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园林百科

寒兰

寒兰(学名: Cymbidium kanran Makino)是兰科兰属地生植物,假鳞茎狭卵球形,包藏于叶基之内。叶带形,薄革质,暗绿色,前部边缘常有细齿。花常为淡黄绿色而具淡黄色唇瓣,也有其他色泽,常有浓烈香气;花瓣常为狭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唇瓣近卵形;蕊柱稍向前弯曲,两侧有狭翅。蒴果狭椭圆形,长约4.5厘米,宽约1.8厘米。花期8-12月,寒兰耐寒性不强。
生于林下、溪谷旁或稍荫蔽、湿润、多石之土壤上,海拔400-2400米。分布于中国、日本南部、朝鲜半岛南端。
株型修长健美,叶姿优雅俊秀,花色艳丽多变,香味清醇久远, 凌霜冒寒吐芳,实为可贵,因此有“寒兰”之名,为国兰之一。
(概述图片参考资料:  )

寒兰基本信息

寒兰发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和云南等地。日本南部和朝鲜半岛南端也有分布。

查看详情

寒兰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蜘蛛

  • 高度35-45cm,冠幅15-20cm
  • 瀚艺
  • 9%
  • 南宁瀚艺生态苗圃种植基地
  • 2022-12-08
查看价格

虎皮

  • 1.精品盆栽苗 一盆6支头2.自然高×冠幅:30-40cm×20-25cm3.土球直径:25cm
  • 绿态
  • 9%
  • 深圳市宸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2022-12-08
查看价格

蜘蛛

  • 高度0.4-0.5m,袋苗
  • 瀚艺
  • 9%
  • 南宁瀚艺生态苗圃种植基地
  • 2022-12-08
查看价格

蜘蛛

  • 高度0.3-0.4m,袋苗
  • 瀚艺
  • 9%
  • 南宁瀚艺生态苗圃种植基地
  • 2022-12-08
查看价格

蜘蛛

  • 高度40-60cm,冠幅40-50cm
  • 瀚艺
  • 9%
  • 南宁瀚艺生态苗圃种植基地
  • 2022-12-08
查看价格

寒兰繁殖方法

寒兰分株

在春秋两季均可进行,一般每隔三年分株一次。凡植株生长健壮,假球茎密集的都可分株,分株后每丛至少要保存5个连结在一起的假球茎。分株前要减少灌水,使盆土较干。分株后上盆时,先以碎瓦片覆在盆底孔上,再铺上粗石子,占盆深度1/5至1/4,再放粗粒土及少量细土,然后用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壤土栽植。栽植深度以将假球茎刚刚埋入土中力度,盆边缘留2厘米沿口,上铺翠云草或细石子,最后浇透水,置阴处10-15天,保持土壤潮湿,逐渐减少浇水,进行正常养护。

寒兰播种

寒兰种子极细,种子内仅有一个发育不完全的胚,发芽力很低,加之种皮不易吸收水分,用常规方法播种不能萌发,故需要用兰菌或人工培养基来供给养分,才能萌发。播种最好选用尚未开裂的果实,表面用75%的酒精灭菌后,取出种子,用10%次氯酸钠浸泡5-10分钟,取出再用无菌水冲洗3次即可播于盛有培养基的培养瓶内,然后置暗培养室中,温度保持25C左右,萌动后再移至光下即能形成原球茎。从播种到移植,需时半年到一年。组织培养已获成功,有条件的地方可用此法繁殖。

查看详情

寒兰生长环境

生于林下、溪谷旁或稍荫蔽、湿润、多石之土壤上,海拔400-2400米。

查看详情

寒兰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寒兰形态特性

地生植物;假鳞茎狭卵球形,长2-4厘米,宽1-1.5厘米,包藏于叶基之内。叶3-5 (-7)枚,带形,薄革质,暗绿色,略有光泽,长40-70厘米,宽9-17毫米,前部边缘常有细齿,关节位于距基部4-5厘米处。

