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地方标准《辣木栽培技术规程》(DB44/T 2181-2019)规定了河道淤泥固化处置再利用泥质的要求、取样和检测。该标准适用于河道淤泥固化处置再利用泥质。湖泊、水库疏浚过程中产生的淤泥的淤泥固化处置再利用泥质可参考该标准。
前言 |
Ⅰ |
---|---|
1 范围 |
1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
3 术语和定义 |
2 |
4 要求 |
2 |
5 取样和检测 |
4 |
参考文献 |
7 |
参考资料:
由于河道淤泥大规模处置的工程实践在中国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对淤泥的处置研究大多仍处于试验研究阶段,因此,在实际的城市河道淤泥处置工程中,除一些地方或者企业提出一些淤泥处置相关指标外,国家还尚未有相应的检测标准或规范做参考,严重阻碍城市河道淤泥处理技术的应用推广。与此同时,中国国内很多的城市都在对城市河道、湖泊和水库进行清淤疏浚,清疏出来的淤泥处置以及处置标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制定了地方标准《辣木栽培技术规程》(DB44/T 2181-2019)。
标准计划
根据粤质监标函〔2015〕826号《广东省质监局关于批准下达2015年省地方标准制定计划项目(第二批)的通知》下达的标准制修订计划,《城市河道淤泥固化处置泥质》于2015年12月正式列入广东省地方标准制订计划。地方标准《辣木栽培技术规程》(DB44/T 2181-2019)由广东省水利水电行业协会提出,广东省水利厅归口。
调研阶段
为顺利完成该地方标准项目,成立了由广州市水电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广东省标准化研究院、广州珞珈环境技术有限公司等三家单位成立的标准起草小组。工作组广泛收集相关技术文献和资料,进行实地调研,收集重要资料,分析整理出标准的主要框架、主要内容、内容细则。
起草阶段
工作组依据国际、国家或行业的标准化及技术要求,并结合调研成果,提出标准大纲,然后编写标准条文;经过反复分析、讨论和修改,形成标准草案和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阶段
2017年11月13日,标准起草小组向广东省内各地级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化科、广东省内标准与编码所、同行业等有关单位发征求意见。截止2017年11月29日,共向外发送征求意见稿的单位数为59个,有建议或意见的单位数为7个,无意见的单位数为52个。随即,标准起草小组对各单位提出的9条修改意见进行了汇总和内部讨论,最后采纳或部分采纳了4条,其余5条不采纳。会后,标准起草小组根据采纳的意见对标准征求意见稿进行了相应修改,并形成标准送审稿。
送审阶段
2017年12月上旬, 标准起草小组组织了内部研讨会,根据标准送审要求整理送审材料,并提交送审材料。2018年5月,召开《河道淤泥固化处置再利用泥质》标准审定会,专家组对标准送审稿进行审议,提出了14条意见与建议,经过起草小组的汇总处理,其中意见建议采纳13条,不采纳1条,并通过专家审议。
报批阶段
依据专家意见修改形成了《河道淤泥固化处置技术规范》报批稿,整理标准的报批材料,并于2018年7月提交。
发布实施
2019年9月9日,地方标准《辣木栽培技术规程》(DB44/T 2181-2019)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2019年12月1日,地方标准《辣木栽培技术规程》(DB44/T 2181-2019)实施。
地方标准《辣木栽培技术规程》(DB44/T 2181-2019)依据中国国家标准《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GB/T 1.1-2009)规则起草。
起草单位:广州市水电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广东省标准化研究院、广州珞珈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赖佑贤、彭家志、邵琴、闫晓满、陈健、李燕、陈伟梁、徐剑、肖孟富、韩谞、张程、马翔、赵志杰、唐立华。
GB 7466 水质—总铬的测定 GB 7467 水质—六价铬的测定—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GB 7472 水质—锌的测定—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GB 7475 水质—铜、锌、铅、镉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 7484 水质—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 GB 7485 水质—总砷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GB 7959 粪便无害化卫生要求 GB 11912 水质—镍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 13015 含多氯联苯废物污染控制标准 GB/T 15555.4 固体废物—六价铬的测定—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GB/T 15555.5 固体废物—总铬的测定—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GB/T 15959 水质—可吸附有机卤素(AOX)的测定—微库仑法 GB/T 17135 土壤质量—总砷的测定—硼氢化钾-硝酸银分光光度法 GB/T 17136 