.1.3 影响地面接收太阳辐照的因素 3
1.2 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 6
1.3 光伏系统的类型及应用 7
1.3.1 离网光伏系统 7
1.3.2 并网光伏系统 8
1.3.3 微网光伏系统 9
1.4 光伏产业发展历程和趋势 11
1.4.1 国外光伏产业发展历程 11
1.4.2 国内光伏产业发展历程 11
1.4.3 光伏产业发展趋势 12
第2章 光伏系统部件 14
2.1 太阳电池组件 14
2.1.1 太阳电池的工作原理 14
2.1.2 太阳电池组件的伏安特性 16
2.1.3 太阳电池组件在不同辐照度下的性能 19
2.1.4 太阳电池组件的工作温度与温度系数 20
2.2 逆变器 21
2.2.1 逆变器类型 21
2.2.2 逆变器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 23
2.2.3 逆变器失效故障分析 24
2.2.4 逆变器可靠性的影响因素 25
2.2.5 逆变器转换效率计算 28
2.3 支架 29
2.3.1 按支架的材质分类 29
2.3.2 按支架的安装方式分类 29
2.3.3 按支架的应用场合分类 31
2.4 电缆 31
2.4.1 光伏电缆性能要求 31
2.4.2 电缆材质 32
2.4.3 直流电缆 32
2.4.4 交流电缆 32
2.5 储能装置 33
2.5.1 光伏储能装置的作用及具体要求 33
2.5.2 电池储能 33
2.5.3 储能电池的性能评估 35
2.5.4 其他储能方式 39
第3章 光伏系统设计 42
3.1 太阳辐照量计算 42
3.1.1 太阳直射辐照量 42
3.1.2 地面反射辐照量 43
3.1.3 太阳散射辐照量 43
3.2 并网光伏系统设计 46
3.2.1 并网光伏系统设计的基本步骤 47
3.2.2 并网光伏系统发电量计算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47
3.2.3 太阳电池方阵设计 50
3.2.4 设备选型 57
3.2.5 并网光伏系统的电气系统设计 58
3.3 离网光伏系统设计 62
3.3.1 离网光伏系统的设计内容与设计步骤 62
3.3.2 用电需求计算以及重要参数的选取 63
3.3.3 太阳电池方阵构成和输出功率的计算与设计 64
3.3.4 蓄电池与蓄电池组的设计方法 65
3.3.5 离网光伏系统控制器的选型 66
3.3.6 离网光伏系统逆变器的选型 66
3.3.7 其他系统配件的选型 67
3.3.8 应用实例 67
3.4 微网光伏系统设计 68
3.4.1 微网光伏系统的工作原理 68
3.4.2 微网光伏系统的设计内容 68
3.4.3 微网光伏系统工作模式简介 69
第4章 光伏系统效率 74
4.1 光伏系统效率的定义、测试方法及发展现状 74
4.1.1 光伏系统效率的定义 74
4.1.2 光伏系统效率的测试方法 75
4.1.3 光伏系统效率的发展现状 76
4.2 光伏系统效率计算的修正方法及其算例分析 79
4.2.1 温度修正方法 79
4.2.2 天气因素修正方法 81
4.2.3 光谱修正方法 83
4.2.4 PR值修正方法算例分析 86
4.3 光伏系统效率的影响因素 91
4.3.1 气候因素对光伏系统效率的影响 91
4.3.2 直流侧各因素对系统效率的影响 95
4.3.3 交流侧各因素对系统效率的影响 97
第5章 积灰与积雪对太阳电池组件的影响 99
5.1 积灰 99
5.1.1 组件积灰的形成 99
5.1.2 积灰对太阳电池组件的影响 100
5.1.3 影响太阳电池组件积灰的因素 102
5.1.4 太阳电池组件积灰模型 104
5.1.5 太阳电池组件积灰的清洗 106
5.1.6 太阳电池组件积灰的研究趋势 107
5.2 积雪 107
5.2.1 我国各地区积雪的空间分布 107
5.2.2 太阳电池组件上雪的堆积 108
5.2.3 积雪对太阳电池组件的影响 110
5.2.4 太阳电池组件积雪模型 112
5.2.5 太阳电池组件积雪的清理方式 114
第6章 太阳电池组件与系统热学问题 116
6.1 均匀辐照下太阳电池组件的传热模型 116
6.1.1 太阳电池组件稳态传热模型 116
6.1.2 太阳电池组件非稳态传热模型 119
6.2 太阳电池组件稳态传热模型案例 119
6.3 非均匀辐照下太阳电池组件热斑温度 121
6.3.1 热斑产生的原因 122
6.3.2 热斑产生原理 124
6.3.3 热斑效应案例分析 128
6.3.4 热斑效应模拟分析方法 129
6.4 热斑效应解决方案 132
6.4.1 并联旁路二极管 132
6.4.2 智能太阳电池组件 133
第7章 光伏系统的经济性分析 135
7.1 光伏系统投资分析 135
7.1.1 LCOE模型 135
7.1.2 净现值与内部收益率 136
7.2 经济性评估指标LCOE 137
7.2.1 LCOE的计算实例 137
7.2.2 结合LCOE的系统优化实例 139
7.3 LCOE的影响因素与敏感性分析 145
第8章 光伏系统中太阳电池组件产品技术方向 148
8.1 高效晶体硅太阳电池及其组件产品技术 148
8.1.1 高效晶体硅太阳电池及其组件产业化技术 148
8.1.2 高效晶体硅太阳电池及其组件研究进展 150
