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内容简介 本指南首先着力于建筑节能设计,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措施、遮阳技术和自然通风设计等,以求提高建筑物本身的热舒适性,降低空调的冷、热负荷。 由于上海天然气价格较高,而市区又限制了用煤,如何选择锅炉降低运行费用是必须考虑的问题。本书介绍了一些高效节能的加热设备,每种设备都写了设计要点和应用实例。为了减少电负荷的峯谷差、提高总体用能效率,上海市已经推出了‘分时电价’政策。本指南在空调冷、热源一节中,增加了‘蓄冷技术’的内容。 本书内容共十章,包括总则、建筑的节能设计、室内环境设计参数、围护结构热工设计、通风与空气调节、采暖与热水供应、空调冷(热)源、照明工程、电力及自控、建筑物能耗综合评估。
1 总 论
1.1 背景
在过去的300年中,人类生产的快速发展和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都离不开能源。可以说,没有能源就没有今天我们生活中的一切。
20世纪,石油被称为各国经济发展的命脉。特别是到了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石油供应链上任何一处的波动都会影响全局。然而,常规矿物能源正在不断减少。随着主要油田产量逐年下降,开采和运输成本越来越高,加上政治原因,油价也呈越来越高的趋势。为了石油而明争暗斗,甚至发动战争,这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建设快速推进,资源需求大幅度增加。2003年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和消费国。对上海来说,经济发展每年以两位数的百分比递增,能源问题已经成为持续发展的一个瓶颈。
另一方面,至今我们主要依靠的能源是煤和油。化石燃料的燃烧会向大气中排放大量温室气体(Greenhouse Gas,GHG)。2007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达到了370ppm,是地球历史上65万年以来的最高值。
在本书即将出版之际,2007年12月3日至14日于印度尼西亚召开了气候变化大会,在会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了《气候变化的影响和适应评估报告》,呼吁各国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
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很多积极措施应对气候变化,努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国务院成立了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温家宝总理亲任组长;从中央到地方节能减排政策和制度稳步推进。
21世纪初,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中央及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继《节约能源法》之后,于2005年2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
2004-2005年,建设部颁布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 2005)和《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04),并于2005年10月28日发布了第143号令“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其中,第11条明确提出“新建民用建筑应当严格执行建筑节能标准要求:民用建筑工程扩建和改建时,应当对原建筑进行节能改造”。
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上述国家法规和节能标准,由上海市建设委员会支持并组织专家编写了本指南。2100433B
作 者:徐吉浣,寿炜炜 主编
出 版 社:同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12-1
版 次:1页 数:325字 数:530000 印刷时间:2007-12-1开 本:16开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I S B N:9787560836379包 装:平装
建筑节能设计方法和过程如下所示:1、根据建筑用地环境,做好建筑的整体规划建筑的整体规划以及布局是影响建筑节能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其也逐步发展成为了建筑节能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建筑的整体规划设计阶...
如果建施图上的墙面和屋面装修和建筑节能的不一样,那是建筑节能设计优先按它的来做? 节能环保,绿色建筑是现代建筑的特性,提倡节能环保,提倡绿色建筑已经形成了建筑规范,无论设计、施工、建设等单位都必须遵...
前言
1 总论
1.1 背景
1.2 适用范围
1.3 集成设计
1.4 全寿命周期费用
2 建筑设计的节能
2.1 建筑方案设计
2.1.1 集成设计的组织
2.1.2 建筑总平面设计
2.1.3 建筑的体形系数
2.2 太阳能利用
2.2.1 太阳与建筑
2.2.2 被动式太阳能系统
2.2.3 主动式太阳能系统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初探——青岛盛和大厦建筑节能设计回顾
以青岛盛和大厦建筑节能设计为例,回顾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之初的对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的尝试,介绍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的基本内容,并提出在目前图集和软件计算已成熟的条件下,仍然有必要掌握建筑节能手工计算的方法。
公共建筑的建筑节能设计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我国建筑领域取得了进一步发展。公共建筑作为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多样性,使得其耗能也随之增加,与我国大力提倡的集约型社会建设目标相违背,如何更好地实现公共建筑节能设计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将对公共建筑概念及设计坚持的原则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公共建筑的建筑节能设计方案,旨在为我国公共建筑设计提供参考和指导。
《小城镇建筑节能设计指南》由天津大学出版社出版。
第一章概论
第一节小城镇建设概述
一、小城镇的定义及特点
二、小城镇的基本类型
三、小城镇建设的意义
四、小城镇建设与建筑节能
第二节建筑节能基础知识
一、建筑节能的含义及其意义
二、我国建筑节能的发展现状与潜力
三、建筑节能工作的目标和内容
第三节建筑节能的途径与手段
一、建筑节能的途径
二、实现建筑节能的技术手段
第四节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要点
