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开发考察系列研究》序
《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开发考察系列研究》前言
前言
目录
第一章 黄土高原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 黄土高原形成的地质背景及演变
第三章 人类活动与黄土高原环境演变
第四章 黄土高原自然环境与开发治理若干问题
第五章 黄土高原流域环境治理前景 2100433B
本书系国家“七五”期间重点科技项目——“黄土高原综合治理”中的一个专题的总结。全书共分五章,分别论述了黄土高原自然研究的基本特征;黄土高原自然环境与开发治理若干问题;黄土高原流域环境治理前景。本书可为制定治理黄土高原总体规划提供自然环境的基础资料。
本书可供自然地理、历史地理、水土保持等专业科研人员,以及从事区域整治、国土规划人员参考。
可以按照当地的费用定额来套取,对于超高降效,软件会自动记取的
玉树地区的各个县市不一样,具体可见下图表:
窑洞是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上居民的古老居住形式,这一“穴居式”民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窑洞广泛分布于黄土高原的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内蒙古、甘肃以及宁夏等省。在中国陕甘宁地区,黄土层非常厚,有的...
黄土高原地区重点流域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
从生态环境需水量的狭义定义出发,以实现生态环境良性发展为目标,分析了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需水量的组成,系统计算其重点流域河道内、外生态需水量。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地区重点流域生态环境需水总量约为96.26×108m3,且大部分重点流域水资源开发已超过了各流域地表水资源的极限。各流域年平均径流量近年来不断减少,生态环境需水量将不断增加,应引起决策者的高度重视。
地源热泵在黄土高原地区的应用
地源热泵在黄土高原地区的应用——介绍地源热泵在黄土高原地区的应用情况,在土壤换热器设计、循环介质选用等许多方面均有所创新。投运后,各种测试数据均达到预期指标,为以后在黄土高原地区推广该技术提供了参考。
小S承接了某型电机的设计改进任务,目标是大幅降低有效材料消耗,同时效率指标由IE2至少提升到IE3的水平。
通常,电机效率的提高往往伴随着有效材料的增加,小S却要实现效率指标高出一档的同时成本不升反降,且成本是首要目标,达到IE3能效水平为前提条件。颇有点“压力山大”的小S找Ms.参帮忙出出主意,看看有什么好点子。Ms.参了解到该型电机为2极后,建议小S变更传统双层叠绕为单双层同心绕组。
2极电机绕组特点
与多极数(≥4极) 电机相比,2极双层叠绕组线圈边跨过机械圆周的角度大,线圈端部长,端部漏磁通大、铜线利用率低。
另外,考虑到嵌线工艺性,跨距一般为整距线圈的2/3,绕组系数低。当将传统双层叠绕为单双层同心绕组后,等效整距可以大于整距线圈的2/3,几何平均跨距则小于整距线圈的2/3,线圈端部短、绕组系数高(跨距可设计为整距线圈的5/6),故而端部漏磁通小、铜线利用率高,应用于批量大的小型2极电机时,节材效果非常显著,同时效率、功率因数等性能指标提升幅度也较大。
绕组构成原则及跨距
三相绕组构成的原则
●力求获得较大的基波电势和磁势,尽量削弱谐波成份。
●保证三相电势和磁势对称。
●考虑节省材料和工艺方便。
跨距选择
采用星形和三角形连接的三相绕组已经消除了3次及3的倍数次谐波,节距选择主要考虑削弱5、7次谐波,因节距缩短ν次谐波的一个极距(即1/ν基波整距)就能消除ν次谐波,故通常跨距选择为5/6基波整距,或整距线圈跨距的5/6。
双层叠绕演变为单双层
双层叠绕及图1为2极1路、36槽、跨距1~16双层叠绕绕组展开图。
绕组型式等效原理
只要保证图中各电势或磁势矢量方向不变及支路电势或磁势矢量串联数相等,则转换前后合成矢量相等,这种情况下不同端部连接方式的绕组型式是等效的。各种等效绕组型式区别在于平均端接长不同或线圈平均长不同。
绕组型式演变
在图1中,考察U相,若“16~24”慒矢量为正,则相对应“34~36”+“1~6”慒矢量为负。将“19~21”及“1~3”各3慒中的上下层线圈边合并为一个线圈边,如图2所示重新组合,显然符合以上“矢量方向不变、磁势矢量串联数相等”的原则。
同样的道理,图1中另外两相V、W相也依U相的法则重新组合,即演变为图2所示“单双层同心绕组”。
结论
与图1跨距“1~16”即端接跨槽数为15相比,图2 平均跨槽数为[2×(10+12+14+18)+4×16] /12=14.3<15。实际应用中还可以进一步优化同心圈中权衡大小圈端接长比例关系,结果平均端接长显著小于图1所示双叠绕组端接长,铜线重和线圈电阻值减小,实现材料消耗及铜损耗减小、效率提高。
本文为原创作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欢迎分享转发!
