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国家计委、水利部:
你们报送的《关于审批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的请示》(计农经[2002]2506号)收悉。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根据前期工作的深度,先期实施东线和中线一期工程,西线工程先继续做好前期工作。《规划》中涉及的建设项目,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审批。
二、要按照“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原则,进一步落实有关节水、治污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和措施,实现节水、治污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各项目标。尤其是南水北调东线沿线各省、直辖市,要切实加大治污力度,保证水质,确保供水安全。
三、科学确定调水规模是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基础。要综合考虑北方受水区水资源的供需状况和生态环境建设的要求,在《规划》提出的调水规模基础上,按照责权结合的原则,认真研究水价、用水权、筹资方案等因素,在立项阶段进一步核实工程调水规模。
四、南水北调工程是跨流域、跨省市的特大型水利基础设施,具有公益性和经营性双重功能,要通过多种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对于南水北调主体工程,在使用国家财政预算内资金和银行贷款的同时,要通过提高现行城市水价建立南水北调工程基金。基金方案既要考虑工程建设对投资的需求,还要考虑各类用水户的承受能力。请国家计委、财政部、水利部研究提出具体方案,报国务院审批。
五、同意成立南水北调工程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室依托在水利部,编制、经费单列,直接对领导小组负责。同时,要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的原则,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组建南水北调工程项目法人。具体机构设置和人员组成另行办理。
六、南水北调工程是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关系到今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国务院有关部门和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加强协作,密切配合,认真做好各项工作,使南水北调工程尽早实施并发挥效益。
国务院
二00二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2100433B
分为东,中,西,三路,东路主要通过京杭大运河以及上面的泵站,中路是通过加高丹江口水库的大巴提高丹江口水库的水位,这样就可以直接将汉江的水调到黄河流域,西线,是从长江上游调水至黄河。即在长江上游通天河、...
国务院的南水北调办公室是一个统领此事的非常设办事机构。而凡是涉及的相关部委办局都会相应地也设立这么一个机构,已完成任务和相互协调。说白了,就是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发的文件得有下级机构收,他们发的令也得有人...
工程效益】 中线工程可缓解京、津、华北地区水资源危机,为京、津及河南、河北沿线城市生活、工业增加供水64亿m3,增供农业30亿m3。大大改善供水区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推动我国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丹江...
国务院关于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
国务院关于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 国函〔 2007〕19号 浙江省人民政府: 你省《关于要求审批〈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1-2020年)〉的请示》收 悉。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修订后的《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1年-2020 年)》(以下 简称《总体规划》)。 二、杭州市是浙江省省会和经济、文化、科教中心,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 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坚持经 济、社会、人口、环境和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统筹做好杭州市城市规 划、建设和管理的各项工作。 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和布局,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 不断完善城市功能, 逐步把杭州市 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设施完善、生态良好,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化城 市。 三、有序引导城市空间布局。在《总体规划》确定的 3122平方公里的城市 规划
体制机制是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的保障基础
在论及南水北调工程的机制体制问题时,有必要引用温家宝副总理在考察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时的一段重要讲话:“过去我们的思路总是在中央和地方投资比例上打主意,没有从机制上去找出路,路越走越窄。如果机制解决好了,就能引导社会各方面资金投入,形成水利建设和用水的良性循环。”(见《中国水利报》,2001年10月9日第一版)。
国务院关于北京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批复
北京市人民政府:
你市《关于报送〈北京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年至2010年)〉的请示》(京政文〔1999〕58号)收悉。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修订后的《北京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以下简称《规划》)。
二、北京是我们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也是人多地少的特大城市,各类用地矛盾突出。为此,必须始终坚持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这一基本国策,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环境治理与耕地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坚持土地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促进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前提下,积极创造条件,进一步加强土地整理、复垦,适度开发土地后备资源,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到2010年,全市耕地减少量不得超过23940公顷,其中建设占用耕地不得超过21940公顷,生态退耕减少耕地2000公顷;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补充耕地量不得少于24290公顷;确保全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344270公顷,实现市域内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达到299330公顷,占全市现有耕地面积的87%;中心城(包括主城区和10个外围组团)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610平方公里以内。
四、按照《规划》要求,根据不同区域特点,进一步加强对土地利用的分类指导和调控。市区和近郊区,要充分挖掘存量建设用地潜力,严格控制城市建设用地,切实保护耕地,加强对城市绿地和肉禽蛋菜等农副产品生产基地的保护和建设;远郊平原地区,要严格控制各项建设占用耕地,加强农田基本建设,积极推进土地整理和复垦,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和生态农业;远郊山区,要强化对基本农田的保护,严格控制非农业建设用地,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和生态环境建设,充分利用草地资源,合理调整农用地结构和布局,加强对风景名胜、古迹和水源地的保护。
五、在《规划》指导下。尽快完成县、乡两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并将《规划》确定的各项指标逐级分解落实,确保县、乡两级规划的编制质量。在编制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批准前,不得审批建设用地,更不得未批先用土地。
六、切实做好《规划》实施工作。《规划》是北京市土地利用和管理的依据,具有法定效力。城乡建设、土地开发等各项土地利用活动都必须符合《规划》的要求。制定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审核城镇建设用地规模,预审建设项目用地,审批农用地转用和建设项目用地,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编制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都必须依据《规划》。
北京市人民政府要根据本批复精神,认真组织落实《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和措施,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国土资源部要加强对《规划》实施的指导、监督和检查工作。
国务院
二000年一月八日
文件全文
国务院关于北京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批复
国函〔2009〕116号
北京市人民政府:
