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植物主要通过根系吸收养分,但也可通过叶片吸收少量养分,一般不超过植物吸收养分总量的5%。 生产上常把速效性肥料直接喷施在叶面上以供植物吸收,这种施肥方法称为根外施肥或叶面营养。溶于水中的营养物质喷施叶面后,主要通过气孔,也可通过湿润的外侧角质层裂缝进入细胞内。根外施肥在作物生长后期根系活力降低,吸肥能力减弱时效果比较好,但是在植物生长的其他时期也可进行根外施肥。
根外施肥方法简单,肥料利用率高,肥效快,易快速被植株吸收,生产上广泛用于保花保果、促进花芽分化和缺素症矫治等。用于根外施肥的肥料要求易溶于水,能被叶片迅速吸收。用作根外施肥效果好的肥料有尿素、磷酸二氢钾、硝酸钾、硫酸钾、硫酸铵。过磷酸钙和草木灰的浸出液,偏磷酸铵及大部分微量元素肥料等。
富力摩根中心——商赢天下,大器中央。自古赢商者,必胸怀天下,纳广袤蓝图于一心,并立于天下原点,方可纵横捭阖,立于不败之地。富力摩根中心位临北京南二环,老皇城根下,从1402到2008,600余年时间孕...
虎刺梅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土壤 &nbs...
在2007年,国内的安防从业人员重新设计高速球外壳外观,在传统的高速球型摄像机产品上也装上LED红外照明器,逐渐发展成为现在使用广泛的红外高速球。红外高速球比之传统的高速球的优点:解决了夜视问题,传统...
一、葛根简介
一、葛根简介 葛,别名鹿藿、黄斤、鸡齐,多年生野外豆科藤本植物,药、食两 用,盛产于江西省横峰县葛源镇山区。 葛源之葛,由于生长环境独 特,品质最佳,闻名于世。葛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医药价值,在 我国素有“南葛北参”之美称。葛花,紫红色,葛谷,形如豆荚, 均是理想的解酒之药。葛叶,富含蛋白质,可做中药材,也是上等 的畜禽饲料。葛藤,既可编篮做绳、纺纱织布,又可做中药材。葛 根,形肥大,味甘辛 ,平 ,无毒,提制淀粉供食用, 也做药用。葛粉, 可进一步加工成饮料、粉丝、果冻等系列产品。葛皮、葛渣,还可 做中药材和饲料, 葛渣并可用于舟船填缝、 基建做纸筋、 纺织和造 纸等。就连寄生在葛藤中的葛虫,也是顶好的消食健胃药品。葛, 可谓周身是宝,宜于综合开发、综合利用。 二、功 效 据《神农本草经》、李时珍《本草纲目》、历版《中华人民共和国 药典》等记载和江西省中医药研究所研究鉴定, 具有清热解毒
施肥:
小苗期,施肥以速效氮肥为主,采用根外施肥,用0.3%-0.5%尿素水溶液在生长期喷2-3次。
大苗期,早春应施基肥,以腐熟人粪尿为主,每株施5-10kg;晚春和夏季,可施追肥,有利于生长,采用叶面喷施方法,用0.3%-0.5%尿素水溶液在生长期喷3-5次;秋季可施钾肥,利于苗木生长和木质化,采用根外施肥方法,喷0.3%-0.5%磷酸二氢钾水溶液2-3次。
整形修剪:银露梅花生于当年生枝的顶端,为使其多开花,应在冬季或早春进行修剪。修剪时以枝条分布均匀、形成完整树冠为原则,为扩大树冠增加枝量,对一部分枝条应进行短截。每年修剪时还应将枯枝、病虫害枝及其部分萌生枝条剪除,养分集中供给开花枝条,有利于形成整齐美丽树形。
嫩枝扦插:插前,将花盆用自来水洗净,放在阳台上,并把扦插基质珍珠岩装进盆里。扦插时间可从5月初开始。插条要选当年3月惊蛰萌发的叶芽,所选枝条要有顶芽,可将其剪成6-10厘米长,顶部保留3-4片叶,随后插进口径37厘米、高25厘米的盆中,可插50-60株,插后浇透水。以后隔2-3天浇-次透水,插后40天产生愈伤组织,50天生根,成活率98-100%,长根后要根外施肥,每周用0.2%尿素和0.2%磷酸二氢钾喷洒叶片。从9月中旬起可将插活的植株掘起移栽。盆径12厘米,高10厘米,基质和栽法同上。
单芽扦插:又叫l个芽扦插,可从5月初起进行。可利用前面剪掉不要的枝条,将其剪成1.5-2厘米长,1个节上只留1个叶。剪时要用剪刀把茎从中间对半剪开,使成1个芽(因叶是对生,1个节上长有2个叶,1个叶柄基部只有1个芽)。然后把插穗插入盒中,再用珍珠岩把叶柄全部盖住。插后浇透水,60-70天生根,成活率95%,9月中旬移栽。
双芽扦插:又叫2个芽扦插,可于5月初进行。仍选用前面剪下不要的枝条,也可从植株上选取粗壮嫩枝剪成1.5-2厘米长,节上留2片叶。剪后将其插进装有珍珠岩的花盆里,叶柄盖住。浇透水,60-70天生根,成活率95%,9月中旬移栽。
多芽扦插:又叫3个芽扦插,可从5月初进行。要选植株嫩枝节上有3片叶的芽,剪成1.5-2厘米长,节上要留3片叶。仍插入装有珍珠岩的盆里,盖住叶柄。浇透水,60-70天生根,成活率95%,9月中旬移栽。
叶片扦插:可从5月初进行。仍可利用前面剪下的枝条,用手将下部叶子连柄摘下,插入盆里,用珍珠岩盖住叶柄,浇透水,60-70天生根,成活率95%,9月中旬移栽。
林果苗木冻害是由于寒冬季节严寒天气引起的。苗木冻害对苗木的数量及质量影响很大。有的苗木受冻全株枯死,有的顶梢冻枯,影响翌年林果成活和生长。特别是遇夏秋干旱的天气后,苗木生长受阻,比较瘦弱,抗寒能力相应减弱。因此,为提高苗木防冻能力,应采取防冻措施,加强苗木管理,以利于苗木安全越冬。具体措施如下:
增施磷钾肥 促使苗木木质化应从11月起每隔10-15天用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根外施肥,连施3次,或用草木灰每次每亩施200-250公斤,连续施2次。苗圃秋后一律停止施用氮肥。
根外喷硼 提高抗寒能力从11月起每隔10天喷1次0.5%的硼砂溶液(也可与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混喷),连喷3次。
冬季保护 抗寒能力弱的树苗可埋入土中越冬,珍贵树苗可搭防冻暖棚(温室)。高山苗圃可设防风障,即在迎风面挂松柴枝抵挡寒风。苗畦上撒一层稻草或茅草也可保暖。
灌水防冻 霜冻来临前夕,对苗圃地进行灌水,能使土温不低于0℃,能保苗木不致于冻死。
熏烟防寒 特别寒冷的天气,可在苗圃四周设烟堆2-3处,在气温降至0℃时点烟,并保持烟雾到日出时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