一、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第二章建筑节能基础知识
第一节节能建筑热工性能要求
一、我国建筑节能设计气候分区的划分
二、我国不同气候地区的代表性城市
三、不同气候区对建筑热工性能的设计要求
四、建筑热工设计基本规定
第二节室内热环境设计指标
一、居住建筑室内热环境设计指标
二、公共建筑室内环境节能设计指标
第三节建筑室外计算参数
一、围护结构冬季室外计算温度的确定
二、围护结构夏季室外计算温度的确定
三、夏季太阳辐射照度的取值
第四节我国气候因素
一、太阳辐射
二、温度
三、湿度
第三章建筑规划节能设计
第一节建筑选址
一、气候条件对建筑选址的影响
二、地形地貌对建筑能耗的影响
三、地表环境对建筑能耗的影响
第二节建筑体形与建筑朝向
一、建筑体形
二、建筑朝向
第三节建筑日照间距
一、居住建筑的日照标准
二、日照间距的计算
第四节窗墙面积比
一、窗墙面积比限值
二、窗墙面积比计算
第四章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
第一节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要求
一、建筑围护结构保温设计
二、建筑围护结构绝热设计
三、建筑围护结构防潮设计
第二节建筑物墙体节能设计
一、建筑物外墙保温设计
二、建筑物楼梯间内墙保温设计
三、建筑物变形缝的保温设计
四、建筑物外墙隔热设计
第三节建筑物屋顶节能设计
一、建筑物屋顶保温设计
二、建筑物屋顶隔热设计
第四节建筑物门窗节能设计
一、建筑物门窗节能概述
二、建筑物外门节能设计
三、建筑物外窗节能设计
第五节建筑物幕墙节能设计
一、建筑物幕墙的分类及构造
二、建筑物幕墙节能设计原则
三、建筑物幕墙节能设计要求
四、建筑物幕墙节能设计注意事项
第六节建筑物地面节能设计
一、地面的种类及要求
二、地面保温设计
三、地面防潮设计
四、地板节能设计
第七节建筑围护结构构造做法示例
一、居住建筑围护结构做法
二、公共建筑围护结构构造做法
第五章采暖供热系统节能设计
第一节采暖供热系统概述
一、采暖供热系统的组成及形式
二、采暖供热系统工作原理
三、采暖供热系统节能途径
第二节采暖系统节能设计
一、采暖节能原理与方法
二、采暖节能系统设计要求
三、散热器采暖设计
四、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系统设计
五、电采暖系统设计
六、采暖管道设计
七、热水集中采暖分户热计量
第三节供热系统节能设计
一、供热热源节能设计
二、室外供热管网设计
三、分户计量节能设计
第六章通风空调系统节能设计
第一节通风空调系统节能设计要求
一、居住建筑通风空调系统设计要求
二、公共建筑通风空调系统设计要求
第二节通风节能设计
一、通风节能设计方式及要求
二、自然通风设计
三、机械通风设计
四、事故通风设计
五、隔热降温设计
六、除尘与有害气体净化
七、设备选择与布置
八、风管及其他
第三节空气调节节能设计
一、空气调节节能设计一般规定
二、负荷设计
三、空气调节系统
四、空气调节水系统
五、气流组织
六、空气处理
七、空气调节冷热源
第七章建筑采光与照明节能设计
第一节建筑采光节能设计
一、建筑光学基本知识
二、建筑采光节能设计目标
三、建筑采光节能设计方法及步骤
第二节绿色照明建筑节能设计
一、建筑照明标准
二、建筑照明设计原则
三、建筑照明设计主要内容
四、建筑照明设计节能措施
五、建筑照明节能评价
第八章监测与控制节能设计
第一节监测与控制节能概述
一、监测与控制系统设置要求
二、监测与控制节能工程监控项目
第二节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监测与控制
一、一般规定
二、传感器和执行器
三、采暖、通风系统的监测与控制
四、空气调节系统的监测与控制
五、空气调节冷热源和空气调节水系统的监测与控制
六、中央级监控管理系统
第九章可再生能源利用
第一节太阳能利用技术
一、太阳能利用概述
二、被动式太阳能建筑
三、主动式太阳能建筑
第二节风能利用技术
一、风能玫瑰图
二、风能利用形式
三、风电建筑一体化
第三节地源热泵利用技术
一、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
二、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
三、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
第十章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设计
第一节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概述
一、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意义
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内容及实施步骤
三、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设计目标及要求
第二节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设计要点
一、外墙/封闭阳台节能改造的设计要点
二、外窗节能改造的设计要点
三、屋面节能改造的设计要点
四、采暖与非采暖空间的隔墙、地下室顶板节能改造的设计要点
五、供热采暖系统计量与节能改造的设计要点
六、热源和室外管网的设计要点
七、通风换气系统的设计要点
第三节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
一、节能改造基本规定
二、节能诊断
三、节能改造方案
四、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
五、严寒和寒冷地区集中供暖系统节能与计量改造
第四节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
一、节能诊断
二、节能改造判定原则与方法
三、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改造
四、采暖通风空调及生活热水供应系统改造
五、供配电与照明系统改造
六、监测与控制系统改造
七、可再生能源利用
第十一章建筑节能设计综合评价
第一节建筑节能设计综合评价指标
一、夏热冬冷地区的建筑节能设计综合评价指标
二、夏热冬暖地区建筑节能设计综合评价指标
第二节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
一、居住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
二、公共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
第三节建筑围护结构保温的经济评价
一、围护结构保温的经济性
二、围护结构的经济传热阻
三、围护结构保温层的经济热阻和经济厚度
四、不同材料、不同构造围护结构的经济性
附录建筑热工设计计算公式及参数
附录一建筑节能设计中常用热工计算方法
附录二关于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附录三建筑材料热工计算参数
附录四 全国部分城镇采暖期有关参数及建筑物耗热量、采暖耗煤量指标
参考文献2100433B
稳定系和介稳定系亚共晶铸铁的凝固过程可用图2表示。凝固初期初生奥氏体都首先从熔体中析出,温度降到共晶温度以下时,稳定系共晶体为石墨/奥氏体介稳定系共晶体为碳化物/奥氏体,至共晶温度以下前者转变为石墨 珠光体(或铁素体),后者转变为莱氏体 珠光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