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作者: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编
ISBN:10位[7806219633]13位[9787806219638]
出版社:黄河水利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1
定价:¥38.00元
本书共分为8章,地黄河第二次调水调沙试验的全过程进行了系统总结和分析研究。主要内容包括2003年黄河调水调沙调度预案,水沙过程,水沙调控及其技术,小浪底水库测验及冲淤,小浪底水库异重流,黄河下游河道冲淤、河势、工情、险情、灾情分析和减灾效益分析等。对重要的技术问题如空间惊讶的水沙对接、小浪底水库异重流和浑水水库的排沙等进行了认真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黄河第二次调水调沙试验的主要结论与认识。本书可供从事水利工作的管理、规划设计、科研等人员,以及广大关心黄河治理与开发的社会各界人士阅读参考。
前言
第一章 2003年黄河调水调沙调度预案
第一节 调水调沙调度方案的编制
第二节 出库含沙量预估
第三节 黄河下游险情及漫滩预估
第四节 方案计算
第五节 实体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第二章 水沙过程
第一节 前期水沙过程
第二节 试验期间三门峡、小浪底水库水沙过程
第三节 黄河下游水沙过程
第四节 泥沙颗粒难配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水沙调控及其技术
第一节 试验背景
第二节 试验的指导思想、目标和指标
第三节 调控技术及指标分析
第四节 试验过程及实施方案分析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小浪底水库测验及冲淤分析
第一节 水文泥沙站网布设
第二节 试验期间小浪底水库水沙因子测验
第三节 库区冲淤分析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小浪底水库异重流
第一节 小浪底水库运用情况
第二节 异重流特性分析
第三节 坝前区异重流的变化规律及成因分析
第四节 异重流在库区支流(沇西河)河口的表现
第五节 小结
第六章 黄河下流河道冲淤分析
第一节 试验期间下游河道冲淤效果
第二节 下游河道过流能力变化
第三节 小结
第七章 河势、工情、险情、灾情和减灾效益分析
第一节 河势、工情、险情、灾情分析
第二节 减灾效益分析
第三节 认识与建议
第八章 结论与认识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认识与启示
参考文献2100433B
U-PVC双壁波纹管是以聚氯乙烯为主要原料加工生产的内壁光滑、外壁波纹,内外壁中空的特殊管材。该管材外型美观,抗压力强,水阻小,耐酸碱腐蚀。易安装运输,具有节能、节水的显著优点。 执行国家GB/T18...
(1)数量只能为图纸工程量47t。 (2)综合单价为暂估价,可重新组价,确定综合单价。 (3)施工措施增加的支撑筋的相关费用,应按照监理批复施工方案单独立项计算,不能计入预埋件安装费综合单价中。 (4...
那样不能再截图上传了,只能自己加那个人而GID和他聊天截图了
第二次蓄水试验记录
鲁 JJ— 070 厕所 、 厨房 、阳 台 等有 防水 要 求的 地 面泼水、 蓄 水试 验 检查记录 山东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监制 0 0 1 工程名称 绿城紫薇公馆修工程 试验日期 年 月 日 试水方式 □第一次试水 □第二次试水 试水日期 从 年 月 日 时 分 至 年 月 日 时 分 检 查 方 法 及 内 容 1、试验部位: 西单元 4 层厨房、卫生间和阳台 2、检查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 3、检查依据:《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9-2010 及施工方案; 4、检查方法及内容:采用蓄水方法,在门口用砂浆做挡水台,地漏周围挡高或用物封堵,然后防 水,蓄水最浅处不小于 20mm,蓄水时间 24h。 5、做蓄水试验,蓄水深度为 30mm,蓄水时间 24 小时,每 6 小时检查一次, 四次均无渗漏为合格。 6、检查内容:排水设计坡度,蓄水时间,蓄水深度,检查
