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HDRI数字影像技术》是介绍高动态范围(HDR)数码照片拍摄和制作的实践指导用书,通过实例的操作与比较,读者能够掌握这一先进技术从而丰富影像创作。对摄影、设计及其他视觉艺术专业人士及寻求摄影技巧和提高审美度的摄影业余爱好者,《HDRI数字影像技术》具有广泛的参考价值。
1 HDR摄影:总览 0
现实世界的动态范围 5
数码相机的传感器 7
HDR和较大的感光像素如何减少噪点 7
位深度Bit的演变历程 8
JPEG格式和TIFF格式 9
HDR格式 9
浮点亮度值 9
HDR与RAW模式对影像的保存 10
色调映射 11
HDR和RAW图像的区别 11
色调映射的必要性 13
色调映射控制器选项 14
色调映射的后处理 16
2 设备
控制器及技术 22
关于傻瓜数码相机 23
使用傻瓜数码相机的小诀窍 24
数码单反相机 25
RAW模式和JPEG格式 26
使用JPEG图片构成数码“高动态范围”影像 26
手动曝光和光圈优先曝光模式 28
自动包围曝光(AEB) 28
如何扩展自动包围曝光设定 29
曝光补偿 29
手动曝光补偿 29
手持拍摄HDR影像组 30
三脚架的使用 30
3 图像
合成和色调映射 36
格式转换的选择 37
用Adobe Camera RAW来转换TIFF格式 39
软件Photomatix Pro教程 40
RAW模式转换设置 41
多景物图像的批处理 41
色调映射的工作流程 44
细节增强器的技巧 45
色调压缩器 52
4 HDR
相关软件及后期处理 60
Photomatix Pro 63
FDRTools 63
Dynamic Photo HDR 63
Adobe Photoshop 64
Artizen HDR 64
小结 64
软件的比较 65
为创制这些样片 65
巴斯港口灯塔 68
对流水的处理 71
创意HDR技法风格 72
HDR影像的后期处理 78
重建影像的对比度 78
对图层和蒙版“混合”处理 79
5 最佳源图像的拍摄
反差判断 89
高反差景物的HDR 90
中等反差景物的HDR 93
低反差景物的HDR 93
图像的数量和包围曝光量 94
间隔2EV的3张源文件——是包围曝光的主要形式 94
什么情况下需要10EV以上"para" label-module="para">
对景象的体验 95
用2张图片创建HDR照片 98
过多影像的合成 101
图像数量和噪点的关系 102
图像噪点的例子 103
直方图分析 104
过度曝光的图像 105
曝光不足的图像 105
《切萨皮克海湾的日出》 107
重影 107
6 闪光合并、建筑和全景 114
闪光合并 115
光源滤光片的使用 121
建筑的HDR摄影 122
闪光合并和室内建筑摄影 127
HDR全景摄影(Panoramic HDR Photography) 128
HDR全景的工作流程 129
合并>色调映射>拼接 130
合并>拼接>色调映射 131
拼接>合并>色调映射 132
7 单个影像的HDR摄影 134
单个影像的色调映射 135
Photomatix Pro 136
图像比较 136
渐变灰滤镜与HDR 144
渐变灰滤镜的优缺点 146
HDR摄影的优缺点 147
单张加渐变灰滤镜照片的色调映射 149
8 高级影像分析 150
小块独立极亮部分 151
图像中包括太阳 153
HDR及月亮拍摄 154
用HDR并保持阴影 155
微距和花卉摄影 157
HDR和雪景 158
黑白的HDR摄影 158
夜景和弱光HDR摄影 160
极端的色调映射 162
HDR肖像摄影 166
……2100433B
该书共分11章,主要描述了光电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各种检测器件的结构、原理、特性参数、应用,光电检测电路的设计,光电信号的数据与计算机接口,光电信号的变换和检测技术,光电信号变换形式和检测方...
作者以图文结合、注重图解的方式,系统地介绍了果树24种嫁接方法和25种应用技术。内容包括:什么叫果树嫁接,果树为什么要嫁接,果树嫁接成活的原理,接穗的选择、贮藏与蜡封,嫁接时期及嫁接工具和用品,嫁接方...
全息技术是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的记录和再现的技术。其第一步是利用干涉原理记录物体光波信息,此即拍摄过程:被摄物体在激光辐照下形成漫射式的物光束;另一部分激光作为参考光束射到全...
