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Remark 国标委综合[2008]154号2100433B
中国国家标准化
项目编号Plan Name in Chinese 20082053-T-609
中文项目名称Plan Name in Chinese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
英文项目名称Plan Name in English Methods for testing uniformity of concrete admixture
制\修订Plan Name in English 修订
被修订标准号Replaced Standard GB/T 8077-2000 ,GB/T 8077-2000
采用国际标准Adopted International Standard
采用国际标准号Adopted International Standard No
采用程度Application Degree
采标名称Adopted International Standard Name
标准类别Plan Name in English 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91.100.30
计划完成年限Suppose to Be Finished Year 2009年
完成时间Achievement Time
所处阶段Plan Phase 报批阶段
国家标准号Standard No.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 标准名称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 标准类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标准号 GB 8077-87 标准发布单位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 ,国家标准局 标准正文 本标准适用于普通减水剂、高效减水剂、早强减水剂、缓凝减水剂、引气减水剂、早强 剂、缓凝剂、引气剂等混凝土外加剂的生产控制、质量检验和质量仲裁。 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标准 ISO 4316—1977《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 pH值测定——电位 测定法》、 ISO 304—1978《表面活性剂——用拉起液膜法测定表面张力》、 ISO 672—1978 《肥皂——水分的挥发物含量的测定——烘箱法》、 ISO 696—1975《表面活性剂——起泡 力的测量——改进罗氏法》、 ISO 4323—1977《肥皂——氯化物含量测定——电位滴定法》 和 ISO 6889—1982《表面活性剂——用拉起液膜法测定界面张
GBT8077-2000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 (2)
GBT8077-2000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 (2)
1混凝土外加剂的定义、分类、质量指标及试验方法
1.1混凝土外加剂的定义
1.2混凝土外加剂的品种及分类
1.3混凝土外加剂的主要功能及应用范围
1.4混凝土外加剂的用途
1.5混凝土外加剂的主要质量指标及试验方法
1.5.1掺外加剂混凝土性能指标
1.5.2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指标
1.5.3混凝土外加剂性能试验方法
2普通减水剂
2.1普通减水剂基础知识
2.2普通减水剂的组成及化学性质
2.3普通减水剂的作用机理
2.4普通减水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技术要点
2.5普通减水剂的生产工艺
2.6普通减水剂配方精选
配方1腐殖酸减水剂
配方2棉浆减水剂
配方3栲胶及其废渣提取物
配方4CH—R型混凝土减水剂
配方5磺化酚醛树脂混凝土减水剂
配方6WRDA普通混凝土减水剂
配方7磺化聚苯乙烯混凝土减水剂
配方8MP磺化木质素混凝土减水剂
配方9VS羧酸聚合物混凝土减水剂
配方10聚丙烯酸混凝土减水剂
配方11磺化重质洗油混凝土减水剂
配方12磺化三聚氰胺混凝土减水剂
配方13FN混凝土减水剂
配方14CH改性木质素磺酸盐混凝土减水剂
配方15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的改性剂
3高效减水剂
3.1概述
3.2高效减水剂的品种与性能
3.2.1高效减水剂的品种
3.2.2高效减水剂的主要性能
3.2.3高效减水剂适用混凝土种类及工程应用范围
3.2.4高效减水剂施工使用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3.2.5高效减水剂的掺入方法
3.3高效减水剂配方精选
配方16萘系高效减水剂
配方17NF—1型改性萘系高效减水剂
配方18EPN环保型高效减水剂
配方19复合型混凝土高效减水剂(1)
配方20复合型混凝土高效减水剂(2)
配方21复合型混凝土高效减水剂(3)
配方22古马隆树脂高效减水剂
配方23SAF高效减水剂
配方24改性木质素磺酸盐混凝土高效减水剂(1)
配方25改性木质素磺酸盐混凝土高效减水剂(2)
配方26高磺化度高分子量木质素基高效减水剂
配方27催化裂解回炼油制取高效减水剂