花葶发自假鳞茎基部,长25-60(-80)厘米,直立;总状花序疏生5-12朵花;花苞片狭披针形,最下面1枚长可达4厘米,中部与上部的长1.5-2.6厘米,一般与花梗和子房近等长;花梗和子房长2-2.5(-3)厘米;花常为淡黄绿色而具淡黄色唇瓣,也有其他色泽,常有浓烈香气;萼片近线形或线状狭披针形,长3-5 (-6)厘米,13.5-5(-7)毫米,先端渐尖;花瓣常为狭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3厘米,宽5-10毫米;唇瓣近卵形,不明显的3裂,长2-3厘米;侧裂片直立,多少围抱蕊柱,有乳突状短柔毛;中裂片较大,外弯,上面亦有类似的乳突状短柔毛,边缘稍有缺刻;唇盘上2条纵褶片从基部延伸至中裂片基部,上部向内倾斜并靠合,形成短管;蕊柱长1-1.7厘米,稍向前弯曲,两侧有狭翅;花粉团4个,成2对,宽卵形。

蒴果狭椭圆形,长约4.5厘米,宽约1.8厘米。花期8-12月。

查看详情

寒兰病虫防治

在培养过程中,常会受到病虫害的危害,不仅降低了观赏价值,严重者甚至死亡。

寒兰炭疽病

此病是兰花最常见的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后期病斑上产生黑色小点,终致病叶枯黄,该病多发于5-6月,梅雨季节或9-10月秋雨多或台风多的年份。

防治方法:

①、及时剪除病叫并将病残体烧毁。

②、改进浇水的方式,即从花盆的边缘徐徐将水注入。

③、冬季新叶萌生后,喷洒波尔多液(1:1:140)1-2次,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500-600倍液,同时加强通风透光,避免叶面喷水。 

寒兰叶枯病

主要侵害兰花的叶片,初期为红褐色的小斑点,后迅速扩大成椭圆形或圆形的黑褐色病斑,叶片病斑较多,病斑之间的叶组织失绿而变黄枯死。

防治方法:

①、清除病叶及病残体集中烧毁。

②、注意通风透光,防止浇水过量,忌直接喷浇植株。

③、可用50%托布津600-800倍液喷洒。每10天左右1次,连喷3-4次即可。

寒兰白绢病

兰属的主要病害之一,由真菌引起。在高温多雨的季节容易发生,常于五六月份出现,七八月份为发病盛期。

防治方法:

①、及时清除病叶、病株、病穴,可撒拌石灰消毒;定株前用30%土苗消水剂1000倍液淋湿盆土。

②、发病初期可用1:500倍的百菌清喷洒叶面及灌根。

寒兰介壳虫

以盾蚧和粉蚧最为常见。4-10月为发生期,冬季也偶有发生,其繁殖力极强,1年可发生多代且世代重叠,5-10月份最为严重。

防治方法:

①、在少量发生时,可用软刷刷除,再用水冲干净。

②、较多时,可在孵化盛期喷洒40%速扑杀乳剂1000倍液。喷药时叶的正、背面都要喷到,连续喷洒3-4次,每次间隔5-7天,便基本绝迹。 

寒兰红蜘蛛

其繁殖能力强,危害十分严重,易发生于6-8月高温时期。

防治方法:

①、数量少,可用毛刷或小刷子刷除。

②、多则用40%三氯杀螨醇1000倍液杀灭。

③、土法可点燃蚊香一盘,置于病株的盆中,并用塑料袋连盆套好,经1小时的烟熏后,不论卵或成虫均被杀死,且不影响植株。

查看详情

寒兰保护级别

列入中国《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名录》;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易危(VU);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Ⅱ级。 2100433B

查看详情

寒兰分布范围

中国分布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和云南。日本南部和朝鲜半岛南端也有分布。模式标本为栽培植物,采自日本。

查看详情

寒兰栽培技术

寒兰植料

植料是否适合兰的特性,是否有利于兰花的正常生长,是养好兰花的关键。笔者用过塘基石、植金石,也用过陶土、仙土、碎砖粒,还用过多种植料配成的混合料,通过栽培对比试验发现,都是掺有一定数量山泥(腐殖土)的混合料所养的寒兰长势最好,不但根系发达,而且发苗率、开花率均高于用其他植料的对比组。故得出结论:寒兰的正常生长和开花需要各种较全面的养分,用无土栽培的各种施肥方式难于满足寒兰生长需求的养分可以从掺入的山泥中得到供给,所以长势较好。现推荐通过数年对比试验证明较适合栽培寒兰的植料配方:塘基石或植金石(也可用其他硬植料或河沙代替)40%,山泥(最好是兰花原生地的黑色腐殖土)35%,栽过食用菌的菌糠或废木屑(经太阳曝晒或消毒)15%,蛇木(或用蕨根代替)10%%混合而成。

