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叶互生,纸质,叶片阔卵形,长e-10厘米,宽5-9厘米,顶端短渐尖,基部阔而圆、截平或有时微凹,全缘,近叶柄处常向腹面微卷;中脉两面微凸起,侧脉7-9对,互生或罕有近对生,平展或略斜上升,离缘2-5毫米弯拱网结,网脉明显;叶柄纤弱,长2-6厘米,顶端具2腺体;托叶三角形,长1-1.5毫米。花单性,雌雄同株,聚集成顶生、长3-12毫米的总状花序,雌花生于花序轴下部,雄花生于花序轴上部或有时整个花序全为雄花。
雄花:花梗纤细,长1-3毫米;苞片卵形或阔卵形,长1.5-2毫米,宽1.5-1.8毫米,顶端短尖至渐尖,基部两侧各具一肾形的腺体,每一苞片内有5-10朵花;小苞片长圆形,萼期紧抱花梗,长1-1.5毫米,顶端浅裂或具齿;花萼杯状,具不整齐的小齿;雄蕊2枚,罕有3枚,伸出于花萼之外,花丝分离,与近球形的花药近等长。
雌花:花梗圆柱形,粗壮,长2-5毫米;苞片和小苞片与雄花的相似;花萼3深裂几达基部,裂片三角形,长约2毫米,宽近1毫米;子房卵状球形,3室,花柱合生部分与子房近等长,柱头3,外卷。蒴果近球形,成熟时黑色,横切面呈三角形,直径3-5毫米,外薄被白色、蜡质的假种皮。花期5-7月。
主要生长于山坡或山顶疏林中。模式标本采自广西临桂雁山。
主要分布于甘肃南部(文县)、四川(城口、巫山、奉节)、湖北(兴山)、贵州(兴义、安龙、湄潭)、云南和广西(龙胜、临桂、凌云)。
Sapium discolor (Champ.) Muell. Arg. var. wenhsienensis S. B. Ho详察其拟模式标本(Paratypus)魏志平加。2830,叶为阔卵形至卵状圆形,顶端短尖,基部钝圆,与本种毫无差异,应予归并。
枝条灰黑色,具小点状皮孔。单叶互生;纸质;椭圆状卵形,长3~10厘米,宽2~5厘米,先端短尖或钝,基部钝形,全缘,上面绿色,下面粉绿色;叶柄长2~7.5厘米,顶端有2腺体。花单性,雌雄同株;总状花序顶...
落叶乔木,高达15m;树冠圆球形。树皮暗灰色,浅纵裂;小枝纤细。叶互生,纸质,菱状广卵形,长5~9cm,先端尾状,基部广楔形,全缘,两面均光滑无毛;叶柄细长,顶端有2腺体。花序穗状,顶生,长6~12c...
乌桕价格,乌桕树价格:乌桕8公分160元,乌桕10公分295元,乌桕15公分1300元,乌桕20公分2800元,以上乌桕报价只是参考价,同江苏新艺园林徐经理①⑤⑨⑤①①⑨○○⑥⑥提供.
桂林的桂花
桂林的桂花 桂林是有名的景致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它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植物质源丰 盛,市区仅高级植物就有 1000 多种。这里的气象和土壤条件特殊合适桂花的生长, 在桂林无 论是庭院、街道,还是山岩、水际、村旁,随处可见桂花的芳姿,甚至在石灰岩山上也有野 生桂花的踪影。所以,桂林被称为“叶密千重绿,花开万点黄”的桂花之乡,素有“桂林桂 林,桂树成林”之说。 一、桂林的古桂 桂林是桂花的原产地, 有 2500 多年的栽培历史, 而桂花在桂林的生长历史可追溯到一万 年前新石器时期。考古工作者在桂林南郊的甑皮岩洞穴遗址中,就曾发明有桂花的孢粉。随 着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桂林市仍保存有不少古桂,成为这里奇特的景观。 目前桂林市发明的一株人工栽植的桂花树,位于市郊唐家里自然村旁。据 1995 年调查, 该树高 14米、冠幅 14.7 米、基围 4.2 米,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它至今犹老干苍
桂林红粘土工程地质特征
通过大量的工程地质勘察及土工试验,从理论及实践两方面分析研究桂林红粘土的工程地质特性及其形成原因,认为桂林红粘工在工程性质方面有自己的特点,尤其是其中的土洞、塌陷发育,区别于其它地区红粘土。
斑子乌桕 S. atrobadiomaculatum
浆果乌桕 S. baccatum
桂林乌桕 S. chihsinianum
山乌桕 S. discolor
异序乌桕 S. insigne
白木乌桕 S. japonicum
多果乌桕 S. pleiocarpum
圆叶乌桕 S. rotundifolium
乌桕 S. sebiferum
浆果乌桕 Sapium baccatum Roxb.
桂林乌桕 Sapium chihsinianum S. K. Lee
山乌桕 Sapium discolor (Champ. ex Benth.) Muell. Arg.
多果乌桕 Sapium pleiocarpum Y. C. Tseng
圆叶乌桕 Sapium rotundifolium Hemsl.
乌桕 Sapium sebiferum (L.) Rox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