土壤质量—总汞的测定—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GB/T 17138 土壤质量—铜、锌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7139 土壤质量—镍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7141 土壤质量—铅、镉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CJ/T 221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检验方法 HJ 84 水质—无机阴离子(F-、Cl-、NO2-、Br-、NO3-、PO43-、SO32-、SO42-)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HJ/T 166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 299 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硫酸硝酸法 HJ 478 水质—多环芳烃的测定—液液萃取和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 HJ 491 土壤—总铬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HJ 680 土壤和沉积物—汞、砷、硒、铋、锑的测定—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 HJ 687 固体废物—六价铬的测定—碱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HJ 743 土壤和沉积物—多氯联苯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 HJ 745 土壤—氰化物和总氰化物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JTG E40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 |
参考资料:
地方标准《辣木栽培技术规程》(DB44/T 2181-2019)的制定,可以进一步推进和规范城市河道淤泥处置工程,使得淤泥处置工程设计与施工有章可循。该标准的推出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广东省城市河道淤泥处置产业的发展,确保城市河道淤泥处置后的淤泥土到达优良性能,满足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需要,既可作为质量监督检查机构监督、指导工程设计与实施的基础文件,又可作为产业链的各环节商务交涉的重要依据。 2100433B
城市河道淤泥资源化利用的烧结制砖试验研究_
城市河道淤泥资源化利用的烧结制砖试验研究_
河道淤泥生产烧结砖的基础研究
以宁波市甬江、奉化江、余姚江(三江)河道淤泥为原材料,进行制备烧结砖的基础研究。分析了10个不同采样点淤泥的矿物组成、粒径分布、重金属含量等基本的物化性能,结果表明,宁波市三江河道淤泥属黏土质粉状料,矿物成分虽然复杂,但并没有较大波动,初步认定可以作为替代生产黏土实心砖的原料。最后探讨了利用三江河道淤泥制备的烧结砖性能,进一步验证三江河道淤泥作为原材料制备烧结砖的可行性,且确定最佳烧结温度为800℃,强度等级达到MU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建设行业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农用泥质(CJ/T309-2009)》由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
泥质岩在成岩阶段主要发生压实作用和矿物成分的转变。软泥中富含水,其水分多达总体积的70~90%。在上覆地层的压实作用下,排出大部分的水。因此,在深度1公里左右,泥质沉积物仅含30%的水,此时已形成泥质岩。随着埋深加大,发生不同程度的脱水作用,最后泥质岩中只剩下百分之几的水。矿物成分的转变主要是由于埋深增加而温度逐渐升高。蒙脱石在地温 75~95℃时开始变成混层粘土(如蒙脱石-伊利石),地温增至150℃以上时,逐渐转化为伊利石和绿泥石。高岭石在100℃以上时,当孔隙溶液中(K)/(H)比值升高时,转变成伊利石。当过渡到初始变质(温度为200~300℃,压力为1×108~2×108帕)时,可出现叶蜡石和浊沸石。随着初始变质程度的加强和继之而来的低级变质作用,最后,伊利石被绢云母和绿泥石代替。因此,研究粘土矿物在成岩作用中的转变,可以提供重要的地热信息,指示石油的生成、保存和煤级的变化。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水资源不足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的1/4,水资源短缺问题越来越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如何兴利避害,对水资源的合理使用和保护以及回收水的再利用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让水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服务,是水利工作者新世纪的重要课题之一。
作者针对我国水资源保护以及水的再利用的现状和特点,经授权对美国自来水石协会《水的再利用》进行了摘录编译。该译本收录了其中19篇文章,以供国内从事水资源保护及从事其他水利工作的同仁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