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汇林88号杨'新品种培育是内蒙古林业厅下达的"杨树(派间)远缘杂交培育多用途抗逆性无性系技术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之一,起止时间2004-2010年。其研究基础是国家林业局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局实施的原中国"三北"009国际合作项目(一、二期工程项目)-"杨树优良无性系培育",目标是培育适宜中国"三北"地区造林发展的具有速生性、耐寒冷、抗干旱、耐瘠薄、抗病虫等性状的杨树新品种,用以丰富科尔沁沙地乃至"三北"地区的杨树树种资源,为"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和生态建设提供多用途抗逆性无性系新品种。
'汇林88号杨'(P.X simoniicl'Huilin88#')(选育编号S88-5-13)利用小叶杨优良母树天然杂交种子苗木后代,经过17年的试验研究选育而成。它具有速生、耐寒冷、抗干旱、耐瘠薄、抗病虫等优良特性,是营造防护林、用材林、四旁植树的优良杨树新品种,适宜在我国三北地区大面积推广栽培。
1、品种形态特征与物候表现
汇林88号杨'为雄性、树干通直、下部干皮纵裂,侧枝细弱与主干呈45度夹角,成龄树冠顶端伞形,幼龄树圆锥形,小枝和萌发枝有棱,暗褐色,叶椭圆形至菱形,在短枝上常有倒卵形或卵圆形,叶长4-6cm、宽3-6cm,先端圆而渐尖,基部微楔形或圆楔形,叶缘钝锯齿,叶柄近圆形,绿色,叶柄与叶长之比5/6。插条苗茎一般有7-8条棱线,萌芽较多;叶芽形状尖端窄;叶呈菱状,先端圆而宽尖,基部圆楔形,叶缘有钝锯齿,叶柄近圆形。
2、苗期生长表现
在奈曼旗兴隆沼林场,2001年通过优良单株选择和综合评价后,进行了无性系化繁育,第二年进行品种育苗对比试验,参试品种有母本小叶杨,从生产上推广的品种哲林4号杨、白林2号杨、黑林1号杨做对照,每无性系3次重复(每次重复15株),经试验观察和测试,'汇林88号杨'明显表现出了亲本的部分表型特征,又展示出了优于亲本特性的杂种优势,它繁殖容易,苗期生长快。采取常规扦插育苗方法,平均成苗率达87%;其地径、苗高生长分别比对照提高48.0%、22.4%,具有明显的苗期生长优势。
3、品种对比和区域试验
'汇林88号杨'具有生长快、抗性强、适应范围广等优良特性。在风沙土地,常规造林,一般经营管理条件下,6年生'汇林88号杨'林分平均树高为12.0m,胸径11.0cm,单株材积0.0531m³,比对照提高材积60.9%;在小叶杨基因库中,7年生'汇林88号杨'树高达16.1m,胸径25cm,单株材积0.3160m³,比周围5株其它小叶杨F1代平均胸径生长提高52.4%,材积提高256.1%;年均降雨量343mm,瘠薄沙地及一般管理的条件下,'汇林88号杨'7年生树高16.1m,胸径25cm,年均径生长3.57 cm,均高于周围5株小叶杨F1代的高、径生长,是其平均胸径的152%、平均材积的356.1%。2000年以后因持续干旱,该品种周围大部分树因干旱枯枝或死亡,但选择的优良单株至今生长表现正常。2006年,选用'汇林88号杨'等杨树无性系,以哲林4号杨、白林2号杨、黑林1号杨做对照,营造品种对比试验林。试验林株行距2×6m,设3次重复,每重复10株,共8个无性系,试验地设在兴隆沼林场一区。由于近几年来连续干旱又无灌水条件,造成对照白林2号杨和黑林1号杨不能正常生长发育,保存率不高,而'汇林88号杨'和哲林4号杨保存率最高,生长发育较为正常,'汇林88号杨'生长表现优于对照(哲林4号杨),其比值平均胸径115%、平均材积160.9%,表现出较强的抗旱能力和适生优势。由于区域、立地条件和管理条件都不相同,其生长指标也不同。开鲁县和平林场土壤条件、管理条件较好,其'汇林88号杨'5年生平均胸径14.7cm,年均生长量2.94cm,是哲林4号杨的116.8%。其中最大胸径生长量18.6cm,年均生长量3.72cm。其他试验区由于土壤瘠薄,无灌溉条件,平均径生长只有0.91-1.97cm,但普遍超过当地生产品种。
经黑龙江、青海、辽宁、吉林、以及我市多地区、多立地条件布点试验结果表明,'汇林88号杨'适用于营造用材林、农田防护林、水土保持林和四旁植树绿化,可在我国"三北"地区大面积推广。
4、品种生根能力测试
'汇林88号杨'试验选择与生产推广的哲林4号杨、白林2号杨黑林1号杨等8个无性系对比试验,每个品种180株(穗木)4次重复,株行距15×50cm,圃地水肥条件要求一致,定期挖掉全株苗,每次10株观测根系分布部位及数量、长度,每10天测一次,5月12日-7月21日测完。其结果'哲林4号杨'和'汇林88号杨'的生根量较高,而白林2号杨、黑林1号杨生根量较低,说明'汇林88号杨'扦插繁殖容易,根系发达,生长旺盛。
5、适生特性表现
'汇林88号杨'抗寒性、抗旱性强,具有乡土树种小叶杨适生特性、抗逆性强的优点,也具备了杂种优势速生特性。通过区域试验与当地引进栽培的推广品种对比试验以及外省辽宁、青海、新疆试验点栽培表现,造林成活率、抗逆性、生长速度都表现突出。通过国内外资料考证,在同等气候和立地条件下还没有发现优于该品种生长速度和适生特性的品种。试验表明,'汇林88号杨'能够适宜中国"三北"地区适宜杨树栽培的各类立地条件。该品种具有生长快、耐寒冷、抗干旱、耐瘠薄、抗病等性状,具有广泛的推广区域和应用价值。
6、病虫害情况
