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主要职责
一、配合有关司局拟定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方针、政策、法规,组织制定工程建设的管理办法、技术规程、建设标准,并监督执行。
二、组织编制工程建设规划。根据国家部署和工程建设发展需要,拟定规划的《工作方案》和《技术方案》,组织、指导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规划工作,审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规划及重点项目、示范区规划和县级实施方案。
三、组织编制工程建设年度计划。根据国家批准的规划和上年度计划执行情况以及检查验收结果,提出年度建设任务,组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编制年度计划,由三北局汇总平衡后报国家林业局审批。国家林业局批复的年度计划,由三北局下达并组织实施。
四、负责工程建设资金的管理工作。根据年度计划拨付资金,负责资金使用效果、效益的跟踪检查。
五、组织工程建设成果的检查、验收。制定检查验收标准和办法,组织开展检查验收工作,掌握工程建设动态,发布工程建设信息。
六、负责制定工程建设的科技支撑方案,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开展技术培训,抓好示范区工作,组织建立科技支撑体系。配合有关司局开展国家重点科研攻关工作。
七、开展调查研究,总结推广经验,负责工程建设的生产调度、统计以及信息网络体系的建设和管理。
八、负责工程建设种苗基地建设的组织协调、种苗的调剂和管理。
九、负责工程建设的宣传报导,组织开展工程建设的国内外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工作。
十、负责工程建设表彰奖励的具体工作。
十一、承担国家林业局交办的其它事项。
这个是沿海的防护林。
三北防护林从新疆到黑龙江的风沙危害区营造防风固沙林1亿多亩,使20%的沙漠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沙漠化土地扩展速度由20世纪80年代的2100平方公里下降到1700平方公里。辽宁、吉林、黑龙江、北京、天...
【1】三北防护林对防治沙尘暴的直接作用主要是减弱动力。虽然大气环流形成的大风不是人力所能消除的,但是通过加强林草植被建设,可以减弱地表风速,达到减轻沙尘暴的效果。这是三北工程的直接功能。最根本的是通过...
国家局指导科学有序改造退化防护林——明确4种主要改造模式.优先改造人工起源的退化防护林
国家林业局目前印发《关于做好退化防护林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退化防护林改造的总体要求,明确改造的骐体对象、横式、技术要求桕政策保障。《意见》指出.防护林体系建设是我国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林业生态建汝,防护林体系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有效保障了国家生态安全。但是,新中国成立后人工营造的备类防护林,已陆续进入成熟期、过熟期,老化衰败现象日益严重。同时,受当时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条件等因素所限,
国家林业局高度评价陕西林业生态建设工作
9月13日,副省长祝列克率省林业厅张社年厅长、陈玉忠副厅长、王建阳副厅长、范民康总工程师等到国家林业局汇报工作。国家林业局贾治邦局长、张建龙副局长、张永利副局长和驻国家林业局纪检组组长陈述贤,以及国家林业局有关司局的主要负责人
2月9日,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刘东生、三北防护林建设局局长张炜、调查规划设计院院长刘国强等一行5人来到中国科学院,商谈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40周年总结评估工作。中科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张亚平出席商谈会。会议由中科院科技促进发展局局长严庆主持。
2017年11月底,国家林业局正式立项,委托中科院对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以下简称“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40周年的成效进行第三方评估,希望针对三北防护林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及未来工作对策提供科学数据和相关建议。
刘东生指出,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改革开放元年启动的最大的生态建设工程,是我国超大规模、跨世纪的伟大工程,建设40年来,在防沙治沙、水土保持、农牧民脱贫致富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取得了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方面的效益。他从评估资料利用、评价指标确定、评价方法选择、评价内容等方面对本次评估提出了科技需求。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副所长朱教君汇报了三北防护林工程评估的前期研究基础、获取的遥感和监测数据、工程现状、项目进展情况等。
张亚平代表中科院对国家林业局的信任表示感谢,指出要发挥中科院的智库作用,坚持科学、客观、全面、实事求是开展评估,期望评估工作能够圆满成功。张亚平指出,开展三北防护林工程评估工作是中科院义不容辞的责任,此项工作切合中央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方向,这是中科院对国家重大需求提供科技支撑的重要机会,中科院将协调好院内力量,全力以赴支持。张亚平表示,中科院具备长期监测数据、技术储备等条件,承担项目的单位与科研人员在评估工作中要适当关注客观性、定性与定量结合及科学模型模拟,切实开展好相关工作。
相关推荐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