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华西蝴蝶兰 Phalaenopsis wilsonii Rolfe 十分近似本种,但其唇瓣两侧裂片基部之间的肉突中央下陷而向背面隆起呈乳头状,中裂片边缘强烈下弯而形成倒舟状,先端圆钝而微2裂,上面中央的脊突向先端逐渐增高并且变厚,两者易于区别。 2100433B
分布于中国海南(白沙、乐东)。生于林下岩石上。
茎长1-1.5厘米,被叶鞘包裹,常具3-4枚叶。叶在花期常凋落,有时仅存留1枚斜长圆形、长约4厘米、宽约1厘米的叶;叶鞘宿存,长约7毫米。花序侧生于茎的基部,通常1-2个,斜立,长达55厘米,有时分枝;花序柄被3-5枚鳞片状鞘;花序轴长27-30厘米,疏生8-10朵花;花苞片小,卵形,长3-4毫米;花梗连同子房纤细,长2-2.5厘米;花开展;中萼片长圆形,长约1.3厘米,宽约3毫米,先端钝;侧萼片斜椭圆状长圆形,长1.3厘米,宽约5.5毫米,先端急尖,基部贴生在蕊柱足上;花瓣匙形,长1.2厘米,宽5-6毫米,先端钝,基部收狭为爪;唇瓣基部具长约1毫米的爪,3裂;侧裂片直立,镰刀状长圆形,长约5毫米,中部收狭,上部扩大,宽约2.5毫米,先端斜截形,内面从中部走向近先端处具1个先端缺刻的凸缘(脊突),两侧裂片基部之间具1枚对开的肉突,而肉突中央穴状下陷,但不向背面隆起;中裂片近馒形或提琴形,较肥厚,长约7毫米,先端之下宽5毫米,先端钝并且扩大,基部具1枚先端2叉状的附属物,边缘稍下弯,上面中央具1条等粗而纵向的脊突;蕊柱长约7毫米;花粉团2个,球形,每个劈裂为不等大的2爿。花期7月。
鸢尾兰:茎短,不明显。叶近基生,5-6枚,二列套叠,两侧压扁,肥厚,基部有关节。花葶从叶丛中央抽出,长20-25厘米,超过叶的1倍,近圆柱形,下部...
鸢尾兰:茎短,不明显。叶近基生,5-6枚,二列套叠,两侧压扁,肥厚,基部有关节。花葶从叶丛中央抽出,长20-25厘米,超过叶的1倍,近圆柱形,下部两侧有狭翅;总状花序长达16厘米,直径5-6毫米,下垂...
迷你蝴蝶兰与蝴蝶兰养殖方法相近: 一、温度 家庭养殖蝴蝶兰,首先要保证温度。 蝴蝶兰喜欢的环境是高温高湿,在生长时期最低温度应保持在15℃以上,蝴蝶兰适宜的生长温度是16~30℃。因此在秋冬和冬...
蝴蝶兰是一种适合室内养殖的植物
蝴蝶兰是一种适合室内养殖的植物,花形似蝶。优雅,秀气。具有“兰中皇后”的美誉。花 朵是蝴蝶兰最有观赏价值的一部分。 由于大多数的蝴蝶兰产于潮湿的亚洲, 这也就决定了蝴 蝶兰的生长特性, 通风透气气温适中, 湿度高的环境可以说是很适合养殖蝴蝶兰。 新手在养 殖蝴蝶兰之前要清楚, 积水不利于蝴蝶兰的生长, 避免让蝴蝶兰在烈日下曝晒。 冬天来临时 要控制好室内温度,在温度低于 15度时会影响蝴蝶兰的生长。 步骤 /方法 1. 1 蝴蝶兰的养殖土壤: 可以选择松针叶、花生壳、树皮丝、粘土球等材料作为养殖蝴蝶兰的基质。蝴 蝶兰对土壤要求较高,需要透气、耐腐烂、微酸、透水。如果自己无法配置好这些 材料的话,可以直接到花市购买蝴蝶兰专用的兰土。 (PS: 种植蝴蝶兰的盆子可以选 择塑料盆或者陶瓷盆,考虑到蝴蝶兰喜欢透气的生长环境,建议选择多孔浅盆,盆 高小于盆直径的最好 )。 2. 2 最适合蝴蝶兰
产中国海南(白沙、乐东)。生于林下岩石上。
附生草本。茎长1-1.5厘米,被叶鞘包裹,常具3-4枚叶。
叶在花期常凋落,有时仅存留1枚斜长圆形、长约4厘米、宽约1厘米的叶;叶鞘宿存,长约7毫米。
花序侧生于茎的基部,通常1-2个,斜立,长达55厘米,有时分枝;花序柄被3-5枚鳞片状鞘;花序轴长27-30厘米,疏生8-10朵花;花苞片小,卵形,长3-4毫米;花梗连同子房纤细,长2-2.5厘米;花开展;中萼片长圆形,长约1.3厘米,宽约3毫米,先端钝;侧萼片斜椭圆状长圆形,长1.3厘米,宽约5.5毫米,先端急尖,基部贴生在蕊柱足上;花瓣匙形,长1.2厘米,宽5-6毫米,先端钝,基部收狭为爪;唇瓣基部具长约1毫米的爪,3裂;侧裂片直立,镰刀状长圆形,长约5毫米,中部收狭,上部扩大,宽约2.5毫米,先端斜截形,内面从中部走向近先端处具1个先端缺刻的凸缘(脊突),两侧裂片基部之间具1枚对开的肉突,而肉突中央穴状下陷,但不向背面隆起;中裂片近馒形或提琴形,较肥厚,长约7毫米,先端之下宽5毫米,先端钝并且扩大,基部具1枚先端2叉状的附属物,边缘稍下弯,上面中央具1条等粗而纵向的脊突;蕊柱长约7毫米;花粉团2个,球形,每个劈裂为不等大的2爿。花期7月。
光芒四射是大花蝴蝶兰品种。
(一)鉴定编号苏鉴花201304
(二)来源与类型由连云港振兴花卉有限公司于2001年以蝴蝶兰Dtps.‘Formosa Park’×Dtps.‘Luchia Roseherz’杂交选育,2009年育成。
(三)适应范围适宜江苏省地区设施栽培。
(四)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
设施栽培时每平米产30株左右成品花。
花长11.6cm,宽8.6cm。花色斑纹状,主色艳红,次色白色,闪电状斑纹清晰对称,观赏价值较高且斑纹稳定。花形饱满,花梗高度适中,适于组盆造型。
(五)栽培技术要点
1、定植。组培苗经驯化后定植于1.5寸营养钵,根部需经清洗、杀菌、晾干,种植时用水草把茎基部和根包裹起来植入1.5寸杯中。
2、换盆。经4个月生长需换盆至2.5寸营养钵,再经3~4个月生长,更换为3.5寸营养钵。
3、苗株日常管理。1.5寸盆苗需日照强度为4000lux左右,2.5寸盆苗需日照强度为11000lux左右,3.5寸盆苗需日照强度为15000lux左右;空气湿度控制在60%~80%;白天温度不得高于30℃;主要以叶面肥为主,N肥施用可略高;病虫害防治正常管理。
4、催花管理。距离目标花期4个月时,开始进行催花处理,主要通过温度控制,白天温度控制在26~28℃,夜间控制在16~18℃,45天便可催生花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