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学院把培养矿业类一流人才作为办学的重要内容,积极开展“紧缺人才培养试验区”、“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综合改革”及“3 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德育实践、校企合作强化学生实验、实习与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加强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学院培养的毕业生具有政治思想素质高、基础理论宽厚,实践与动手能力强,具有创业创新和吃苦耐劳精神,得到用人单位的赞誉。毕业生遍及全国煤炭各行业,成为黑龙江煤炭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骨干力量,同时辐射全国煤炭企业,为我国的煤炭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站在黑龙江科技大学建设的新起点上,矿业工程学院将进一步坚持“特色当龙头、同类争一流”的思想,强化内涵建设,通过“产学研”多元合作、“校政企”协同创新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研水平,努力为创建国内一流水平的应用型科技大学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近五年来,我院以黑龙江省八大经济区之一的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为契机,紧紧围绕煤炭开采中的采煤方法与围岩控制、矿井瓦斯防治与利用、矿物分选与资源综合利用、煤化学理论与技术、矿业系统工程等5个互为依托、互为支撑的研究方向,开展科研工作。
黑龙江科技大学矿业工程学科是以煤炭安全高效开采和洁净利用为特色的黑龙江省重点学科,包括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与安全工程三个二级学科。本学科成立于1978年,2003年获得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得矿业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9年获得矿业工程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随着学校的发展,矿业工程学科逐步壮大,现已成为黑龙江科技大学的优势特色学科,其中采矿工程专业、矿物加工工程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矿业工程一级学科拥有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煤矿深部开采地压控制与瓦斯治理”实验室,黑龙江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实验室。
近五年来以黑龙江省八大经济区之一的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为契机,紧紧围绕煤炭开采中的采煤方法与围岩控制、矿井瓦斯防治与利用、矿物分选与资源综合利用、煤化学理论与技术、矿业系统工程等五个互为依托、互为支撑的研究方向开展工作。
矿业工程学科重视学术队伍的建设与发展,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的原则,使学科队伍的教学与科研能力显著增强,学历与职称结构明显改善。学科现有专职教师47名,具有博士学位21人,占总数的44.7%;具有硕士学位23人,硕士及以上学位占93.6%。教授23人,副教授9人,讲师13人,助教2人,35岁以下有17人,36-45岁之间有17人,46岁以上有13人。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及学缘结构合理。现有黑龙江省优秀中青年专家1人,省煤矿安全生产专家6人,教育部地矿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省部级学会理事8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人,学科学术队伍在同行业中有较强的影响力。
近五年来矿业工程学科承担国家级项目取得重大进展,承担了国家“十五”科技攻关子项目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省部级项目18项、厅局级项目42项,同时还承担了一批企业委托的项目,科研经费总量达4104.2万元;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与中国矿业大学合作),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4项;发表科研论文488篇,其中SCI等收录论文98篇;出版专著及各类教材24部;申请并获得授权专利10项。特别是在瓦斯固化储运、瓦斯水合研究方向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在采场与围岩致灾机理及围岩灾害防治技术、矿业系统工程方向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矿物分选与资源综合利用、煤化学理论与技术研究方向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同时,有望在地表沉陷灾害防治与绿色充填技术方面取得新突破。
矿业工程学科高度重视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养,把培养矿业类一流人才作为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积极开展“紧缺人才培养试验区”、“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综合改革”及“3 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校企合作强化学生实验、实习与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强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98%以上。2009年3月“矿物加工专业毕业设计改革的探索与研究”项目获黑龙江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11年“紧缺人才培养实验区”获得黑龙江省教学改革一等奖。2009年矿物加工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010年采矿工程学科被评为黑龙江省优秀导师团队。建成了《煤矿开采学》、《选矿学》、《化工原理》三门省级精品课程,承担了首批黑龙江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煤矿生产紧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主持省级教研课题10项。
五年来通过省部共建、国际合作、东部煤电化平台建设等多种渠道获得实验室建设经费2000多万元,新增实验室面积1500平方米。实验室建设一方面完善本科生培养的基础实验室建设,另一方面充实和改造科研及研究生培养的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对国家安全技术支撑中心基础研究实验室“瓦斯等烃气输运管网安全基础研究实验室”、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煤矿深部开采地压控制与瓦斯治理实验室”、黑龙江省“洁净煤研究中心”,省教育厅高校重点实验室“采矿工程重点实验室”、“矿物加工工程重点实验室”等进行重点投入,完善了实验室的功能,新建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分析测试研究中心,矿业工程学科的研究手段明显提高。
近五年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60人次,其中有28人次做大会发言。先后聘请陈清如院士、周世宁院士、钱鸣高院士、宋振骐院士等作为兼职教授,长期指导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工作。与俄罗斯赤塔国立技术大学、韩国江源国立技术大学,以及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等同类大学的相关专业有密切的学术交流。派出骨干教师到国内外访学12人次,开阔了教师的视野,有力地推动了矿业工程学科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了学科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
不是国家重点,不是一本院校。不是211学校也不是958学校。但实力不算弱。由黑龙江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和哈尔滨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合并而成,而这2个学校的前身分别是东北河运学校(1954年)和的哈尔滨冶金测量...
