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包括:陆源排污口邻近海域监测、海水增养殖区监测、海洋倾倒区监测、海洋大气监测、海洋溢油的监测。
水文要素监测主要有:水深、水温、盐度、海流、波浪、水色、透明度、海冰、海发光等观测。
主要为溶解氧、总碱度、活性硅酸盐、活性磷酸盐、硝酸盐、亚硝酸盐、总磷、总氮、总碳。
全国已形成国家、省、市、县4级环境监测网络,共有专业、行业监测站4800多个,其中环保系统2200多个监测站,行业监测站2600多个。开展海洋环境监测的300多个,主要隶属于国家海洋局、海军、地方省市。
国家海洋局新组建了全国立体海洋监测网。该网是利用卫星、飞机船最近舶、浮标(包括锚定浮、 ARGO浮标、漂流浮标)、岸基监测站平志愿团等手段构成的海洋监测立体监测系统。任务是对我国管辖的全部海域时性监测监视。该系统再近岸、近海、远海和远海监测区域以及主要海洋功能区,全面开展海洋环境质量和海洋生态监测,并对海洋赤潮、风暴潮、海上巨浪、海冰以及海上溢油等海洋环境问题进行监测监视。
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来,随着各国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海洋受到了来自各方面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坏,日益严重的污染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后果。据不完全统计,1999年我国共发生较大渔...
海洋主要给人类提供的物产有:海洋食品(鱼、虾、海带等),海盐、矿物资源(如铀、银、金、铜等)。 海洋还有其他功能:调节气候(吸收二氧化碳)、蒸发水分有利降雨、提供能源(潮汐能可以利用来发电) 引起...
海洋环境被污染后,海洋生物也会遭遇毒害,随着生物链的富集,自然就要威胁那些以海洋生物为原材料的食品的安全。
国家海洋局办公室在《关于印发〈2013年海洋环境监测工作任务〉的通知》上,对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海洋厅(局),国家海洋局北海、东海、南海分局,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第三海洋研究所提出要求:要进一步推进实时在线监测工作,建立在线监测技术体系,创新和集成海洋环境监测技术,优化现有监测技术,充分挖掘在线监测技术潜力,实现多种技术手段的综合运用,提高监测工作效能;要进一步强化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工作,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和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完善质量控制技术手段,切实保障监测数据信息质量。
2013年沿海各海洋环境监测机构将对海洋生物多样性、海水、海洋沉积物、二氧化碳、海洋大气进行重点监测,重点关注渤海大气污染物沉降通量的空间分布。同时,将加强针对钓鱼岛、三沙海域的海水、沉积物、海洋生物多样性状况实施监测,监测频率不少于每年2次。
2013年将做好海洋环境灾害及突发海洋污染事件监测、环境风险评估和海洋环境风险区划工作。重点对海洋溢油、危险化学品污染、海洋放射性污染、赤潮(绿潮)灾害、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重点岸段海岸侵蚀进行监测,并继续对蓬莱19-3溢油事故、大连油污染事件进行跟踪监测。
2013年做好海洋倾倒区、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区、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海洋自然/特别保护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陆源污染物排海的监测工作。加强陆源入海排污口及邻近海域、入海江河、海洋垃圾的监测,掌握我国主要陆源入海排污口入海排污状况以及对邻近海域海洋环境的变化和影响,为监督陆源污染物排海提供技术支撑。
2013年将开展对海水浴场、滨海旅游度假区、海水增养殖区监测,做好北戴河海域海洋环境监测预警保障工作。围绕北戴河海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做好海洋环境监测预警保障工作,及时掌握、科学评价北戴河及周边海域环境状况,切实维护海洋生态健康,保障北戴河浴场环境安全。
2014年6月,由国家海洋局生态环境保护司组织实施的西太平洋海洋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2014年第一航次顺利返航。本航次除完成既定监测任务外,还首次在部分站位现场检出了日本福岛核事故特征核素——铯134。
本航次由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牵头实施,使用中国水产科学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南锋”号监测船,历时27天,总航程5500余海里,完成站位53个,采集125公斤海洋生物样品,布放5个漂流浮标,完成2013年第一航次投放的核监测潜标系统回收。此外,监测人员还利用自主研发的多核素富集设备完成了61个表层海水样品的监测,获得了较好的数据,进一步测试了设备的性能,为现场多核素富集检测设备定性打下基础。