黄河调水调沙试验对泥沙粒径变化影响分析
2002~2004年,黄河水利委员会相继开展了3次基于不同调度方式和不同空间尺度的调水调沙试验。本文中通过对试验期间小浪底水库及黄河下游河道悬移质、床沙质泥沙颗粒级配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分析,说明小浪底水库淤粗排细有利于调整库区泥沙淤积形态和出库细颗粒泥沙向大海输移;下游河道中悬移质泥沙平均中数粒径沿程变粗,试验达到了全面冲刷河槽的目的。
本书共分四章。对黄河三次调水调沙试验的全过程进行了系统总结和分析研究,包括绪论、调水调沙治河思想、调水调沙试验模式及其实践、试验的关键技术、调水调沙试验成果。对重要的技术问题如黄河调水调沙试验模式、黄河下游协调的水沙关系及调控临界指标体系、协调水沙关系的塑造技术、利用异重流延长小浪底水库拦沙期寿命的减淤技术、调水调沙试验中的水文监测和预报技术等进行了认真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黄河调水调沙试验的主要成果,包括下游河道主槽冲刷效果、河道行洪能力变化、水库减淤和淤积部位及形态调整、检验和丰富了调水调沙相关技术、黄河水沙运动规律认识的深化、巨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本书可供从事水利工作的管理、规划设计、科研等人员,以及广大关心黄河治理与开发的社会各界人士阅读参考。
绪论
第一章调水调沙治河思想
第一节黄河水沙不协调与调水调沙
第二节调水调沙试验指导思想
第二章调水调沙试验模式及其实践
第一节调水调沙试验模式
第二节不同模式实施效果预测
第三节基于小浪底水库单库调节为主的原型试验
第四节基于空间尺度水沙对接的原型试验
第五节基于干流水库群水沙联合调度的原型试验
第三章试验的关键技术
第一节黄河下游协调水沙关系及指标体系
第二节协调水沙关系的塑造技术
第三节利用异重流延长小浪底水库拦沙期寿命的减淤技术
第四节调水调沙试验中的水文监测和预报技术
第四章调水调沙试验成果
第一节下游河道主槽冲刷效果
第二节河道行洪能力变化
第三节水库减淤和淤积部位及形态调整
第四节检验和丰富了调水调沙相关技术
第五节深化了对黄河水沙运动规律的认识
第六节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结语
参考文献2100433B
序
前言
第一篇 综述
第一章 调水调沙试验缘由
第一节 黄河水沙特性与治黄基本思路
第二节 调水调沙治河思想的形成
第三节 调水调沙与调水调沙试验
第二章 调水调沙试验过程
第一节 试验预案
第二节 实施过程
第三章 试验结果
第一节 水沙过程
第二节 河势变化
第三节 工程险情与漫滩
第四节 下游河道冲淤
第五节 河口及滨海区冲淤
第六节 验证实体模型和数学模型的结果
第七节 重要启示和认识
第二篇 预案
第一章 水文气象情报预报预案
第一节 预报内容及精度要求
第二节 方案准备
第三节 预报实施
第四节 洪水预报预案
第二章 水库调度预案
第一节 2002年工程运用条件
第二节 调控指标论证
第三节 2002年调水调沙调度预案
第三章 调度规程
第一节 总则
第二节 准备阶段
第三节 实施阶段
第四节 总结阶段
第四章 引水控制预案
第五章 通信保障预案及信息传输预案
第一节 通信保障预案
第二节 信息传输预案
第六章 水文测报预案
第一节 小浪底水库水文泥沙测验
第二节 黄河下游水文泥沙测验和河道淤积断面测验
第三节 丁字路口临时水文站建设、测验与黄河口拦门沙地形测验
第四节 黄河下游险工及控导工程水位观测
第五节 黄河下游水情、工情、漫滩情况调查
第六节 各项监测资料的整编、审查、复审、验收及报送
第七章 河南黄河河务局河道工程抢险预案
第一节 基本情况
第二节 抢险预案
第八章 山东黄河河务局河道工程抢险预案
第一节 基本情况
第二节 调水调沙的来水来沙过程
第三节 河道工情及险情预测
第四节 调水调沙河道险情抢护准备工作
