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院徽
院徽主体由文字和图案两部分组成,文字部分为学院中英文名称。图案部分由正六边形网状结构和字母元素“C”构成,正上方“ECJTU”字符为学校英文简称。
院训
厚德为料、开物铸材
据2021年9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下设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
江西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省轨道交通关键材料工程技术中心
南昌市重点实验室:南昌市载运工具先进材料与激光增材制造重点实验室
据2021年9月学院官网显示,近年来,学院教师承担了国家973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50余项,省部级项目80余项,横向服务项目70余项;在中国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30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90余项。
负责人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别 |
研究期限 |
---|---|---|---|
沈明学 |
面向川藏铁路宽温高湿环境高速列车轮轨界面黏着与损伤机理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 |
2021.1-2024.12 |
唐延川 |
成分过冷诱导异质形核作用下的激光沉积高熵合金晶粒等轴细化机理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 |
2021.1-2024.12 |
何忠义 |
高性能巯基含氮杂环咪唑啉乳液添加剂设计制备与使役的基础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 |
2020.1-2023.12 |
熊光耀 |
高寒服役环境下橡胶动密封磨损破坏机理与摩擦界面行为调控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 |
2020.1-2023.12 |
赵明娟 |
铝基复合材料激光高熵化填粉高强焊接机理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 |
2020.1-2023.12 |
钟美玲 |
具有连续梯度过渡层结构细菌纤维素支架的构建与腱-骨界面再生行为的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
2020.1-2022.12 |
黄志超 |
轻金属与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自冲铆接机理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2019.1-2022.12 |
徐文媛 |
空心微球基底的双壳层可控复盐催化剂歧化甲基氯硅烷机理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2019.1-2022.12 |
章家立 |
N-取代聚苯胺电纺丝纳米纤维负载可控量子点可见光下持续降解气态有机污染物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 |
2019.1-2022.12 |
胡 勇 |
超声辅助激光沉积原位铝基纳米复合材料的机理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 |
2019.1-2022.12 |
李 力 |
γ-TiAl合金钎焊接头中原位TiB晶须生长机制及韧化机理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 |
2019.1-2022.12 |
章日超 |
基于取向共连续网络结构的高导热聚合物的构筑及导热机理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 |
2019.1-2022.12 |
陈 曦 |
PCM@MOFs多功能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PCM协同下的恒温吸附行为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 |
2019.1-2022.12 |
赵火平 |
复杂藕状氧化钙陶瓷型芯微喷射粘结成形及性能调控机理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
2019.1-2022.12 |
郭赞如 |
温度诱导胶束强化动态共价交联智能水凝胶的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
2019.1-2022.12 |
刘德佳 |
激光高熵化填粉焊接铝/钢异种金属高强韧化机理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
2019.1-2022.12 |
沈明学 |
沙尘环境下轴承橡胶密封颗粒诱导磨损失效机理与防护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2018.1-2021.12 |
赵龙志 |
基于因瓦效应的高耐磨原位复合涂层激光沉积机理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 |
2018.1-2021.12 |
唐延川 |
时效析出物与层状非均质结构协同作用下Cu–Be/Cu复合材料强韧化机理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
2018.1-2020.12 |
廖梦垠 |
高性能钯铁基燃料电池催化剂的结构及催化机理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 |
2017.1-2020.12 |
万迪庆 |
镁合金阻尼应变振幅相关性及其阻尼失效机制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 |
2017.1-2020.12 |
黄志超 |
喷丸对自冲铆接性能影响机理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 |
2016.1-2019.12 |
徐文媛 |
基于复合载体的可控L酸核壳催化剂歧化甲基氯硅烷机理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 |
2016.1-2019.12 |
熊光耀 |
多尺度纤维状三维组织工程支架的设计及其微-纳协同效应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 |
2016.1-2019.12 |
熊丽萍 |
水溶性杂环咪唑啉的摩擦学及防腐机理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 |
2016.1-2019.12 |
郭赞如 |
基于动态可逆共价键构建智能型氧化石墨烯/聚合物纳米复合凝胶的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 |
2016.1-2019.12 |
资料来源: |
据2021年9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下设2个系,2个本科专业。
系: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系、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系
本科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据2021年9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有教职工7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50余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30余人,有国外交流背景的教师10余人,专任教师博士化率近80%;拥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江西省“赣鄱英才555工程”领军人才、江西省创新驱动“5511”工程科技创新人才、江西省教学名师、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江西省“青年井冈学者”、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江西省青年科学家等一批优秀师资。