海洋环境工程与海洋环境保护措施研究
促进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护海洋环境的多样性是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策略,我国海岸线漫长,但是由于各类因素的影响,海洋环境的保护堪忧,严重影响了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此为出发点,探讨海洋环境工程与海洋环境的保护措施。
不锈钢在海洋环境中的腐蚀
不锈钢在海洋环境中的腐蚀
在海洋环境监测的诸多环节中,监测方案的设计是基础和关键一环。海洋环境监测所获取的数据信息能否满足管理需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监测方案设计的科学性和可靠性。海洋环境监测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编者结合多年从事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工作的实践经验,借鉴国内外环境监测设计的相关研究成果,重点针对监测三要素——站位、指标、频率的设计,初步建立了一套适合于我国实际需求的海洋环境监测设计的理论和技术方法体系。《海洋环境监测设计》从各种类型监测项目的共性出发,提出了监测站位、指标、频率的基本设计理念和方法,并分类介绍了一些比较常用的设计方法,客观分析了其方法的优势和限制,以供海洋环境监测方案设计参考。
为加强海洋环境监测数据信息的管理,切实提高各级海洋环境监测与信息管理机构技术人员对数据信息的管理、汇交、传输、处理、审核、建库、信息发布与共享服务水平,保障监测数据质量,提高数据服务时效,作为海洋环境保护信息工作者,有义务将数据信息管理、数据标准化处理与质量控制、数据统计与评估、系统建设、数据服务等相关方法与内容系统梳理和介绍。《海洋环境监测数据信息管理技术与实践》由路文海主编,全书从基础篇、方法技术篇、系统实践篇和展望篇出发,结构上共分为四篇,十六章。本书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了海洋环境监测数据信息管理的方法技术和系统实践,书中配有大量的实例讲解,以期使广大读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海洋环境监测数据信息管理方法体系。
第一篇 基础篇
第1章 绪论
1.1 我国海洋环境基本状况及特征
1.2 我国海洋环境管理状况
1.3 我国海洋环境监测状况
第2章 我国海洋环境监测数据信息管理概况
2.1 监测数据管理机制
2.2 监测数据传输网建设
2.3 监测数据报送与管理
2.4 监测数据信息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3章 国际海洋环境监测数据信息管理概况
3.1 美国
3.2 加拿大
3.3 欧盟
3.4 澳大利亚
3.5 日本
3.6 韩国
3.7 国际组织
3.8 国际调查计划
3.9 国际海洋环境监测特点
第二篇 方法技术篇
第1章 海洋环境监测数据类型与内容
4.1 海洋环境监测任务
4.2 海洋环境监测内容
4.3 环境监测数据报表
第5章 海洋环境监测数据标准化方法
5.1 海洋环境监测任务名称及编码
5.2 海洋环境监测区域命名及编码
5.3 海洋环境监测站位编号规则
5.4 海洋环境监测参数名称与计量单位规范
第6章 海洋环境监测数据质量控制方法
6.1 站位基础信息一致性检验方法
6.2 值域一致性检验方法
6.3 逻辑一致性检验方法
6.4 参数值时间分布检验方法
6.5 参数值空间分布检验方法
6.6 离群点检验方法
6.7 生物种名检验方法
第7章 海洋环境监测数据处理与应用
7.1 监测数据处理流程
7.2 海洋环境监测数据处理报告编制
第8章 海洋环境监测数据量统计与任务评估
8.1 监测数据统计的原则与方法
8.2 海洋环境监测方案解析
8.3 海洋环境监测数据评估方法
8.4 海洋环境监测数据统计报告编制
8.5 海洋环境监测数据季度报告编制
第9章 海洋环境监测数据专题图制作技术及应用
9.1 专题图的基本特征
9.2 专题图的构成与分类
9.3 专题图数据类型和数据处理
9.4 常见海洋环境监测专题图制作
第三篇 系统实践篇
第10章 海洋环境监测数据报送系统
10.1 系统建设目的与意义
10.2 系统总体设计
10.3 系统模块
10.4 系统核心功能
第11章 海洋环境监测数据处理业务系统
11.1 系统建设背景
11.2 系统总体设计
11.3 系统模块功能实现
第12章 海洋环境监测数据库管理系统
12.1 数据库设计方法
12.2 监测数据库构建
12.3 监测数据库管理系统
12.4 数据库特色应用
第13章 海洋环境保护管理综合信息系统
13.1 系统建设需求分析
13.2 系统架构
13.3 系统数据库构建
13.4 系统功能模块实现
13.5 系统主要创新
第四篇 展望篇
第14章 监测数据信息管理建议
14.1 建立健全数据管理保障制度
14.2 打造监测数据的权威信息平台
14.3 建立与完善数据应用服务体系
第15章 监测数据信息管理展望
15.1 数据到智慧的流程
15.2 知识发现与知识管理2100433B