黑龙江科技学院:原名黑龙江矿业学院,在黑龙江属三等院校,学校层次不高,但硬件条件不错。 简介如下:始建于1947年,原黑龙江矿业学院。1998年管理体制由原煤炭部改为黑龙江省和教育部共建、以省管...
工程造价是土木的,是省级重点专业!值得报。还有测绘,交通,都是主打专业!欢迎成为黑工程的一员···
采矿工程(国家特色)(本科四年)
采矿工程系始建于1947年,采矿工程学科为黑龙江省重点学科、采矿工程专业为黑龙江省重点专业、国家采矿工程特色专业,共有在校学生800余人。采矿工程学科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采矿工程系秉承着“大德育、大工程、大实践” 教育理念,从最初的中专到后来的矿院,从矿院到科院,走过了六十余载的沧桑办学历程。
1947年鸡西煤矿工业学校建立,采矿工程系的采煤专业是当时学校三个老专业之一。1949年鹤岗工科高级职业学校建立也设有采煤专业。1954年1月,鹤岗煤矿工业学校与鸡西煤矿工业学校合并,称鸡西煤矿学校,两校采煤专业合并,改叫煤田地下开采专业。1957年采煤专业学制由三年改成四年。1976年露天开采专业从采煤专业分出。1978年恢复高考后,采煤专业改称地下采煤专业,开始招收本科生。1984年地下采煤专业改称采矿工程专业至今。
采矿工程系现有教师23人,其中教授5名、副教授(高工)7名,博士(含再读)8人,硕士以上学历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7%。现有四个稳定的学术梯队研究方向,形成了“开采方法与系统优化理论及技术”、“矿井瓦斯灾害防治技术”、 “矿山岩体稳定性控制理论与技术”、“矿业经济理论”等研究方向;采矿工程学科1997年以来,完成科研项目四十余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奖励10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项,教育部攻关项目1项,省重大攻关项目7项,申请并获得授权专利10项,出版专著和教材12部;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被EI检索21篇;完成横、纵向科研经费1200万元。 为生产企业创造直接经济效益一亿多元。国家煤矿安全生产专家孙广义教授、郝传波教授、张国华教授、刘永立教授、孙建华教授、路占元教授多次国内外相关科研院所进行学术交流和深入煤矿一线为企业做技术诊断和技术服务,刘永立教授作为国家煤矿事故应急救援专家多次带队参加国际矿山应急救援竞赛。
采矿工程系以黑龙江省煤矿深部开采与瓦斯治理重点实验室为依托,在长期的教学与科研中已逐渐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以孙广义教授为代表的学术团队多年来,致力于煤矿深部开采及地压控制研究,目前在深部开采围岩非线性大变形机理与实践研究中取得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目前我国开设采矿工程专业的本科高校30余所,除原煤炭部所属的10所本科院校外,其它院校主要是非煤开采和近年来教育部新增设的专业。黑龙江科技大学采矿工程专业是黑龙江省唯一的以煤炭开采为主的本科专业,在全国煤炭系统有一定的知名度。
随着我国煤炭工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煤炭企业对采矿工程专业工程技术人才大量需求,采矿工程专业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连续五年排名黑龙江省第一名。我校采矿工程专业第一志愿的本科生录取分数线(以黑龙江省为例)连续五年超出同批次50分以上,连续五年招生平均200名左右。
六十多年的办学历史中,采矿工程系为煤炭企业培养了培养输送了大约5000余本专科毕业生。龙口矿业集团总工程师常颖、京煤集团总经理阚兴、龙煤集团总工程师陈启文等都是我校采矿工程专业毕业生的杰出代表。另外,海内外的一些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博导和研究员,也曾经就读于我校采矿工程专业。近年来,我校培养出来的本科生90%以上已经成为当今煤炭企业的技术骨干。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具有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良好品质,有较好的文化、道德修养和健康的身体、心理素质,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进一步发展潜力、获得工程师及科学研究基本训练的采矿工程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毕业去向及就业:毕业生可在相关的生产单位、科研、教学、培训、设计、管理等部门从事采矿工程及其相关领域的科研、教学、技术、工艺和施工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主干课程:矿山地质学、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采矿学、矿山设计与规划、矿井通风与安全、井巷工程。
矿物加工工程(国家特色)(本科四年)
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初,是在选矿专业基础上逐渐扩展而形成的。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经过近五十年的建设,已从初始的煤炭分选工程技术,发展成为涵盖选矿工程、资源综合利用、矿物深加工和矿物材料等多项工程技术的学科领域。
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是黑龙江省重点专业,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9年获得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是我国东北地区高校中唯一“以煤炭及其它矿物分选为主,资源综合利用与洁净煤技术相结合”为办学特色的专业。经过多年的建设,本专业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和实验室建设上取得长足进步。聘请了以国际著名矿物加工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如教授为代表的5位国内矿物加工专家为兼职教授或特聘教授,形成了分离技术、洁净煤技术、资源综合利用三个研究方向。本专业学术队伍结构合理,各层次人员配备齐全。近五年来,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项,省级科研课题15项,获省部级奖励3项,发表科研论文近百余篇,其中SCI、EI收录12篇;编写教材及专著8部;取得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