负责人 |
名称 |
时间 |
---|---|---|
黄志超 |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
2015年 |
黄志超 |
江西省创新驱动“5511”工程科技创新人才 |
2016年 |
黄志超 |
江西省“赣鄱英才555工程”领军人才培养计划 |
2012年 |
黄志超 |
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
2011年 |
何忠义 |
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
2014年 |
黄志超 |
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 |
2006年 |
何忠义 |
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 |
2009年 |
赵龙志 |
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 |
2009年 |
黄志超 |
江西省政府特殊津贴 |
2009年 |
沈明学 |
江西省“青年井冈学者奖励计划” |
2018年 |
沈明学 |
第一批江西省“双千计划” |
2018年 |
黄志超 |
江西省青年科学家(井冈之星)培养对象 |
2007年 |
赵龙志 |
江西省青年科学家培养对象 |
2015年 |
万迪庆 |
江西省杰出青年项目计划 |
2017年 |
黄志超 |
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
2004年 |
杨绍明 |
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 |
2011年 |
赵龙志 |
江西省高等学校第七批青年骨干教师 |
2011年 |
黄志超 |
江西省远航工程资助对象 |
2011年 |
沈明学 |
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育才工程”计划 |
2016年 |
黄志超 |
江西省归侨侨眷先进个人 |
2013年 |
沈明学 |
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 |
2018年 |
沈明学 |
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双创)人才计划 |
2017年 |
郭赞如 |
第二批江西省“双千计划” |
2019年 |
资料来源: |
据2021年9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个专业硕士类别。
一级学科博士点:交通运输工程
一级学科硕士点: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交通运输工程
专业硕士类别:材料与化工、交通运输
质量工程
据2021年9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有2个江西省一流专业,1个江西省特色专业,1个江西省品牌专业,1个江西省优势专业,1个江西省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门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2门省线下一流课程,1门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省高校育人共享课程,1门省双语示范课程,1门省精品课程。
江西省一流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江西省特色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江西省品牌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江西省优势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江西省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项目(成果)名称 |
负责人 |
获得时间 |
项目(成果)级别 |
---|---|---|---|
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普通化学 |
刘建平 |
2020年 |
江西省教育厅 |
省线下一流课程—工程材料与热加工工艺基础 |
胡勇 |
2020年 |
江西省教育厅 |
省线下一流课程—模具CAD造型设计 |
周慧兰 |
2020年 |
江西省教育厅 |
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 |
胡勇 |
2019年 |
江西省教育厅 |
省高校育人共享课程—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 |
胡勇 |
2019年 |
江西省教育厅 |
省双语示范课程—工程材料与热处理 |
何柏林 |
2010年 |
江西省教育厅 |
省精品课程—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 |
何柏林 |
2009年 |
江西省教育厅 |
资料来源: |
教学成果
据2021年9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获国家教学成果奖1项。
项目(成果)名称 |
负责人 |
获得时间 |
项目(成果)级别 |
---|---|---|---|
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地方高校面向基层一线多维互动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 |
张坚 |
2014年 |
教育部 |
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紧贴社会需求多模式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创新与实践” |
张坚 |
2013年 |
江西省教育厅 |
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多维渗透、政专融合、立体科创’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交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
胡勇 |
2019年 |
江西省教育厅 |
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面向基层一线人才网格化心理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张坚 |
2014年 |
江西省教育厅 |
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三位一体、双轨并行’的材料成型特色专业建设模式研究与实践” |
何柏林 |
2013年 |
江西省教育厅 |
资料来源: |
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不是粉末冶金院,这是两个不同的学院。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是我国粉末冶金领域(专业)教学、科研与新产品试制开发三结合的学科综合基地。现有教职工220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
材料科学发展的展望 首先看看世纪之交的形势: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信息、能源、生命、交通、环境、国防以及高科技对新型材料的需要比以往更为迫切。材料应用的广泛性、使用条件的复杂性和安全可靠性的要求也越...
