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截至2017年12月,学院有国家级科研机构3个,省级科研机构5个,校级科研机构10个。
国家级科研机构:岩土力学与堤坝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堤坝工程安全与减灾学科创新引智基地、重大水电工程多场耦合力学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省级科研机构:江苏省岩土工程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建(构)筑物裂缝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沪宁)钢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交通基础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钢桥结构安全与铺装技术工程中心
校级科研机构:岩土工程科学研究所、结构工程研究所、安全与防灾工程研究所、桥梁工程研究所、隧道与地下工程研究所、道路与铁道工程研究所、路面工程研究所,交通运输工程研究所、建筑与景观研究所、土木与交通工程实验中心
截至2017年12月,学院承担国家“973”、“863”计划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重点与面上项目及重大工程科技项目等650余项,承接科研经费2.5亿元,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及省部级科学技术奖58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364项,发表SCI、EI学术论文1536篇,出版学术专著26部。
序号 |
奖励名称 |
等级 |
成果名称 |
院内完成人员 |
获奖年度 |
---|---|---|---|---|---|
1 |
国家技术发明奖项目 |
二等奖 |
软土地基沉降控制刚性桩复合地基新技术与应用 |
陈永辉,孔纲强,陈育民,陈龙 |
2016 |
2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长期循环动载下饱和软弱土地基灾变控制技术及应用 |
高玉峰 |
2013 |
3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建(构)筑物拆除定向爆破关键控制技术及工程应用 |
刘军 |
2012 |
4 |
国家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现浇混凝土大直径管桩及复合地基技术与应用 |
高玉峰,陈育民 |
2011 |
5 |
广东省科技进步奖 |
特等奖 |
佛山一环快速干线工程建设与管理创新实践 |
刘鑫 |
2013 |
6 |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 |
一等奖 |
河谷场地土坝地震灾变理论与抗震加固技术 |
高玉峰,吴勇信,张宁,张飞,周云东 |
2017 |
7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 |
一等奖 |
裂隙岩体渐进破坏力学理论与方法 |
朱珍德,石崇,阮怀宁 |
2017 |
8 |
中国钢结构协会科学技术奖 |
一等奖 |
江苏大剧院钢结构施工技术 |
曹平周,伍凯 |
2017 |
9 |
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 |
一等奖 |
基于泡沫温拌设备的沥青路面绿色施工关键技术研发及工程应用 |
于新,董夫强 |
2016 |
10 |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既有建筑结构性能提升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 |
吴二军,张富有 |
2015 |
11 |
江苏省科学技术奖 |
一等奖 |
复杂环境下桥梁安全性能监控与预警关键技术及其集成示范 |
周广东 |
2015 |
12 |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自然科学奖 |
一等奖 |
水工裂隙岩体稳定性分析方法及应用 |
王媛 |
2014 |
13 |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大面积超软地基复式负压快速固结技术开发与应用 |
沈扬,李平 |
2014 |
14 |
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 |
一等奖 |
大尺度结构整体形变GPS阵列监测关键技术及应用 |
周广东 |
2014 |
15 |
江苏省科学技术奖 |
一等奖 |
特殊地基土的力学特性与高速公路控制变形成套技术 |
李国维 |
2013 |
16 |
中国公路学会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深厚软土路基沉降细观流固耦合分析理论与施工控制技术 |
王媛,倪小东,沈才华 |
2017 |
17 |
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 |
二等奖 |
大跨钢桥疲劳损伤评估与开裂维护关键技术 |
傅中秋,吉伯海,袁周致远 |
2017 |
18 |
中国水运建设行业协会科技奖 |
二等奖 |
高桩码头结构分段设计理论和方法 |
沈才华 |
2016 |
19 |
河南省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特大型U型预制预应力渡槽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
赵海涛 |
2016 |
20 |
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 |
二等奖 |
平原水库全库盘铺膜防渗关键技术及应用 |
袁俊平,曹雪山 |
2016 |
21 |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 |
二等奖 |
既有高速公路软基工后沉降病害评估及综合处治技术研究 |
吴跃东,孔纲强,陈永辉,庄妍,李国维 |
2015 |
22 |
中国工程爆破协会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台阶爆破振害判据研究与精确毫秒延时降振技术 |
倪小东 |
2014 |
23 |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缆索支承桥梁结构安全评估与维护新技术及应用 |
吉伯海,傅中秋,谢发祥 |
2014 |
24 |
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 |
二等奖 |
温拌橡胶沥青流变特性及其工程应用关键技术研究 |
于新 |
2013 |
25 |
中国公路学会科技奖 |
二等奖 |
缆索支承桥梁长效维护管理关键技术研究 |
吉伯海,傅中秋,马麟 |
2012 |
26 |
江苏省建设优秀科技成果奖 |
三等奖 |
配筋高强混凝土施工期裂缝防治成套技术研究 |
沈德建 |
2017 |
27 |
江苏省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 |
三等奖 |
灌河大桥腐蚀环境下耐久性应用研究-腐蚀环境下拉索劣化失效与控制对策研究 |
谢发祥,吉伯海 |
2016 |
28 |
重庆市科学技术奖 |
三等奖 |
建筑结构抗震防灾关键技术及其工程应用 |
陈徐东,伞冰冰 |
2015 |
29 |
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 |
三等奖 |
橡胶沥青抗裂系统在老路改造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
于新 |
2015 |
30 |
