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李国强 聂建国 王彦博 周建龙 石永久 娄 宇 陈晓明 贺明玄 王 平 王海江 王 喆 王静峰 朱立刚 刘 明 刘晓光 刘 鹏 孙飞飞 李元齐 李天际 李新刚 李 霆 余海群 张华红 张泽宇 陈 峥 郁银泉 金华建 周 锋 郑 云 钟聪明 侯兆新 崔 强 董书通 董建尧 强旭红 樊健生
本规程共分8章,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高性能材料、高性能结构体系、高强钢构件及连接、高延性构件及连接、施工和验收。2100433B
同济大学 清华大学
你好:接收一下
JGJ 81-2002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已废止。现有有效标准:GB50661-2011 钢结构焊接规范。
有一个新规范《GB50661-2011 钢结构焊接规范》,但其中并未废止JGJ81-2002,我觉得两者并无矛盾,应该可以并存。
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1. 总则 1.1 为促进高性能混凝土的工程 中合理应用,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工 程质量,制定本规程。 1.2 本规程适用于普通混凝土结构;不适用于轻骨料混凝土、聚合物混凝土、沥青混凝土、 水工大体积混凝土和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结构。 1.3 1.4 高性能混凝土应用于建设工程时, 除执行本规程外, 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1 高性能混凝土 采用常规材料和生产工艺, 具有混凝土结构所要求的各项力学性能, 并且具有高耐久性、 高 工作性和高体积稳定性的混凝土。 2.2 混凝土的耐久性 混凝土在所处工作环境下, 长期抵抗内、 外部劣化力因素的作用, 仍能维持其应有结构性能 的能力。 2.3劣化现象 由内、外部劣化力因素引起的混凝土结构性能随时间逐渐降低的现象。 2.4外部劣化因数 导致混凝土和混凝土结构性能降低的外部环境原因
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 希望对高性能混凝土感兴趣的同仁有帮助 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 1. 总则 1.1 为促进高性能混凝土的工程应用及确保工程质量,制定本规程。 1.2 本规程对高性能混凝土的定义、 基本规定、原材料、 配合比设计方法、 施工与验收作出 规定。 1.3 本规程适用于普通混凝土结构, 不适用于轻骨料混凝土结构、 聚合物混凝土、 沥青混凝 土和有特殊防腐要求的混凝土结构。 1.4 高性能混凝土工程的应用技术, 除符合本规程的规定以外, 尚应遵守现行国家标准和行 业标准的相关规定。 若与现行标准不符, 应在试验取得可靠数据的基础上, 制订可靠措施并 经专家论证,为确保混凝土质量,协商解决与现行标准的协调性。 2. 术语 2.1 高性能混凝土 采用常规材料和生产工艺, 能保证混凝土结构所要求的各项力学性能, 并具有高耐久性、 高 工作性和高体积稳定
据2019年7月25日中国知网显示,《建筑钢结构进展》共出版文献1311篇。
据2019年7月25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建筑钢结构进展》共载文1060篇、基金论文量为398篇。
《建筑钢结构进展》是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2014年版、2017年版)来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核心学术期刊,被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Ulrich’S IPD)、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Scopus收录。
据2019年7月25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建筑钢结构进展》被引量为7305次、下载量为44285次;据2015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该刊影响因子为0.8,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735种)中排第1516名,在建筑科学类(147种)中排第30名。
据2019年7月25日中国知网显示,《建筑钢结构进展》总下载总下载239652次、总被引10233次,(2018版)复合影响因子为0.776、(2018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422。
据《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建筑钢结构进展》2008年~2011年的期刊综合影响因子分别为:0.440、0.429、0.425、0.459(学科排序分别为20/134,24/134,28/147,26/148),2009年~2011年的复合影响因子分别为:0.848、0.735、0.945(学科排序分别为18/141、27/151、17/152)。
2013年,《建筑钢结构进展》入选中国期刊协会出版的“中国期刊品牌发展报告(2012~2013)”。
2014年,该刊获得“首届上海市高校最佳进步科技期刊”。
2015年,该刊入选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技术类期刊专委会“2015年中国高校技术类优秀期刊”。
2016年,该刊入选2016年度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获得”第二届上海市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
2017年,该刊在上海期刊编校质量检查中被评为“编校质量优秀期刊”。
2018年,该刊获“第三届上海市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入选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
建筑钢结构是一种建筑结构形式,工业与民用房屋建筑工程采用钢结构作为其结构形式。
一些高度或跨度较大的结构,荷载或吊车起重量较大的结构,有较大振动或高温度的厂房结构,要求能活动或经常装拆的结构,在地震多发地区的房屋结构,以及采用其他建筑材料有困难或不经济的结构,都可考虑采用钢结构。
建筑钢结构大致分为:大跨度钢结构、高层建筑钢结构、高耸钢结构、板壳钢结构、工业厂房钢结构、轻型钢结构、桥梁钢结构和移动钢结构。
《建筑钢结构进展》主要设有设计理论、设计案例、制造与安装技术、专题论坛、专家观点栏目;主要刊登展示中国国内外特色建筑钢结构设计案例,交流建筑钢结构新体系、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产品与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情况,以及介绍各国建筑钢结构设计规范和 中国国内建筑钢结构设计规范的背景资料;读者对象为从事建筑钢结构研究、设计、制作、安装、施工和维修防护等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高等院校师生和科研工作者。
据2019年7月《建筑钢结构进展》编辑部官网显示,《建筑钢结构进展》第二届编辑委员会有编委76人。
地区 |
名单 |
---|---|
中国台湾 |
陈生金、蔡克铨 |
中国香港 |
钟国辉、陈绍礼、滕锦光、杨立伟 |
其他地区 |
葛汉彬(日本)、金相大(韩国)、林世豪(英国)、刘德源(新加坡)、肖勇(英国)、肖岩(美国) 汪家铭(美国)、徐磊(加拿大)、王永昌(英国)、赵晓林(澳大利亚)、S.Kitipornchai(澳大利亚) |
中国大陆 |
丁洁民、马克俭、王立军、王燕、方鸿强、冯远、叶可明、石永久、刘锡良、刘承宗、江欢成、吴学敏、 吴欣之、张中权、张其林、张爱林、李少甫、李亚明、李国强、汪大绥、沈世钊、沈祖炎、陆赐麟、顾强 陈志华、陈绍蕃、陈雪庭、陈禄如、周绪红、周建龙、周学军、范庆国、范重、范峰、范懋达、侯兆新、 姚念亮、柯长华、郝际平、贺明玄、夏志斌、容柏生、柴昶、陈以一、倪志刚、郭彦林、郭满良、崔鸿超 舒兴平、舒赣平、董石麟、韩林海、傅学怡、蓝天、鲍广鉴、蔡益燕、潘际炎、戴立先 |
资料来源: |
2015年11月20日-21日,《建筑钢结构进展》主编李国强受邀参加“2015建筑与工程结构工业化建造技术国际研讨会”,并作题为《同济大学工业化建造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进展 》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