你要读博或者搞研究的话,个人感觉光学可能更有前途一些。材料科学工程这个学科毕竟存在了太长时候,要有所突破是比较难的。而光学工程 的 LED 方向 应该在未来的几年里或者一段时间有广泛的应用。
2016年4月,学校通过整合机电学院、理学院和生物交通材料研究所相关学科专业资源,成立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8年,获得江西省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2019年,获批教育部智能制造中外人文基地项目;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获批江西省“一流专业”。
2020年,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获批江西省“一流专业”。
职务 |
姓名 |
---|---|
党委委员、院长 |
黄志超 |
党委书记 |
程浩 |
党委副书记 |
胡国庆 |
党委委员、副院长 |
何忠义、沈明学 |
资料来源: |
长安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长安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及专业 介绍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CollegeofMaterialScienceandEngineering 学院简介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由原公路学院道路材料教研 室、工程机械学院材料系、资源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合并 组建而成。学院依托学校工科优势学科开展材料科学与工程 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是一个基础与应用研究并重,在材料表 面工程、复合材料、功能材料等领域实力较强,交通材料方 向研究和开发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学院。 学院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整体层次高。教师中具有 博士学位的占 65%,高级职称教师占 56%。部分教师入选国 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交通部十百千人才工程、教育 部优秀人才计划、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校级教学名师等, 2 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学院拥有道路材料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博士学位 授权点,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
山东建筑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授课教案
山东建筑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授课教案 授课 教师 姓名 崔明铎 教学 日期 060905- 070112 授课 对象 材料、成形 051-4 授课 时数 36h 课程 名称 金属工艺学、工程材料及其成形基础(热加工) 本次 授课 内容 绪 论 课程地位,发展简史,学习方法介绍,引导学生热爱金工课。 第二章 材料性能。 教材名称及版本 : 《金属工艺学》(第四版) 授课方式(讲课 实验 实习 设计) : 讲课 本次课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 通过课程地位,发展简史,机械制造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向学生介 绍金工(工程材料成形基础) ,使学生了解、熟悉至热爱金工课。 学习方法介绍,告诉学生金工课是与中学课程完全不同的典型的大 学课程。说明课程特点,引起注意,掌握大学课程的学习方法。 授课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 课程地位,发展简史,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介绍约用 1课时 第二章 材料性能
郑州大学(新校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971年,同济大学铁道工程专业、上海交大机车车辆系调整后并入到上海铁道学院,并迁入江西,成立华东交通大学。
1975年,华东交通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教学小组成立。同年,开始面向全国招收工民建专业大管学员。
1978年,建筑工程系正式宣布成立,并于1979年开始招收第一届工民建本科专业学员。
1983年,建筑工程系增设给排水本科专业并招生。
1993年,增设道路与铁道工程专科专业和建筑工程管理专科专业并招生。
1994年,增设建筑学本科专业、建筑工程管理本科专业和暖通专科专业。
1995年,建筑工程系更名为土木工程系;获结构工程硕士授予权。
1996年,增设道路与铁道工程本科、暖通本科专业,并以土木工程大类招生。
1997年,设立桥梁工程本科专业并招生。
1999年,土木工程系更名为土木建筑学院,下设两系一部:土木工程系、建筑与环境工程系和力学教学部,设立院实验中心。
2000年,获道路与铁道工程硕士授予权;建筑学专业改五年制本科;开设艺术设计专科。
2001年,获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授予权;开设交通工程本科专业和艺术设计本科专业并招生。
2002年,获岩土工程硕士授予权;设立五个系:土木工程系、建筑系、环境工程系、工程管理和交通工程系、艺术设计系,撤消实验中心成立七个专业实验室:结构实验室、岩土工程实验室、力学与工程材料实验室、环境与给水排水实验室、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实验室、工程测量实验室、建筑物理实验室;土木工程、交通工程、给水排水工程三个专业被评为江西省高校品牌专业;校级“道路与铁道工程”研究所成立。
2003年,道删路与铁道工程实验室被江西省授予江西省重点实验室;增设环境工程本科专业并招生。2004年,调整土木工程专业,增设城市轨道工程方向、去建筑工程管理方向,同时设立工程管理本科专业(下设土木工程管理和造价工程管理两个方向);道路与铁道工程学科被评为江西省重点学科、结构工程和岩土工程两个学科被评为江西省重点建设学科;建筑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两个专业被评为江西省高校品牌专业;交通工程研究所成立。
2005年,机电学院工业设计专业并入我院,增设测绘工程本科专业,至此,我院共有本科专业10个,硕士点3个,工程硕士领域1个。
西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源于1983年成立的四川建材学院硅酸盐工程系,学院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三大学科领域开展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现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三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材料工程、化学工程两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有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应用化学、功能材料和能源化学工程5个重点批次招生的本科专业。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5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研究生导师79人;正高职称43人,副高职称4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90人。有国家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5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4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3人,四川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支,省级教学团队1支,四川省教学名师1人、四川省优秀教师1人,绵阳市优秀教师5人。
学院秉承 “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 的人才培养宗旨,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被列为国家特色建设专业,并进入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被列为为四川省特色专业。学院有四川省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西南科技大学化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化学综合设计实验》课程列入国家精品课程重点建设、《材料工程基础》等7门课程遴选为省级精品课程。学院实施了多项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在“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数学建模大赛、混凝土设计大赛等大型科技竞赛中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奖励,如学生刘锋荣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黄通昀被授予“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荣誉称号,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学院重视学科建设与发展,依托四川省非金属复合与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国家绝缘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四川东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建设)、生物质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核废物与环境安全国防重点实验室(共建)、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共建)等科学研究平台,学院形成了建筑材料与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材料、生物质材料、特种高分子材料、新型无机功能材料、碳纳米及纳米复合材料、金属材料防护、电化学与表面处理、有机合成、精细化工等特色研究方向。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是四川省重点学科。近三年,学院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1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级军工等国家级项目38项,立项项目经费累计近6500余万元、到校经费410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660余篇,其中SCI、EI收录37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22项,授权86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9项,各级成果鉴定5项。
学院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和联合办学,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国内外的高校、科研院所、大中型企业,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方面建立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关系,聘任外聘教师90人,其中29人担任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实施了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进一步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更好地服务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