矿物加工工程专业自1955年开始招生(中专),1978年恢复招收本科生以来,已有54届2000多名毕业生。本专业办学特色鲜明,区域优势明显,研究方向稳定,具有丰富的培养本科生的成功经验。已为我国矿物加工及相关行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并为本校和其它高校输送了大批硕士研究生。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矿物分选加工和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领域内的规划、生产、设计、科学研究及生产技术改造与管理工作。主要就业去向为煤炭设计院、矿冶研究院、大型钢铁企业、全国各大矿业集团选煤厂、选矿厂等单位。
矿物加工工程专业以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实际,突出矿产资源加工利用的特色,瞄准国内外先进水平,在人才培养、研究方向、梯队建设、实验基地建设、科技成果和技术开发等方面充实内涵,拓宽外延,扩大优势,逐步把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建成国内先进水平的重点专业。
培养目标:以煤炭为主,兼顾其他金属矿和非金属矿领域,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服务于矿山行业,为工矿企业、事业单位培养矿物加工及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毕业去向及就业: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矿物分选加工和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领域内的总体规划、生产、设计、科学研究与开发及生产技术改造与管理工作。主要就业去向为煤炭设计院、矿冶研究院、全国各大矿业集团选煤厂、选矿厂等单位。
主干课程:物理化学、分选理论、选矿学,矿物加工工程设计、试验研究方法、矿物学、磁电选矿等。
资源勘查工程(本科四年)
我校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为大学本科四年制,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其主要特色是固体矿产资源(煤炭)地质理论研究、勘查、开发与保护。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矿产资源勘查、评价和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重点掌握地质找矿的基本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和基本技能。
毕业去向及就业:学生毕业可在资源勘查行业、地质科研单位、高校等事业单位以及政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从事技术、科学研究、教学和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也有很多优秀毕业生依靠所学专业开办工程勘查公司,自主创业,为国家为社会创造了巨大财富。
主干课程:普通地质学、古生物学及地史学、构造地质学、矿物学、岩石学、矿井地质学、能源地质学、GIS软件应用、地球物理勘探、工程地质学、矿产勘查学、矿床学等。
测绘工程(本科四年)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地面测量、地下测量、海洋测量、空间测量、摄影测量及地图编制等方面基础知识,具有对测量数据信息采集、处理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能力,具有从事基础测绘、城市与工程测绘和地理信息工程技术开发等方面的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毕业去向及就业:毕业生可到测绘、土地房产管理、矿产开发、资源勘查、土木工程、交通建设等单位从事测绘生产及管理工作。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决定测绘工程专业就业形势较好。
主干课程:测绘学基础、数字化测图原理与方法、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大地测量基础、空间定位技术及应用(GPS)、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RS)、地图学、CAD及测绘制图、地理信息系统原理(GIS)、工程测量学、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等。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本科四年)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原名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本专业学生系统掌握现代地理学、土地资源管理等学科的专业知识技能和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技术,能熟练运用ArcGIS、MapGIS等地理信息系统软件、CASS测量软件、AutoCAD绘图软件、SQL数据库软件、ERDAS遥感图像处理等软件,毕业后能在国土资源、城乡规划、城乡建设、房地产等企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等从事城乡土地调查、土地规划、土地整理以及土地估价、房地产估价等方面工作,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应用型专业人才。
本专业秉持“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理念,不断强化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培养。依托城乡规划管理实验室、测量实验室、地质实验室等校内实践基地,以及已经建立的稳定的10余个校外实习基地、校企合作实践基地,在注重加强专业基础知识、理论、方法和技术学习的同时,加强实验、课程设计、综合实习和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教学实践环节,加强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和综合能力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生毕业后,分别到深圳市长城物业股份有限公司、沈阳新天地人和公共设施有限公司、大庆市城建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哈尔滨国源土地房地产估价有限公司、哈尔滨华地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等从事专业工作;有多名学生考取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河海大学、西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等211院校的硕士研究生;还有多名学生到黑龙江省发展改革委员会、大连市旅顺口国土资源局、伊春市城乡规划局、黑龙江省地质调查总院、鄂尔多斯市东胜区规划局、宁夏贺兰县城建局等国土、城乡建设和规划部门等从事规划管理工作。