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光伏发电概述 1
1.1 太阳辐照 1
1.1.1 太阳光谱 1
1.1.2 直射与散射 2
1.1.3 影响地面接收太阳辐照的因素 3
1.2 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 6
1.3 光伏系统的类型及应用 7
1.3.1 离网光伏系统 7
1.3.2 并网光伏系统 8
1.3.3 微网光伏系统 9
1.4 光伏产业发展历程和趋势 11
1.4.1 国外光伏产业发展历程 11
1.4.2 国内光伏产业发展历程 11
1.4.3 光伏产业发展趋势 12
第2章 光伏系统部件 14
2.1 太阳电池组件 14
2.1.1 太阳电池的工作原理 14
2.1.2 太阳电池组件的伏安特性 16
2.1.3 太阳电池组件在不同辐照度下的性能 19
2.1.4 太阳电池组件的工作温度与温度系数 20
2.2 逆变器 21
2.2.1 逆变器类型 21
2.2.2 逆变器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 23
2.2.3 逆变器失效故障分析 24
2.2.4 逆变器可靠性的影响因素 25
2.2.5 逆变器转换效率计算 28
2.3 支架 29
2.3.1 按支架的材质分类 29
2.3.2 按支架的安装方式分类 29
2.3.3 按支架的应用场合分类 31
2.4 电缆 31
2.4.1 光伏电缆性能要求 31
2.4.2 电缆材质 32
2.4.3 直流电缆 32
2.4.4 交流电缆 32
2.5 储能装置 33
2.5.1 光伏储能装置的作用及具体要求 33
2.5.2 电池储能 33
2.5.3 储能电池的性能评估 35
2.5.4 其他储能方式 39
第3章 光伏系统设计 42
3.1 太阳辐照量计算 42
3.1.1 太阳直射辐照量 42
3.1.2 地面反射辐照量 43
3.1.3 太阳散射辐照量 43
3.2 并网光伏系统设计 46
3.2.1 并网光伏系统设计的基本步骤 47
3.2.2 并网光伏系统发电量计算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47
3.2.3 太阳电池方阵设计 50
3.2.4 设备选型 57
3.2.5 并网光伏系统的电气系统设计 58
3.3 离网光伏系统设计 62
3.3.1 离网光伏系统的设计内容与设计步骤 62
3.3.2 用电需求计算以及重要参数的选取 63
3.3.3 太阳电池方阵构成和输出功率的计算与设计 64
3.3.4 蓄电池与蓄电池组的设计方法 65
3.3.5 离网光伏系统控制器的选型 66
3.3.6 离网光伏系统逆变器的选型 66
3.3.7 其他系统配件的选型 67
3.3.8 应用实例 67
3.4 微网光伏系统设计 68
3.4.1 微网光伏系统的工作原理 68
3.4.2 微网光伏系统的设计内容 68
3.4.3 微网光伏系统工作模式简介 69
第4章 光伏系统效率 74
4.1 光伏系统效率的定义、测试方法及发展现状 74
4.1.1 光伏系统效率的定义 74
4.1.2 光伏系统效率的测试方法 75
4.1.3 光伏系统效率的发展现状 76
4.2 光伏系统效率计算的修正方法及其算例分析 79
4.2.1 温度修正方法 79
4.2.2 天气因素修正方法 81
4.2.3 光谱修正方法 83
4.2.4 PR值修正方法算例分析 86
4.3 光伏系统效率的影响因素 91
4.3.1 气候因素对光伏系统效率的影响 91
4.3.2 直流侧各因素对系统效率的影响 95
4.3.3 交流侧各因素对系统效率的影响 97
第5章 积灰与积雪对太阳电池组件的影响 99
5.1 积灰 99
5.1.1 组件积灰的形成 99
5.1.2 积灰对太阳电池组件的影响 100
5.1.3 影响太阳电池组件积灰的因素 102
5.1.4 太阳电池组件积灰模型 104
5.1.5 太阳电池组件积灰的清洗 106
5.1.6 太阳电池组件积灰的研究趋势 107
5.2 积雪 107
5.2.1 我国各地区积雪的空间分布 107
5.2.2 太阳电池组件上雪的堆积 108
5.2.3 积雪对太阳电池组件的影响 110
5.2.4 太阳电池组件积雪模型 112
5.2.5 太阳电池组件积雪的清理方式 114
第6章 太阳电池组件与系统热学问题 116
6.1 均匀辐照下太阳电池组件的传热模型 116
6.1.1 太阳电池组件稳态传热模型 116
6.1.2 太阳电池组件非稳态传热模型 119
6.2 太阳电池组件稳态传热模型案例 119
6.3 非均匀辐照下太阳电池组件热斑温度 121
6.3.1 热斑产生的原因 122
6.3.2 热斑产生原理 124
6.3.3 热斑效应案例分析 128
6.3.4 热斑效应模拟分析方法 129
6.4 热斑效应解决方案 132
6.4.1 并联旁路二极管 132
6.4.2 智能太阳电池组件 133
第7章 光伏系统的经济性分析 135
7.1 光伏系统投资分析 135
7.1.1 LCOE模型 135
7.1.2 净现值与内部收益率 136
7.2 经济性评估指标LCOE 137
7.2.1 LCOE的计算实例 137
7.2.2 结合LCOE的系统优化实例 139
7.3 LCOE的影响因素与敏感性分析 145
第8章 光伏系统中太阳电池组件产品技术方向 148
8.1 高效晶体硅太阳电池及其组件产品技术 148
8.1.1 高效晶体硅太阳电池及其组件产业化技术 148
8.1.2 高效晶体硅太阳电池及其组件研究进展 150
8.2 高可靠性组件 151
8.2.1 高可靠性组件封装技术 151
8.2.2 组件失效形式 152
8.2.3 不同气候地区的组件可靠性问题 155
8.3 智能组件与系统 156
8.3.1 智能组件与系统分类 156
8.3.2 智能组件优势分析 158
8.3.3 智能光伏系统测试与评估方法 160
8.3.4 智能组件户外发电输出性能 161
8.4 双面组件 164
8.4.1 双面太阳电池的工作原理 165
8.4.2 双面太阳电池的结构及分类 165
8.4.3 双面双玻组件的优势及应用 168
第9章 光伏系统新趋势 170
9.1 光伏跟踪系统 170
9.1.1 光伏跟踪系统类型 170
9.1.2 光伏跟踪系统设计原则 173
9.1.3 光伏跟踪系统控制原理及方案 173
9.1.4 水平单轴光伏跟踪系统案例评估 177
9.2 水面漂浮光伏系统 180
9.2.1 有支架漂浮式 180
9.2.2 无支架漂浮式 182
9.2.3 锚固系统 182
9.2.4 系统性能分析 184
9.3 双面双玻光伏系统 185
9.3.1 双面双玻光伏系统应用 185
9.3.2 双面双玻组件背面的太阳辐照计算方法 186
9.3.3 双面双玻组件背面发电量增益的影响因素 191
9.3.4 水面双面双玻组件应用案例分析 195
参考文献 198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