你市《关于报请审批北京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请示》(京政文〔2009〕50号)收悉。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修订后的《北京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二、北京市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国际城市,土地利用率高,人均耕地少,后备耕地不足,人地矛盾日益突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和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统筹土地利用,强化规划的整体控制作用。
三、加强对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加大补充耕地力度;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和建设,稳定数量,提高质量。到2010年,新增建设占用耕地控制在1.33万公顷以内,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义务量不少于1.33万公顷。到2020年,全市耕地保有量不少于21.47万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18.67万公顷。
四、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从严控制建设用地总规模,特别是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科学配置城镇工矿用地,合理调控城镇工矿用地增长规模和时序,整合规范农村建设用地,保障必要的基础设施用地。优化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加大存量建设用地挖潜力度,促进各项建设节约集约用地,积极拓展建设用地新空间。到2020年,全市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27万公顷以内,人均城镇工矿用地控制在120平方米以内。严格控制中心城区用地规模,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要以调整、改造、挖潜为主,建设用地扩展应优先利用闲置地、空闲地,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到2020年,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778平方公里以内。
五、进一步加强对区域土地利用的统筹和管控。首都功能核心区,要突出首都土地利用特有的国家服务功能和公共服务功能,维持土地利用的适当强度,保障发展适合旧城传统空间特色的产业用地需要;城市功能拓展区,要强化生态服务功能,加强环中心城区绿色空间建设,加大开发区、园区集约用地力度,加强集体建设用地管理;城市发展新区,要高效率地利用土地资源,重点保障新城建设和重要交通廊道的用地需求,严格保护、积极建设高标准、高质量的基本农田,保留一定规模的后备发展空间;生态涵养发展区,要重点发挥土地的生态服务功能,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地质历史遗迹,发展生态型产业,引导人口相对集聚,建设高品质、集约型新城。
六、在《规划》的指导下,尽快完成市以下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指标,要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严格执行。要将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等约束性指标层层分解落实,不得突破。对预期性指标,要通过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以引导,力争实现。
七、严格实施《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事关国家和人民的长远利益,关系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实施工作。你市人民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认真组织落实《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和措施,确保规划目标实现。市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要对市域内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执行情况负总责,严格落实保护耕地和节约集约用地责任制,确保《规划》确定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高。要健全规划实施管理制度,强化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控制,严格建设项目用地审批,加强农用地转用管理;加强规划实施动态监管,严格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加强规划宣传,提高全社会依法依规用地的意识。国土资源部要加强对《规划》实施的指导、监督和检查。
国务院
二〇〇九年九月二十八日 2100433B
文件全文
国务院关于淄博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批复
国函〔2012〕78号
山东省人民政府:
你省《关于呈请审批淄博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请示》(鲁政发〔2009〕130号)收悉。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修订后的《淄博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二、淄博市是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土地利用率高,人均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人地矛盾日益突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和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统筹土地利用,强化规划的整体控制作用。
三、加强对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加大补充耕地力度;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和建设,稳定数量,提高质量。2006至2020年,新增建设占用耕地控制在9427公顷以内,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义务量不少于9427公顷。到2020年,全市耕地保有量不少于205804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201175公顷。
四、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从严控制建设用地总规模,特别是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科学配置城镇工矿用地,合理调控城镇工矿用地增长规模和时序,整合规范农村建设用地,保障必要的基础设施用地。优化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加大存量建设用地挖潜力度,促进各项建设节约集约用地,积极拓展建设用地新空间。到2020年,全市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95771公顷以内,人均城镇工矿用地控制在200平方米以内。严格控制中心城区用地规模,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要以调整、改造、挖潜为主,建设用地扩展应优先利用闲置地、空闲地,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到2020年,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250平方公里以内。
五、进一步加强对区域土地利用的统筹和管控。北部地区,要积极推进土地整理复垦,适度开发耕地后备资源,强化耕地数量和质量保护,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合理安排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加强城中村改造,保护湿地生态环境;中部地区,要加大土地整理和工矿废弃地复垦力度,增加耕地面积,严格控制中心城区和各类工矿用地规模,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逐步降低人均城镇工矿用地;南部地区,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大力实施中低产田改造,稳定粮食生产能力,开展流域综合治理和水源涵养生态建设,积极防治地质灾害,在满足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下,发展特色旅游业。
六、在《规划》的指导下,尽快完成县、乡两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指标,要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严格执行。要将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等约束性指标层层分解落实,不得突破。对预期性指标,要通过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以引导,力争实现。
七、严格实施《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事关国家和人民的长远利益,关系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实施工作。你省人民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认真组织落实《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和措施,确保规划目标实现。淄博市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对市域内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执行情况负总责,严格落实保护耕地和节约集约用地责任制,确保《规划》确定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高。要健全规划实施管理制度,强化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控制,严格建设项目用地审批,加强农用地转用管理;加强规划实施动态监管,严格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加强规划宣传,提高全社会依法依规用地的意识。国土资源部要加强对《规划》实施的指导、监督和检查。
国务院
2012年7月8日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