寒兰兰棚

兰棚及兰房应选择背西朝东方向的场所,东南方向空旷,西背方向有高墙或大树。既能见初阳、又能挡烈日。周围小环境空气清洁,有一定湿度保证的院落。注意透风、受露、避烈日、忌烟等。若建在屋顶或楼层阳台,除上面遮荫外,靠西北方向主要张挂帘子以防午后落日斜照灼伤草叶。兰棚下面最好用泥地或下设清水池,以保持兰棚周围空气潮湿。并注意地面清洁,防止病虫害滋生。当室外气温降至0℃左右,须将兰盆移入室内,以防冻伤兰根。

冬季如天气晴好,兰房中的温度可以超过15℃,仅是阴雨风雪天气室温下降,此时应加温、加光照使室温保持15℃。夜间无需加温,保持5℃即可。加温可以在深秋和初冬进行,目的是促使当年新株充分成熟。而在12月中旬以后至1月底则不用加温,保持室温不低于5℃即可,任其营养生长处于十分缓慢状态。从2月份开始,加湿、加温、充分光照,使兰花提前进入生长期。加温后新芽提前萌发,一般加温45天新芽出土。再经90天即可成株。到6月中旬第二次新芽又出土,从而取得一年长二批新苗的效果。冬季加温时应注意必须加光照,然而切不可24小时不断地加温以致无温差。另外,加温不宜过高,超过25℃则有害而无益。

寒兰装盆

上盆(或翻盆)时间一般在春季3-4月或秋季10-11月。花盆以口小、盆深、底孔大的为佳。新从山上挖来的野生苗需理植于瓦盆(泥盆)中,这样兰花泥易干,通气性好.容易发根;2-3年后方可换人紫砂盆或瓷盆。兰花种植(在盆中)的方法与一般花卉不同,尤其是名种兰花,翻种移盆必须洗根。方法足将根浸入清水中,用旧牙刷或毛笔轻轻洗刷,切勿用力过大伤根;用剪刀将残叶、黄叶、断裂根、发黑腐烂根剪去,注意勿伤幼芽。然后将处理好的植株放在阴凉通风处晾干,待根部发白并显细小皱纹柔软时,再植入盆中。

寒兰浇水

浇水在兰花生长盛期,夏季一旦缺水,则盆兰生长不良,兰花需八分干、二分湿。浇水应本着“干则浇,湿则停,适当偏干”的原则。浇水必须浇透,不可浇半截水。浇水次数可视盆兰的植料而定。如火山石、红砖粒、浮水石等硬质疏水植料,每天可供水1次;塘泥、腐殖土等吸水性强的植料,则可两三天供水1次。浇水一般在清晨或傍晚进 行,切忌在中午浇水和当头倾注。应以清洁无污染、微酸性水(pH值5.5-6.5)为好。兰花烂根,叶面出现黑点,叶芽腐烂等病态,多与供水不当有关。

寒兰施肥

农家肥是很好的有机肥,但一定要堆放腐熟一年以上才能施用。可用这种肥液对水10-20倍浇施,尽量施在盆沿处,不接触根部,不沾兰叶。

施用化肥时,要注意氮、磷、钾的平衡,并严格控制浓度,叶艺苗要控制叶绿素的合成,不宜施氮肥,也不可施含锰、镁的肥料(如钙镁磷肥等),因为锰、镁元素能加速叶绿素的合成对花艺兰,如果培育大瓣型花,可适量增施氮肥。