绿色施工技术内容简介
绿色施工技术内容简介 --------------建筑 业 10 项新技术之一 绿色施工技术是指在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和安全 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 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绿色施工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工程施 工中的具体应用和体现。 首先绿色施工技术并不是独立于传统施工技术 的全新技术,而是对传统施工技术的改进,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施工技 术,其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并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使施工 过程真正做到 “四节一环保 ”,对于促使环境友好、提升建筑业整体水平具 有重要意义。 一、绿色施工技术的编写基础和新增内容 绿色施工技术是 以建筑业 10 项新技术( 2005) 中第七章建筑节能技术为基础编写的,因 此保留了节能型围护结构应用技术、新型墙体材料应用技术及施工
评价医用LED观片灯对数字影像照片诊断质量的影响
随着现代医学与高新技术的发展,放射科的影像阅读模式也在发生变化,许多大医院都已开始逐步放弃使用观片灯而使用电脑显示器进行阅片,但是我国的国情决定绝大多数基层医院仍将长期使用观片灯进行阅片。医用观片灯是直接
> 内置数码相机,可实现影像信息信息的现场采集标注
> 软件自动实现GPS坐标与影像信息的匹配标注
> 内置麦克风、可实现语音信息的现场采集标注
450D采用了佳能自主研发生产的1220万有效像素CMOS图像感应器,规格为APS-C,尺寸为22.2mm×14.8mmEOS,影像处理器
佳能DIGIC数字影像处理器,是佳能EOS数码单反相机的“大脑”,它的出色性能直接带来了EOS的高品质。EOS 450D采用DIGIC III数字影像处理器,使明亮的高饱和度被摄体的色彩还原更加自然,自动白平衡更加精准,暗光线下的错误色彩和噪音信号更少,从而带来出色的影像。
佳能450D机背是一块3.0英寸23万像素LCD宽屏液晶显示屏,表面带有防反射涂层。
测光模式
35区TTL全开光圈测光
*评价测光(可与任何自动对焦点联动) *局部测光(取景器中央约9%的面积)
*点测光(取景器中央约4%的面积) *中央重点平均测光
测光范围 EV 1-20(23°C/73°F、使用EF50mm f/1.4USM镜头、ISO 100)
曝光控制 程序自动曝光(全自动、人像、风光、微距、运动、夜景人像、闪光灯关闭、程序),快门优先自动曝光、光圈优先自动曝光、景深优先自动曝光、手动曝光、E-TTL II自动闪光
ISO感光度
基本拍摄区模式:在ISO 100-800之间自动设置
创意拍摄区模式:ISO 100-1600(以整级为单位调节)、自动
曝光补偿
可手动:±2级间以1/3或1/2级为单位调节(可与自动包围曝光组合使用)
自动包围曝光:±2级间以1/3或1/2级为单位调节
1/4000至1/60秒(全自动模式)、闪光同步速度1/200秒
1/4000至30秒、B门(总快门速度范围。可用范围随拍摄模式各异。)
自动对焦信息(自动对焦点、合焦确认指示灯),曝光信息(快门速度、光圈值、自动曝光锁、曝光量、ISO感光度、曝光警告),闪光信息(闪光灯准备就绪、高速同步、闪光曝光锁、闪光曝光补偿),单色拍摄、白平衡矫正、最大连拍数量、SD存储卡信息
存储介质 SD存储卡、SDHC存储卡
照片格式 JPEG(Exif 2.2)
照片分辨率
(1)大/优:约4.3MB(4272×2848像素)
(2)大/普通:约2.2MB(4272×2848像素)
(3)中/优:约2.5MB(3088×2056像素)
(4)中/普通:约1.3MB(3088×2056像素)
(5)小/优:约1.6MB(2256×1504像素)
(6)小/普通:约0.8MB(2256×1504像素)
(7)RAW:约15.3MB(4272×2848像素)
加大截面加固技术,柱外包(粘)型钢加固技术
外粘碳纤维布加固技术,植筋加固技术
托换加固技术,无损开孔成洞加固技术
微细、深层裂缝灌浆加固改造技术
房屋结构纠偏及地基、基础加固技术
外贴钢板加固技术
同华特种加固工程案例分类----建筑加固改造
梁板柱墙的碳纤维、钢板及其他高强纤维粘贴技术;
梁柱钢构套加固技术;
构件加大截面法技术
喷射钢丝(筋)砼技术
高强钢丝(线)网片聚合砂浆加固技术
楼房加层扩建改造技术
砖混结构去除承重墙大开间技术
框架梁柱去除大开间技术
剪力墙、梁、柱、板开洞切割技术
裂缝灌浆技术
钢筋植筋技术
新旧混凝土界面处理技术
火灾、震后加固技术
抗震加固、隔震技术
无损切割技术
粘贴钢板加固法,是指用胶黏剂将钢板粘贴在构件外部的一种加固方法。该法在建筑,桥梁等工程的加固、补强、修复中的应用较为广泛。
用粘结剂粘贴钢板补强、加固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能大大提高其原设计承载力和抗破坏能力。这是因为粘贴钢板后,提高了原结构构件的配筋量,相应就提高了结构构件的抗拉、抗弯、抗剪等方面的力学性能,而这些性能是靠结构胶粘剂的良好粘结性能,把钢板与混凝土牢固地粘结在一起,形成整体,有效地传递应力,共同工作来保证的。
1、适用于承受静力作用的一般受弯及受拉构件。
2、使用环境温度不超过5~60℃,相对湿度不大于70%及无化学腐蚀的使用条件为限,否则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3、当构件混凝上强度等级低于Cl5 时,不宜采用本法加固
粘贴面处理 → 加压固定及卸荷系统准备(根据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卸荷步骤有时省去) →胶粘剂配制 →涂胶和粘贴 → 固化、卸加压固定系统 → 检验 → 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