配方28ASP氨基磺酸盐高效减水剂
配方29蒽系高效减水剂
配方30马来酸酐系混凝土高效减水剂
配方31磺化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高效减水剂
配方32聚烷基芳基磺酸盐类高效减水剂
配方33脂肪族羟基磺酸盐高效减水剂
配方34NL—2型高效减水剂
配方35ASR高效减水剂
配方36SMAA超缓凝、高保坍减水剂
配方37建—1型高效减水剂
配方38氨基苯磺酸甲醛缩合物高效减水剂
配方39三聚氰胺改性木质素磺酸盐高效减水剂
配方40VS—J型聚羧酸盐高效减水剂
配方41ASP—QN氨基磺酸盐高性能减水剂
配方42FE磺化对氨基苯磺酸钠高效减水剂
配方43LH—A型混凝土超塑化剂
配方44EP聚次甲基芳基磺酸盐高效减水剂
配方45KF—N高效减水剂
配方46VS—P混凝土超塑化剂
配方47FDN—200高效减水剂
配方48UNF高效减水剂
配方49普蜀里C6230混凝土高效减水剂
配方50VF型高效水泥塑化剂
配方51环氧乙烷混凝土高效减水剂
配方52MAS型聚羧酸盐系高效减水剂
配方53MG改性木质素磺酸盐高效减水剂
配方54聚羧酸改性脂肪族高效减水剂
配方55JM—D磺化煤焦油高效减水剂
配方56扩散剂CNF
配方57N—5型氨基磺酸盐高效减水剂
配方58N—15型氨基磺酸盐高效减水剂
配方59扩散剂MF
配方60VS—F型聚羧酸盐高效减水剂
配方61N—1型氨基磺酸盐高效减水剂
配方62N—2型氨基磺酸盐高效减水剂
配方63N—3型氨基磺酸盐高效减水剂
配方64N—4型氨基磺酸盐高效减水剂
配方65SMF—1型高效减水剂
配方66SMF—2型高效减水剂
配方67SMF—3型高效减水剂
配方68SMF—4型高效减水剂
配方69NF—2型高效减水剂
配方70NF—3型高效减水剂
配方71MF高效减水剂
配方72改性聚苯乙烯磺酸盐高效减水剂
配方73SAF高效减水剂
4缓凝外加剂
4.1缓凝外加剂基础知识
4.1.1缓凝外加剂种类
4.1.2缓凝外加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4.1.3缓凝外加剂的作用机理
4.1.4缓凝外加剂应用注意事项
4.2缓凝外加剂配方精选
配方74FT—2型混凝土缓凝减水剂
配方75混凝土超缓凝减水剂
配方76柠檬酸缓凝剂
配方77无机盐缓凝剂
配方78STM—200缓凝高效减水剂
配方79SRA超缓凝剂
配方80Sr大体积混凝土超缓凝剂
配方81缓凝型烯丙基聚醚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
配方82LH—F型缓凝流化剂
配方83快硬混凝土复合缓凝剂
配方84PT糖蜜缓凝减水剂
配方85MP—3型硫铝酸盐水泥专用缓凝剂
配方86FW4型混凝土缓凝剂
配方87EP—1型复合缓凝减水剂
配方88MZ复合载体木钙缓凝减水剂
配方89FDN—2缓凝高效减水剂
配方90水泥缓凝剂
配方91KEP—2型高效混凝土复合外加剂
配方92FDN—3缓凝高效减水剂
配方93FN—3型水泥砂浆缓凝胶结剂
配方94MP—2型菱镁胶凝材料缓凝剂
配方95UNF装饰水泥缓凝增强剂
配方96KW—4超缓凝复合高效减水剂
配方97RC复合缓凝高效减水剂
配方98糖钙缓凝减水剂
配方99TGM复合缓凝减水剂
配方100硫铝酸盐泵送水泥混凝土缓凝剂
配方101MNC—H型混凝土缓凝剂
配方102复合缓凝高效减水剂
配方103聚次甲基多环芳烃磺酸钠缓凝高效减水剂
配方104混凝土缓凝剂
5早强外加剂
5.1早强外加剂基础知识
5.1.1无机物类早强剂
5.1.2有机胺类早强剂
5.1.3复合早强剂
5.1.4早强高效减水剂
5.2早强外加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5.3早强外加剂配方精选
配方105水泥混凝土速凝早强剂
配方106SL混凝土复合早强剂
配方107JM型混凝土复合早强减水剂
配方108MNC混凝土复合早强剂
配方109三乙醇胺复合早强剂
配方110NC早强减水剂
配方111FD混凝土早强高效减水剂
配方112C6230改性木质素磺酸盐早强高效减水剂
配方113S型混凝土早强高效减水剂
配方114水泥黏土制品速凝早强剂
配方115常温早强剂(1)
配方116常温早强剂(2)
配方117常温早强剂(3)
配方118常温早强剂(4)
配方119常温早强剂(5)
配方120常温早强剂(6)
配方121常温早强剂(7)
配方122常温早强剂(8)
配方123常温早强剂(9)
配方124常温早强剂(10)
配方125常温早强剂(11)
配方126常温早强剂(12)
配方127常温早强剂(13)
配方128常温早强剂(14)
配方129常温早强剂(15)
配方130低温早强剂(1)
配方131低温早强剂(2)
配方132低温早强剂(3)
配方133低温早强剂(4)
配方134低温早强剂(5)
配方135低温早强剂(6)
配方136低温早强剂(7)
配方137低温早强剂(8)
配方138低温早强剂(9)
配方139低温早强剂(10)
配方140水泥混凝土促凝早强剂
配方141水泥及其制品早强剂
配方142SN混凝土早强减水剂
配方143MS—F混凝土早强减水剂
配方144C6204混凝土早强减水剂
配方145NF—2型混凝土早强高效减水剂
配方146早强型聚羧酸盐复配减水剂
配方147早强型聚羧酸复合高性能减水剂
……
6混凝土防冻剂
7混凝土膨胀剂
8引气剂与引气减水剂
9混凝土速凝剂
10混凝土泵送剂
11混凝土防水剂与絮凝剂
12砂浆外加剂
13混凝土脱模剂、养护剂
14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剂
15混凝土其他类外加剂
参考文献
【学员问题】对桩的匀质性进行检测的方法?
