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目录
第1章 绪论 1
1.1 钢铁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现状 1
1.1.1 钢铁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1
1.1.2 钢铁行业大气污染现状 2
1.1.3 钢铁生产流程及大气污染物来源 5
1.2 钢铁行业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及政策 14
1.3 钢铁行业大气污染控制现状、技术及发展趋势 20
1.3.1 钢铁行业大气污染控制现状 20
1.3.2 钢铁行业大气污染控制技术 20
1.3.3 钢铁行业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发展趋势 23
参考文献 24
第2章 烧结(球团)工序污染物控制 25
2.1 烧结(球团)工序污染物排放特征 25
2.1.1 烧结工序污染物来源及排放特征 25
2.1.2 球团工序污染物来源及排放特征 33
2.2 粉尘控制技术 37
2.2.1 无组织排放粉尘收集与控制技术 37
2.2.2 烧结(球团)烟气粉尘控制技术 38
2.3 二氧化硫控制技术 61
2.3.1 低硫原燃料等源头控制技术 61
2.3.2 烧结(球团)烟气脱硫技术 62
2.4 氮氧化物控制技术 89
2.4.1 源头削减技术 89
2.4.2 烟气循环技术 89
2.4.3 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技术 94
2.4.4 臭氧氧化脱硝技术 99
2.4.5 活性炭/焦吸附技术 105
2.5 二英控制技术 106
2.5.1 烧结过程二英生成途径 106
2.5.2 烧结过程影响二英生成的因素 107
2.5.3 二英源头控制技术 109
2.5.4 二英过程控制技术 109
2.5.5 二英末端控制技术 110
2.6 重金属控制技术 113
2.6.1 现有污染控制设施脱汞技术 115
2.6.2 吸附法脱汞技术 117
参考文献 117
第3章 焦化工序污染物控制 122
3.1 焦化工序污染物排放特征 122
3.1.1 焦化生产流程及产污节点 122
3.1.2 焦化工序污染物排放特征 124
3.1.3 国内外焦炉烟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及控制现状 131
3.2 焦炉烟尘排放控制技术 132
3.2.1 配煤过程 132
3.2.2 装煤过程 133
3.2.3 推焦过程 134
3.2.4 干熄焦过程 135
3.3 焦炉煤气净化技术 137
3.3.1 焦炉煤气脱硫脱氰技术 139
3.3.2 焦炉煤气脱氨技术 151
3.3.3 焦炉煤气除苯洗萘技术 156
3.3.4 焦炉煤气二次净化技术 159
3.4 焦炉烟气污染物控制技术 161
3.4.1 SO2 控制技术 162
3.4.2 NOx 控制技术 168
3.4.3 烟气脱硫脱硝技术 169
参考文献 179
第4章 炼铁工序污染物控制 182
4.1 炼铁工序污染物来源及排放特征 182
4.1.1 高炉炼铁生产流程及产污节点 182
4.1.2 炼铁工序污染物排放特征 184
4.2 高炉出铁场烟尘控制技术 186
4.2.1 高炉出铁场烟尘特性 186
4.2.2 高炉出铁场除尘工艺 187
4.2.3 高炉出铁场一次除尘 187
4.2.4 高炉出铁场二次除尘 189
4.2.5 高炉出铁场烟尘治理的不足与改进措施 190
4.3 高炉煤气除尘净化及回用技术 192
4.3.1 高炉煤气粗除尘技术 195
4.3.2 高炉煤气精除尘技术 198
4.3.3 高炉煤气除尘工艺 205
4.3.4 高炉煤气脱氯技术 211
4.3.5 高炉均压放散煤气回收技术 213
4.3.6 高炉煤气余压透平发电技术 217
参考文献 219
第5章 炼钢工序污染物控制 220
5.1 炼钢工序污染物来源及排放特征 220
5.1.1 转炉炼钢工艺污染物来源及排放特征 220
5.1.2 电炉炼钢工艺污染物来源及排放特征 225
5.1.3 炼钢辅助工序铁合金炉污染物来源及排放特征 229
5.2 转炉烟气净化技术 231
5.2.1 转炉一次烟气(转炉煤气)净化技术 231
5.2.2 转炉二次烟气除尘技术 244
5.2.3 转炉车间烟尘控制技术 246
5.3 电炉烟气净化技术 248
5.3.1 电炉烟气除尘与资源化技术 248
