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竿高达8米,粗4.5厘米,幼竿被白粉,节下方尤浓,无毛;竿中部节间长20厘米,壁厚5毫米;竿环较平坦,与箨环同高,或在较细的竿上为隆起,并可高于箨环。箨鞘背面肉红色或在较细的笋之上部者带绿色或全部带绿色,具稀疏的小斑点,尤以箨鞘下部较明显,有时还有不甚明显的大块深褐色晕斑,在大笋中其背部疏生刺毛,小笋中则可无毛;箨耳发达,镰形,紫褐色,边缘具屈曲的紫褐色繸毛;箨舌甚高,拱形或有时近于截形,紫褐色,边缘具粗而长呈暗紫色或细而稍短呈灰白色的纤毛;箨片三角形至线状三角形,不皱曲,但可呈波状,直立或外翻。末级小枝具3或4叶;叶鞘仅边缘生纤毛;叶耳发达,卵形或半圆形,绿带紫色,有放射状繸毛;叶舌强烈伸出,长2毫米或可更长,微带紫色,向上渐尖,先端钝头,边缘生细长纤毛;叶片长达13厘米,宽1.5厘米,上表面无毛,下表面除基部有密生柔毛外,其余部分被细柔毛或无毛,花枝呈穗状。小穗含2或3朵小花;颖1或、2片;外稃长22毫米,被柔毛,至先端较密;内稃长18毫米,被疏毛;鳞被长4毫米;花药长7毫米;雌蕊具1长花柱及3羽毛状柱头。笋期4-5月,花期4-5月。
分布范围小,仅见于浙江、福建,多为栽培。
对水肥条件要求较高。
雷竹是一种优良的笋用竹种,具有八大优势:①出笋早。在所有的竹笋品种中,雷竹出笋最早,一般在3月初,若采用早出技术,春节前就有雷笋出土。②出笋期长。春笋3月初至4月底出笋,秋笋10-12月出笋。③产量高...
雷竹与早竹的主要区别如下:①早竹的竹秆节间较均匀;雷竹节间的近节下部稍缩小,中部膨大变粗;用手捏住竹秆节间从上至下摸之,即可感觉。②早竹的新竹秆节间被,有的部分节有紫褐色;雷竹的新秆仅节下一圈有环。③...
形态特征: 竿高6―12米,径可达10厘米,幼竿被,一、二年生的竿逐渐出现黄绿色纵条纹,老竿则无条纹;中部节间长17―24厘米,竿环和箨环中度缓隆起。箨鞘紫红色或淡红褐色,边缘紫褐色。笋期4月中、下旬...
栽培管理方法与红竹相近。
竹笋笋期集中而发笋能力强,发笋量大。竹笋紫红色,粗壮有力,生气勃勃。
适于小片栽植,也适于庭院角落、墙边配置。
国槐形态特征
国槐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 15-25 米,干皮暗灰色,小枝绿色,皮孔明显。羽状复叶长 15-25 厘米;叶轴有毛,基部膨大;小叶 9-15 片,卵状长圆形,长 2.5-7.5 厘 米,宽 1.5-5 厘米,顶端渐尖而有细突尖,基部阔楔形,下面灰白色,疏生短 柔毛。圆锥花序顶生;萼钟状,有 5小齿;花冠乳白色,旗瓣阔心形,有短爪, 并有紫脉,翼瓣龙骨瓣边缘稍带紫色;雄蕊 10条,不等长。荚果肉质,串珠状, 长 2.5-5 厘米,无毛,不裂;种子 1-6 颗,肾形。花果期 9-12 月。 [1] 生长习性 性耐寒,喜阳光,稍耐阴,不耐阴湿而抗旱,在低洼积水处生长不良, 深根,对土壤要求不严, 较耐瘠薄, 石灰及轻度盐碱地 (含盐量 0.15%左右) 上也能正常生长。但在湿润、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上生长最 佳。耐烟尘,能适应城市街道环境。病虫害不多。寿命长,耐烟毒能力强。 用途 中国
紫竹种苗林地下鞭系分布特征
为了给优良观赏、材用、笋用竹种紫竹高效培育提供科学依据,以紫竹种苗林为对象,开展了地下鞭系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紫竹地下鞭系分布浅,分布于20 cm土层内,0~10 cm和10~20 cm土层的鞭段数和鞭长分布比例均差异极显著,0~10 cm土层的鞭段数、鞭长分别占总鞭段数、总鞭长的90.30%、92.23%。不同年龄竹鞭平均鞭径无显著差异,2年生和3年生竹鞭鞭长差异不显著,均显著地高于1年生竹鞭鞭长。1~3年生竹鞭侧芽数无显著差异。不同年龄竹鞭平均鞭段长、平均鞭节长无显著差异,1~2年生竹鞭鞭段平均侧芽数差异不显著,均显著地高于3年生竹鞭;0~10 cm、10~20 cm土层1~3年生竹鞭鞭段数、鞭长的分布比例差异显著,1年生竹鞭100%分布于0~10 cm土层中。2年生竹鞭平均鞭径、平均鞭段长、平均鞭节长和鞭段平均侧芽数均差异不显著,鞭长、鞭节数和侧芽数差异显著或极显著。3年生竹鞭平均鞭径、侧芽数、平均鞭段长、平均鞭节长和鞭段平均侧芽数差异不显著,鞭段数、鞭长和鞭节数差异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