施肥要勤施薄施,少吃多餐:兰花在发育生长期需要的肥料不多,对生长旺盛的健壮兰株,可每隔10-15天施一次稀薄液肥。

以叶面喷肥为主:叶面喷肥既可通过兰叶吸收补充兰株的营养,又不会使肥接触根部引起肥害,对兰花来说是一种最好的施肥方式。只要在生长发育期,坚持10天左右进行一次叶面喷肥,完全可以养好兰花,不需要往盆里施肥。可用1∶1000的磷酸二氢钾和1∶1000的硼肥,也可用芦荟液。因为芦荟中含有大量的多糖和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并含有二十多种矿物质,可满足兰花所需要的养分,且芦荟里含有遥芦荟酊几乎可杀死所有的病菌和病毒,施用后无需再施农药防病。

以天然有机物为主。天然有机肥营养元素比较全面,不必再施其他肥料,且性情平和,对植物没有副作用,而化肥容易使基质板结,且化肥大多为酸性,长期施用,会造成基质过酸,引起病害。

寒兰光照

寒兰林木茂密,有高大的树木为它们挡阳遮阴。所以我们栽种寒兰也应人为地为其创造合适的光照条件。光照过强易使叶片晒伤造成日灼病。过度遮光或长期放在室内又会影响兰花的光合作用造成生长不良和不易开花。据笔者实践证明,冬春用一层70%左右(固定式)、夏秋晴天另加一层50%左右(活动式)的遮阳网最适合寒兰生长(阴雨天可不遮)。总之,在保证不灼伤兰叶的前提下,适当多见阳光,特别是上午9时前的晨光对兰花生长和开花都十分有利。

寒兰温度

寒兰的细胞壁和角质层薄,因此喜冬季温暖夏季凉爽气候,既怕炎热又怕寒冷,对低温特别敏感。在春分之前、秋分过后,如遇气温急剧下降,又刮起寒风,应十分注意做好防寒工作,否则易造成兰株黄叶死苗。寒兰的生长适宜温度为18℃~28℃,夏天超过30℃,冬天平均温度低于10℃,则生长缓慢或进入休眠期。气温高于35℃,兰株将出现叶片枯焦或卷曲;低于5℃有可能遭受冻害,轻者叶片出现绛红色斑块,重者叶片冻死甚至全株死亡。进入冬季,有条件地应将兰株特别是珍稀品种,移于室内养护;必须在室外越冬的,需搭建临时温棚或覆盖双层塑料薄膜,以免造成冷害和冻害。夏秋要避免烈日暴晒,避免灼伤兰叶,影响观赏。

寒兰湿度

这里所说的湿度是指空气湿度。寒兰喜欢盆土稍干,空气湿度大的生长环境。故栽种寒兰宜人为地创造白天55%-75%,夜间不低于80%的相对湿度,可采用加湿机,自动喷雾、挂水帘、地面洒水,设水池或水盆增湿等措施。空气湿度大,寒兰叶面油亮翠绿,生长良好,易养出全封尖的上等苗。但湿度大应切记经常保持通风。 生长期空气湿度应保持在65%-85%之间,冬季休眠期空气湿度应为50%-60%。

寒兰污染

寒兰叶片长薄,气孔多,与空气接触面大,故特别需要空气清新,无污染的生长环境。寒兰园应力避附近有排浓烟废气及产生大量灰尘的工厂、车间。家庭养植应尽量远离烟窗、抽油烟机及空调机外风口等,同时应选用无污染、酸碱度适中的清浇用水;痪浠八担彩侨烁絮空气清新、无烟雾、少灰尘、无异味、通风良好的环境均适合养兰。凡是人可饮用的水均可用于浇兰。

查看详情

寒兰观赏价值

寒兰的欣赏与春兰等有所不同,春兰的栽培有数百年至上千年历史,形成了以瓣形学为主的审美共识。因为寒兰在自然界极少会产生带有瓣形的花,而发现的瓣形花,缺乏美感。单从猎奇的眼光整体确定寒兰的审美是不正确的。寒兰的审美上要从整体协调上去考虑,要从花色清纯鲜丽或浑浊上去比较,要从花香的清雅或浓烈上去分辨。寒兰的最大特点是整体修长,符合当今对高挑身材的倾慕审美心态。修长、清瘦构成了寒兰叶型的整体形象,修美是对寒兰综合形象的概括。