【解答】1.对各墩台有代表性的桩用低应变动测法进行检测。重要工程或重要部位的桩宜逐根进行检测。无条件采用低应变动测法检测钻孔桩的柱桩时,应须取钻取芯样法,对总根数的至少3~5%桩进行检测;对于柱桩并应钻到桩底0.5米以下。
2.对质量有怀疑的桩及因灌注故障处理过的桩,均应用低应变动测法检测桩的质量。
根据作用在桩顶上动荷载能量是否使桩土之间发生一定塑性位移或弹性位移,而把动力测桩分为高、低应变两种方法。动力检测法又有高应变与低应变之分。对桩顶施加锤击,使桩身不沉应变达到1.5~2.5mm以上的称为高应变动测法,否则称为低应变动测法。前者对了解桩的承载力效果较好,后者对检验桩身混凝土匀质性效果较优;前者检测设备较笨重,价格贵,且因要求锤与桩的重量比须大于0.08~0.2,因此检测大直径、深长的灌注桩,锤的质量要求大于10吨以上,相应的吊张、搬运设备都显得笨重;后者设备较轻便,价格低些。
高应变法,作用在桩上能量大,应力和应变水平接近或达到工程桩的应力、应变水平,动荷载使桩克服土阻力产生贯入度,从而使桩、土之间产生塑性位移。桩对外的抗力主要通过位移产生,有了位移,桩侧和桩尖土阻力得到一定程度的产挥。在桩顶量测到的桩,土响应信号包括承载力因素,所以高应变试桩可以对单桩承载力进行判定,也可以评价桩身结构完整性。
低应变法,作用在桩顶上的动荷载小于使用荷载,其能量小,只能使桩产生弹性变形,一般情况下只产生10-5动应变。它是通过应力波在桩身中传播和反射原理,对桩身结构完整性进行评价;根据振动理论对承载力进行推算。低应变法从原理上不能直接得到承载力的推断,而是由实测动刚度和静动对比的修正进行推算,因此带有很大的地区经验和人为因素。
以上内容均根据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而成,供参考,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指正。
【学员问题】对桩的匀质性进行检测方法?
【解答】1.对各墩台有代表性的桩用低应变动测法进行检测。重要工程或重要部位的桩宜逐根进行检测。无条件采用低应变动测法检测钻孔桩的柱桩时,应须取钻取芯样法,对总根数的至少3~5%桩进行检测;对于柱桩并应钻到桩底0.5米以下。
2.对质量有怀疑的桩及因灌注故障处理过的桩,均应用低应变动测法检测桩的质量。
根据作用在桩顶上动荷载能量是否使桩土之间发生一定塑性位移或弹性位移,而把动力测桩分为高、低应变两种方法。动力检测法又有高应变与低应变之分。对桩顶施加锤击,使桩身不沉应变达到1.5~2.5mm以上的称为高应变动测法,否则称为低应变动测法。前者对了解桩的承载力效果较好,后者对检验桩身混凝土匀质性效果较优;前者检测设备较笨重,价格贵,且因要求锤与桩的重量比须大于0.08~0.2,因此检测大直径、深长的灌注桩,锤的质量要求大于10吨以上,相应的吊张、搬运设备都显得笨重;后者设备较轻便,价格低些。
高应变法,作用在桩上能量大,应力和应变水平接近或达到工程桩的应力、应变水平,动荷载使桩克服土阻力产生贯入度,从而使桩、土之间产生塑性位移。桩对外的抗力主要通过位移产生,有了位移,桩侧和桩尖土阻力得到一定程度的产挥。在桩顶量测到的桩,土响应信号包括承载力因素,所以高应变试桩可以对单桩承载力进行判定,也可以评价桩身结构完整性。
低应变法,作用在桩顶上的动荷载小于使用荷载,其能量小,只能使桩产生弹性变形,一般情况下只产生10-5动应变。它是通过应力波在桩身中传播和反射原理,对桩身结构完整性进行评价;根据振动理论对承载力进行推算。低应变法从原理上不能直接得到承载力的推断,而是由实测动刚度和静动对比的修正进行推算,因此带有很大的地区经验和人为因素。
以上内容均根据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而成,供参考,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