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1979年9月,学院前身华东交通大学机电系建立。后经历电气工程系、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等几个阶段。
2002年1月,学院更名为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截至2014年12月,学院有教职工105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36人。博士学位19人,硕士学位49人,教师77人,实验室人员13人,辅导员9人。在校本科生2000余人,研究生220余人。学院拥有入选国家级及省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江西省教学名师、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江西省青年科学家(井冈之星)培养对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等10余人。
截至2014年12月,学院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个;一级、二级学科硕士点共8个;江西省重中之重高水平学科1个、省重点学科1个、省重点实验室1个(江西省先进控制与优化重点实验室)、"江西省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工程研究中心"是我校首个由江西省发改委组件的工程研究中心。电气工程和与加拿大新不伦瑞克大学联合培养的电气工程硕士研究生。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一级学科博士点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二级学科博士点 |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
一级、二级学科硕士点 |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工理论与新技术、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机与电器、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
江西省重中之重高水平学科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江西省重点学科 |
电气工程 |
江西省示范性硕士点 |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
截至2014年12月,学院拥有4个本科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其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铁道部特色专业,并入选江西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1993年12月获得铁道牵引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研究生硕士学位授予权。学院现有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还有电气工程实验室、控制中心实验室、电工电子中心实验室、信息技术相关实验室等和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研究所、电气工程研究室、新型能源研究室等科研机构56个。
国家级特色专业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 |
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铁道部特色专业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省级重点实验室 |
江西省先进控制与优化重点实验室 |
省级工程研究中心 |
江西省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工程研究中心 |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拥有优良的教学传统,素以治学严谨、作风踏实著称,学院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办学的根本任务。为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人才的需要,培养跨世纪高质量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在继承和发扬该院优良的办学传统和多年进行教学改革的基础上,以教学体系的改革为突破口,加强基础、拓宽专业面,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增强人才的适应性,形成了电气与电子工程类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优化模式。30多年来,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凭借雄厚的师资力量、浓郁的教学与科研氛围,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合格的科学技术与工程技术人才,为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随着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正在突破传统的学科范围,向现代电力电子、自动控制、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等新技术领域扩展,为培养出基础宽厚、素质全面、作风朴实、能力较强的复合型科学技术与工程技术人才而努力,为把该院建设成为相同学科江西领先、国内知名的高水平的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而奋斗。 2100433B
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位于武汉大学工学部,在工学部主教(俗称变形金刚楼)的旁边。如果从校内走:可以在武大正门(珞珈山站)进去约50米的马路右手边坐到工学部的车(还有一趟到文理学部的车,不要坐错),让司机...
西南交通大学电气研究生就业: 下面是在电气学院的5个班,150个同学的就业情况,因为能力有限,还是有10多位同学去哪里没搞清楚~ 因为很多单位师兄师姐在里面,括号号内就标注了年薪状况,基本是0...
重大电气现在综合排名是第五,仅次于清华、西交、华科和浙大(今年新来了一个加拿大工程院全职院士李文沅,搞电力系统可靠性分析的)。重大相对于其他电气工程强校还是很容易考的。初始电路只要认真复习130+没问...