2002年开始对繁育苗木、对比林及区域试验林进行连续观察,还没有发现严重性病害。在虫害方面,个别圃地苗木仅有轻微透翅蛾危害,林分大树有轻微叶面害虫,如跳象,但对林木生长不构成危害性影响,其它虫害尚未发现。
'汇林88号杨'的培育成功,为科尔沁沙地乃至"三北"地区用材林、防护林建设以及"四旁"绿化增添了新的优良杨树无性系,其推广应用前景广阔。2011年,通辽市自主培育的"汇林88号杨(杨属)"通过了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的审查和认定,被授予了植物新品种权。2012年12月通过了内蒙古科技厅委托通辽市科技局组织的专家鉴定,成果水平达到了干寒地区同类研究的国际先进水平。
名称:汇林88号杨
所属属种:杨属
植物类别:林木
申请人:通辽市汇丰鳞叶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地区:内蒙古
国家:中国
申请日:2009/12/24 0:00:00
年份:2011
申请号:20090064
品种权号:201100009
授权日:2011/3/4 0:00:00
授权公告号:1007
授权公告日:2011/3/28 0:00:00
品种权人:通辽市汇丰鳞叶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培育人:付贵生; 姜鹏; 刘立成; 宋保民; 刘玉军
其特性是要求温暖的气候和充足的雨量,速生杨树适合在湖区和山区、丘陵区河谷冲积滩地及“四旁”种植,土壤以湿润、肥沃、深厚、排水良好为宜。最适宜在土层厚度1米以上,地下水位在1.5米至2米之间,酸碱度为5...
⑴形态优美,雄性不飞絮,净化美化环境,适宜城乡绿化。⑵速生胸径年平均生长量为1.0~1.84cm,树高年平均生长量为1~1.5cm。⑶耐寒,在齐齐哈尔经历了-39.5℃低温,未发生冻害,生长良好。⑷抗...
大叶黄杨球属常绿灌木,是由大叶黄杨经过多次修建培育而成,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主要用于园林绿化建设,如公园,小区,街道等,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如江苏,安徽,山东,河南等地。耐阴性强,在光照充足的环境...
中地调函〔2010〕88号
中 国 地 质 调 查 局 中地调函 , 2010? 88号 中国地质调查局关于地质矿产调查评价项目 预算编制和审查要求(试行)的通知 各项目承担单位: 为规范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预算编制与审查工作,根据 国家有关预算与财务管理制度、 《国土资源部项目支出预算管理 办法》(国土资发, 2007? 322 号)以及地质调查项目管理办法 等,结合以往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实际和本专项实施特点,编 制了地质矿产调查评价项目预算编制和审查要求(试行) ,现印 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一○年四月十四日 2 地质矿产调查评价项目预算编制与审查要求 (试行) 为规范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预算编制与审查工作,根据 国家有关预算与财务管理制度、 《国土资源部项目支出预算管理 办法》(国土资发, 2007? 322 号)以及地质调查项目管理办法 等,结合以往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实际情况和本专项实施特点, 对
欧美杨107杨木材解剖特性的径向变异
测定3株(Z1,Z2,Z3)7年生欧美杨107杨(Populus×euramericana cv.‘Neva’)的组织比量、纤维形态,并分析其径向变异模式。结果显示,所测定材料中木射线比量变化幅度为10.21%~13.60%,导管比量为17.30%~24.40%,纤维比量为64.37%~71.24%;纤维长度为635~1261μm,纤维宽度为17.96~22.33μm,胞腔径为14.34~17.83μm,双壁厚为3.55~5.35μm,壁腔比为0.22~0.34,长宽比为37.81~60.89,微纤丝角度为15.39°~25.63°。径向变异模式研究得出:Z2从髓心向外纤维比量持续下降,Z1和Z3在髓心与第4生长轮之间为纤维比量先下降后上升,从第4生长轮开始纤维比量缓慢下降。导管比量径向变异与纤维比量恰好相反,相互之间此消彼长。纤维长度和纤维宽度从髓心向外迅速增加,到第6年后缓慢增长或开始下降。微纤丝角在髓心到第3生长轮之间表现为波动,从第4生长轮开始先上升随后下降到树皮。长宽比从髓心到树皮Z2一直保持迅速增长趋势,Z1上升到第5生长轮后,开始下降;而Z3上升到第6生长轮后,开始下降。双壁厚在髓心与第4年轮之间先上升后下降,随后向外逐渐增长。Z1和Z3壁腔比从髓心到第5生长轮先上升后下降,随后上升到树皮;而Z2壁腔比从髓心向外下降到第4生长轮,然后开始逐渐上升到树皮。认为幼龄期胶质纤维的存在对杨树木材解剖特性径向变异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导致了各单株在髓心附近的径向变异模式差别较大,并建议在今后的类似研究中关注这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