寒兰的花瘦而长、匀称、飘逸,充满生机和神秘色彩。花色匀称,色泽艳丽、鲜美,肩平,唇瓣平直,素心或少有紫色斑状,花大,花梗花色相一致的即是好品种。

叶型除立叶型之外,垂直,弧状等,叶面光泽,薄而柔韧,有银边,爪,缟线,虎斑,蛇皮斑等等艺向出现的均可列为好品种。

寒兰要讲究整体美,匀称,协调,修长、美艳。

寒兰烟雨江南,细叶寒兰赏韵致,阔叶寒兰赏气势。

查看详情

秋季花卉推荐:寒兰

秋季花卉推荐:寒兰

花木君

寒兰属于国兰品种之一,国兰在中国有着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一直是文人雅士的圣洁清供,人们对兰花的喜爱已经上升到精神高度,深深地浸入到血脉当中,也成了文人气节的杰出代表。这种文化熏陶已经广泛沉淀到普通人的生活当中,可以常见的女孩名字当中,经常有“兰”字,代表圣洁高雅、超凡脱俗、秀丽飘香,寄托了人们对子女的美好愿望。

国兰的品种繁多,主要有春兰、蕙兰、建兰、剑兰、莲瓣兰、寒兰等等,而其中寒兰受关注度最低,主要是寒兰在传统欣赏当中很少产生带有瓣形的花,而发现的瓣形花,又缺乏美感,因此寒兰一直受到冷落。

其实,寒兰株型修长健美,叶姿优雅俊秀,花色艳丽多变,香味清醇久远,凌霜冒寒吐芳,实为可贵,可以弥补春兰蕙兰花期空挡,也是非常具有观赏性的,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寒兰。

寒兰(学名:Cymbidium kanran Makino)是兰科兰属地生植物,假鳞茎狭卵球形,包藏于叶基之内。叶带形,薄革质,暗绿色,前部边缘常有细齿。花常为淡黄绿色而具淡黄色唇瓣,也有其他色泽,常有浓烈香气;花瓣常为狭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唇瓣近卵形;蕊柱稍向前弯曲,两侧有狭翅。蒴果狭椭圆形,长约4.5厘米,宽约1.8厘米。花期8-12月,寒兰耐寒性不强,分布于中国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和云南等地,日本南部和朝鲜半岛南端也有分布。

寒兰一般生长在深山幽谷的山腰谷壁,透水和保水性良好的倾斜山坡或石隙,稀疏的山草旁,次生杂木林阴下。或有遮阴,日照时间短或只有星散漏光的地方。空气湿度大且空气能流通的地方,有时也生于山溪边峭壁之上。性喜阴,忌阳光直射,喜湿润,忌干燥,15℃至30℃最宜生长。35℃以上生长不良。5℃以下的严寒会影响其生长力,这时,寒兰常处于休眠状态。如气温太高加上阳光曝晒则一两天内即出现叶子灼伤或枯焦。如气温太低又没及时转移进屋里,则会出现冻伤的现象。

寒兰的栽培完全按照国兰的方法就可以栽培的很好,唯一注意的是要避免冻害,而且寒兰开花也不想其他国兰品种需要“春化”,具体如下:

【植料配比】塘基石或植金石、山泥(最好是兰花原生地的黑色腐殖土)或者峨眉仙土、栽过食用菌的菌糠或废木屑(经太阳曝晒或消毒)或者蛇木(或用蕨根代替)按照比例4:4:2混合,养殖效果极佳。

【花盆】以紫砂盆为上,瓦盆、塑料盆、陶盆亦可,忌用瓷盆,以深型细长盆为佳。

【浇水】浇水在兰花生长盛期,夏季一旦缺水,则盆兰生长不良,兰花需八分干、二分湿。浇水应本着"干则浇,湿则停,适当偏干"的原则。浇水必须浇透,不可浇半截水。浇水次数可视盆兰的植料而定。如火山石、红砖粒、浮水石等硬质疏水植料,每天可供水1次;塘泥、腐殖土等吸水性强的植料,则可两三天供水1次。浇水一般在清晨或傍晚进行,切忌在中午浇水和当头倾注。应以清洁无污染、微酸性水(pH值5.5-6.5)为好。兰花烂根,叶面出现黑点,叶芽腐烂等病态,多与供水不当有关。

