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生于山坡。花期5-6月,果熟期8-10月。
落叶灌木,高达6米,茎干直径达10厘米;凡幼枝、叶两面脉上、叶柄、苞片、小苞片及萼檐外面都被短柔毛和微腺毛;花冠、小苞片和幼叶均带淡紫红色。冬芽小,卵圆形,有5-6对或更多鳞片。叶纸质,形状变化较大,通常卵状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稀矩圆状披针形或倒卵状矩圆形,更少菱状矩圆形或圆卵形,长5-8厘米,顶端渐尖或长渐尖,基部宽楔形至圆形;叶柄长2-5 (-8) 毫米。花芳香,生于幼枝叶腋,总花梗长1-2毫米,短于叶柄;苞片条形,有时条状倒披针形而呈叶状,长3-6毫米;小苞片多少连合成对,长为萼筒的1/2至几相等,顶端截形;相邻两萼筒分离,长约2毫米,无毛或疏生微腺毛,萼檐钟状,为萼筒长的2/3至相等,干膜质,萼齿宽三角形或披针形,不相等,顶尖,裂隙约达萼檐之半;花冠先白色后变黄色,长 (1-) 2厘米,外被短伏毛或无毛,唇形,筒长约为唇瓣的1/2,内被柔毛;雄蕊与花柱长约达花冠的2/3,花丝中部以下和花柱均有向上的柔毛。果实暗红色,圆形,直径5-6毫米;种子具蜂窝状微小浅凹点。
产甘肃、江苏(南京、江浦、句容)、安徽(滁县琅玡山)和河南(鸡公山)。
塑料大棚对西红花生长的影响
西红花CrocussativusL.,又名番红花、藏红花,属鸢尾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起源于雅典西部的野红花种[1],主产于西班牙,我国已有30多年的种植历史。西红花以雌蕊上部柱头入药,主
不同种源红花木莲实生苗年生长规律研究
为了研究不同种源红花木莲1年生苗的生长规律,以自然分布区内3个种源(大方县、雷山县、榕江县)的实生苗为试验材料,采用Logistic方程对不同种源红花木莲的苗高和地径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3个种源的红花木莲苗高和地径生长均符合"S"型生长曲线,年生长可划分为出苗期、生长初期、生长盛期、生长后期4个生长阶段。3个种源的苗高和地径生长规律相似,大方种源的苗高生长盛期开始时间早于其他2个种源,结束时间却晚于其他2个种源1~2个月;地径生长盛期起始时间或早或迟于其他2个种源,而结束时间却晚于其他2个种源5~7天;大方种源苗高、地径生长的生长盛期长而生长速度慢,雷山和榕江种源生长盛期短而生长速度快。大方、雷山、榕江3个种源红花木莲苗高年生长量分别为16.12 cm、16.75 cm、16.42 cm;地径年生长量分别为5.52 mm、6.27 mm、6.05 mm。种源间苗高无显著差异,而地径间大方种源和雷山种源有显著差异,其他均无显著差异,种源间与种源内均存在较大的变异,雷山种源和榕江种源苗高、地径生长量均高于大方种源。
金银忍冬(原变种)Lonicera maackii (Rupr.) Maxim. var. maackii
红花金银忍冬Lonicera maackii (Rupr.) Maxim. var. erubescens (Rehder) Q. E. Yang, Landrein, Borosova & J. Osbor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