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电子信息技术研究所
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电子信息技术研究所依托于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研究所现有教职工12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4人,讲师5人,70%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承担着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研究生培养和本科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国家重点学科点简介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拥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电气工程学科国内首批硕士学位、博士学位、博士后流动站及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其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科点于2002年1月被评为新一轮国家重点学科。
1979年9月,学院前身华东交通大学机电系建立。后经历电气工程系、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等几个阶段。
2002年1月,学院更名为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016年5月,学院更名为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国内众多理工类高校都办有“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专业的特点是电气与电子并重,电力电子与信息电子相融,软件与硬件兼备,装置与系统结合。培养从事电气工程、电子技术、电力系统、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计算机、信号变换与处理等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及管理人才。主要课程有电路基础理论、电磁场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电机学、电力传动与控制、信号与系统、微机原理及应用、电力系统工程等。
该学院毕业学生就业领域:电力系统、电力设计研究院、电力电子类高新技术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环保、金融、邮电与通讯部门和政府机关等。
据2021年9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下设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
江西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省轨道交通关键材料工程技术中心
南昌市重点实验室:南昌市载运工具先进材料与激光增材制造重点实验室
据2021年9月学院官网显示,近年来,学院教师承担了国家973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50余项,省部级项目80余项,横向服务项目70余项;在中国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30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90余项。
负责人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别 |
研究期限 |
---|---|---|---|
沈明学 |
面向川藏铁路宽温高湿环境高速列车轮轨界面黏着与损伤机理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 |
2021.1-2024.12 |
唐延川 |
成分过冷诱导异质形核作用下的激光沉积高熵合金晶粒等轴细化机理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 |
2021.1-2024.12 |
何忠义 |
高性能巯基含氮杂环咪唑啉乳液添加剂设计制备与使役的基础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 |
2020.1-2023.12 |
熊光耀 |
高寒服役环境下橡胶动密封磨损破坏机理与摩擦界面行为调控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 |
2020.1-2023.12 |
赵明娟 |
铝基复合材料激光高熵化填粉高强焊接机理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 |
2020.1-2023.12 |
钟美玲 |
具有连续梯度过渡层结构细菌纤维素支架的构建与腱-骨界面再生行为的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
2020.1-2022.12 |
黄志超 |
轻金属与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自冲铆接机理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2019.1-2022.12 |
徐文媛 |
空心微球基底的双壳层可控复盐催化剂歧化甲基氯硅烷机理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2019.1-2022.12 |
章家立 |
N-取代聚苯胺电纺丝纳米纤维负载可控量子点可见光下持续降解气态有机污染物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 |
2019.1-2022.12 |
胡 勇 |
超声辅助激光沉积原位铝基纳米复合材料的机理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 |
2019.1-2022.12 |
李 力 |
γ-TiAl合金钎焊接头中原位TiB晶须生长机制及韧化机理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 |
2019.1-2022.12 |
章日超 |
基于取向共连续网络结构的高导热聚合物的构筑及导热机理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 |
2019.1-2022.12 |
陈 曦 |
PCM@MOFs多功能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PCM协同下的恒温吸附行为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 |
2019.1-2022.12 |
赵火平 |
复杂藕状氧化钙陶瓷型芯微喷射粘结成形及性能调控机理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
2019.1-2022.12 |
郭赞如 |
温度诱导胶束强化动态共价交联智能水凝胶的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
2019.1-2022.12 |
刘德佳 |
激光高熵化填粉焊接铝/钢异种金属高强韧化机理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
2019.1-2022.12 |
沈明学 |
沙尘环境下轴承橡胶密封颗粒诱导磨损失效机理与防护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2018.1-2021.12 |
赵龙志 |
基于因瓦效应的高耐磨原位复合涂层激光沉积机理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 |
2018.1-2021.12 |
唐延川 |
时效析出物与层状非均质结构协同作用下Cu–Be/Cu复合材料强韧化机理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
2018.1-2020.12 |
廖梦垠 |
高性能钯铁基燃料电池催化剂的结构及催化机理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 |
2017.1-2020.12 |
万迪庆 |
镁合金阻尼应变振幅相关性及其阻尼失效机制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 |
2017.1-2020.12 |
黄志超 |
喷丸对自冲铆接性能影响机理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 |
2016.1-2019.12 |
徐文媛 |
基于复合载体的可控L酸核壳催化剂歧化甲基氯硅烷机理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 |
2016.1-2019.12 |
熊光耀 |
多尺度纤维状三维组织工程支架的设计及其微-纳协同效应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 |
2016.1-2019.12 |
熊丽萍 |
水溶性杂环咪唑啉的摩擦学及防腐机理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 |
2016.1-2019.12 |
郭赞如 |
基于动态可逆共价键构建智能型氧化石墨烯/聚合物纳米复合凝胶的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 |
2016.1-2019.12 |
资料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