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 |
三等奖 |
大跨径钢箱梁损伤综合检测与评定技术 |
傅中秋,吉伯海 |
2015 |
31 |
江苏省科学技术奖 |
三等奖 |
新型高耸塔型结构建造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 |
韦芳芳 |
2014 |
32 |
广东省科学技术奖 |
三等奖 |
珠三角地区高速公路改扩建关键技术研究 |
李国维 |
2014 |
33 |
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 |
三等奖 |
多尺度监测技术在苏通大桥安全监控与管养中的应用研究 |
吉伯海 |
2014 |
34 |
中国航海学会奖 |
三等奖 |
航道桥梁整体同步顶升成套关键技术 |
吉伯海 |
2011 |
截至2017年12月,学院先后成立了中-荷环境岩土工程合作研究中心、中法环境岩土力学研究中心、国际数值流形研究中心等学术交流平台,与荷兰代尔夫特研究所、法国里尔科技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澳大利亚西澳大学、美国爱荷华大学、日本东京工业大学、京都大学、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等大学和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交流关系。
1922年,河海工程专门学校设立的“结构部”和“路工学部”,为学院的前身。
1924年,河海工程专门学校与东南大学工科合并成立河海工科大学。
1984年。学校成立工业与民用建筑系。
1995年,学校成立土木工程学院。
2009年,在原土木工程学院的基础上成立土木与交通学院。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的岩土工程和土木工程学院的岩土工程有什么区别?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的岩土工程专业的老师主要是原来地质学校(中专)并校过来的老师,而土木工程学院的岩土工程的老师则是老东大土木工程学院老师,从而土木工程学院的专业办得好一些。岩土工程专业是以求解岩体与土体...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或224德语③301数学一④814水力学或818有机化学 复试科目:927 给水排水工程同等学力加试:701 普通物理、003无机化学 有机化学考试大纲:内容范围或要点: ...
学费从大一开始就不变的,分专业吧,交院的学费比较低,我的一年3600,四年没变过
截至2017年12月,学院设有2个系,2个本科专业。
系:土木工程、交通工程
专业:土木工程、交通工程
截至2017年12月,学院有教职工160名,其中教授(研究员)36名、副教授(副研究员)56名、博士生导师38名。拥有双聘院士4名、海外引进人才计划特聘教授2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名等。
中国工程院院士(双聘):王思敬、周丰峻、陈厚群、谢礼立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王媛
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专家:徐卫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孔纲强
水利部优秀教师:施建勇
江苏省教学名师:曹平周
江苏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朱俊高
江苏省"青蓝工程"跨世纪学术带头人:阮怀宁、施建勇、朱俊高
江苏省"333工程"国家级人才培养人选:阮怀宁
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于新
江苏省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周广东、喻君
江苏省青年科学家奖:阮怀宁
截至2017年12月,学院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6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一级重点(培育)学科1个,江苏省一级重点学科1个,江苏省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学科1个。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土木工程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土木工程
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岩土工程、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
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岩土工程、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国家重点二级学科:岩土工程
国家一级重点(培育)学科:土木工程
江苏省一级重点学科:土木工程
江苏省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学科:土木工程
质量工程
截至2017年12月,学院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特色专业1门,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门,江苏省首批品牌专业1门,江苏省重点专业类建设点2个;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精品、规划教材5部。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土木工程
国家特色专业:土木工程
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土木工程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水工建筑物
国家级精品、规划教材:土力学、水工建筑物、土木工程建设法规(第2版)等
江苏省首批品牌专业:土木工程
江苏省重点专业类建设点:土木工程、交通工程
学生成绩
截至2017年12月,学院学生先后获得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特等奖(冠军)、全国高校土木工程本科生优秀创新实践成果特等奖(冠军)、美国大学生土木工程竞赛中太平洋赛区钢桥赛和挡土墙赛季军、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一等奖等荣誉。
院徽
学院院徽以篆体的土木、交通为元素,以校徽形状颜色为基础创作而成。
学生活动
根据2020年学院官网显示,学院开展了中外文化交流、运动比赛等学生活动。
职务 |
名录 |
---|---|
党委书记 |
吴宝海 |
院长 |
高玉峰 |
党委副书记 |
潘静 |
副院长 |
周继凯、刘云、刘军 |
河海大学土木工程毕业实习报告
河海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毕业实习报告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 1 1.1 实习目的 ......................................................................................................... 1 1.2 实习路线 ......................................................................................................... 1 1.3实习具体要求 ............