5.3.2 电炉烟气二英控制技术 253
5.4 铁合金炉烟尘控制技术 256
5.4.1 半封闭式矿热电炉烟气除尘技术 257
5.4.2 封闭式矿热电炉煤气净化技术 260
参考文献 264
第6章 轧钢工序污染物控制 266
6.1 轧钢工序工艺流程及污染物来源 266
6.2 加热炉废气排放控制及余热回收技术 268
6.2.1 蓄热式燃烧技术 268
6.2.2 数字化燃烧技术与智能化燃烧控制 269
6.2.3 低氮燃烧技术 270
6.2.4 加热炉余热回收技术 273
6.3 精轧机烟气除尘技术 274
6.3.1 湿法除尘技术 274
6.3.2 湿式电除尘技术 275
6.3.3 布袋除尘技术 276
6.3.4 塑烧板除尘技术 276
6.4 轧钢酸洗车间酸雾逸散控制技术 279
6.4.1 酸雾抑制技术 279
6.4.2 酸雾净化技术 280
6.5 冷轧油雾控制技术 281
6.5.1 油雾形成的原理及特点 281
6.5.2 油雾控制技术 282
参考文献 283
第7章 钢铁行业大气污染控制对策与建议 284
7.1 钢铁行业大气污染物防治最佳可行性技术 284
7.1.1 钢铁行业最佳可行性技术概况 284
7.1.2 钢铁生产各工序最佳可行性技术 285
7.1.3 最佳可行性技术可实现的减排潜力分析 298
7.2 钢铁行业大气污染控制对策建议 300
7.2.1 淘汰落后产能,产业布局调整 300
7.2.2 技术升级创新,控制废气产生 302
7.2.3 污染物深度治理,减少排放总量 303
7.2.4 健全标准管理体系,强化监督监管 306
参考文献 308
索引 309 2100433B
本书针对我国钢铁行业现阶段大气污染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未来面临的挑战,从行业污染物排放特征及控制技术需求出发,对钢铁生产全流程多工序污染物排放来源、特征及控制技术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重点介绍了新标准下国内外钢铁烧结(球团)、焦化等工序中烟气污染物控制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作者研究团队的最新成果,对钢铁行业各工序全流程污染物控制最佳可行性技术进行了汇总,提出了钢铁行业大气污染控制对策及建议,为我国钢铁行业大气污染物防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这个网站有,可是要下载豆。http://www.daanwang.com/khda/t13755.html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书上有详细的公式啊,代进去就可以了。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是2010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郝吉明,马广大,王书肖。
高职高专《大气污染控制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研究
高职高专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毕业生的岗位工作能力。结合笔者连续多年的《大气污染控制技术》课程讲授及实践经验,从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开发、课程教学内容等方面,探索如何在该门课程的教学中实施项目化教学。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教案 学院、系: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任课教师: 任爱玲 赵文霞 授课专业: 环 境 工 程 课程学分: 4学分 课程总学时: 60学时 课程周学时: 4学时 2004年 8月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进程 周 次 课 次 章 节 计划 学时 教学手段 教学环境 4 5 6~ 7 8~ 9 9 10 11 11~ 12 13~ 14 14~ 15 16 17 17~ 18 2 2 5 2 1 2 2 3 3 3 2 1 3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燃烧与大气污 染 第三章 污染气象学基 础知识 第四章 除尘技术基础 第五章 机械式除尘器 第六章 湿式除尘器 第七章 袋式除尘器 第八章 电除尘器 第九章 吸收法净化气 态污染物 第十章 吸附法净化气 态污染物 第十一章 气态污染物 的催化净化 第十二章 气态污染物 的其它