第五节 各流量级河道工程查险抢险方案
第六节 工程抢险预筹措施
第七节 调水调沙抢险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总结工作
第九章 河南黄河河务局河道监测预案
第一节 组织管理
第二节 河势监测项目
第三节 资料整理上报
第十章 山东黄河河务局河道监测预案
第一节 基本情况
第二节 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水沙过程
第四节 河道观测的准备工作
第五节 人员组织与责任分工
第六节 河道观测实施方案
第七节 资料整理分析与上报
第八节 黄委水文局河口河段河势监测预案
第十一章 验证实体模型预案
第一节 工作依据及目的
第二节 工作内容
第三节 支持条件
第十二章 调水调沙效果分析及后评估办法
第一节 总则
第二节 实测资料的提供
第三节 资料分析、计算和总结
第四节 研讨、音像制作、数据库建立
第十三章 河道工情、险情预估
第一节 河南河段河道工情、险情预估
第二节 山东河段河道工情、险情预估
第三篇 实施
第一章 工作组织
第一节 组织机构
第二节 各组正作概况
第二章 实时调度方案
第一节 小浪底水库蓄水情况预估
第二节 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试验实时调度方案
第三节 调水调沙试验期间小浪底出库含沙量预估
第三章 实时调度过程
第一节 调水调沙调度指导思想与指标
第二节 调度前期准备
第三节 实时调度过程与分析
第四节 调度结果评价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水文泥沙测验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水文站水沙测验
第三节 小浪底水库水文泥沙测验
第四节 小浪底水库以下河道断面测验及工情、险情观测
第五节 水文泥沙测验资料整编
第六节 河口滨海区测验
第七节 调水调沙试验水沙测验成果
第八节 测验精度
第九节 小结
第四篇 分析
第一章 水沙过程
第一节 前期水沙过程
第二节 调水调沙试验期间入、出库水沙过程
第三节 小浪底水库蓄水量变化
第四节 黄河下游水沙过程
第五节 泥沙颗粒级配
第二章 小浪底水库异重流
第一节 入库水沙过程及水库调度
第二节 异重流潜入条件
第三节 异重流传播过程
第四节 流速及含沙量分布
第五节 清浑水交界面变化过程
第六节 异重流综合阻力
第七节 悬沙粒径变化及分组排沙比
第八节 小结
第三章 小浪底水库冲淤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库区冲淤变化分析
第三节 历年库区淤积情况分析
第四节 淤积物颗粒级配沿程分布
第五节 近坝区漏斗地形测验分析
第六节 小结
第四章 黄河下游河道及河口冲淤演变
第一节 小浪底水库运用以来下游河道冲淤演变
第二节 调水调沙试验期间下游河道冲淤效果
第三节 河道行洪能力变化
第四节 河道泥沙粒径变化及分组沙冲淤量
第五节 河口滨海区冲淤
第六节 小结
第五章 河势、工情、险情、漫滩
第一节 黄河下游河道及整治工程概况
第二节 调水调沙试验期间河势变化
第三节 河势对比分析
第四节 河道整治工程险情分析
第五节 漫滩
第六节 小结
第六章 调水调沙试验不同历时冲淤效果分析
第一节 分析方法
第二节 效果分析
第三节 小结
第七章 验证实体模型
第一节 小浪底库区模型
第二节 黄河下游模型
第三节 小结
第八章 验证数学模型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水库冲淤模型
第三节 黄河下游河道冲淤计算模型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篇 认识
第一章 主要绪论
第二章 认识与启示
第一节 调水调沙的作用和地位
第二节 调水调沙与防洪减淤
第三节 调水调沙与水资源利用
第四节 调水调沙与“三条黄河”建设
第三章 建议
第一节 需要研究的课题
第二节 对调水调沙的建议
附件:黄河首次调水调沙试验效果(黄河水利委员会新闻发布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