河海大学土木工程流体力学
河海大学土木工程流体力学
学院现有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和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五个本科专业。
学院的院训是:“固本,厚德,为达,至善”,即:夯实本体,厚德利人,追求洞达,力求完美。多年来,学院全体师生秉承院训,矢志不渝,不懈拼搏,使得学院事业不断发展,不断取得骄人成果。土木与交通学院拥有岩土工程博士授权点,拥有桥梁与隧道工程、岩土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三个硕士授权点,以及建筑与土木工程、项目管理两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其中“土木工程(地下建筑工程)”为国家级特色专业,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为省级重点建设学科,与辽宁开大有限公司合办的工程实践中心为省级工程实践中心。设有土木工程灾害防治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岩石实验室、冻土实验室、桥梁结构实验室、交通工程实验室等。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本专业培养具备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勘测、设计和施工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从事规划、勘测、设计、施工管理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应用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特色: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熟练掌握道路与桥梁勘测、设计、施工与检测技术,熟悉道路勘测设计方法、桥梁结构形式及设计方法、道路与桥梁概预算及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方法等,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
主要课程:结构力学、土力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设计原理、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桥梁工程、工程概预算、地下工程施工技术等。
就业领域:毕业生可从事道路、铁路、市政工程、桥梁工程及地下工程的规划设计与施工、管理、建设项目监理等相关的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工作,也可到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从事教学、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等工作。
土木工程(地下建筑工程)
本专业培养具备土木工程学科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地下工程勘察、结构设计、施工组织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能在地下工程领域从事工程设计、施工、监理、研究与开发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特色: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熟练掌握地下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监测与灾害防治技术,特别是矿山井巷工程、公路与铁路隧道施工技术,熟悉地下工程概预算及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应用创新能力。
主要课程:结构力学、岩体力学、隧道工程、地下结构设计、地下工程施工技术、井巷工程设计、工程爆破、建井运输与提升、建井通风与安全等。
就业领域:毕业生可在施工企业、设计院、科研院所和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地下工程的规划设计与施工、组织与管理等相关工作。也可到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从事教学、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等工作。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本专业培养具备土木工程学科基础理论和城市地下工程的专业知识,掌握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与设计、施工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能在城市建设和交通运输等领域从事地铁、人防工程、隧道工程和其他地下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灾害防护、研究与开发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特色: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熟练掌握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勘察、设计、施工、监测与灾害防治技术,特别是城市地铁与轻轨、公路与铁路隧道施工技术,熟悉城市地下工程和隧道工程概预算及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应用创新能力。
主要课程:土力学、结构力学、岩体力学、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地下结构设计、地铁与轻轨工程、地下工程施工技术、隧道工程等。
就业领域:毕业生可在施工企业、设计院、科研院所和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地铁,人防工程、公路铁路隧道工程的规划设计与施工、监理与灾害防护等相关工作,也可到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从事教学、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等工作。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本专业培养具备水质控制、水的采集和输送、水系统设备仪表与控制、水工程建设与运营、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等的专业知识,掌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技术领域的工程设计、管理规划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技能,能够从事的设计、施工、运行、管理、规划、咨询和研究开发的应用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特色:本专业为校级重点建设学科,具有一批科研水平高和教学能力突出的优秀教师,拥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校优秀青年教师提升计划“杰出人才”等人选及辽宁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先后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和企业委托的科研项目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7部,获得省、市级科技奖10余项。本专业以水科学与工程为主线,既强化工程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又强化水工艺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的应用、科研开发和创新能力培养,坚持特色办学,先后与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大唐清源污水处理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实习基地和暑期合作教育基地。
主要课程:水力学、水质分析化学、水处理微生物学、水泵与水泵站、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水质工程学(Ⅰ)、水质工程学(Ⅱ)、给水排水管网系统、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水工程施工与项目管理、水工程经济。