【光照】寒兰生长在高林密处下方,半阴环境,光照过强易使叶片晒伤造成日灼病,过度遮光或长期放在室内又会影响兰花的光合作用造成生长不良和不易开花。因此春秋可以全天见70%太阳,冬季可见全日光,夏季要遮挡50%以上的日光,尤其是中午强光。

【施肥】建议用缓释肥,可以避免不懂肥料浓度,对兰苗造成肥害。

关于寒兰的鉴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网上关于瓣型和花色的讨论很多,花木君认为可以作为借鉴,不要全面接受,只要自己喜欢就可以了,毕竟,喜爱兰花藝养兰花不是为了发财牟利,而是为了开阔心胸、陶冶情操、美化心灵而已。

2017-10-25易花得木

更多精彩文章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易花得木(yihuademu)(服务号)

宜花得木(yihua-demu)(阅读号)

查看详情

兰友分享,寒兰种养繁殖的有效办法

由于寒兰假鳞茎长,呈椭圆形,体积小,营养贮存量少,节间长,芽眼稀少,在繁殖过程中,幼芽萌发迟,幼苗生长缓慢,且春季阴雨天多、容易造成幼苗腐烂死亡。因此寒兰繁殖有一定难度。经过近年来摸索实践,总结如下有效办法:

1、及时分株:开花后的下山寒兰,第二年春分即可分株单体繁殖,争取1苗生长新苗1株。两年生的苗生长旺盛、假鳞茎充实饱满、贮藏养分足,分株后不受其他因素影响,当年可长出两个健壮新苗。3年后的兰株如不及时分株,不仅不长新苗,而且逐步衰亡。

2、利用“老头”:生长4年以后的假鳞茎叶片已全部脱落,根系即衰败,基本失去了生育能力,但假鳞茎还是呈绿色,还未皱缩,基部有活芽眼,立春时节将其余鞘剥尽,消毒后晾干,再用消毒后的新鲜水苔裹好栽入干净清水砂盆中,促进休眠芽活化。保持水苔潮湿。经过数周后(在立夏前)见到芽眼突起,此时剥去水苔,移入滋润的粗质植料中栽培(不施肥),就可长芽出苗。葚至有的老假鳞茎经活化处理后,长出竹鞭根,从根节上又长出新苗。

3、分组繁殖:下山寒兰开花后,已知道其花形。为加快繁殖速度,可以通过栽培促进多长新苗。但因根系脆弱,不应分为单株,一般2-3株苗为1组、待第二年根生长旺盛,再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分单株培育。如有老假鳞茎可用上述方法培育,做到"老头"带新苗,新苗养“老头”。在管理方面,下山寒兰1年内莳养,切忌浇施化肥,以防死苗,但可用叶面喷施兰菌王,保证供应一定养分。

4、壮苗护苗:寒兰入冬开花,离春发时间短,影响萌发时间和发芽数量,造成秋芽多,跨年度长苗的比例大,成苗率下降。为提早发芽,争取多发芽、多成苗、多繁殖,要采取如下有效办法:初冬摘除花蕾,保存养分;入春封闭四周,提高兰棚温度;装备调温、排气设备,保持兰棚适宜温湿度和空气新鲜;防止春雨袭击;秋末做好兰棚保温,延长幼苗生长时间,争取秋发二度成苗,不受来年春天影响。

感谢您的耐心阅读,阅读使您更上一层楼,另外如果您有什么想法或者看法都可以发表在下面的评论区里,欢迎大家吐槽、收藏或者转发!点击“关注”二字,您就能阅读更多兰花种植技术经验相关的文章。

声明:以上内容来自于微信公众号兰友之家,转载请联系。

查看详情

寒兰海南个体平台资源

平台资源号:1111C0003305000883

资源编号:305246200050023

种质名称:寒兰海南个体

种质外文名:hanlan

原产地:乐东县尖峰岭

省:海南

来源地:海南省乐东县尖峰岭

国家:中国

归类编码:11131913000

资源类型:野生资源(个体)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