走向工作岗位的同学由于专业基础扎实、视野开阔、综合能力和素质较高而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专业自2004年第一轮立项建设以来,借助教学评建大好契机,围绕专业建设指导思想与定位、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与利用、教学管理以及教学改革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实际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2008年新一轮专业建设达到了校重点专业的要求。按照建设科技大学的目标和要求,在专业定位、队伍建设、条件建设、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改革、学术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丰富的阶段性成果。
主要课程设置: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地图学、遥感基础与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应用、遥感与土地调查、土地资源学、土地管理学、区域分析与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不动产估价等。
黑龙江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1)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设计(论文)题目: 院 系 名 称 : 专 业 班 级 : 学 生 姓 名 : 导 师 姓 名 : 开 题 时 间 : 指导委员会审查意见: 签字: 年 月 日 开题报告撰写要求 一、“开题报告”参考提纲 1.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文献综述(课题研究现状及分析); 3. 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4. 技术路线或研究方法; 5. 进度安排; 6. 主要参考文献。 二、“开题报告”撰写规范 请参照《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说明书及毕业论文撰写规范》要 求。字数应在 4000字以上,文字要精练通顺, 条理分明,文字图表
(本科四年制)
培养目标: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指导,以冶金行业现代化矿山企业和鞍钢集团矿业公司-辽宁科技大学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为依托,强化产学研一体化校企合作,培养满足现代矿山企业需求的、具备采矿工艺、采矿技术、矿区规划、矿山安全、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知识能力和工程素养并具有现场工程师职业能力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是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具有矿业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
主要课程:工程数学、工程力学、地质学、测量学、运筹学、岩石力学,采矿学、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爆破工程、井巷工程 矿山运输、数字矿山技术、矿业经济学、矿山安全与环境保护等。
(本科四年制)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接受基本工程训练,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掌握矿物分选基本理论与方法,在矿物加工和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领域内从事生产、管理、工程设计、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具有矿业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流体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技术、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矿石学、破碎与磨矿、磁电选矿、重力选矿、浮选、化学选矿、矿石可选性研究、选矿厂设计等。
两个专业历史悠久,早在1958年系鞍山钢铁学院采矿系,几度调整,逐步发展壮大,于2012年3月学校将两个专业从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分离出来,成立矿业工程学院。
矿业工程学院,现有教职工24人,专任教师20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7人,讲师8人。具有博士学位9人、硕士学位10人。在校本科学生数近400人;全日制研究生总数近50人、工程硕士45人。
学院重视科研工作,承担国家、省(部)、市级各类纵向课题和企业横向课题数百项,多项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获国家、省(部)、市科技进步奖等奖项近20项,其中“鞍山贫赤(磁)铁矿选矿新工艺、新药剂、新设备研究及工艺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冶金科学技术特等奖;“海城镁矿高纯镁砂厂浮选车间工艺流程改进研究”获冶金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磁选柱的研发及工业应用” 被列为“九.五”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指南项目,获辽宁省知识产权局专利优秀奖,为企业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超亿元;获批国家专利8项,公开发表论文数百余篇,多篇论文被SCI、EI等检索机构收录。
学院极其重视人才引进,全球范围内招聘采矿和选矿的博士和杰出人才,待遇上不封顶。
学院在实施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