就业领域:本专业毕业生能在水利部门、规划部门、市政部门、环保部门、建筑部门、设计单位、自来水公司等水务部门、大型工矿企业、咨询机构、科研单位等从事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城镇给水排水、建筑给水排水、工业给水排水和城市水系统等领域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管理、咨询和研究开发等工作。近年来,本专业本科生就业率始终保持100%,学生就业多为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中城国合(北京)规划设计研究院、北控水务集团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事业单位。每年均有部分毕业生考取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吉林大学、重庆大学等“985”、“211”高校硕士研究生及国家公务员。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基础,具备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所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及专业技术能力,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并具有创新精神,培养能在设计研究、工程建设、设备制造、运营等企事业单位从事采暖、通风、空调、净化、冷热源、供热、燃气等方面的规划设计、研发制造、施工安装、运行管理及系统保障等技术或管理岗位工作的应用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特色: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为校级重点建设学科,师资力量雄厚,拥有教师14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2人,获得日本东北大学、同济大学等博士学位6人,校级外聘教授1人,硕士生导师4人。本专业教师与清华大学、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及万达集团等科研、政府、企业开展关于绿色建筑及建筑节能技术等相关领域合作,在建筑节能规划设计、建筑节能诊断、绿色建筑评价等方向开展深入研究,先后主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和企业委托的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教材2部,获批国家专利10余项。
主要课程:工程力热学、流体力学、传热学、建筑环境学、流体输配管网、供热工程、空气调节、工业通风、锅炉与锅炉房设备、空调用制冷技术、燃气输配技术与设备等。
就业领域:本专业毕业生可在设计研究、工程建设、设备制造、运营等企事业单位从事采暖、通风、空调、净化、冷热源、供热、燃气等领域的规划设计、研发制造、施工安装、运行管理及系统保障等技术或管理工作。近年来,本科生就业率为100%,学生就业单位多为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等大型国有建筑企业。每年均有部分学生考取同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湖南大学、四川大学等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
土木与交通学院原名土木工程系,成立于1988年8月,2006年2月更名为土木与交通学院。
2000年土木工程系有土木工程和建筑学两个本科专业,学校根据国家政策开始扩大招生规模,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数由1999级的4个班120人扩招至9个班296人,建筑学由原来的1个班30人,扩大为3个班93人。为适应社会人才需求、丰富办学方向,经过论证并积极申报,2001年新增城市规划专业,2002年新增交通工程、工程力学两个专业,2003年增加艺术设计专业。到2003年底,土木工程系有6个专业。
2006年2月,根据学校整体规划,建筑学、城市规划和艺术设计3个专业整体划出组建建筑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建筑学院)。土木工程系更名为土木与交通学院,设有土木工程、工程力学、交通工程3个专业。
2006年学校与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合作,开设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专科)。
2007年新增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
2007年学,校将成人教育逐步下放至学院,成人继续教育工作不断发展壮大。2010年积极组织申报并获得“交通土建工程”专业本科自学助考办学资格,拓宽了办学途径。
2009年新增土木工程(专升本)专业。至2011年,土木与交通学院已拥有7个本科专业,1个专科专业。
2011年新增再生资源科学与技术、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两个本科专业 。
截至2018年10月,学院设有7个系,分别为土木工程系、交通运输工程系、工程力学系、船舶与海洋工程系、水利工程系、工程管理系、道路工程系,开设本科专业7个:土木工程、交通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工程管理。
截至2018年10月,学院有教职工228人,其中专任教师185人。在专任教师中,正高职称57人,副高职称82人,博士生导师40人,硕士生导师145人,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广东省教学名师3人、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3人、广东省特支计划杰出人才1人、广东省珠江学者1人、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广东省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3人。学院聘请了一批兼职的知名专家学者,包括双聘院士4人、名誉教授1人、讲座教授4人、客座或兼职教授7人。
伍小平(中国科学院院士) |
白以龙(中国科学院院士) |
朱位秋(中国科学院院士) |
谢礼立(中国工程院院士) |
资料来源: |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吴波 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吴建营 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吴波 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徐建闽、徐国元、黄国如、姚小虎 广东省教学名师:蔡健、王湛、季静 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苏成、张肖宁、季静 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王炯 广东省特支计划“杰出人才”:吴波 广东省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赵俊贤、康澜、王炯 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潘建荣、卢凯、林培群 |
截至2018年10月,学院有广东省名牌专业2个;设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和省级精品课程5门,有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实验中心下设16个专业实验室。
国家级精品课程:材料力学(含工程力学)
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长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省名牌专业:土木工程、工程力学
广东省级精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含工程力学)、混凝土结构理论、结构力学、钢结构
广东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力学教学实验中心、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交通运输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虚拟仿真中心
截至2018年10月,学院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2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工程硕士授予点5个,广东省重点学科3个,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1个。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
学位授予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
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结构工程、岩土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市政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道路与铁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固体力学、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水利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力学、交通运输工程、土木工程
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水工结构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水声工程、轮机工程、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体力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工程力学、固体力学、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市政工程、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 、桥梁与隧道工程、岩土工程、结构工程等
工程硕士授予点:建筑与土木工程、工程管理、交通运输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项目管理
重点学科
广东省重点学科: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力学
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土木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