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地方标准《灌木林防风固沙生态效益监测技术规程》(DB15/T 1937-2020)规定了灌木林防风固沙生态效益监测基本原则、监测点的选择与布设、监测指标、监测方法及监测数据质量控制等技术要求。该标准适用于内蒙古境内的灌木林防风固沙生态效益监测工作。
GB/T 50123 土壤 容重的测定—环刀法 |
LY/T 1814 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调查规范 |
LY/T 2497 防护林体系生态效益监测技术规程 |
- |
参考资料:
防风固沙灌木林建立以后,对其减小地面风速,阻沙滞尘以及微气候改善,保持土壤,保育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的监测是客观评价防风固沙灌木林生态效益的基础,也是科学指导固沙灌木林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但是截至2019年,尚缺乏专门系统监测固沙灌木林生态效益的指标体系和技术规范,生产实践中通常采用《防护林体系生态效益监测技术规程》《天然林保护工程生态效益评估数据获取方法》《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与评估规范》等对防风固沙灌木林的生态效益进行监测。由于这些规程中的指标体系重点关注的是乔木林体系,虽然其中的部分监测指标如生物多样性、固碳释氧等可以用于防风固沙灌木林的监测,但是一些关键指标并不适合用来监测灌木林的生态效益。并且建设防风固沙灌木林的主要目标是降低流沙移动,促进流沙固定,但在上述的规程中,缺少对削减风速、减少地表蚀积量等反映固沙效果的关键指标,影响对防风固沙灌木林生态效益的客观评价。针对上述存在问题,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防风固沙灌木的生理生态研究,提出防风固沙灌木林生态效益监测技术标准。
标准计划
该标准为2018年5月原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154号文件批准实施,由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
起草阶段
2018年10月至2019年1月,首先对承担单位多年来在内蒙古地区防风固沙灌木林生态效益方面的已有研究进行了系统归纳总结。
2019年1月至4月,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防风固沙灌木林发育特征及其生态效益评价实际需求,编制了《灌木林防风固沙生态效益监测技术规程》讨论稿。
专家评审
2019年9月,邀请内蒙古林业科学研究院张文军研究员、内蒙古农业大学的刘果厚、高永教授和左合君副教授进行初审,按专家提出的意见进行修改后形成了《灌木林防风固沙生态效益监测技术规程》送审讨论稿。
发布实施
2020年7月30日,地方标准《灌木林防风固沙生态效益监测技术规程》(DB15/T 1937-2020)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2020年8月30日,地方标准《灌木林防风固沙生态效益监测技术规程》(DB15/T 1937-2020)实施。
地方标准《灌木林防风固沙生态效益监测技术规程》(DB15/T 1937-2020)依据中国国家标准《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GB/T 1.1-2020)规则起草。
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起草人:罗永清、王晓江、李玉霖、连杰、段育龙、王立龙、高孝威、洪光宇、李卓凡。
科学发展观给新疆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变化高山常青,碧水长流,天空湛蓝,人们都生活在绿色家园,这是新疆人民世世代代梦寐以求的。如今,在以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
可以套砍伐棕榈的子目,它不是灌木,但也不同于乔木。套竹类比乔木也接近
邮箱呢
前言 |
Ⅰ |
---|---|
1 范围 |
1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
3 术语和定义 |
1 |
4 监测样地确定 |
1 |
5 监测点设置 |
2 |
6 生态效益监测指标 |
2 |
7 监测方法 |
2 |
8 监测数据质量控制 |
5 |
参考资料:
地方标准《灌木林防风固沙生态效益监测技术规程》(DB15/T 1937-2020)的制定,为客观评价防风固沙灌木林生态效益、科学指导防沙治沙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技术支持,对自治区生态环境建设有着重要的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2100433B
论发展灌木林在林业生态建设中的作用
论发展灌木林在林业生态建设中的作用
论发展灌木林在林业生态建设中的作用
灌木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介绍了灌木的特性及在林业生态建设中的作用,同时认为保护和发展灌木林,是实施生态建设,促进人与人自然和谐发展的需要。提出在林业生态建设中,应赋予灌木林与乔木林同等重要的地位,在生态公益林建设中应提倡营造乔灌结合的立体森林结构,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造林工作中,应把灌木林放在首要地位,合理确定造林种树,搞好结构配置,做到生态优先,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灌木林对改善生态环境,如保持水土和防风固沙等具有 很大意义,同时还可提供燃料和饲料等。天然灌木林可分为原生和次生两类 。
灌木是宝贵的生物资源,它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主栽树种,是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流域治理水土流失、涵养水源等生态公益林建设的重要混交树种,是平原地区、城镇乡村绿化、美化、香化、彩化的重要伴生树种。由于许多灌木全身都是宝,集多种功能于一身,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群众说:“灌木是个宝,气候干旱土壤瘠薄能长好,防风固沙把土保,还是牲畜的好饲草,综合利用好原料,生火做饭离不了,医药保健价值高。”
国内外开展林业生态效益评价情况介绍历史上各国各地居民无不竭力掠夺森林,榨取木材,而忽视森林的生态效益;或者虽然知道森林具有环境保护功能,还是为眼前的。
由高大的灌木和小乔木组成的自然群落。它是森林与灌丛之间的中间类型,一般高3~5m左右,覆盖度在40%以上。灌木林一词主要用于林学界。原生的灌木林仅分布于一些特殊的生境下,如山地上部气候寒冷、风大的矮林、土壤过湿的河岸灌丛、生长在特殊基岩上的石灰岩灌丛、干热河谷灌丛等。大部分的灌木林多次生的,它的存在大多由于森林被砍伐后,树桩萌蘖发展起来所形成,如停止再遭破坏,适当加以人工抚育,都能较快地恢复成林; 但继续受破坏则向灌丛、甚至灌草丛发展。在生态学界,上述所有的类型中除了山地上部的矮林归于森林群落外,其他都按生活型不同分别纳入各类灌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