8.2 高可靠性组件 151
8.2.1 高可靠性组件封装技术 151
8.2.2 组件失效形式 152
8.2.3 不同气候地区的组件可靠性问题 155
8.3 智能组件与系统 156
8.3.1 智能组件与系统分类 156
8.3.2 智能组件优势分析 158
8.3.3 智能光伏系统测试与评估方法 160
8.3.4 智能组件户外发电输出性能 161
8.4 双面组件 164
8.4.1 双面太阳电池的工作原理 165
8.4.2 双面太阳电池的结构及分类 165
8.4.3 双面双玻组件的优势及应用 168
第9章 光伏系统新趋势 170
9.1 光伏跟踪系统 170
9.1.1 光伏跟踪系统类型 170
9.1.2 光伏跟踪系统设计原则 173
9.1.3 光伏跟踪系统控制原理及方案 173
9.1.4 水平单轴光伏跟踪系统案例评估 177
9.2 水面漂浮光伏系统 180
9.2.1 有支架漂浮式 180
9.2.2 无支架漂浮式 182
9.2.3 锚固系统 182
9.2.4 系统性能分析 184
9.3 双面双玻光伏系统 185
9.3.1 双面双玻光伏系统应用 185
9.3.2 双面双玻组件背面的太阳辐照计算方法 186
9.3.3 双面双玻组件背面发电量增益的影响因素 191
9.3.4 水面双面双玻组件应用案例分析 195
参考文献 1982100433B
本书是基于近年来作者所在高校科研团队在太阳电池组件及系统领域的研究工作,结合行业龙头企业的光伏产品研发与系统集成关键技术问题,参考大量国内外光伏系统发电技术著作和文献编写而成的。本书全面、深入地介绍了光伏系统发电理论与应用技术,全书共9章:光伏发电概述,光伏系统部件,光伏系统设计,光伏系统效率,积灰与积雪对太阳电池组件的影响,太阳电池组件与系统热学问题、光伏系统的经济性分析,光伏系统中太阳电池组件产品技术方向,光伏系统新趋势。本书对光伏系统的设计方法、发电量与发电功率预测、经济性分析等内容的阐述力求系统,深入浅出,便于自学。
光伏系统的组成(按顺序串起来):1. 光伏组件2. 光伏组件支架3. 光伏直流线缆4. 光伏线缆槽5. 直流汇流箱6. 直流汇流柜7. 逆变器8. 交流输出线缆(及线缆槽)9. 交流配电箱(或交流配电...
可以从事光伏组件的生产,光伏系统的设计与安装,光伏系统的维护与管理,光伏系统的营销相关的工作,具体内容如下:1光伏组件的生产:太阳电池的组装生产、设备维修、质量管理、生产工艺管理、进度管理、光伏电池组...
太阳能发电系统主要参数 1、发电系统组成部分(1)PV板PV板(太阳能板、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光伏组件),吸收光能并把光能转化为电能,PV板常用材料有单晶硅、多晶硅和非晶硅三种,其中单晶硅转换效率为1...
光伏系统设计与工程培训—光伏系统汇线箱设计
光伏系统设计与工程培训—光伏系统汇线箱设计
光伏系统发电量低之组件因素
光伏系统发电量低之组件因素 光伏系统安装之后, 用户最关心就是发电量, 因为它直接 关系到用户的投资回报。影响发电量的因素很多,组件、逆 变、电缆的质量、安装朝向方位角、倾斜角度、灰尘、阴影 遮挡、组件和逆变器配比系统方案、线路设计、施工、电网 电压等等各种因素都有可能。本系列文章将根据实际案例一 一探讨各种因素。本文主要讨论组件因素对系统的影响。 一、组件灰尘影响 对于长时间运行的光伏发电系统,面板积尘对其影响不 可小觑。面板表面的灰尘具有反射、散射和吸收太阳辐射的 作用,可降低太阳的透过率,造成面板接收到的太阳辐射减 少,输出功率也随之减小,其作用与灰尘累积厚度成正比。 1、温度影响 目前光伏电站较多使用硅基太阳电池组件,该组件对温 度十分敏感,随灰尘在组件表面的积累,增大了光伏组件的 传热热阻,成为光伏组件上的隔热层 , 影响其散热。组件被 遮挡后会诱发其背后的接线盒内的旁路保护元件
内容简介
《光伏系统工程(原书第3版)》全面展示了光伏系统工程设计基础,能够帮助工程师理解与光伏系统设计相关的电气、机械、经济和审美方面的理念、原因和方法。在《光伏系统工程(原书第3版)》前两版受到普遍欢迎的情况下,可敬的作者RogerA.Messenger和Jerry Ventre又调查了光伏产业的显著增长态势和新思想,将上一版出版以来所获得的系统设计与安装经验纳入本版之中。《光伏系统工程(原书第3版)》为读者提供了光伏系统设计方面的知识,可使工程师在需要进行工程性判断时,能够基于对各种参数的清晰理解,做出明智决定。与许多设计安装手册只培训读者如何做出设计决策但不讲原因相比,《光伏系统工程(原书第3版)》的这个目标完全不同。2100433B
本标准规定了并网光伏系统的术语和定义、并网光伏系统分类、检查和测试的抽样、文件要求、检验、测试程序及验证报告。
本标准可用来验证系统的安装是否安全以及操作正确与否,也可用于定期验证测试。
本标准仅适用于并网光伏系统,不适用于储能系统(如含电池的储能系统)或混合系统,聚光光伏系统可参考使用。
《发电技术》面向电力行业及相关科研机构,介绍中国发电技术和能源科学技术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技术以及研究进展,促进技术经验交流,注重学术性、实用性和前瞻性,展现中国发电和能源科学技术研究水平 。
《发电技术》期刊封面文化演变过程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