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第一章导论001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001
第二节研究目的及意义008
第三节国内外研究综述及相关述评010
第四节环境产权、环境资源产权与环境容量产权024
第五节研究内容、逻辑结构及研究方法029
第六节技术路线031
第七节特色与创新之处032
第二章产权理论与环境容量产权034
第一节环境的双重价值及其功能034
第二节环境容量的概念及内涵040
第三节产权理论及分析逻辑051
第四节环境容量产权057
第五节环境容量产权制度061
第六节本章小结065
第三章博弈论视角下环境污染的制度分析067
第一节环境容量产权的共有特征及界定的困难067
第二节公地悲剧——环境污染的根本原因069
第三节对环境容量产权过度使用的实证分析075
第四节制度创新——环境与经济共生的必由之路091
第五节本章小结094
第四章环境容量产权的价格、市场与效用096
第一节总量控制——环境容量产权市场产生的前提096
第二节环境容量产权价格的形成106
第三节总量控制下环境容量产权交易制度的效用分析109
第四节本章小结118
第五章环境容量产权确立与交易的实践进程119
第一节环境容量产权在中国的确立119
第二节环境容量产权交易的实践进展126
第三节中国环境容量产权制度的评价144
第四节本章小结145
第六章环境容量产权改革的动因分析、路径选择及制度设计147
第一节动因分析147
第二节路径选择155
第三节制度设计157
第四节本章小结162
第七章主要结论、政策建议164
第一节主要结论164
第二节政策建议168
参考文献1742100433B
《环境容量产权理论与应用》从“环境容量”的视角来认识人类发展,探讨运用产权手段解决环境问题,提出将环境容量视为一种有限资源,通过阐释环境容量概念的本质特征和环境容量产权制度的一般理论,在剖析环境污染问题产生和恶化的制度根源基础上,分析我国环境容量产权制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并提出了优化路径和现实启动点,以期为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推进绿色发展提供参考。
第2版前言第1版前言第1章 土方工程1.1 土的分类与工程性质1.2 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与土方调配1.3 基坑土方开挖准备与降排水1.4 基坑边坡与坑壁支护1.5 土方工程的机械化施工复习思考题第2...
第一篇 个人礼仪1 讲究礼貌 语言文明2 规范姿势 举止优雅3 服饰得体 注重形象第二篇 家庭礼仪1 家庭和睦 尊重长辈2 情同手足 有爱同辈第三篇 校园礼仪1 尊重师长 虚心学习2 团结同学 共同进...
第一篇 综合篇第一章 绿色建筑的理念与实践第二章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总体情况第三章 发挥“资源”优势,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第四章 绿色建筑委员会国际合作情况第五章 上海世博会园区生态规划设计的研究与实践第六...
电厂图书目录
柜号 序号 G1 1 G1 2 G1 3 G2 4 G2 5 G2 6 G2 7 G2 8 G2 9 G1 10 G2 11 G2 12 G2 13 G2 14 G1 15 G1 16 G1 17 G2 18 G2 19 G2 20 G1 21 G3 22 G3 23 G3 24 G3 25 G3 26 G3 27 G1 28 G1 29 G3 30 G3 31 G2 32 G2 33 G2 34 G2 35 G2 36 G2 37 G2 38 下右 39 下右 40 下右 41 下右 42 下右 43 下右 44 下右 45 下右 46 下右 47 下右 48 下右 49 下右 50 下右 51 下右 52 下右 53 下左 54 下左 55 下左 56 下左 57 下左 58 下左 59 下左 60 下左 61 下左 62 下左 63 下左 64 下左 65 下左 66 下左 67 下
工程常用图书目录
1 工程常用图书目录(电气、给排水、暖通、结构、建筑) 序号 图书编号 图书名称 价格(元) 备注 JTJ-工程 -24 2009JSCS-5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 128 JTJ-工程 -25 2009JSCS-3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水排水 136 JTJ-工程 -26 2009JSCS-4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 ?动力 98 JTJ-工程 -27 2009JSCS-2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结构体系) 48 JTJ-工程 -28 2007JSCS-KR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节能专篇-暖通空调 ?动力 54 JTJ-工程 -29 11G101-1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 -剪力墙、框 支剪力墙结构、现浇混凝土楼面与屋面板) 69 代替 00G101
环境容量主要应用于环境质量控制,并作为工农业规划的一种依据。任一环境,它的环境容量越大,可接纳的污染物就越多,反之则越少。污染物的排放,必须与环境容量相适应。如果超出环境容量就要采取措施,如降低排放浓度,减少排放量,或者增加环境保护设施等。在工农业规划时,必须考虑环境容量,如工业废弃物的排放,农药的施用等都应以不产生环境危害为原则。在应用环境容量参数来控制环境质量时,还应考虑污染物的特性。非积累性的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气体等风吹即散,它们在环境中停留的时间很短,依据环境的绝对容量参数来控制这类的污染有重要意义,而年容量的意义却不大。如在某一工业区,许多烟囱排放二氧化硫,各自排放的浓度都没有超过排放标准的规定值,但合起来却大大超过该环境的绝对容量。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制定以环境绝对容量为依据的区域环境排放标准,降低排放浓度,减少排放量,才能保证该工业区的大气环境质量。积累性的污染物在环境中能产生长期的毒性效应。对这类污染物,主要根据年容量这个参数来控制,使污染物的排放与环境的净化速率保持平衡。总之,污染物的排放,必须控制在环境的绝对容量和年容量之内,才能有效地消除或减少污染危害。
(1)制定地区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2)在环境规划中的应用:
水环境容量的研究是进行水环境规划的基础工作,只有弄清了污染物的水环境容量,才能使所制订定的水环境规划真正体现出生态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做到工业布局更加合理,污水处理设施的设计更加经济有效,对水环境的总体质量才能呢个进行有效地控制
(3)在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规划中应用:
要相对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不仅要保证它能提供足够质量的水质合格的水,而且还应考虑它接纳污染物的能力。因此,一个地区的水环境容量大小也是该地区水资源是否丰富的重要标志之一。
环境容量资源具有可流失性和稀缺性的特点。
(1)可流失性是指环境容量资源以其功能提供服务,而其功能价值又是同时间因素结合在一起的,既可被利用,也可随时间流失;
(2)稀缺性是指环境容量资源总量有限,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对环境容量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环境容量资源稀缺性的特点日益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