对斗栱的起源有三种说法。一种认为由井干结构的交叉出头处变化而成;一种认为由穿出柱外的挑梁变化而成;一种认为由擎檐柱演化为托挑梁的斜撑,再演化成斗拱。
斗栱在中国木构架建筑的发展过程中起过重要作用,它的演变可以看作是中国传统木构架建筑形制演变的重要标志,也是鉴别中国传统木构架建筑年代的一个重要依据。斗拱的演变大体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西周至南北朝。西周铜器拱令簋上已有大斗的形象,战国中山国墓出土的铜方案上有斗和45°斜置拱的形象。汉代的石阙、明器、画像石和画像砖上也有大量斗拱的形象。从汉高颐阙和四川牧马山、山东高唐出土的汉明器陶楼上可以看出,柱顶有斗拱承托檩、梁或楼层地面枋,挑梁外端的斗拱承托檐檩,各个斗拱间互不相连。汉代以后开始在柱间用斗拱,最初是一种在现代称为人字拱的斗拱,即在额枋上立一个叉手,上置一斗,承托檐檩。
至初唐,从西安慈恩寺塔门楣石刻《说法图》上还可看到佛殿柱间仍用人字拱。第二阶段为唐代至元代。这个时期斗拱的主要特点在于柱头斗拱所承托的梁多插入斗拱中,使斗拱和梁架拉结在一起,顺屋身左右横出的拱也和井干状的柱头方(即枋)交搭在一起。建筑的一圈柱头枋和同它成直角的正、侧两面的梁交织成一个分为若干井字格的水平框架,斗拱成为各交叉处的加强节点。这时斗拱已不再是孤立的支承架或挑檐的构件,而是水平框架不可分的一部分。这个水平框架如今称为“铺作层”,用于殿堂型构架柱网之上,对保持木构架的整体性起关键作用。现存唐代五台山佛光寺大殿的斗拱,就是这种做法的典型实例。
宋《营造法式》中所载各种殿堂构架的斗拱与梁架结合,已不如唐代紧密,但仍类似。第三阶段为明代至清代。自明代开始,柱头间使用大、小额枋和随梁枋,斗拱的尺度不断缩小,间距加密。
清式建筑的梁不再像宋式那样穿插在斗拱中,而是压在斗拱最上一跳之上,直接承挑檐桁。因此,斗拱发展到明清以后便不再起维持构架整体性和增加出檐的作用。它的用料和尺度比宋式大为缩小。
前言
第1章 概论
1.1 国内外对桥梁承载力的研究现状
1.1.1 桥梁损伤主要因素及其机理分析
1.1.2 桥梁结构可靠性分析
1.1.3 现有桥梁性态常用评价方法
1.1.4 荷载试验与其他方法简介
1.1.5 研究展望及总结
1.2 对桥梁承载力演变规律的初步认识
1.3 桥梁承载力演变规律的阶段性探索
1.3.1 承载力耗散的基本性态及影响因素
1.3.2 承载力衰变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
1.3.3 承载力溃损形成条件及表现特征
1.3.4 承载力提升的原理与策略步骤
1.4 演变理论的应用体系框格结构
1.4.1 体系格构的划分
1.4.2 桥梁适应性评价子系统框格
1.4.3 桥梁承载力评定子系统框格
1.4.4 桥梁技术改造比选方案子系统框格
1.4.5 桥梁通行能力评定与改造总系统框格
1.5 探索承载力演变理论的潜在价值与关键技术
参考文献
第2章 材料强度耗散对承载力的影响
2.1 材料初始缺陷和损伤简析
2.1.1 材料初始缺陷和损伤分类
2.1.2 混凝土内部的初始缺陷和损伤
2.1.3 钢材内部的初始缺陷和损伤
2.1.4 材料初始缺陷和损伤对桥梁承载力的影响
2.2 持续荷载下混凝土抗压强度耗散模型
2.2.1 混凝土长期抗压强度研究进展
2.2.2 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徐变效应
2.2.3 混凝土抗压强度的龄期效应
2.2.4 持续荷载下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时效模型
2.3 环境温湿度对混凝土持荷强度的影响
2.3.1 相对湿度对混凝土徐变的影响
2.3.2 相对湿度对混凝土时效强度水平的影响
2.3.3 温度对混凝土徐变的影响
2.3.4 温度对混凝土时效强度水平的影响
2.3.5 湿度和温度对龄期效应的影响
2.4 疲劳荷载下混凝土和钢材强度耗散模型
2.4.1 疲劳荷载下材料强度耗散的影响因素简析
2.4.2 混凝土及钢筋的疲劳性能及疲劳剩余强度
2.4.3 公路桥梁荷载谱分析
2.4.4 混凝土及钢筋强度疲劳耗散
2.5 材料强度耗散对结构承载力的影响
2.5.1 现行混凝土结构承载力计算方法
2.5.2 材料强度耗散对结构承载力的影响
2.5.3 桥梁承载力耗散时变效应
参考文献
第3章 桥梁结构损伤与承载力衰变
3.1 混凝土碳化性能及其对结构的影响
3.1.1 碳化反应的进展模式
3.1.2 影响混凝土碳化的因素
3.1.3 碳化深度预测数学模型
3.1.4 碳化深度预测神经网络模型
3.1.5 混凝土碳化性能及其对结构的影响
3.2 钢筋锈蚀及构件承载力折减
3.2.1 混凝土构件中钢筋锈蚀的类型
3.2.2 锈蚀钢筋混凝土的结构性能
3.2.3 锈蚀构件承载力计算
3.2.4 钢筋锈蚀起始时间预测
3.3 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形成及其影响
3.3.1 混凝土结构中裂缝的分类
3.3.2 非结构裂缝
3.3.3 结构裂缝
……
第4章 桥梁承载力衰变的可靠度分析
第5章 桥梁结构的溃损破坏
第6章 桥梁承载力的提升改造
第7章 荷载效应分析与系统程序
第8章 实桥应用分析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