本书共14章,分别从战略定价的含义、成本对定价策略的影响、赢利性定价的财务分析、消费者和竞争对手对企业定价策略的影响以及定价策略中的伦理与法律因素等方面探讨了赢利性定价的策略与方法。本书是一本操作性和可读性都很强的书籍。
(1)策略构思者:是提供未来产品开发和企业策略的实际案例与视觉呈现。主要作用是将“设计策略目标的可视化”许多产品设计咨询公司认为提供“策略程序”是最为有力的东西。通过开发实体和视觉原型,作为提供莆略的检验。产品设计程序允许在原型阶段将策略行为可视化。然而与客户台作新产品时,重要的是“拓展的能力而不是仅仅反映或体现的能力”,也正是这种可能性的拓展导致了新生的设计策略。可视化程序能够产生新的思维,这些新思维可以用在未来的策略中。策略咨询的这种方式比管理咨询方式更加微妙,它不依赖于高阶管理层次的命令,而是可以通过品牌管理者。产品开发接口或者其它渠道展现。
(2)核心竞争力探索者:与现存的其它策略相比,尚有部分现象,即企业要求设计咨询顾问协助制订具体的新策略,不管是在功能层次、策略经营层次还是公司层攻上。在这阶段里产品设计咨询公司可以扮演两种角色: “核心竞争力探索者”:探究客户公司内部,或者是市场开拓者——帮助客户看护市场。
(3)市场开拓者:除了设计技术人员,市场开拓者提供有价值的市场洞察力。促使“市场咨询更加合理”,则需要平衡设计意识和革新问题。由于设计者考虑“消费者生活型态”,因此展开了更多的市场研究。竞争力探索者和市场开拓者寻求向企业提供新的策略方向,其基础是策略计划层次上的核心能力理解和市场洞察力。
(4)设计程序提供者:设计程序提供者则是处于咨询过程中的最后一个角色。产品设计咨询公司利用在整个组织可运用的程序来开发产品,帮助企业确立了“策略目的”的详细描述。
网络信息检索策略设计应遵循快、准、全及低成本的原则,以实现检索策略最优化。所谓快、准、全,是指设计出来的检索策略能够快速、准确、全面地从网上检索到所需要的信息;低成本则是指以最低的费用获取所需的信息。由于检索网上信息要付通讯费,有些数据库还要付数据库使用费,因而降低信息成本对消费能力较弱的我国用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
主题分析
明确检索需求后,就要对用户课题的具体内容作主题分析,这是正确选用检索词和逻辑算符的的关键,它将决定检索策略的质量并影响检索效果。
主题分析就是对用户的课题进行主题概念的分析,并用一定的概念词来表达这些主题内容,同时明确概念与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主题分析必须注意:
(1)概念的表达要确切。抓住课题的实质性内容,分析出课题中有几个概念组面。
(2)找出核心的概念组面,排除掉无关概念组面,包括意义不大的概念和重复概念。用户有时会认为选取的概念组面越多,逻辑组配越细致,检索结果的针对性越强。事实上,过多过严的概念组配很可能导致大量的漏检,甚至结果为零。因此有时需要简化逻辑关系,减少概念组面,以提高检索效果。
(3)找出隐含的重要概念。如"智力测试",隐含着"能力测试"、"态度测试"、"创造力测试"等概念。数据库的标引往往使用比较专指的词,用户对标引规则不甚了解,往往会列出比较抽象的概念,而忽略了较专指的概念
(4)明确概念组面之间的交叉关系,即明确是逻辑"与"、逻辑"或"还是逻辑"非"的关系。哪些概念可以用来扩大检索范围,哪些可以作为进一步缩小检索范围的主题词。明确这些逻辑关系,有助于编制出正确的检索式。
注意问题
如果对主题不熟悉,可采用关键性的文献以确认检索词汇和厘清概念。宜避免选择太广泛或模糊的词汇检索,且可以储存并重复使用相同的概念和检索策略以节省检索时间。检索时除了利用选定的检索词汇进行检索外,也可利用索引典、标题表或系统自动提供之相关词进行检索,以增加检索结果。
选择词汇时,需注意「隐含性概念」和资料库的关系。
总述
事实上,在构造检索策略过程中,要涉及到许多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诸如,用户对检索课题的明确程度,对检索课题的分析;对数据库及其系统特性和功能的掌握;编制逻辑检索式的技巧以及调整检索策略的方法等方面都会影响用户检索的整体效果。因此,制定检索策略是一种全面的知识与技能,也是一种经验。掌握了这种技能和经验,再通过广泛实习,可以获得比较好的检索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